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极是南极洲和环绕着它的南大洋浩瀚水域的总称。南极洲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南极大陆是人类在地球上最后发现的大陆,也称第七大陆,它是我们星球上研究得最不够的地区。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为欧洲的1.5倍,几乎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洲的2倍。从面积上看,它是地球上的第五大洲。  相似文献   

2.
七星椒 《海洋世界》2004,(12):13-14
多年来,南极洲已经慢慢变冷,因此有人认为地球上某些区域能够逃避全球变暖的命运。然而。研究显示这是不太可能的。全球变暖已成为地球未来的主导趋势。  相似文献   

3.
车忱 《海洋世界》2005,(3):16-18
科学家们担心,如果冰层持续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将近5米。这种灾难是渐进性的,它不像海啸那样致命,但它对海岸线造成的影响是广泛而持久的。并且,南极洲西部的冰层越厚,它对海平而的影响就越大。  相似文献   

4.
目前学者们已知77个隐藏在南极洲巨厚的冰层之下的湖泊,其中最大的东方湖位于同名的俄罗斯南极考察站之下。它被4kin厚的冰层与地面隔开,并且只是在70年代进行放射性测深时才被发现。这决不是一个小的地理物体,不久前借助属于欧洲宇宙通讯社的“ESR—1”号卫星测定,该湖泊的面积超过14000km2。地震测深显示,它的深度将近125m。根据湖泊经受4kin厚冰层的巨大压力,可以认为湖水的密度大,并确信那里的水是淡的而不是咸的海水。按克姆勃支大学极地研究所英国冰川学家G.Robin的意见,东方湖形成于约IMa前。在这个接近寒极的区域,增长…  相似文献   

5.
冰雪大陆在地球的最南端,有一片冰天雪地的陆地,叫南极洲。它的面积有1400多万平方公里,比欧洲的面积或大洋洲的面积都大。南极洲的四周是浩瀚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它远离地球的任何一个大陆,即使西部的南极半岛离南美洲较近,但仍然相隔有960公里。另外,从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看,这里都是地球上唯一的无人定居的地方,是名符其实的与外部隔绝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在南极洲冰层之下发现了湖泊,其面积为2000和1600km^2,深度900m。这些位于4000m厚冰层之下的湖泊,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制图时测到的。在被列入南极洲这个地区冰下湖泊卡片的145个湖泊中,标记为东经90°和苏维埃的2个新湖泊,但与规模庞大的邻湖——面积达14000km^2的东方湖是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07,(11):8-8
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的大陆,而且是唯一一个无常驻居民、没有主权国家的大陆。迄今为止,已经有40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80多个考察站,对南极进行了多学科考察。研究发现,南极洲存在着煤、铁、金、银、铜、铂、铬、锡、铅和石油、天然气等220多种矿产资源和能源,有世界上最大的铁山、煤田和富饶的海洋生物资源,堪称地球尚未开发的最后"聚宝盆"。针对这个"聚宝盆",相关国家1959年签署了《南极条约》,冻结了各国对南极的领土要求。  相似文献   

8.
南极洲是世界上最高、最干燥、最寒冷和风力最大的大陆。在那里的一切生活与工作,都是围绕科学考察进行的。由于环境条件艰苦,各国科学家历来不在乎政治上的争端,在各方面尽量合作。然而,近年来,南极洲成了新的冲突的舞台:科学家与环境保护主义者产生了矛盾。环境保护主义者认为,南极洲应保持原样,因为那里是地球上唯一没有被人类破坏的地方。负责美国在南极洲考察活动的美国全国科学基地(NSF)的科学家则认为,  相似文献   

9.
南极半岛是南极洲西部最大的区域,在研究冈瓦纳大陆解体历史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在冈瓦纳大陆解体之前,南极半岛是南美洲安地斯山系最南端的部分。冈瓦纳大陆解体之后至今,西南极洲以及邻近的Bellinsghausen海、Drake海道是研究诸如大洋岩石圈扩张与俯冲、与近来岩浆一火山作用相关的大陆边缘裂谷作用等现在正在进行着的构造作用过程的独特的地球动力学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
现今,“南极洲”这一术语表示了地球南极锋面线——南纬50°~60°海水会聚线以南的空间。近年来对这个区域的研究明显加强。2004年32届地质大会(意大利弗洛伦萨)指出,最近的南极洲研究成果开创了地质学的新领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南极洲为科学的新大陆。对南极地区研究的增强趋势得到了2004年7月在德国不来梅召开的第28届南极地区国际科学讨论会的支持,2005年通过了在20072008年度国际极地年,组织制定了地球南、北极地区广泛的、多方面调查研究的决议。  相似文献   

11.
现今,“南极洲”这一术语表示了地球南极锋面线——南纬50°~60°海水会聚线以南的空间。近年来对这个区域的研究明显加强。2004年32届地质大会(意大利弗洛伦萨)指出,最近的南极洲研究成果开创了地质学的新领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南极洲为科学的新大陆。对南极地区研究的增强趋势得到了2004年7月在德国不来梅召开的第28届南极地区国际科学讨论会的支持,2005年通过了在20072008年度国际极地年,组织制定了地球南、北极地区广泛的、多方面调查研究的决议。  相似文献   

12.
正最新人造卫星数据显示,世界上最大的峡谷系统和一个大型湖泊可能位于南极洲东部伊丽莎白地区冰原之下。该峡谷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更长,据估算其长度达到1100千米,深度1000千米。由于缺乏对冰层厚度的测量,科学家对伊丽莎白地区冰原之下的地形了解甚少。它对于理解冰原动力结构、地形以及气候进化具有重要意义。这个冰原之下的峡谷是  相似文献   

13.
于升松,教授,男,于1941年10月出生,山东文登人,汉族,196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1986-1988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迈阿密大学学习和研究两年。在这期间曾赴南极洲一个月,研究了干谷地区盐湖痕量元素地球化学;1990-1993年先后赴美国、俄罗斯和西班牙等国科学考察和学术交流;现为中国科学院盐湖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兼职教授,博士导师。于升松同志自1965年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盐湖地球化学及多学科交叉的盐湖学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科技攻关、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14.
昀文 《海洋世界》2013,(3):44-45
大西洋上的百慕大"魔鬼三角区",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魔海,这片区域在漫长的岁月里,不知道吞噬了多少船只和飞机。为什么会有这么可怕的魔力,科学家们众说纷纭,却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相比"百慕大三角",南极洲的另一个"魔海"——威德尔海就显得没那么引人瞩目了。由于它地理位置偏远,威德尔海可能并不为人熟知,但它的"魔力"却丝毫不逊于"百慕大三角"。  相似文献   

15.
在七大洲中,没有哪个洲像南极洲这样“从头到脚”到处都是资源,简直就是一个“万宝之地”,而且资源类型常常以天文数字来计算。在世界资源日趋枯竭的今天,南极资源的重大意义已日益显露出来。南极资源简要盘点先看构成南极洲主体的淡水资源。谈南极必谈冰,南极冰盖平均厚度有2000米,不少地方达到了4000米,最厚的达4800米,这是一个庞大的淡水库,储存了地球上72%的淡水。南极冰盖形成于几十万年或几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们发现南极洲古陆周围纯洁的大洋水中含有来自上万公里之外文明世界的痕量铅污染物质。 南极海水中的天然铅和工业铅含量虽然远远低于使动物处于铅中毒的危险界限,然而这一发现证实了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尤其是含铅石油导致了它运移到地球上最遥远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至今在南极洲的冰盖之下发现了 77个湖泊。其中最大的一个 (面积近 2万km2 )是前苏联科学家在“东方”站附近 4km厚的冰层之下发现的 ,并命名东方湖。这个呈半月形弯曲的淡水湖具有强烈切割的湖底 ,局部深度可达 10 0 0m。在 2 0 0 0年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MSiegert及其同事们对湖泊进行了 3次无线电测量工作。结果显示 ,在湖泊的西部和北部边缘 ,尽管温度很低 ,每年要融化几乎 1 0cm厚的冰层 (融解温度低于正常是由于上覆冰盾的巨大压力 )。由于融解水在冰盖底部重新冻结 ,使它的底部增厚 ,但这发生在相反的岸边。就这样 ,湖水缓慢地环…  相似文献   

18.
被晶莹透明的冰层覆盖的南极,是地球上最为冷的地方。迄今为止,有记录的最低气温是零下89摄氏度。然而在这个呼吸的哈气都结冰的严酷环境中,却生活着多种多样形态各异的生物。  相似文献   

19.
具有巨厚冰盾和周围海洋的南极洲大陆是形成地球气候及全球性大洋环流的最重要因素。环抱南极洲的环南极洋流造成了大陆的热隔离和明显的纬向温度梯度 ,因此在南半球产生了大气和海洋环流。南极洲周围海冰的广泛分布促使形成了充填世界海洋广大深水部分和保证其通气及给海洋生物提供营养元素的南极洲洋底水体。一般认为 ,反映气候波动的冰盾容积的变化回答了过去地质年代海平面的强烈变化。在大陆和南大洋的多年研究表明 ,中生代和新生代初期 ,南极洲的气候要比今日暖和得多 ,当时它被茂盛的植被覆盖 ,这一点局部反映在白垩纪煤层的形成中。…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世界》2008,(12):4-4
美国缅因大学气候变化研究所的几名科学家将“冰云和地面高度卫星”收集到的数据与近50年来南极洲东部伯德冰川向海洋漂移的速度进行了比较,他们首次发现了证明在南极洲冰层下极深的地方有大量流动水存在的证据,这些水流加快了冰川入海的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