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华南,中生代是主要成煤时期之一,萍乡煤田可为其代表;在江西西部,该期含煤地层分布普遍,煤田较多,因此,认真总结与研究赣两地区中生代的含煤沉积,对该区目前勘探和今后的工作均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2.
地质力学认为,在巨型构造体系的成生发展过程中,它不仅决定着卷入这个体系范围内的地壳岩石的形变,而且也控制着这个历史时期内所形成的沉积建造。正如李四光同志所指出的“由于构成古老构造型式的巨型坳褶-包括隆起带和沉降带——一定会对古地理形势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所以古老构造型式对较新沉积层的分布和沉积层岩相的变化,也一定会起着控制的作用。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有可能根据属于某一时代沉积层展布和岩相的变化来探索某些巨型古构造型式的形象,(《地质力学概论》)。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山西是我国主要含煤地区之一,晚古生代含煤地区占全省面积的三分之一。在北部的大宁坳陷中尚有下侏罗統(大同羣)含煤地层的重迭賦存。但第三系仅有繁峙含褐煤地层的报导。  相似文献   

4.
一、绪论本文所指的江西西部,其地理范围是从东到西包括丰城、上高、高安、新喻、宜春到萍乡的地区。其地理方位约居东经113°40′—115°50′,北纬27°30′—28°20′(图1)。在这一带地区中生代含煤地层分布较广,煤田较多。因此先后到此作地质调查的人为数颇多,较  相似文献   

5.
赣西南地区寒武纪沉积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要:赣西南地区寒武系为一套砂泥质复理石沉积,关于其沉积构造环境的认识争议颇多,笔者以沉积地质学和岩相古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将野外调查与室内研究相结合,从地层格架、砂岩基本特征、岩相分析着手,来恢复该时期沉积构造环境。研究表明,该套复理石属快速堆积的半深海海底扇相,物源自研究区南东方向的华夏陆块而来,随后连续沉积于华夏陆块北缘的陆隆区;寒武纪海水自南东向北西逐渐加深,早寒武世初期海平面上升,而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6.
赣西北修水地区构造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1:5万区调成果中构造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对该区长期有争议的基底构造样式、“修水运动”、滑脱构造等重要基础地质问题,得出比较客观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在以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划分构造体系和鉴定构造型式的基础上,从构造体系控制含煤建造的角度,对内蒙主要含煤建造的分布特征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台湾省位于新华夏系巨型构造体系第一隆起带上,又处于著名的南岭纬向构造体系东端.台湾北部形成一联合弧形构造,中部点缀有区域性的经向构造.主干构造与派生  相似文献   

9.
10.
鄂尔多斯盆地陇县地区含煤有利区构造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沉积-构造演化的角度,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区内侏罗系、白垩系及古近系等地层岩相、地层原始沉积厚度、残留厚度的对比与分析,揭示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陇县地区在南北方向上具“翘翘板”式的沉积-构造演化规律。通过构造控煤作用分析,预测出该区存在南北两个含煤有利区,并得到地震勘探验证。  相似文献   

11.
华北晚古生代含煤建造分布在阴山和秦岭两个巨型纬向构造带之间,在与其大致相同的纬度中,世界上不少地区在晚古生代也有重要的聚煤作用发生,说明本区是巨型纬向构造带控制的全球性聚煤带中的一个大型聚煤坳陷。这个大型坳陷的南北为纬向隆起带所限,其沉积特征与阴山以北和秦岭之南有明显的差别,西与我国西部河西走廊晚古生代煤系相连,向东延展到国境线。  相似文献   

12.
我局广大革命职工在局党委的领导下,正在掀起轰轰烈烈的学大庆、赶开滦的群众运动,以实现煤炭翻番,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地质条件对煤炭生产的影响很大,如何查清地质构造情况,了解和掌握它的变化规律是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赣西北修水—永修地区滑脱构造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修保 《江西地质》2001,15(2):81-86
赣西北修水-永修地区的盖层系统中具备多层次、多级别滑脱构造,本文重点阐述了该滑脱构造的基本特征,并对其形成时代及形成了探讨,认为该区早期属于挤压体制,晚期则属于伸展状态下的重力滑脱体制,并提出印支-燕山期板块碰撞寺形差异及九岭山体不对称挤压是诱发滑脱构造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赣西地区宇宙尘中磷铁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82年10月,在江西上粟市沟谷冲积物中发现了磷铁矿宇宙尘。本文对其磷铁矿的物理特征和化学成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东部中生代含煤建造多为陆相,发育在相互分隔的内陆盆地中,海陆交替相煤系在局部地区也有分布,但远不如晚古生代的聚煤坳陷广阔。含煤建造形成时,正值构造运动剧烈活动的时期。构造体系对含煤建造的控制更为显著,建造特征、盆地类型和分布形式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湘东赣西地区金矿矿源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国满 《黄金地质》1999,5(2):32-35
初步统计表明,湘东赣西地区金矿床(点)达99处,通过对冷家溪群地层含金性及金矿床(点)分布情况的分析,得出本地区存在两个矿源层,即冷家溪群第三岩组第二岩性段上段(Ptln^3/2(2))和第二岩组第一岩性段(Ptln^2-1),该矿源层与金矿化关系十分密切,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部地区自晚中生代以来,具有二种构造格架,并互相迭加和切割,且分别控制着晚侏罗世和早第三纪含煤地层的堆积和分布。这二套含煤地层的沉积序列极为相似,中部均有巨厚粘土岩层。粘土岩层的上、下均含有很好的煤层。  相似文献   

18.
构造体系与煤的变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造挤压作用下,当煤系及其下伏地层受到压缩时,岩石内部的颗粒之间发生内摩擦而伴随析出的热量,是引起煤变质的一个普遍因素。后成煤期继续活动着的一些山字型构造,其前弧或反射弧的展布方位往往与高变质煤带相一致。如沿长江中、下游展布的晚二迭世高变质煤带与淮阳山字型的前弧挤压带相吻合;川南~黔西北的弧形高变质煤带与黔西山字型前弧挤压带相一致,黔西南的弧形高变质煤带与云南广西两个山字型构造反射弧的重迭部位相一致,等等。某些挽近时期有强烈活动的经向构造带内,也常出现高变质煤区,如贺兰山南北构造带内的侏罗纪无烟煤,湘南南北构造带的郴耒煤田(无烟煤)等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位于新华夏系隆起褶带内的中生代或古生代煤田,变质程度均有所增高。而位于一些古老隆起带(如华夏系一级隆褶带)内或其邻近的煤田,则由于煤系基底岩体具有弹塑性减退的力学性质,断裂多,应力不断释放,煤变质程度就一般偏低。  相似文献   

19.
20.
张羽光 《贵州地质》2003,20(2):99-102
六枝煤矿区属于威宁—郎岱褶皱束的一部分,NW向构造占据主要地位。地史上该区有多次升降运动,二叠纪的东吴运动,伴随基性岩浆活动;侏罗、白垩纪的燕山运动,使本区发生大规模的褶皱和断裂;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使本区构造复杂化。形成NE向扭性断层;构造复合的基本方式是横跨和限制。构造分析表明,NE向构造形成较早,NW向构造形成较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