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2.
天然气的无机元素的土壤化探元素预测指标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德阳新场气田化探成果与气田上有机元素异常,物探异常和钻孔实际见气的对比,以及对成都地区,宜宾地区化探成果的综合研究,认为As,Sb,Hb,Ba,Mn五元素及Cu,Pb,Zn,Mo,Cd,Ni,V,P等是预测天然气的指标,用该指标对新场气田和成都地区实际勘察结果对照,证实预测指标是正确的,从而探索出一条利用化探无机元素异常寻找天然气的新路。  相似文献   

3.
4.
地球科学中,元素之间的亲合性是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基本属性.1923年V.M.戈尔德斯密特首次将"亲"字(Philo-构词成分)用于元素地球化学分类中,将元素分为亲石(Sifhophile);亲铁(Siderophile);亲硫(Chalcophile);亲生物(Biophile)和亲气(Afmophile)5个地球化学族(V.M.戈尔德斯密特.地球化学.沈永直,郑康乐,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相似文献   

5.
元素地球化学分类探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相似文献   

6.
7.
刘本立 《地质与勘探》1991,27(9):23-27,8
本文试图对元素对应用的理论依据、不同研究对象的选择原则作较为系统的概括,并列举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8.
9.
10.
相容元素——不相容元素协变图在岩石成因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笔者根据前人提出的各种岩浆作用模式,如分离结晶作用、部分熔融作用、岩浆混合作用等,通过纯数学推导,提出一套判别岩浆岩形成机制的相容元素—不相容元素协变图。 从几何图形的讨论,指出相容元素i(Di〉2)和不相容元素j的CTi—CTi和IogCTi—logCTi图解上可以区分不同成因的岩石,包括分离结晶作用、平衡结晶作用、实比和非实比分离熔融作用,实比和非实比分批熔融作用以及岩浆混合作用。不同成因岩石在协变图上其成分点的分布有明显差别,这在解释山西临县紫金山碱性环状杂岩体的成因中获得满意的效果,从而确认该者体是多次分批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土壤化探元素预测天然气的探索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通过德阳新场气田化探成果与气田上有机物异常,物探异常和钻孔实际见气的对比,结合成都地区,宜宾地区综合研究,认为As,Ab,Hg,Ba,Mn五元素及Cu,Pb,Zn,Mo,Cd,Ni,V,P等是预测天然气的指示元素,用该指标对新场气和成都地区实际勘察结果映证预测指示元素是正确的,从而探索出一条利用化探元素异常寻找天然气的新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元素分配及其组合同元素周期律相联系;提出了元素亲基性与亲酸性的概念;对于元素周期表中的斜对角线规律有所发挥.迄能借此挖掘出尚未被注意的深层信息,而且这种信息是取之甚多的.  相似文献   

13.
14.
煤中元素的有机缔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刘兴起  于升松 《沉积学报》1997,15(A12):142-146
利用6步连续化学提取法对察尔法盐湖91-Ⅳ4孔23个碎屑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处理和分析,9种元素在6个不同地球上占比例表明;残渣部分〉中等还原相,易还原相〉碳酸岩相〉可交换部分〉有要质部分;各元素在地层垂向上的分布规律反映了沉积物形成时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6.
《四川地质学报》2022,(4):656-661
本文根据元素在地球中的分配极不均匀性进行低密度和高密度元素划分,低密度元素广泛分布于地球浅部,密度多在2.0~3.0(g/cm3)之间的矿物组合,其迁移、分散和富集过程多在外生环境中完成;部分因构造作用,在地球深部形成外生内成矿床,二者均为浅源性低密度元素;部分高密度元素在外生环境的富集与沉积型铝土矿的形成相似(地表岩石接受风化剥蚀形成红土化风化壳,经流水搬运集中于有利环境进行"移硅沉铁富铝"后沉积形成),在形成红土化风化壳过程中富集了数十倍至近千倍,但品位大多不高,形成伴生有用元素,在中大型矿床中具综合利用价值。高密度元素多大于4.0,多富集于下地壳—上地幔之下,其迁移与富集过程多在内生环境形成矿床;部分因构造作用进入外生环境形成内生外成矿床,二者均为高密度深源性矿物组合。而3.0~4.0为低密度和高密度之间的过渡元素,从地球浅部到深部地核均有分布。以上形成了低密度浅源性与高密度元素深源性矿物组合不同的富集规律,对地球化学元素的迁移与富集规律研究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祯 《地下水》2015,(1):112-114
地层元素测井是一种利用剥谱分析、聚类分析等技术对地层进行评价的测井方法。地层元素测井以元素测量为基础,从岩石成分的角度提供丰富的地质信息。通过对地层元素测井的原理及仪器的讨论,对地层元素测井的历史沿革及发展动态进行回顾,并且对地层元素测井的技术发展方向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绪言 Hiemstra(1985)曾在有关UG—2层的研究中指出,铂族元素浓度的对数值随高度(从铬铁岩底部升高某一距离后的高度)直线下降。铂族元素的这一关系早已由有关元素分馏的瑞利定律所预言。然而,亲铜元素镍和铜的行为并不与此相似,尽管它们与UG—2层和梅林斯基层中的铂族元素通常有着很好的相关关系。这种区分即使存在的话大概也被随后  相似文献   

19.
科学钻探中的元素测井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舟波  王祝文 《地学前缘》1998,5(1):119-130
系统地介绍了科学钻探中应用自然伽玛能谱测井、活化测井、热中子俘获伽玛能谱测井和中子非弹性散射伽玛能谱测井确定元素含量的原理和方法;详细讨论了在不同的岩性条件下如何选择和建立从元素含量向矿物成分转换的模型。最后,介绍了元素测井技术在KTB和ODP中的应用,说明元素测井技术对重建岩性剖面、了解元素丰度和矿物成分的变化、研究矿物在高温高压下蚀变所涉及的地球化学作用、显示岩石的不均匀性和重建地球化学剖面等方面有特殊作用。此外,元素测井技术对于精确计算骨架密度、孔隙度和渗透率、井与井间相关对比,以及补足由于漏掉岩芯或岩屑而失去的有关信息,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