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尚识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82,(3)
一、引言震级是地震强度的一种表示,最初是用极震区的最大烈度来估计地震强度的。随着微观地震学的发展,1935年里克特根据波动理论,提出了利用地震波振幅来测定震级,得到了经验公式M=logA+R(Δ),后来各国都研究了自己的震级经验公式。目前,尚无可以通用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陈述了体波震级M_B和M_b的本质区别,同时指出了目前台站体波震级测定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为提高单台测定精度,对一致性测定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提出了能量达到一定阈值时震源断层面宽度在孕震层内达到饱和的观点。由此观点结合实际地震资料得到中国大陆大震的下限震级为7.1,相应的孕震层厚度为20km。在具有同样介质强度条件下,推得不同断层面宽度情况下震源体线性尺度与震级的关系式。研究表明我国浅源地震震源断层面宽度和长度是互补的,因此震源断层面积A、镨动幅度D和地震矩m_0与震级的关系在整个震级范围内(M=5—8.5)具有统一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叶文华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83,(4)
一、地震信号特点及其量度地震是一种瞬变地球物理现象,地震信号是瞬时信号。因此如何量度地震强度实际上可归结为如何量度瞬变信号的强度。一个瞬时脉冲信号的强度既取决于脉冲幅度,也取决于脉冲宽度(脉冲持续时间)。强度不同的地震其震源体波脉冲不只是脉冲幅度不同,脉冲持续时间也可能不同。前者与震源释放的能量有关,后者与能量幅射的持续时间有关。持续时间有限的瞬时脉冲函数,不管其具体形式如何,理论上它的频谱是连续无限的.如果震源能量释放是在一瞬间内完成,震源时间函数就可用δ(t)函数来表示。这时,震源能 相似文献
7.
1981年1月24日北京时间五点十三分五十秒在我国四川省道孚地区(北纬31.°0,东径101.°2)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报上公布其震级为6.9级.它与一些台站如银川台测定为8.0,佘山、南京等台测定为7.6差别较大,凡来电报的台,基式记录均出格.国家地震局1月28日发出的《震情工作简报》第二期详细通报了全国33个台站测定的情况,但只给出13个台站的震级数据,没有列出其余20个台(其中包括14个基准台)所测的震级.因而我们感到有必要对这次地震震级做进一步的研究.为此,我们向全国34个地震台通过信件索取了有关资料.在这些台中,按装有中长周期地震仪(如SK基式,或DK—1)的共25个台.只有短周期仪器的台站参数不能参加震级平均计算,原因之一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地震“饱和”的缘故,另有三个台正值仪器维修或故障(呼和浩特、长沙、邕宁台).总的情况是:SK仪记录 相似文献
8.
9.
一、引言自1935年里克特首次发表震级公式以来[1],关于震级标度的改进、发展的研究已经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怎样使得震级标度能符合计量学的“实用、合理、精确”三项要求,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当前存在有多种震级标度,对同一地震所测定的结果彼此相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地震震级标度目前的现状,从形成震级标度多样性的原因入手,分析了震级基本假设和物理前提的不合理性,探讨了改善震级状况的基本途径和原则。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历史地震的震级主要是根据历史文献所记录的地震情况,进行分析、对比,评定烈度,再由地震烈度推算出震级的。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辅以实地考察,核准资料,以便去伪存真。1856年6月10日发生在川鄂边境的黔江地震与1870年4月11日发生在川藏交界的巴塘地震为四川历史地震中资料十分丰富的震例。它们具有在地域上对称,在时间上接近, 相似文献
12.
从震级偏差看震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震级为地震的基本参数之一,由于测定震级普遍存在偏差等问题,测定震级的稳定性问题一直令人关注。该文就震级偏差的起因进行了讨论,认为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是震级本身问题和地球内部结构的各向异性导致地震波能量记录失真。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兰州遥测台网Dk—1仪记录到的地震,对其测定的近震震级(ML)和面波震级(Ms)存在的偏差进行统计计算。结果发现,该仪器记录的近震级(ML)系统偏高,西藏地区的面波震级(Ms)偏低,国内其它地区及国外地震的面波震级(Ms)基本接近全国的平均水平。同时给出校正值,利用校正值对上例地震重新计算,偏差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15.
陈培善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82,(3)
本文分析了震级混乱的主要原因是震级没有一个绝对标度论述了建立地震震级绝对标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捉出一种建立震级绝对标度的办法:即利用地震矩张量M_(αβ)的第二坐标不变量I_2的绝对值开根(|I_2|)~(1/2)=M_0。这样建立的绝对标度有以下优点1、物理意义清楚,本质上反映了破裂的规模,在位错情形M_0=G△uS,2、不依赖于观测地区,仪器、和台基,它是一个绝对的力学量。3、不存在饱和问题,对极大的地震和极小地震甚至岩石样品中的微破裂都有定义。4、对深震亦有定义。5、由于它是一个绝对力学量,所以可以把全世界测定的震级统一起来,并且可以检验各家测定震级的优劣。6、若用M_w=2/3logM_0-10.7作为震级系统的定义,则这样定义的矩震级系统能和过去使用的Ms和M_L衔接起来,因此也便于使用过去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冕宁县境内之安宁河河谷及其主要的支流南河、孙水河等广泛分布着第四系松散堆积,1952年石龙6.7级地震时,在Ⅸ度及Ⅶ度区有多处出现冒水、喷砂现象,故在未来强震时对场地砂土液化的危害性必须给予足够重视,但由于钻孔及其测试资料太少,无法进行全面的预测,只能利用现有资料对场地砂土液化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作者依据地震震级与空间联合概率分布模型,讨论了地震带震级概率分布与潜在震源区震级概率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地震带内地震震级概率分布服从截断的指数分布,则带内必存在震级概率密度不服从截断指数分布的潜在震源区。这一结论与实际地震资料的统计结果和地质学研究中提出的“特征地震”的概念是一致的。作者认为,在地震活动性分析、地震区划和其他工程地震研究工作中必须考虑潜在震源区的震级概率分布和地震带震级概率分布之间的制约关系,以正确确定每个潜在震源区的震级概率分布。 相似文献
18.
19.
在地震予报中,人们往往用地面上所能观察到的发震构造段的长度以及用地震资料所估计的震源体长度来推求未来大震的震级,为此,就需要建立震源体积长度与震级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我国某些同志已建立了一些公式。本文拟用一些大震后的余震分布长度资料来验证这些公式,并讨论一些与地震预报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