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钻孔柱状图图件布局是否合理、清晰,是钻孔柱状图能否顺利表达具体钻孔信息的关键。钻孔柱状图是按比例绘制,地层厚度大小不一,岩性文字描述与对应的地层岩性花纹图案难以匹配布局,所以钻孔柱状图岩性文字描述布局问题一直是进行钻孔柱状图自动绘制的难点。通过对钻孔成图过程地分析,将岩性文字描述布局问题进行数学抽象,对柱状图中岩性花纹柱总高度大于或等于岩性文字描述总高度的一类问题,建立了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并将其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求解。通过实例应用表明,该模型可以实现自动进行地层岩性花纹对应的岩性文字描述的合理布局,该方法对于绘制钻孔柱状图或开发钻孔柱状图自动成图软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柱状图表现的内容是和空间位置相关的, 基于GIS建立柱状图系统能清晰地表述地层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根据柱状图内容与图件表现形式, 对地质实体按照空间数据点、线、面格式进行描述, 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实现了对柱状图的数据组织; 系统基于MAPGIS实现, 根据数据属性与操作的不同, 建立不同的图道来表现数据; 对图件的界面操作进行了改善, 并提供模板制图功能, 实现了对地层单元的综合特征描述.   相似文献   

3.
钻孔柱状图是地质勘察工作中的一类基础图件,手工绘制方法难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MapGIS钻孔柱状图的绘制方法,分析了钻孔柱状图模板结构,并将图面要素分解为MapGIS点、线、面3种图元,详细设计了钻孔柱状图绘制流程,简要介绍了钻孔数据库与岩性图案系统库的创建方法,通过ADO访问方式实现了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的连接,重点阐述了利用MapGIS的API函数实现柱状图表头、岩性柱图道、缓冲线绘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基于Surpac系统的地质勘查自动化制图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地质图件自动化绘制是地质制图领域的重要目标。Surpac作为应用广泛的三维矿业软件,其绘制图件规范与我国地质勘查规范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某金属矿山为例,针对岩性图案、钻孔结构、样沟、样号等多种地质信息的绘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实践证明,利用地质数据库,通过Surpac软件可以快速准确、批量化的绘制符合我国地质勘查规范的钻孔柱状图、勘探线剖面图和块体模型剖面图等地质图件,极大的发展了适应我国标准的地质图件自动绘制技术。  相似文献   

5.
地测空间信息系统(CGIS)在地质勘探部门、矿山地测部门实现了自动化处理地测图形,即钻孔柱状图、煤层结构综合柱状、煤岩层对比图、封孔结构图、地质实测剖面图、地质剖面图及各类等值线图等图件,并可自动形成各类报告、生产报表,改变以往手工绘制图件,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基于模板的钻孔柱状图自动成图方法.首先将钻孔柱状图样式信息存储在预先设计的模板表中,利用模板表中的样式信息绘制钻孔柱状图框架;然后根据模板表中的记录值读取钻孔数据库中相应的钻孔属性,调用MAPGIS SDK绘图接口实现钻孔柱状图的自动成图.此方法可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地定义钻孔柱状图的样式和需要绘制的信息,极大地满足了实际工作中对同一套钻孔数据生成不同形式柱状图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例简要说明了Excel软件、Map GIS软件明码文件及辅助软件MGT6在绘制钻孔柱状图中的应用.实例采用某矿区实际钻孔回次进尺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利用Excel软件和Map GIS软件生成钻孔回次线明码文件后,进而绘制钻孔回次线,建立钻孔柱状图绘制模板,用Map GIS二次开发辅助软件MGT6进行回次数据输入.钻孔柱状图绘制模板建立后,进行其他钻孔柱状图绘制时可直接输入回次进尺而成图.  相似文献   

8.
钻孔柱状图中缓冲线绘制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基于钻孔资料的柱状图自动成图技术,阐述了应用数据库方法对钻孔资料进行管理和钻孔柱状图自动成图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思想、实现方法、关键算法及其特点.重点对钻孔柱状图成图过程中绘制缓冲线的关键算法做了详细的叙述.软件实现了对钻孔资料的管理和自动成图,同时以福建省漳州某第四系钻孔的岩性数据为例,说明该系统绘制出的具有缓冲线结构的钻孔柱状图既美观又实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MAPGIS的钻孔柱状图绘制软件的编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绘制钻孔地质柱状图是地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计算机没有普及时,主要是通过手工绘制完成的。随着计算机在地质学中的广泛应用,地质工作者就如何利用计算机高效快速地绘制钻孔地质柱状图进行了很多尝试,如使用一些商业绘图软件或编制了一些软件,但往往不尽人意。基于MAPGIS开发一个钻孔柱状图绘制软件,可以方便地读取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柱状图绘制,生成图形为MAPGIS文件格式,可以在MAPIS中修改及打印。这里介绍了MAPGIS二次开发平台,并阐述了软件系统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城市工程地质系列专题图编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GIS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城市工程地质勘察图如钻孔平面位置图、柱状图、剖面图、等值线图、工程地质分区图以及三维地层显示图等图件的编制方法及算法,在城市现有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基础上,探讨城市环境工程地质图编制的原理、方法以及步骤,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城市地质调查过程中基础及专题图件的编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对绘制剥采比等值线中Delaunay 三角网算法构网效率和精度低的问题,基于AutoCAD 软件图形绘制环境,采用VBA 二次开发工具,将克里金插值与一种新的CONREC 构造网格正方形等值线绘制方法相结合,研制出精确的煤层剥采比等值线绘制程序,经验证,不但能为地质、矿产的工程开发提供工具,也可用于绘制其他等值线图,同时也为AutoCAD 环境VBA 二次研究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地质钻孔信息形化管理系统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钻孔是重要的地下信息获取手段, 为了有效地存储和管理青藏铁路建设中大量使用的钻孔信息, 讨论了一种适合野外单机工作环境下, 空间信息与复杂非空间信息结合存储和访问的机制, 即“混合数据模型”机制, 并基于该机制实现钻孔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通过 UML方法和“设计模式”的思想,设计并实现了“地质钻孔信息图形化管理系统”的核心架构, 采用 GIS和自动生成柱状图的方法, 解决了传统钻孔数据维护和表现的难点.  相似文献   

13.
YRY--4 钻孔应变观测作为一种重要的前兆观测手段,能有效地记录地震前后地应力应变变化。吉林安图境内M3. 7 级地震前后及辽宁营口柳树M4. 3 级地震前,吉林省敦化台及辽宁省营口台YRY --4 钻孔应变观测分别观测到曲线异常。经对比分析,敦化台观测曲线异常形态为: 异常--走平--发震-- 震后阶跃; 营口地震台观测曲线异常形态为: 异常--返回--发震。两次异常虽然形态各异,但提供了丰富的前兆信息,具有较好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4.
收 集 原 始 数 据 利 用 FOXPRO 或 FOX BASE 设 计 语 言 建 立 数 据 库 ,用 office2000将 其 转 换 成 电 子 表 格 ,然 后编 制自 动 绘制 钻孔 的 应用 程序 ,使 用 A UTOCAD 绘图 软 件实 现各 煤 层图 纸中 井 上、下 钻 孔的 自动 绘 制。该方 法不 仅 可以 节省 大 量的 绘图 时 间, 可以 提高 绘图 的 精度 。  相似文献   

15.
直方图分组数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概率统计知识为基础,提出一种直方图分组数的确定方法,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利用该程序能够快速确定直方图的最优分组数、相应分组的频数序列、频率及累积频率,并且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地质和钻井技术条件所限,在探井时存在井眼垮塌等现象,对测井约束反演的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消除各种影响,得到反映地层真实物性的测井曲线,笔者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来重构纵波、密度、横波曲线,该方法突破了常规的岩石物理方法框架,以一种统计学的角度来提高反演的精度。S-W工区的S5井及P工区的P3井运用效果表明,运用该方法重构的曲线制作合成记录取得的效果较好。在P3井中,重构的纵波速度与密度求取的纵波阻抗曲线所获得的合成记录道与原始地震记录道的相关性由非重构的0.59提高到0.84。  相似文献   

17.
刘允芳  韩晓玉  刘元坤 《岩土力学》2006,27(Z1):1205-1210
由于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的突出优点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但以往只能测量钻孔横截面上的二维应力状态。近期兴起的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已在多个工程中得到应用。深圳抽水蓄能电站采用了3个不同方向钻孔测量法和单钻孔测量法进行了三维地应力测量,得到了很好的测量成果。其中单钻孔三维地应力测量,在近水平向和铅垂向两个钻孔中应用。三维地应力测量成果不仅得到了相应钻孔横截面上和原生裂隙面上二维应力实测值的检验,而且得到了同一位置两种不同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的相互印证,和同一个钻孔(铅垂向)中套芯应力解除法三维地应力实测值的印证。两种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成果(单钻孔测量法包含了非铅垂向和铅垂向钻孔的两种测量法)非常一致,能够代表该测量区的地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18.
钻孔、巷硐周围流体压力的分布和变化对围岩变形和应力状态有着显著影响。但这是一个涉及多个变量、多种响应的动态耦合过程,尚无法用解析法解算。孔硐周围的流体压力的动态变化又难以实现物理模拟。以钻孔排放瓦斯为例,通过数值模拟,结合宏观观测结果和微观机制的分析,对其规律和一些工程现象与措施的机理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周祖翼  毛凤鸣  廖宗廷  郭彤楼 《沉积学报》2001,19(3):456-458,473
在沉积岩样品的单颗粒裂变径迹年龄测试中,常常出现同一个样品的径迹年龄可能由多个不同年龄组分构成的情况。当样品的年龄未能通过 χ2检验时,就必须对样品的年龄进行进一步的多成分分析。本文介绍的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就是一种有效的年龄成分分离技术。应用这一技术,我们对苏北盆地JSG井的 3个岩心样品 (JSG1、JSG2、JSG3)的 144个磷灰石单颗粒矿物年龄进行了多成分分离,表明上述三个样品实际上是由年龄值分别为 70Ma和 16 7Ma左右的两个成分组成的。这两组年龄的存在表明沉积时存在两个不同的物源区,两组径迹年龄反映的则是磷灰石碎屑颗粒在物源区最后一次达到完全退火温度 (大于 12 0°C)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