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主要介绍快速静态测量技术的基本作业方式和其优点,并结合1∶1000航测像控应用实践,分析其测量精度的可靠性和作业效率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在低等级控制测量中采用GPS快速静态测量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作业方法,并结合实例,通过测量精度的可靠性和作业效率的实用性的研究证明了其可行性,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大洋河水库勘测测绘中GPS静态控制网的设计与实施,其定位精度高、测站间无须通视、同时测定三维坐标、操作简单、全天侯作业,已成为控制测量的主要施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GPS快速静态定位模式因基准站数量、接收机数量以及流动站作业时间的不同,会产生多种GPS观测基线图形条件,不同的图形条件也会影响测量数据的精度。本文研究了特定的GPS快速静态定位作业方式的平面精度并说明了其工程应用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海洋工程测量作业工程船只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对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无法采用常规的动态校准方法这一问题,该文根据天文方位测量原理,结合全站仪高精度的角度测量和GPS定位及授时测量,对超短基线定位系统的发射接收机参考指向与船体中轴线之间的水平角度偏差进行静态校准。通过编制相应的校准程序,结合在海洋工程中的海底管线铺设中的应用进行验证,测量分析结果表明,超短基线定位系统静态校准方法满足水下导航定位施工作业的精度要求,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6.
GPS快速静态定位技术在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云港市海州区作为国家土地局批准的地籍测量试点区,在1994年7月运用GPS快速静态定位新技术,成功的建立了海州区GPS地籍测量控制网。本文较全面介绍该网的方案布设,选点要求和作业方法,就网的内外符合精度和平差结果作了分析,并提出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7.
在卫星定位工程中,《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络实时动态测量(RTK)规范》对作业过程的各环节都有严格规定。贯穿始终的各种检核有效保证了定位成果的可靠性。但是,在动态、静态定位作业中,有些错误仍然不能被发现,还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核,才能确保成果的正确性。而这些必要的检核往往被技术人员所忽视。本文结合卫星定位的实施过程,简述了作业环节中相应的检核手段,并对一些关键环节的检核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畅毅  张小红  郭斐  畅鑫 《测绘科学》2012,37(5):33-35,48
本文指出了采用GPS技术进行石油物探测量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基于非差PPP快速静态定位方法,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并将其应用于物探测量,结果表明:当GPS接收机数据采样间隔设置为1s,整个观测时段不少于1h的前提下,在待测点上静态观测3s~5s的定位精度在平面方向优于5cm,解决了物探测量中作业范围大、精度要求高和无基站支持等困难地区的定位问题,对于探区物理点的实测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500 kV库湾至曲江、库湾至汾水解口输电线路控制测量为例,分析比较CORS和快速静态测量两种不同作业模式,在已知点残差、控制点平面和高程精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较长的带状地形控制测量中,CORS平面精度与快速静态基本一致,高程精度优于后者。故在类似工程中CORS可取代常规快速静态测量。  相似文献   

10.
主要分析GPS-RTK(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Real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及其定位模式。重点讨论GPS-RTK在地质勘探测绘中的勘探网测量、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点布设、勘探线剖面测量、地质工程点定位测量和物化探测量等方面的应用。最后讨论了GPS-RTK的测量误差和精度、基准站和移动站的设置以及数据链通讯和作业半径的确定。  相似文献   

11.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是影响GPS导航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于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研究及准确预测可以大大提高GPS的定位精度。由于灰色预测模型在理论上可以进行中长期预测,但实际应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预测精度会随之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对GM(1,1)模型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后的GM(1,1)模型与时间序列模型组合。利用改进的GM-AR模型进行TEC预报,预报的精度比两种方法单独预测的精度有较大提高,并应用实例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钟差是精密单点定位中的重要误差源,IGS及其分析中心能够提供高精度卫星钟差改正信息,但其具有滞后性,一般要13d后才能获取。基于此,在讨论灰色系统建模的基础上,利用12d的IGS钟差文件进行GM(1,1)建模与预报,并将其结果与二次多项式的预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Rb钟和Cs钟的GM(1,1)模型预报效果进行讨论,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Journal of Geodesy - TheNWL9D (orNSWC9Z2) coordinate system is known to have thex andy coordinates of its origin approximately1 or2 meters from the Earth’s gravity center, but its zero...  相似文献   

14.
现势性是地图的基本特性之一。为保持1:50000空间数据的现势性,国家实施了全国1:50000数据库的更新项目,以甘肃永昌测区为例阐述了利用1:10000DLG数据直接缩编更新1:50000空间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The use of Landsat images at 1∶1 Million and 1∶250,000 scales and aerial photographs at 1∶60,000 scale for preparation of soil maps has been discussed. It was possible to prepare soil maps at Suborder and its association from the Landsat images as the base and Subgroup and its association map using the aerial photographs as base. The compatability of classification of landscape units has been discussed keeping the API map as the standard.  相似文献   

16.
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最新成就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胡明城 《测绘科学》2000,25(1):25-28
本文概述 1972~ 1999年卫星遥感发展情况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重点在于介绍它的最新成就 ,如美国陆地卫星第 7号 (L ANDSAT- 7)和加拿大雷达卫星第 1号 (RADARSAT- 1) ,它们代表卫星遥感的最新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汪凌 《测绘科学与工程》2006,26(4):51-53,58
近10年来,印度在遥感卫星及其应用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建立了具有中、高分辨率相结合的测绘卫星体系,成为该领域的技术领先国家。本文首先回顾了印度遥感卫星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近期成功发射的测绘卫星-1号的主要技术参数、测绘数据产品生产系统的组成以及测绘数据产品的种类。最后简述了印度遥感卫星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北京一号小卫星多光谱图像波段配准和图像变形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正超  罗文斐  张浩  刘翔  张靓 《遥感学报》2006,10(5):690-696
北京一号小卫星是中国和英国联合研制的一颗实用型、对地观测微小卫星,星上携带中分辨率32m多光谱(近红外、红和绿波段)和4m全色两种有效载荷。为了提高多光谱图像的宽度和时间分辨率,北京一号小卫星的每个多光谱波段都是由两个相机独立成像然后拼接而成。由于这种成像方式很难保证6个相机的主光轴平行,导致图像配准精度较低。针对北京一号小卫星的这种成像特点,本文在图像灰度交叉相关匹配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高精度波段配准算法来评价北京一号小卫星的波段配准精度,并在波段配准的基础上,评价北京一号小卫星多光谱图像的变形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GPS投入使用以来,其相对定位技术得以快速发展,GPS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PP)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可以达到分米甚至厘米级精度,可满足1:5000,1:10000及以上比例尺航测成图像片控制点精度要求。本文以宝清县测区1-10000比例尺为例,介绍GPS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PP)在像片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利用GM(1,1)模型来拟合高程异常值序列的方法,文中就其建模理论和计算流程进行系统介绍,采用MATLAB语言编程对算法加以实现,并以某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GM(1,1)模型建立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