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新的地质领域中,数字化、矢量化技术手段已日益成熟,简捷、高效的技术手段已成为各地质单位所追求的目标。以地质灾害调查为例,通过研究各导航软件的野外离线导入功能,摸索出较为简便、精确的离线地图导入功能:该流程是通过Img2ozf软件转化图片格式为OZF2文件形式;再通过OziExpTrail软件进行离线地图校准,校准个数达4个以上,实际误差为3~5m;最后导入设备Androzic软件中,即可实现离线地图导航。该方法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野外地质调查效率,节约纸质资源,减少开支成本,但也存在中文字符文件名无法识别、耗电量大等不足之处,有待后期研究。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目前井位测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PS导航定位技术的井位管理测量策略。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构建出井位测量与井位管理子系统,以有效解决利用第三方软件完成GPS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产生的数据存储和数据转移使用等方面的诸多不便。实验结果表明,利用GPS技术进行井位测量和管理,可实时获取PVT数据,实时定位井位,提高了井位移动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测量误差小于5m,为井位测量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库区水上煤田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存在重复冲击、鸣震、交混回响等干扰。以华北某水库区水上勘探为例,在分析空气枪震源类型、组合方式、组合距离、沉放深度、工作压力等参数的激发特性与试验基础上.选用空气枪沉放深度2m、三枪组合激发、压电检波器沉放水底接收的数据采集方法。为保证点位准确及减少二次放缆误差.压电检波器采用定位系统与导航软件进行实时导航抛缆定位。激发点则采用导航软件与定位系统定时导航激发。针对水上资料的特点,重点做好静校正、去噪等处理工作。通过对三维数据体的综合解释,取得了可靠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4.
常规的"图纸+GPS"野外调查方法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地质灾害排查工作的需要,为寻求高效、精准、高质量的地质灾害数据采集技术,作者结合赫章县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隐患专业排查项目,以奥维互动地图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奥维互动地图的技术优势,并针对地质灾害排查工作中存在的导航找点难、信息采集过程繁琐、调查底图制作费时等系列问题,探索了奥维互动地图在赫章县高位隐蔽地质灾害排查中的应用,包括外部矢量数据源处理与导入、地质灾害解译、路线导航、点位查找、信息采集、位置共享以及内业成果处理等;提出了较为系统高效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技术与方法。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地质灾害野外调查环节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射遥感影像地图是遥感数字图像经过精纠正(包括投影差改正),并与数字化的简化地形图复合的一种新图.通过在GPS,GIS数据点控制下遥感图像的精校正,研制出了试验区具有国际分幅规格标准的1∶5万正射遥感影像地图,并直接用于遥感区调试验和成矿预测研究.研究中应用新研制的正射遥感影像(地图)进行地质解译和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多元地学信息综合与复合处理及成矿预测,完成了试验区1∶5万解译地质图、成矿预测图等系列图件,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曾凡祥  马金凤  徐岩 《江苏地质》2020,44(4):356-361
通过对南海北部海域浅层剖面资料的分析研究,解决了多个数据处理难点。针对SEGY数据中的坐标错误,提出从导航定位原始资料中获取相应位置数据,改写SEGY道头信息,解决了SEGY数据道头坐标错误的问题;对波形进行相应处理,提高了浅地层剖面资料的分辨率;针对浅地层剖面震源位置不准的问题,对震源位置进行了校正;对同一设计测线多次分段作业剖面进行了剖面连接等。旨在为浅地层剖面的后续综合地质解译提供理想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正射遥感影像地图制作技术在岷江上游滑坡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射遥感影像地图是对遥感数学字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和投影差改正,并与数字化的简化地形图复合的一种新图,或是直接用遥感图像采用特定方法生成的具有地形地素的一种新的图种。该文介绍了陆地卫星TM正射影像地图的制作;利用卫星正射遥感影像地图,分析、解译出岷江上游地区87个滑坡和崩塌体。采纳数据融合技术,对该区正射遥感影像进行重建,突出地形细节,提高了滑坡和崩塌体的解译精度。3S技术结合,对岷江上游地区进行了三  相似文献   

8.
为方便快捷制作交通位置图,基于C#程序设计语言开发调用baidu地图提供的Java Script API应用程序接口软件。该软件通过对baidu地图进行放大、缩小、移动,调整百度地图至所需范围。利用后台软件对选取的地图范围自动进行坐标拾取,进而转换成工程所需的经纬度坐标,并在选取的地图上绘制经纬度线及标注经纬度值,实现交通位置图的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9.
奥维互动地图在城市地质调查勘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开展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工作时,奥维地图可有效提高地质地貌调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等野外工作及数据管理的效率。在地质地貌调查中可对地质调查点进行记录描述、查看宏观地貌特征、定位及导航等;地球物理勘探中可借助卫星影像进行测线设计、测线信息记录等;钻探中可用于钻孔编录信息的保存。奥维提供了备注模版功能,用户可自定义备注格式及内容用于记录各种信息。可将地质调查点、物探测线、钻孔等叠加于Google卫星图之上进行展示,分类管理城市活动断层探测野外调查数据。  相似文献   

10.
程丽华  方国武 《安徽地质》2006,16(3):234-236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桌面出版技术革新,地图出版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于合理使用地图出版的各种制图软件,本文进行了分析,并对Corel DRAW、方正智绘、Map GIS、Auto CAD、Map INFO、Arc/INFO、Photoshop等软件在地图制作及出版过程中数据转换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在深入了解"北斗一号"导航卫星系统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地质调查工作流程,研究"北斗一号"导航卫星系统与数字地质调查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式以及系统的应用推广模式。研究表明,基于"北斗一号"卫星系统与GPS的双模式位置报送机制,可以为野外地质调查人员提供稳定的位置服务;北斗终端与手机的短信互通,在无手机网络的艰险地区也可与外界保持实时沟通。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的DGSInfo系统可实现驻地实时监控和指挥,有助于野外应急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处置,在中心节点可实现全局监控,为管理部门指挥调度和决策提供依据。GSIGrid野外地质调查管理服务与安全保障系统可在固定节点实现对移动节点的移动轨迹和通讯信息实时监控,并能与野外驻地和移动目标进行互动通讯,为野外地质调查人员提供查询服务,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管理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集成系统在东昆仑1:50000区调项目示范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GPS技术在化探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由24颗卫星组成的一套连续不断地向地球GPS接收机发送时间和位置信息的卫星系统,经解算后,可以给出运动物体各种信息.现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化探工作中主要用于定点、导航、航迹监控等,为化探工作野外施工质量监控提供保障,其与MapSource、MapGis软件相结合实现了地球化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及各类地球化学图件的编制,大大的降低了化探工作者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3.
陈常乐  刘财  胡婷  刘洋 《世界地质》2015,34(1):219-225
地震波走时拾取是地震资料前期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后期层析成像方法中计算速度的重要依据。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动初至拾取的方法,利用地震信号的瞬时旅行时属性进行地震波自动初至拾取,瞬时旅行时属性的计算包括两个独立但相关联的部分,首先通过S变换将地震信号转换到时频域,然后利用映射算子将时频域表征映像回时间域得到瞬时旅行时,从而实现自动拾取初至。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拾取地震波初至时间。  相似文献   

14.
根据奇异值分解原理,分析其在位场去噪中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判断有效阶次k的方法。对多边形厚板模型的重力异常进行奇异值分解去噪和小波去噪效果的对比,证明了奇异值分解去噪的有效性和优势。将其应用于实测重力数据的处理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理论模型和实测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去噪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随机噪声,提高数据处理和解释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相干体技术算法改进及其在TJH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干体技术是近年来地震勘探在资料解释方面的重要突破。与原来揭示地下异常体的方法相比,相干体可以更清楚地识别断层和地层特征。由于相干体是通过三维地震数据体计算得到,用传统方法计算需要运行较长时间。笔者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相干体算法,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并在大港油田TJH地区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绘制彩色平剖图的工作效率,利用Matlab对由Surfer软件中任意方向切割等值线得到的剖面数据进行批量处理,通过数据的平移、缩放和旋转换算等,形成平剖图;并沿剖面找出场值的零值点位置,将正值段用暖色线绘出,负值段用冷色线绘出,使图面上能较方便地显示出正值区和负值区,从而实现彩色平剖图的自动绘制。最后将处理结果保存为Surfer软件中*.bln类型文件格式,可在Surfer中直接调用并形成基面图,实现彩色平剖图与等值线网图或其它地理底图的叠合,为地质解译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7.
逄硕  刘财 《世界地质》2014,33(4):934-939
基于一阶速度—应力弹性波波动方程,利用傅里叶变换将空间导数变换到频率域求解,对介质波场进行正演模拟。本文结合实际勘探中可能存在的地质问题,设计了多种地质模型,包括背斜模型、向斜模型、透镜体模型和断层--侵入体模型等,进行了伪谱法地震波场正演模拟、合成地震记录的实现,并分析了其波场动力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应用伪谱法对复杂模型的模拟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可直接用于辅助地震野外工作设计、反演解释和资料解释等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地震相干体算法的改进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相干体技术在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方面的应用有着重要突破。由于相干体处理的对象主要是三维地震数据体,传统的方法计算需要运行较长时间。为缩短解释周期,在研究算法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递推算法、乘幂法等,对传统的相干体算法进行了改进,大大地提高了计算速度。这里介绍了相干体技术的改进算法,在微机上开发出相干体分析软件,并在实际的三维地震体储层评价上得到成功的应用。测试证明,运算速度较常规方法提高了5~7倍,这充分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陈玲娜  曾昭发  袁园  孙笑宇 《世界地质》2015,34(4):1113-1119
针对传统DEXP快速成像结果依赖于地质体构造指数的缺点,笔者提出了利用重力异常不同阶垂向导数比值DEXP的方法。该方法使得成像结果独立于地质体构造指数。地质体的深度估计完全自动化,仅需要寻找比值DEXP成像结果的极大值点位置。通过该方法估计出的深度结果,可以进行地质体构造指数的估计。通过模型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准确地估计出地质体的深度位置以及地质体的类型。将该方法应用到Bell Geospace公司在Vinton Dome测得的Air--FTG全张量重力梯度数据中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重磁联合反演解释在长白山天池深部构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磁联合反演可以解决火山岩强反射屏蔽作用导致地震深层反射能量弱的问题。为了解译长白山天池深部断裂构造并描述地层形态,笔者依托Oasis Montaj重磁拟合平台,参考地震地质资料建立原始重磁模型,并利用岩性参数作为约束条件进行联合反演解释。根据布格重力异常与地磁法异常分布特点,成功反演了地下8 km基底范围内的地层分布特征,解译了7处断裂分布位置。其中深大断裂位置与地质、遥感研究结果能够良好吻合,并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