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0月20日,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大洋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暨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宣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发来的贺信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汪民受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徐绍史委托,代表国土资源部致辞。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副司长贾桂德宣读了外交部贺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相似文献   

2.
2月10日,中国大洋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飞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3.
20 0 1年 3月 1 9~ 2 1日 ,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大洋钻探第三届学术会议在同济大学召开 (见封底照片 )。来自全国各地的 1 2 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规模是历届中国大洋钻探学术会议最大的一次 ,会议还特邀 6位国际学者作有关新世纪大洋钻探、日本的深海钻探计划等方面的专题报告。会议期间 ,首次在中国召开的、有 50名国外专家参加的国际大洋钻探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 ( SCICOM)工作会议也同时在同济大学举行。水深超过 2 0 0 0 m的深海占地球表面积的 60 % ,近年来的深海研究进…  相似文献   

4.
欧洲为了与美国、日本在IODP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成立了由ODP成员参加的欧洲大洋钻探科学指导委员会(ESCOD)和JEODI组织,并开展了IODP之前的一系列准备活动。在其中的APLACON会议上,论证了IODP中第三类特定钻探平台的必要性,讨论了该类平台在某些研究范围内的重要作用,包括研究地球历史中的极端气候(北极海区)、重建白垩纪-第三纪的水文地理学、气候的快速变化、沉积盆地形成与过程以及固体地球过程等。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4年11月布鲁塞尔欧盟25国国防部长会议的决定,欧盟将于2007年之前组建13支快速反应作战分队,以便在15天内抵达世界任何热点地区,应付突如其来的威胁和挑战。这是欧盟全面提升军力、实现一体化的重要步骤,标志着欧盟在独立防务领域又迈上新的台阶。光阴似箭,一晃两年的时间就飞逝而过, 2007年已经到来,利箭在弦,已组建完毕的13支欧盟全球性远征分队蓄势待发,做好了按照欧洲安全理事会(欧安会)的统一部署,随时开往欧洲以外的危机动乱国度执行遏制威胁、平息战事  相似文献   

6.
深海大洋面积广阔,远离大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国际海域事务的讨论,试图获得话语权。我国也意识到深海大洋必将成为未来世界各国关注和竞争的焦点。文章从大洋数据类型、数据特点及共享平台建设等方面,讨论了近年来国内大洋数据管理与共享现状,结合国际海洋数据共享情况,分析了国内大洋数据管理与共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由同济大学李春峰教授牵头,中国科学家于2008年10月提交了IODP 735号建议书(南海张裂过程及其对晚中生代以来东南亚构造、气候和深部地幔过程的启示),在国内外众多科学家的积极支持和推动下,通过4年多的努力,该建议书经过多轮严格评审,最终于2012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IODP建议书评审会议上通过国际同行评审,并于2013年初正式安排为IODP 349航次,将于2014年1月29日从香港起航,3月30日在基隆靠港。该航次同时也是新十年科学大洋钻探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第  相似文献   

8.
大部分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消失在大气层。然而,近期的研究显示,与地球或大洋相比,大气层储集CO2的可能性最小,温室气体在这个储集地正迅速饱和。关于温室气体的一个热门话题是碳的多价合,即俘获矿物燃料燃烧释放的CO2,并储存之,使其不能进入大气层的过程。近期关于碳的多价合的讨论已转向将深海作为储集地。在去年召开的第四届国际温室气体控制技术会议上,美国矿物能源首席代表助理R.Kripowicz提出,在大洋中熔解的CO2约为40000Gt。目前世界范围每年净释放量为3.5Gt,只是“沧海一粟”。围绕大洋储存碳…  相似文献   

9.
2016年1月21—2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简称"南海深部计划")在上海同济大学成功召开了2016年度学术研讨会。本次学术年会共有来自海内外39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0多位专家和研究生参加,收到约130份会议摘要。于2010年启动的"南海深部计划",旨在将南海现代深海过程与地质演变相结合,揭示边缘海的演变规律及其对海底资源和宏观环境的影响,再造边缘海的"生命史"。  相似文献   

10.
大洋月夜     
2012年5月,"大洋一号"船刚刚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大洋中央的空气远比城市里纯净,天空格外透亮。抬头仰望,满月发出的光芒甚至有些炫目,同样是月夜的天空,这里的景致却透亮的有些诡异,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越了。想要留住这不一样的夜空,所以尝试着用鱼眼镜头记录下这一刻。夜间光照弱,拍摄夜空必须采用长时间曝光的手  相似文献   

11.
评述了2003年10月27-30日在北京召开的“大洋中脊国际学术研讨会”,简要介绍了国际大洋中脊协会(InterRidge)的机构组成、任务和工作进展.以及今后大洋中脊地质研究的发展趋势。这次会议后,中国已成为InterRidge计划的参与成员国(Associate Members)以此为契机,尽快启动中国InterRidge计划,结合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以及大洋专项和其他深海调查研究工,有望实现我国在大洋中脊及相关研究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提升我国深海研究领域的整体调查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由同济大学李春峰教授牵头,中国科字家于2008年10月提交了IODP735号建议书(南海张裂过程及其对晚中生代以来东南亚构造、气候和深部地幔过程的启示),在国内外众多科学家的积极支持和推动下,通过4年多的努力,该建议书经过多轮严格评审,最终于2012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IODP建议书评审会议上通过国际同行评审,并于2013年初正式安排为IODP 349航次,将于2014年1月29日从香港起航,3月30日在基隆靠港。该航次同时也是新十年科学大洋钻探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第一个航次,备受国际同行关注。中国科学家期待已久的南海第二次大洋钻探即将实现!  相似文献   

13.
<正>由同济大学李春峰教授牵头,中国科学家于2008年10月提交了IODP 735号建议书(南海张裂过程及其对晚中生代以来东南亚构造、气候和深部地幔过程的启示),在国内外众多科学家的积极支持和推动下,通过4年多的努力,该建议书经过多轮严格评审,最终于2012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IODP建议书评审会议上通过国际同行评审,并于2013年初正式安排为IODP 349航次,将于2014年1月29日从香港起航,3月30日在基隆靠港。该航次同时也是新十年科学大洋钻探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  相似文献   

14.
首次《世界大洋全球综合控制》国际讨论会于1983年10月2日-10日在苏联塔林举行。讨论会由苏联科学院主席ЛM布列霍夫斯基主持。会议研究和讨论了涉及大洋生态和物理控制等方面的科学问题,交换了这方面最新成就的信息,提出了关于国际协作的建议。来自26个国家和组织的150多名专家参加了讨论会。会上,与会代表以极大的兴趣听取了各国专家的报告——“生态学和世界大洋全球综合控制问题”,“世界气候调查规划中的海洋综合控制”“预报短期气候变化的海气相互作用调查”等。与会代表提出如下建议:1.世界大洋全球综合控制十分必要。建议联合各国专家的力量,在联合国系统范  相似文献   

15.
莫知 《海洋世界》2007,(11):20-30
每年,科学大洋钻探都会在全球大洋的一些重要海域进行钻探和考察,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被保藏在大洋深处的珍贵"地球档案"资料,探索地球的奥秘。多年以来,大洋钻探项目给人类带来了许许多多对地球的新认识,并正在一步步地为我们揭开裹在地球表面的层层面纱。  相似文献   

16.
中国第18次南极科学考察大洋考察队共有队员18名,分别来自海洋局系统的中国极地研究所、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二海洋研究所与第三海洋研究所,教育部系统的青岛海洋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与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系统的青岛海洋研究所,以及农业部系统的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共计10个单位。绝大部分队员,有海上工作的经历,并有多名同志参加过中国极地科学考察,大洋队队员文化层次较高,其中50%以上的队员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队员平均年龄较小,其中最年轻的队员只有22岁,是我国首位参加极地考察的在校大学本科学生。…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我国大洋样品管理中遇到的样品类型复杂、形态多样、“身份”精准厘定困难等现实问题,将大洋样品作为编码对象,以分类编码相关国家基础标准为依据,利用面分类法和线分类法相结合的混合分类法,设计了一套由13个代码段组成、包含30个代码位的代码总体结构,以及能够记录样品馆藏信息、状态信息、原始采样信息、分割切割信息的代码表和编码方法,并参照已有国家标准,结合大洋工作实践及大洋领域专家共识,建立了能够适应大洋样品“身份”前置需求,满足大洋样品管理需要的样品管理分级分类体系。大洋样品管理分类代码能够精准表达大洋原始样品与衍生样品之间的逻辑关系,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可扩展性,不仅能够满足大洋样品管理的需要,而且可拓展推广至其他任务来源样品管理,为构建全国一体化海洋样品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必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孙珍研究员等牵头撰写的IODP 838Full建议书"Testing Hypotheses for Lithosphere Thinning During Continental Breakup-Drilling at the South China Sea Rifted Margin"正式提交给IODP,预计2014年1月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的科学评估工作组会议将对该建议书进行评审。为了抓住美国钻探船"决心号"近几年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工作的有利时机,中国IODP专家委员会组  相似文献   

19.
大洋性柔鱼类资源中长期预报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柔鱼类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已成为人们重要的开发和利用对象,如何持续和合理开发该资源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重要话题。柔鱼类具有短生命周期、产完卵即死亡的特性,其特殊的生活史特性使得传统的资源评估方法无法很好的对其资源量进行准确评估和预测。因此,如何开展大洋性柔鱼类的资源中长期预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概括了大洋性柔鱼类中长期预报的基本概念、三种主要的大洋性柔鱼类生活史、影响大洋性柔鱼类资源(补充)量的主要环境因子,并介绍了目前使用的主要柔鱼类中长期预报模型,展示了大洋性柔鱼类中长期预报的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进展。同时,对柔鱼类中长期预报模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其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一个非均匀的不可压缩湍流方程组,首先给出了Ekman漂流的密度机制;其次,导出了一个“风旋度—热盐梯度方程式”,并对其进行了一般分析。利用该方程式建立了一个大洋风生—热盐环流的两层模型,并与观测和某些经典的大洋环流模型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