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地震组异常及其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地震的成组孕育过程和预报的基本途径”系列成果之二。在分析邢台一海城—唐山、通海—龙陵—松潘和奠边府—澜沧—曼德勒等三组强地震的水化、水位和地壳形变异常的基础上,确认了地震组异常存在的事实,总结出地震组异常的特征,提出了判别地震组异常的原则和方法。认为从地震成组孕育的观点出发,依据地震组异常可以预测强地震的成组活动、确定地震组的活动范围以及判定地震组地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郭培兰 《华南地震》2011,31(1):29-36
分析了广西ML4.5级以上地震前表征地震活动增强的5种地震活动性参数的时间扫描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对这5种参数进行分析可以提取中等地震前的异常信息,而且异常明显,说明这些地震活动性参数对广西未来中强地震的趋势分析有一定的预报意义,广西中等地震前地震活动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
昌平地震台地温前兆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昌平地震台地温测点的基本情况及地温正常变化特征。分析了该测点记到的一些地震前的地地温异常变化特征。自1995年以来该测点观测到11次异常,其中有9次与发生在该台附近(300km范围内)的地震相对应,有2次异常没有对应地震。距离该测点较近的地震的异常形态为趋势下降-回升型;距离该测点较远的地震的异常形态为跳型,震前异常幅度越大,平静时间越长,未来地震的震级越大,反之则小,以分为间隔的测值的异常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与松潘地震前异常现象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976年松潘7.2级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异常现象。汶川8.0级地震为地震活跃期的首发大地震,震前区域性中小地震相对平静,区域地震活动b值为0.77;松潘7.2级地震是活跃期间发生的地震,震中附近地区地震活动密集,曾发生松潘黄龙6.5级地震,震前区域地震活动b值为0.62;汶川地震前区域主压应力方位与错动类型总体上与8.0级地震给出的解大体一致,这与松潘7.2级地震前的情况有显著差异,震前地震与余震震型有差异。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和异常判定结果认为,松潘地震与汶川地震前的观测异常没有一个台项是重复出现的,短临异常数前者显著多于后者。松潘地震与汶川地震前的宏观异常现象差异极大,更未出现火球、地光临震异常现象。这说明,已有的短临前兆观测异常的出现仅有个案特征,而无普适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研究和应用需要,设计了地震异常数据库。本文描述了数据库的功能,并详细介绍了数据库的架构以及数据库的基础信息内容,给出了数据库的表结构。最后进行了系统操作界面的综合展示。作为地震异常综合管理系统的后台数据库,地震异常数据库涵盖了地震专业异常信息、地震群测宏观异常信息以及《中国震例》中历史地震的震例信息,能够为地震预报方法模块和基于WebGIS的异常信息采集和综合展示系统提供数据接口服务。   相似文献   

6.
使用距1998年1月10日张北Ms6.2地震300km范围内的内蒙古自治区前兆台网5口水井的地下水位资料,分析了地下水位趋势异常特征及张北Ms6.2级地震前后10天地下水位的微动态特征,表明在北张Ms6.2地震前后地下水位确实存在的明显的异常反应,并用“八五”攻关水化,水位地震短临预报新方法分析研究了张北Ms6.2地震前后水位群体异常的变化特征与张北地震的关系,对张北Ms6.2地震做出中期,短期,  相似文献   

7.
丽江7.0级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龙晓帆  王绍晋 《地震研究》1997,20(3):259-264
本论述了丽江7.0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条带、能量释放加速、复发周期时间扫描、剪切应力值异常等地震活动性的中长期背景异常和b值、缺震、振幅比、剪切应力场地动态分布、地震窗等短期异常。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种地震前兆异常的综合异常指数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王海涛  曲延军  和锐 《内陆地震》2002,16(4):302-305
在单项地震前兆异常判据和预报指标分析的基础上 ,构建了单项异常指数计算公式 ,进而定义了综合异常指数 ,用于提取多种地震前兆异常的综合群体特征。作为算例计算了新疆北天山乌苏地区 8种地震学参数的综合异常指数 ,结果表明两组地震前综合异常指数均出现了明显的高值异常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对1966年3月8日邢台6.8级地震后的异常进行了逐项分析与讨论,发现有些震后异常与后续7.2级主震有比较可信的内在联系。本文在归纳邢台震后异常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6条可能在同类条件下对预报后续地震具有普遍意义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丽江7.0级地震前地震分形异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石绍先  邓志辉 《地震研究》1997,20(1):132-137
本提供了丽江7.0级地震前滇西北地震活动空间容量维、关联维、信息熵十分显的异常图像;这些异常是在大震孕震区形成、应变释放加速阶段之后出现的,恰好揭示了源区、近源区大释放前的非线性变化过程。这与1965年以来云南及邻区8组大震前地震分形研究的结论完全一致;进一步说明地震活动分形异常对地震孕育的短临阶段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韩渭宾 《四川地震》2002,(3):1-8,14
从地震目录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地震定位和震级测定的精度,统计时空范围的选取和地震活动随时间起伏的确定等方面论述了地震活动性研究中必须重视资料可靠性,并评述了一些资料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以姑咱地震台SS-Y伸缩仪2007年至2013年12月的日均值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日均值资料的年变特征;对2007年以来甘孜藏族自治州及邻区发生的几次中强地震前SS-Y仪的异常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该观测项数字化资料的映震能力获得了初步认识,有利于挖掘数字化资料中的地震前兆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006年7月22日云南盐津5.1级地震发生前成都市辖区内观测到的多种异常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此次地震前,市辖区内监测到了一些地震前兆信息,并在年度和年中均作出了较好的中期趋势预测。本文的目的是要加深对地震分析预报工作基础地位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为做出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10号泉He含量变化的映震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监测泉点的水文地质概况入手,结合近19年来的资料分析了10号泉水中氦含量变化的映震特征:氦含量变化的地震前兆异常基本上都是正异常,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泉点即流量测值遵循:背景值一趋势性上升(或突升)-最高值-趋势性下降(或突降)-恢复至背景值的变化过程。而地震常常发生在氦含量由高变低的过程中。最后初步认定了泉点较好的地质构造环境和氦特有的化学特性是该泉氦具有映震灵敏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2月1日中哈交界Ms6.1级地震钻孔应变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2月1日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交界处发生了Ms6.1级地震。震前,位于震中西南224km的新疆乌什台分量式钻孔应变仪记录到了明显的应变异常信息。经多次落实没有发现干扰,认定为是与地震有关的应变异常。认为此次异常具有应变性质,呈压性、阶段性、节律性和张、压交替变化的波动性特点。深入分析乌什台应变异常特征,总结此次地震的预测经验、教训,对以后的地震短临预测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2002年8月8日四川甘孜州新龙5.3级地震的地震概况、基本参数,分析研究了余震序列、震前部分前兆手段异常情况,介绍了短临预测情况,讨论了未能成功短临预测这次地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SS—Y伸缩仪常见异常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地震台站SS-Y伸缩仪常见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判断,给出维护方法,以便于观测、维护人员识别,对地震前兆台站管理人员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19长宁发生M_S 6.0地震,利用CODE全球电离层格网数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数据、震中区域GPS数据,分别计算全球、中国区域垂直电子总含量(VTEC)异常分布及震中区域站点VTEC时间序列,揭示此次地震发生前后不同空间尺度电离层异常扰动变化。结果表明:地震发生前3天(6月14日),长宁震区上空出现连续电离层异常扰动现象,异常空间分布呈现向磁赤道偏移趋势。VTEC结果的时、空尺度变化反映,本次电离层扰动可能与长宁地震孕震过程有关,可为川滇区域临震电离层异常扰动监测及地震分析预报提供震例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张北MS6.2、沈阳ML4.1、内蒙古ML5.9、日本北海道MS8.0、俄蒙中交界MS7.9、青海昆仑山MS8.1地震前后,锦州地震台体积式钻孔应变仪观测震前异常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潮汐因子、振幅因子、3点线性平滑滤波残差值等方法,识别异常。结果表明,体应变异常资料与地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对云南地区地磁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1986~2002年以来云南地磁场变化形态与异常特征。利用均方差、斜率、拟合等方法分析研究,以日均值为基础建立了一系列判定指标,获得发生在云南及邻区一些地震的震磁前兆信息。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地磁观测震前出现以下几种特征:1.短临加速变化异常;2.多台准同步异常;3.有一定形态过程的异常;4.破年变趋势异常。地磁异常以短临显示为多数,中期向短期过渡异常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