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瑾 《海洋世界》2007,(1):50-53
中国人有一种常爱佩戴的饰品,叫做玳瑁手镯。成色较好的玳瑁手镯一般都具有深红色的花纹,里面有一道道的血丝状的红线。制作这种手镯的原材料,实际上是名为玳瑁的动物的角板。玳瑁能活几百甚至上千年。当人们想得到带血丝的玳瑁角板时,就会在玳瑁活着的时候对其进行强烈击打,使它产生警觉,张开角板,然后向其体内灌酒,使角板上的血色渗透出来,然后再向角板上浇沸水使角板变软而易于剥落。最后用醋洗一遍角板表面,迅速将整张角板剥下,这样便得到了一张完整的玳瑁角板。据说,带有血丝的玳瑁手镯是有灵性的,谁开始戴它,谁就可以成为它永远的主人。人类最奇怪的嗜好之一就是喜欢把其他生物的身体部分或皮毛作为自己的装饰物佩戴在身上,堂而皇之地行走在这个我们共同拥有的地球家园上。  相似文献   

2.
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是海龟中个体最小的一种。在分类上它属于龟鳖目,海龟科。其背甲呈卵形,背盾共13片,成覆瓦状排列,所以又名十三鳞。通常所见的玳瑁个体其壳长仅60厘米左右,重9~14千克。现已知的最大玳瑁的壳长近l米。玳瑁体色暗红或黑褐,杂有不规则的黄色线条云状斑。  相似文献   

3.
我收藏玳瑁是出于对龟类动物品格的赏识。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到了海南的三亚市,在大东海海滨竟被做为旅游工艺品出售的玳瑁标本吸引住了。因为心缘的缘故,我不顾朋友的劝说与商贩讨价还价之后,终于倾其所有花几百元买下这只玳瑁标本。  相似文献   

4.
千年大上海     
襟江负海的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它既得益于江河,航运深人长江腹地;又依托海洋,航线遍达四海五洲。如今,依江海而兴的上海港,已成为我国吞吐量逾1.5亿吨的第一大港,并带动着1000多万人口的陆域上海的发展。海上生沪在大约四五千年前,今天上海地区的西部已经是陆地。在这里曾经发现过多处新石器遗址。上海的先民早就在此从事渔业和农业。据说,今天上海市的西部地区,曾是战国时春申君的领地的一部分,因而上海过去曾称为“申”。说到上海的历史,不得不先谈谈青龙镇。要说青龙镇,又必须先说吴淞江。今天的上海,位于太湖流…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对海龟资源的商业性捕杀是引起世界各地海龟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人类捕杀海龟有较长的历史,还是在欧洲列强们使加勒比海地区殖民化,并为了获取海龟的肉和蛋而在此大肆掠夺捕杀绿甲海龟。在19世纪初期,大量的海龟在加勒比海地区消失了。玳瑁因其具有美丽的甲壳,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捕杀。那么,玳瑁以及绿甲海龟为什么侥幸生存至  相似文献   

6.
西沙海龟     
在我国西沙群岛周围海域,不仅生活着许许多多的鱼类、蟹类和贝类,而且生活着数以千计的海龟。海龟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是我国南海中重要的宝贵资源之一。这些海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头部很像眼镜蛇头、肉嘴。这是它们与另一种类似的甲壳类海洋动物—玳瑁的主要区别(后者骨质尖嘴)。海龟外壳大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13,(12):24-27
生活在中国海洋中的海生龟类有5种:绿诲龟、玳瑁,蠵(xī)龟、丽龟和棱皮龟。我国海龟主要分布于南海海域,以西沙和南沙群岛海域最为丰富,南海北部海域次之。  相似文献   

8.
海龟是海洋动物的重要种类之一。世界上现存的海龟计有2科5属8种。海龟科中有绿海龟(Chelonia mydas,Green turtle),平田绿海龟(Chelonia depressa,Flatback),黑海龟(Chelonia agassizi,Black turtle),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Hawksbill),红蠵龟  相似文献   

9.
调查了大亚湾海域13种石斑鱼(Epinephelus spp.)寄生单殖吸虫群落,结果发现有10种鱼感染单殖吸虫,占调查鱼种类的四分之三,检获单殖吸虫16种,隶属于3科5属,其中拟合片虫属(Pseudorhabdosynochus spp.)10种;除鞍带石斑(E.lanceolatus)和拟青石斑(E.fasciatomaculosus)外,8种鱼可分别感染3—7种单殖吸虫;感染单殖吸虫种类最多的是玳瑁石斑(E.quoyanus)达7种,次之是青石斑(E.awoara)和养殖的橙点石斑(E.bleekeri)均感染6种;各单殖吸虫种类中,感染强度最大的是拟合片虫(P.serrani))(棕点石斑,E.fuscoguttatus)128只/尾,次之是石斑拟合片虫(P.grouperi)(青石斑)62只/尾,接下来是斜带拟合片虫(P.coioidesis)(大斑石斑,E.macrospilos)59只/尾和杯阴拟合片虫(P.cupatus)(玳瑁石斑)49只/尾;平均密度最高的是棕点石斑上检获的拟合片虫128只/尾;在检获的16种单殖吸虫中,8种可分别寄生于2种或2种以上石斑鱼,石斑鳞盘虫(Diplectanum grouperi)和拟合片虫在6种石斑鱼上都能检获,符合广寄生单殖吸虫种特征。有5种鱼检查尾数5尾以上的,其中玳瑁石斑单殖吸虫感染率最高62.07%,其内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宿主体长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玳瑁生活在亚洲东南部和印度洋等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主要栖息于沿海的珊瑚礁、海湾、河口和清澈的潟湖和相对较浅的水域。筑巢通常发生在偏远,孤立的沙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山东沿海至舟山群岛、福建、海南岛、南海诸岛海域。每年随暖流在5—6月份向北迁徙,10—11月份向南迁回。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昆嵩高原,三水盆地以及玳瑁海山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研究来揭示南海海盆以及周边地区的岩浆过程以及地幔源区的性质。昆嵩,三水及玳瑁海山玄武质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均反应这些岩浆并非来源于一个起源于核幔边界的深部地幔柱,而是来源于较浅的岩浆源区,例如岩石圈下地幔或者软流圈地幔。此外,南海海盆岩浆岩的地幔源区较昆嵩高原和三水盆地岩浆岩的地幔源区更加亏损并且表现出较低的地幔温度。这些差异可能表明三水盆地内的岩浆活动被南海的开张所抑制,而之后又在昆嵩高原复苏。研究区的地幔表现出不均一性,其中的富集地幔端元表现出EM2的特征。这个EM2富集端员是由于伴随着大陆沉积物的中生代古南海板块俯冲到研究区地幔中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座著名的国际港口旅游风景城市,是海洋孕育的城市。"城在海上,海在城中"是厦门的直接写照,海洋是厦门的优势和生命线。近年来,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立法先行、集中协调、科学支撑、综合执法、公众参与"的海洋综合管理路子,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在"海西"上升为国家战略、厦门加快实施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战略的背景下,厦门海洋综合管理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针对厦门市生态修复整治和海洋综合管理方面有关工作情况,本刊记者专访了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蔺海清局长。  相似文献   

13.
传说中,世上有一种叫"独角兽"的神奇动物,它的角具有神奇的治疗能力。中世纪的欧洲,贵族对它趋之若鹜,为了得到它不惜一掷千金。到了现代,一些考古学家提出,世上本无"独角兽",所谓"独角兽"其实是一种叫做"独角鲸"的鲸类。  相似文献   

14.
莫知 《海洋世界》2012,(5):66-69
今年是史上最知名的海难"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100周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和一组研究人员近期公布了一组"泰坦尼克"号水下残骸的图片,这是首次公布的一些关于游轮残骸的图片。  相似文献   

15.
老崴子 《海洋世界》2014,(11):70-7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发生过多场闻名遐迩的海战,其中最著名的海战之一就是"俾斯麦"号与"胡德"号遭遇战。当时的一位亲历者,"俾斯麦"号上的参谋施密茨中尉,是纳粹海军中一名著名的战地记者和画家,他为自己撰写的战斗记录精心绘制了3幅激战的画作,再现了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与世界上最大的战列巡洋舰英国的"胡德"号之间的殊死搏斗。  相似文献   

16.
杨威 《海洋世界》2011,(11):26-29
2005年11月15日是我国第22次南极考察队全体队员集中报到的日子。"雪龙"船静卧在上海黄浦江畔的民生港码头,亲切地欢迎每一位新老队员。对于新队员来说,"雪龙"就是一个大迷宫,大家很难找到自己的房间。"雪龙"船上过的是共产主义生活。队员们在很短的时间内、有条不紊地领到了所有能想到的生活用品和统一的各式考察服等。  相似文献   

17.
在常规的海产鱼类人工育苗的基础上,结合黑君仔、稚鱼生理生态特点,在200m^3水体中,育出平均规格2.6cm的黑君苗种30.58万尾,单位水体出苗量达1500尾以上,并在育苗过程中对黑君仔、稚鱼的摄食、生长、成活率等方面进行较系统观察。  相似文献   

18.
渤海碧海行动计划是中国2001年国务院批复实施并纳入国家环境保护"九五"和"十五"计划中的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工程。文章通过对"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的运行体系进行分析,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如何提高这一计划的实施效率提出了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世界》2007,(8):24-25
时时代代海海上上商商路路到到达达地地国国内内著著名名港港口口主主要要的的输输出出商商品品主主要要的的输输入入商商品品与与陆陆上上““丝丝绸绸之之路路””的的关关系系备备注注先秦及秦朝东南亚漆器,丝织品,陶器,青铜器等珠玑,犀角,玳瑁等尚无大规模的陆上对外贸易汉  相似文献   

20.
海水最清,谚语最精。谚语姓“俗”,话从理出。废话三千狗不理,谚语一句动人心。海谚是瑰丽多彩的海文化中一枚璀灿的明珠,愿这珠珠智慧之光,装点读君人生的蓝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