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云南省新近纪地层出露广泛,化石丰富。本研究首次记述了产自巍山盆地的邓氏山西犀(新种)Shansirhinus dengi sp. nov. 及景东盆地的元谋无鼻角犀Acerorhinus yuanmouensis和无角犀亚科未定种Aceratheriinae gen. et sp. indet.。S.dengi sp. nov. 的鼻骨前端上翘,有小的粗糙角座面;鼻切迹深,位于P4后缘水平;头骨顶面在眼眶前方迅速缩窄;两侧顶嵴间距离宽,骨面隆突;上颊齿前附尖和前尖肋发达,前臼齿舌侧齿带连续。S.dengi sp. nov. 代表了山西犀属Shansirhinus内一个更为特化的类型,区别于其他种的特征主要是鼻骨更短,前端位于P3中部水平;眼眶位置在M1后半部,与鼻切迹之间的距离更近;上前臼齿的釉质复杂化表现为前刺更长,基部分叉突向外脊;上臼齿M1~M3的原尖舌侧壁发育釉质沟纹。产于禄丰盆地曾经描述归入Shansirhinus cf. S.ringstroemi的材料与新材料形态相同,归入该新种。巍山盆地产化石的红棕色砂砾岩和泥岩的沉积时代应该与禄丰盆地产煤地层时代相近或更晚,推测为晚中新世7~6 Ma左右。景东盆地上部红棕色砂砾岩和泥岩产状水平,其中发现的上颊齿材料的诸多特征与元谋盆地Acerorhinus yuanmouensis的上颊齿的特征相同,将其归入该种:前附尖和前尖肋发达,前刺非常长,小刺短小,前臼齿舌侧齿带发达,发育齿桥。A.yuanmouensis的发现表明,景东盆地该套红棕色地层的沉积时间可能与元谋盆地发现古猿动物群的地层相当,在晚中新世9~7 Ma左右。另一方面,景东盆地下部含煤地层倾向东北,与上部水平产状的红棕色砂砾岩和泥岩的接触关系为角度不整合,其中所产犀类上颊齿材料本文将其归入无角犀亚科,属种未定Aceratheriinae gen. et sp. indet.,地层时代也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2.
《甘肃地质》2014,(4):F0002-F0002
学名:Dicerosgansuensis邓涛,邱占祥2007 词源:以化石产地甘肃为种名。 产地与层位:和政地区晚中新世柳树组 分类位置:哺乳纲奇蹄目犀科真犀亚科 特征:一种中等个体的黑犀,体型与现生的非洲黑犀接近。短头型,前颌骨退缩而无齿。头骨顶面凹陷,枕顶高耸。枕面垂直,窄而高,最大宽度在底部,枕嵴轻微中凹。副枕突短小,基结节及其纵嵴发育。下颌联合部窄,前臼齿相对较小,小刺微弱,无反前刺。  相似文献   

3.
庞丽波 《第四纪研究》2015,35(3):502-512
甘肃临夏盆地石磊地点的三趾马化石包括4件头骨、5件下颌, 分别被鉴定为腔脊三趾马(Hipparion coelophyes)和平颊三趾马(H. hippidiodus)。基于这批材料, 对两种的种征分别进行了修订: 腔脊三趾马个体小, 枕面呈三角形, 枕嵴向后悬垂略超过枕髁, 眶前窝距眼眶较远, 泪骨在面部出露大, 鼻颌切迹后缘在P2前缘附近, 眶下孔在P2后缘至P3后缘之间, 上颊齿褶皱中等, 釉质不特别变弱, 原尖中等扁长, 下颊齿下后附尖内、外后角都较尖锐, m3下次小尖双分; 平颊三趾马个体中等大小, 枕面近梯形, 枕嵴向后悬垂明显, 眶前窝无或浅, 鼻颌切迹位于P2前缘之后, 眶下孔位于P3之后, 上颊齿褶皱较弱且釉质特别变细, 原尖较圆, 下颊齿前臼齿明显大于臼齿, 下后附尖稍呈角形, m3下次小尖不双分。形态特征的对比显示, 石磊地点的这两种三趾马比其他地点的相同种类都稍原始, 因此层位更低, 其时代可能更早。H. coelophyes和H. hippidiodus经常在同一地点出现, 其生态位必然存在一定的趋异, 它们牙齿特征的差别可能代表了两个种之间食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何竞  虎艺薇  张娣  沈越峰 《地质论评》2023,69(6):2349-2359
新铺龙是产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海龙目的一个属,最早发现于贵州省关岭晚三叠世卡尼期小凹组地层。虽然新铺龙材料众多,但其未成年个体骨骼学特征及个体发育模式并未被详细地记述。笔者等报道了一个保存完好的孙氏新铺龙未成年标本,是目前发现最小的完整的孙氏新铺龙个体,标本产自贵州省关岭县新铺乡。依据其体长小于正型标本的一半,头骨长度和躯干比值大,头骨骨缝清晰等特征,判断该标本为孙氏新铺龙的幼年个体。新标本补充了孙氏新铺龙幼年个体的形态学信息,如上颞骨内侧突短于外侧突,翼骨无牙齿发育,神经弓与椎体未融合,尺骨两端微凸,五边形坐骨等。此外,结合已发表的新铺龙标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该物种吻部相对头部呈负异速生长,证明了吻部占头骨比例的大小属于新铺龙种内个体发育差异,而并非之前所认为的新铺龙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5.
粤东河源盆地是东南沿海规模较大的晚中生代—新生代陆相盆地之一,发育有较为完整的晚白垩世—新近纪地层。研究该盆地的深部构造、控盆断裂、沉积序列和盆地的形成发展,对于认识东南沿海晚中生代—新近纪的大地构造演化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反射剖面和约两千米的地质科学钻探等数据资料的综合研究,查明了河源盆地为中生代—新生代沉积断陷盆地,地层结构清晰,沉积基底为早古生代地层,并建立了该盆地晚白垩世—新近纪的三阶段沉积序列;该盆地发育渐新世的火山岩,揭示了控盆边界断裂及内部构造发育特征,暗示了原型盆地的破坏发生于晚新生代:即盆地南北两侧紫金—博罗逆冲断层和河源断裂带在晚古近纪—新近纪强烈地改造了原型盆地;基于以上认识,初步恢复了河源盆地的形成演化历史,构建了河源盆地沉积序列-构造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6.
何竞  虎艺薇  张娣  沈越峰 《地质论评》2023,69(3):2023030018-2023030018
新铺龙是产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海龙目的一个属,最早发现于贵州省关岭晚三叠世卡尼期小凹组地层。虽然新铺龙材料众多,但其未成年个体骨骼学特征及个体发育模式并未被详细地记述。本文报道了一个保存完好的孙氏新铺龙未成年标本,是目前发现最小的完整的孙氏新铺龙个体,标本产自贵州省关岭县新铺乡。依据其体长小于正型标本的一半,头骨长度和躯干比值大,头骨骨缝清晰等特征,判断该标本为孙氏新铺龙的幼年个体。新标本补充了孙氏新铺龙幼年个体的形态学信息,如上颞骨内侧突短于外侧突,翼骨无牙齿发育,神经弓与椎体未融合,尺骨两端微凸,五边形坐骨等。此外,结合已发表的新铺龙标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该物种吻部相对头部呈负异速生长,证明了吻部占头骨比例的大小属于新铺龙种内个体发育差异,而并非之前所认为的新铺龙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7.
陈晓云  谭锴  卢立伍  姬书安 《地质学报》2022,96(11):3722-3732
本文记述了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敖包镇巴音塔拉一带上白垩统乌兰苏海组中的2件原角龙属Protoceratops头骨化石,头骨全长超过700 mm、齿骨腹缘近于平直、上颌骨侧面近水平向的嵴较直且较弱、〖JP2〗无上颌骨齿,表明其应归入似希腊鼻原角龙P. hellenikorhinus。该种鉴定特征被修订为:原角龙属个体较大的种,头骨全长超过700 mm,鼻骨角突发育,无前颌骨齿,上颌骨侧面前后方向的嵴相对平直且较弱,鳞骨腹突伸长且与方轭骨相接触,齿骨腹缘平直,前齿骨前缘与腹缘形成一明显夹角,隅骨后缘由一向后的三角形面形成。〖JP〗这是似希腊鼻原角龙在阿拉善地区的首次确切记录,阿拉善右旗巴音塔拉也成为该种化石继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巴音满都呼之后的第2个分布区,大大扩展了该种的地理分布范围,并为两地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的对比研究提供了关键信息。  相似文献   

8.
披毛犀(Coelodonta属)是已绝灭的最著名的冰期动物之一。然而,披毛犀的早期记录只有少量材料来自几个约1.7MaBP的中国地点。本项研究从甘肃临夏盆地最早的黄土沉积中发现一个带下颌骨的完整披毛犀头骨和一个具乳齿列的幼年头骨,古地磁年龄测定约为2.5MaBP,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披毛犀遗存,将披毛犀的历史向前推进了0.8Ma。这一发现对了解披毛犀的早期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其进步的特征显示Coelodonta属至少在上新世就已经从真犀族中分离出来。这些Coelodonta属的化石发现于代表干冷气候条件的黄土中,应是大冰期出现和青藏高原隆升所引起的结果。披毛犀起源于华北地区,在更新世时期广泛地扩散到欧亚大陆北部。  相似文献   

9.
邓涛  W.Downs 《地质学报》2002,76(2):198
中国新近纪的犀科化石有广泛的分布,但以往的研究大多侧重于犀科化石的系统分类,较少涉及到这一重要类别的生态意义。本文试图发现这些犀科化石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为恢复这一时期陆地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提供新的依据。研究的材料包括中国从早中新世早期直到晚上新世晚期已知的全部犀科化石记录,共2亚科4族25个种。依据新近纪哺乳动物群单位(NMU)标定每个时期犀科的分异度、新记录和绝灭种。中国新近纪犀科化石的分异度变化显著,可划分为5个阶段,包括中中新世和晚中新世2个高分异期以及早中新世、晚中新世初期和上新世3个低分异期。 早中新世(NMU1~5)犀科的分异度非常低,占统治地位的是矮脚犀类。第一次重大的变革发生在中中新世  相似文献   

10.
甘肃临夏盆地发现己知最早的披毛犀化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涛 《地质通报》2002,21(10):604-608
披毛犀(Coelodonta属)是已绝灭的最著名的冰期动物之一:然而,披毛犀的早期记录只有少量材料来自几个约1.7Ma BP的中国地点。本项研究从甘肃临夏盆地最早的黄土沉积中发现一个带下颌骨的完整披毛犀头骨和一个具乳齿列的幼年头骨,古地磁年龄测定约为2.5MaBP,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披毛犀遗存,将披毛犀的历史向前推进了o.8Ma。这一发现对了解披毛犀的早期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其进步的特征显示Coelodonta属至少在上新世就已经从真犀族中分离出来。这些Coelodonta属的化石发现代表干冷气候条件的黄土中,应是大冰期出现和青藏高原隆升所引起的结果。披毛犀起源于华北地区,在更新世时期广泛地扩散到欧亚大陆北部。  相似文献   

11.
临夏盆地晚新生代哺乳动物群演替与青藏高原隆升背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邓涛 《第四纪研究》2004,24(4):413-420
临夏盆地的晚新生代沉积中富含哺乳动物化石,以晚渐新世巨犀动物群、中中新世铲齿象动物群、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和早更新世真马动物群的化石最为丰富。晚新生代是青藏高原快速隆升的时期,临夏盆地的4个主要哺乳动物群在构造剧烈变化的背景下发生了显著的更替。通过对不同动物群所代表的生态特征的分析,恢复了临夏盆地晚新生代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变过程:晚渐新世以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为主,间杂有一些开阔地带;中中新世的森林更加茂密,水体更加丰富;晚中新世演变为炎热半干旱的稀树草原环境,季节性变化加强;早更新世气候寒冷而干燥,并伴有显著的海拔升高。青藏高原在晚渐新世的隆升幅度还不足以阻挡大型哺乳动物在高原南北的交流,但到中中新世已成为明显的障碍,至晚中新世对动物迁徙的阻碍作用更加突出,而临夏盆地在早更新世已经达到相当大的高度,产生了一个高原或高山的动物群  相似文献   

12.
邓涛 《第四纪研究》2011,31(4):577-588
甘肃临夏盆地的晚新生代沉积物厚度巨大,其中富含从晚渐新世到早更新世各个时代的哺乳动物化石,目前已知包括10目42科131属172种,在种级水平上全部是绝灭类型,仅少数属有现生代表。这些化石是研究哺乳动物群演化及其与气候环境背景关系的重要材料。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和形态特征与气候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对温度、湿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尤其敏感。依据中国陆生哺乳动物分期对临夏盆地沉积序列中的物种分异度、新纪录和消失种进行统计。临夏盆地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变化在整个晚新生代时期相当显著,可以明显地分为不同阶段: 中中新世、晚中新世和早更新世是多样性水平最高的时期,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多样性最低,上新世处于中等水平。从哺乳动物多样性分析得到的临夏盆地各时期气候环境变化过程与根据其他独立证据,如群落线分析得到的结果高度吻合,也与青藏高原的隆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Character, Age and Ecology of the Hezheng Biota from Northwestern Chi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Introduction In recent years, field works in the Hezheng area resulted in an explosive growth of new knowledge of Chinese mammalian faunas of the Late Cenozoic. A continuous sedimentary sequence from the Oligocene to the Pleistocene is developed and exposed in the Linxia Basin, Gansu Province, which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mammal fossils. The Hezheng area comprises almost the whole Hezheng County, the western half of Guanghe County, the southern half of Dongxiang County, Linxia C…  相似文献   

14.
甘肃临夏盆地因巨厚的新生代陆相沉积和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而闻名于世,其中奇蹄目化石因在生物地层和古环境研究方面有重要意义而备受关注。本文描述了甘肃省临夏盆地发现的3种爪兽和一种安琪马化石。椒子沟地点的Schizotherium ordosium进一步证实椒子沟组的时代当属晚渐新世;老沟地点和上沟地点的Schizotheriinae gen.et sp.indet.和Anisodon sp.表明在中中新世全球气候适宜期,我国北方爪兽类的生物多样性是比较高的;上沟地点的Anchitherium gobiense是通古尔期的代表物种之一,它的存在说明上沟化石地点的时代为中中新世晚期。爪兽类和安琪马都是林栖型的动物,指示了临夏盆地晚渐新世以疏林环境为主,中中新世晚期温湿森林更加普遍。  相似文献   

15.
In the Linxia Basin on the northeast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Cenozoic strata are very thick and well exposed. Abundant mammalian fossils are discovered in the deposits from the Late Oligocene to the Early Pleistocene. The Dzungariotherium fauna comes from the sandstones of the Jiaozigou Formation, including many representative Late Oligocene taxa. The Platybelodon fauna comes from the sandstones of the Dongxiang Formation and the conglomerates of the Laogou Formation, and its fossils are typical Middle Miocene forms, such as Hemicyon, Amphicyon, Platybelodon, Choerolophodon, Anchitherium, and Hispanotherium. The Hipparion fauna comes from the red clay of the Liushu and Hewangjia Formations, and its fossils can be distinctly divided into four levels, including three Late Miocene levels and one Early Pliocene level. In the Linxia Basin, the Hipparion fauna has the richest mammalian fossils. The Equus fauna comes from the Wucheng Loess, and it is slightly older than that of the classical Early Pl  相似文献   

16.
临夏盆地中中新统虎家梁组的建立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邓涛 《地层学杂志》2004,28(4):307-312
甘肃临夏盆地上中新统柳树组红黏土之下为一套以河流相砂砾岩为主的地层 ,现命名为虎家梁组 ,下伏中中新统东乡组紫红色泥岩。虎家梁组含有丰富的铲齿象动物群化石 ,包括 Alloptox sp.,Pliopithecus sp.,H emicy-on teilhardi,Amphicyon tairumensis,Percrocuta tungurensis,Gomphotherium sp.,Platybelodon grangeri,Zy-golophodon sp.,Anchitherium gobiensis,Alicornopssp.,H ispanotherium matritense,K ubanochoerusgigas,L istri-odon mongoliensis,Palaeotragustungurensis和 Turcocerus sp.等。依据岩性及哺乳动物化石资料 ,在临夏盆地建立虎家梁组并确定其时代为中中新世通古尔期。通过哺乳动物化石及地层层序的对比 ,临夏盆地的虎家梁组与宁夏彰恩堡组、兰州盆地咸水河组上段、准噶尔盆地哈拉玛盖组、蓝田地区冷水沟组、房县地区沙坪组和内蒙古通古尔组相当。  相似文献   

17.
The Linxia Basin is characterized by an abundance of Cenozoic sediments, that contain exceptionally rich fossil resources. Equids are abundant in the Linxia Basin, the fossil record of equids in this region including 16 species that represent 10 genera. In comparison to other classic late Cenozoic areas in China, the Linxia Basin stands out, because the fauna and chronological data accompanying Linxia equids render them remarkably useful for biostratigraphy. The anchitheriines in the region, such as Anchitherium and Sinohippus, represent early equids that appeared in the late stages of the middle and late Miocene, respectively. Among the equines, most species of Chinese hipparion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he Linxia Basin and some species of the genera Hipparion and Hippotherium have FAD records for China. Furthermore, Equus eisenmannae is one of the earliest known species of Equus in the Old World and is well-represented at the Longdan locality. Some species with precise geohistorical distributions can serve as standards for high-resolution chronological units within this framework. Located at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subject to considerable uplift, the Linxia Basin has served as a biogeographic transition area for equids throughout the late Cenozoic.  相似文献   

18.
刘刚  牟全海  姚海涛 《地质学报》2016,90(8):1679-1691
甘肃和政古动物化石地质遗迹是一个以丰富的渐新世至更新世的古动物化石为特色的地质奇观。和政古动物化石地质遗迹主要发育4个古动物化石群:底部红色砂砾岩中埋藏着距今30 Ma的巨犀动物群;下部河湖地层中,埋藏着13 Ma前的铲齿象动物群;中部以红土为主,埋藏着距今10 Ma左右的三趾马动物群;上部黄土堆积中埋藏着2 Ma前的真马动物群。这些古动物化石地质遗迹记录了渐新世以来地球历史的丰富信息和演化过程,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重要证据。甘肃和政古动物化石地质遗迹孕育了分布密集、保存完好、种类繁多的古动物化石,且甘肃和政临近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联点。这些世界罕见的古动物化石,具有不可替代的珍藏价值、游览价值、科普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孙博阳 《第四纪研究》2015,35(3):520-527
关于曾生存于中国的三趾马的起源问题, 现今的多数学者已达成基本一致的观点, 即中国的三趾马是分多次、由不同的地区迁入。早先即有学者认为发现于中国云南的三趾马与曾生存于南亚地区的西瓦利克三趾马存在关系, 而经过近年来对产自云南禄丰的三趾马化石的详细研究, 云南的三趾马为南亚西瓦利克三趾马类群的成员, 并且是由南亚迁徙至云南。最近发现于中国甘肃临夏盆地的一件三趾马头骨表明, 来自南亚的三趾马有可能途经云南, 继续向北到达了甘肃。形态学和分支系统学分析还表明, 西瓦利克三趾马类群在向中国的扩散过程中, 逐渐演化出了多个新的分支类群。而促使南亚地区三趾马向中国扩散和演化的最大动力是环境变化。之前的学者根据古环境分析指出西瓦利克地区在晚中新世时期发生了由森林至草原的明显过渡, 对西瓦利克三趾马肢骨做出的形态学比较分析很好地支持了这一观点。西瓦利克的三趾马在自身所在的森林环境向草原环境变化之时, 一方面向中国迁徙, 寻求更适宜的环境, 另一方面开始朝适应草原环境的方向演化。显然后者的策略更加积极, 且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