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地图中并不存在绝对真实,一张地图根据它的用途和目的可以被设计成为多种形式,把图往往被看作是对“现实世界”的一个抽象,其设计过程是交互式的,彼此衔接着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非几何的、语义的和与地图内容相联系的那些数据,本文以地形图为例讨论其对当代数字制图系统之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位于赤道上空与地球同步的通信卫星,它所发射的圆锥体状波束在地表的覆盖范围可以从地图上获得表象。采用双重方位投影编制地图,使用图解法能简捷地作出圆形波束区的图形。本文讨论了投影条件:第一次描写的视点位于辅助球的中心;第二次描写的视点位于球面。列举了投影公式和变形特征,分析比较了切、割、横轴及斜轴投影。经过计算作图,说明图解法只适用于投影中心与卫星星下点相符合的方位投影。最后提出在任一种地图上皆能描绘波束区的计算作图法及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们曾试验利用地球资源卫星象片修编地图。(主要用于修编1:100万地形图)。通过对卫星象片上的图象进行判读解释,掌握地表各要素的成象规律,可以为编绘地图提供正确的综合依据,修正地图表示上的错误,增补一些资料不足的地区等。现将其过程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地图及其对地图信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航宇  王占宏 《地图》2000,(3):15-17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信息量的增加 ,地图所要承载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另外 ,信息更新速度的逐步加快 ,也要求提高地图信息的更新速度。传统形式的地图由于更新周期长、传输方式单一、保存与传递不够方便等缺陷 ,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社会经济的需求。以数字地图、电子地图等为代表的数字化地图形式的出现为地图的信息传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数字化地图数字化地图是以数字形式记录 ,反映地表自然与社会现象 ,并能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或通过各种输出设备绘制的地图。它是以空间数据、地图数据库或地理信息系统为依托 ,可以在计算机中通过坐…  相似文献   

5.
叶建栲 《地图》1997,(4):14-15
地图模式识别是地图学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它研究以机器模拟人类的自然视觉系统,实现对地图这一特定景物的信息传递和加工分析。地图模式识别的研究是空间数据分析与理解的核心和基础,是实现地图数据库和GIS中数据采集自动化的关键技术。地图模式识别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军事上的军队指挥自动化,先进武器的使用,导航定位,以及军事目标的自动获取与查询,都和地图模式识别紧密相关。在地图制图中,它是实现地图制图自动化的基础,对改变传统的地图生产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建立地图数据库方面,它可以实现地图数据的快速采…  相似文献   

6.
黄亚萍  白光平  徐祥根  刘文 《现代测绘》2011,34(6):51-52,59
三维景观地图是当今地图领域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它在运用地图语言表现地图基本内容(如:地图符号、水系和道路)的同时,着重于表现真实的三维地貌特征,真实的建筑物立体效果。三维景观地图配合景观植被的装饰等,力求营造直观的真实场景。  相似文献   

7.
《地图》1989,(2)
引言地名是地图上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地图上地名拼写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地图的使用价值和科学质量。国家的基本地图则是全面地、大量地、系统分明地、方位明确地表示地名的场合。也可以说它是地名的总登记处和总颁发处。因之用图者寄望于图上的地名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现势性。为此,  相似文献   

8.
两种高效率的地图存贮方法彭小元(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国土信息与地图科学系)地图是以特有的符号,运用某些数学规则将地球上各种自然及社会经济现象缩小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地图具有准确性和直观性,其应用非常广泛。地图既可以全面地反映某一区域的地理信息,也可以仅反...  相似文献   

9.
卷首     
倪庆华 《地图》2007,(1):1-1
从地图制图专业毕业的那天起,一直有个理想——让地图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元素。这在当时近乎是妄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资讯的发展,这个理想离我越来越近了。人们一直传统地认为地图是具象的,是地表事物的反映,其实,从古至今,地图都不仅是具象,而且是形而上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时空交错、所有的地域交汇,都是地图所表现的内容,无论是变革的,还是沉积的,无论是自然的,还是社会的,无论是文化的,还是情感的,无不可以用地图语言来诠释那些具象所表达不了的东西。于是,在传统的地图概念之上,赋予了地图更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10.
网络地图服务开发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地图服务是随着Internet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数字地图新的应用方法,它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现势性很强的地图空间数据资源,也可以使用户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网络数字地图形式在互联网上发布。本文在讨论了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基础上,对于网络地图服务的概念和开发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网络地图服务开发方法的优点和缺陷,探讨了利用MapObjects地理信息系统组件开发网络地图服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涛老师谈地图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地图》2003,(2):9-9
记得大学时第一次上王涛老师的课时,王老师带来了许多外国地图。哇,地图的色彩原来是可以这样设计的!第一次做色彩练习,我的作业就被做样本留下了,于是信心大增,希望有一天也能设计出吸引眼球的地图。当然,直到今天,自己并没有从事地图设计工作。但是通过《地图》杂志,我们可以把各式各样的地图以及地图设计的各种知识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2.
陈潮 《地图》2002,(1):22-29
地球万物都在运动之中.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地震火山、大气环流、气候冷暖、空气干湿、高山流水等活动,不断变化着地表景观;人们在开山填海、围垦造陆、保持水土、工程建设、开荒造林、水利兴修、城市扩展等社会行为中,也在令大地换装.地图是地面变化的忠实记录者,不同时期出版的地图,反映各个时期的不同变化,其中最基本的变化是水陆变迁.  相似文献   

13.
我的先生是一名专业的地图工作者,我们家里收集有各种各样的地图集、城市地图。它们塞满了整整一个书柜。闲来无事时,我也常常翻阅~些地图,多年来的耳儒目染,使得我在地图学方面的知识日渐增长,阅读地图的能力也日渐提高。最近新来了一本《深圳市地图集》,怀着先睹为快的心情翻阅了它。未料想它竟有如此之勉力,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愈看愈有兴趣。图集反映的内容既丰富又全面,表达的形式既生动又新颖。一股强烈的欲望促使我写下自己的感受,与地图爱好者们共享。我看过很多城市地图。严格地说,这些城市地图是街道图,因为它并没有…  相似文献   

14.
黄文骞 《地图》1996,(2):9-11
地图模式识别是由计算机来对地图进行识别与理解,并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研究和分析地图上的各种模式信息,获取地图要素的信息,其在似于人对地图的阅读,它是近年来在地图制图领域中新兴起来的一门高技术,是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具体应用。由于它是传统地图制图迈向数字地图制图的一座桥梁,因此,地图模式识别代表了当前地图制图领域发展的前沿和主攻方向,它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一起,被称为现代地图制图的三大技术。  相似文献   

15.
让旅游地图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地图是行路的指南,无声的向导。它可以起到旅游行前决策、途中指导、游后回味的作用。好的旅游地图不仅具有指导旅游的功能,而且是学习知识、开拓视野的工具书,同时还应是一煽动性的“旅游广告”,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兴趣从而踏上旅途。让旅游地图更好地为游客服务,是我们编辑出版旅游地图的宗旨。怎样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6.
1 地图和文化的关系 《测绘科学》:何谓地图文化? 王家耀:先从地图和文化的定义说起.地图是国际上的三大通用语言(音乐、绘画、地图)之一,地图具有国际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为国际地图年,充分说明地图对人类社会的极其重要性.地图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社会文化的载体,“地图构建世界,而非复制世界”,这就是地图的魅力所在.什么是文化?很难说清楚!西方学者罗威勒(A·Lawrence lourll)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以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我们想用文字来界定它的含义,这正像要把空气抓到手里一样;当着我们寻找文化时,它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以外,它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7.
互动     
《地图》2008,(1):8-9
大地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她确实太大,太大。古人创造的缩地之方.是把大地缩小,画在纸(古代为百板、小板、龟板、羊皮、丝绸等)上,就成为地图。而《地图》杂志是发扬和传播这种文化的唯一普及读物,2008年元月即将出刊100期,简此之际,我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18.
牟子谦 《地图》1997,(1):F003-F003,F004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机制转变以来,广告作为商品经济的开路先锋,不但在报刊杂志和电视广播等各种场合频繁地出现,而且已经以铺天盖地之势涌向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周围。与此同时,地图也摆脱了孤芳自赏、与世无争的羁绊,加入了商品经济的大潮,成为广告刊播的载体。地图能勇敢地走上与广告相结合的道路,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地图为四化建设服务的具体体现之一。它不仅使地日本身更贴近现实,更生动活泼实用,同时也增强了地图编制出版部门的活力,得到社会各界与广大读者的理解与赞同。对地图特别是商贸旅游类地图上刊载广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跨比例尺新旧居民地目标变化分析与决策树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利燕  张新长  林鸿  杨敏 《测绘学报》2018,47(3):403-412
变化分析与探测是跨比例尺地图数据更新的核心问题之一。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时间维上地理实体时空演化引起的地图目标变化,甚至将地图目标变化等同于地理实体真实变化,忽略了尺度维上由地图综合导致的表达变化。本文以居民地数据为例,从表层形式和深层缘由对跨比例尺新旧地图数据间的目标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机器学习领域的决策树方法构建变化信息识别模型。该模型的目标是判别时态变化和表达变化两种类型,从而提取用于更新小比例尺地图数据的真正变化信息。结合广州市多比例尺地图数据库更新任务及实际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设计的变化探测模型可以达到90%以上的整体精度。  相似文献   

20.
《地图》1994,(2)
英语之角(7)的参考译文比例尺与综合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地面相应距离之比。它在地图上的表达方式有三种:①常见的直线比例尺:②文字表达,如“1英寸代表实地1英里”;③以比率或分数表达。按照常规,比率的分子永远是1,而数字也没有任河特别的单位。在美国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