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华南海岸沙丘岩形成与全新世环境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为  吴正 《地理学报》2009,64(9):1126-1133
海岸沙丘岩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由碳酸盐胶结的海岸风成堆积,其成岩过程的各个阶段需要特定的水热和地貌条件。对华南海岸沙丘岩的形成年代、堆积高度、出露地点进行统计分析,将其特征与全新世环境变化事件作对比, 结果显示华南沿海沙丘岩的形成过程与全新世气候变化及海平面变化等事件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能很好地解释我国沙丘岩研究中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华南沿海缺少5000a BP以前沙丘岩是因为当时的沙丘岩形成于低海面,后来因海面上升而被淹没;3000a BP前后海岸风沙大规模堆积是大暖期结束后气温下降的结果;华南沿海沙丘岩的胶结主要发生在中世纪暖期;华南沿海缺少年代小于1000aBP沙丘岩是因为近千年来气候条件下,不适合沙丘岩的胶结。  相似文献   

2.
中国全新世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国全新世气温集成序列为资料,分析中国全新世气温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全新世气温变化可以分为早全新世(11.5~8.8kaBP)波动升温期、中全新世(8.8~4.2kaBP)大暖期和晚全新世(4.2kaBP以来)转冷期3个阶段。8.0~6.2kaBP是暖期盛期,气温较现代高1℃多。全新世期间发生多次冷暖事件,有11.0kaBP、9.8kaBP、9.2kaBP、8.9kaBP、8.2kaBP、6.2kaBP、4.0kaBP、2.8kaBP、1.5kaBP和0.4kaBP等10次冷事件,有8次可以北大西洋相互对应;其中4.0kaBP和0.4kaBP是全新世最显著的冷事件;暖事件主要发生在8.6kaBP、4.7kaBP和3.5kaBP前后。全新世冷暖事件变化分别具有显著的1000a、700a的周期。  相似文献   

3.
王庆 《地理研究》1999,18(2):122-129
山东半岛东北岸发育有许多大型海积地貌体,其中尤以龙口屺岛连岛沙坝、烟台芝罘岛连岛沙坝和荣成石岛湾口沙坝规模最大,形态最典型。这三个形成于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的沙坝之间,既有成因、沉积结构、泥沙来源等方面的显着差异性,又有地貌与沉积方面的的可比性。对这些差异性、可比性的深入分析表明,全新世中期以来短时间尺度、小幅度的相对海面变化,对海积地貌发育有着深刻的控制作用。这种控制作用包括海面升降引起的海岸横剖面调整和入海河流河床纵剖面调整,进而对沿岸纵向泥沙流强度和沙坝发育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全新世以来里下河地区古地理演变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凌申 《地理科学》2001,21(5):474-479
里下河地区是苏北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新世以来,本区古地理环境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据作者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全新世,本区受海侵影响,7-6kaB.P.左右海侵达到高峰,整个里下河地区成为一个大的浅水海湾;中全新世,海面相对稳定,长江、淮河等河流挟带大量泥沙入海,古海湾被岸外砂堤所包围,形成泻湖;晚全新世,海岸东迁,古泻湖演变为湖泊沼泽,在人类活动与黄河夺淮的影响下,本区逐渐演变为里下河平原。  相似文献   

5.
根据典型沼泽剖面^14C测年及其树木年轮校正、孢 粉分析、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泥岩植物残体鉴定和沉积物的化学元素聚集与迁移资料,研究了中全新世以来西辽河平原东部沼泽发育过程与古环境演变及其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位于生态环境过渡带、脆弱带的沼泽发生、发育对环境变化尤为敏感,中全新世早期以来,环境变化频繁,由此导致沼泽发育出现多次形成、发育、退化、消亡 、再生循环变化,沼泽发育与古环境演变可划分为6个时期;中全新世早期沼泽孕育与萌芽发育期;中全新世中期沼泽旺盛发育期;中全新世中晚期沼泽间断发育期;中全新世晚期沼泽退化发育期;晚全新世早期沼泽复苏期;苏全新世晚期沼泽消亡期,距今5800年左右为本区全新世沼泽最早发育期,沼泽发育也遵循富营养沼泽长期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大鹏半岛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东部,海岸地貌类型多样,可分为基岩海岸、堆积海岸和生物海岸3大类型。文章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的结果论述了大鹏半岛海岸地貌类型、分布和成因,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讨论了大鹏半岛海岸地貌演化过程:由于大鹏半岛处在构造隆升区,海岸类型以基岩海岸为主。多处基岩海岸保留了完好的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槽穴、海蚀柱等各类典型的海蚀地貌。该半岛的堆积海岸主要发育于岩石岬角间的海湾内,在有河流流入的海湾处形成岬湾沙坝―澙湖海岸,在无河流的海岸处则形成湾顶海滩。半岛中段狭窄的呈哑铃状腰部的东岸,因深入内凹、波浪减弱,有淤泥质海岸发育;红树林发育于淤泥质海岸以及各澙湖内,而半岛周边浅海区有珊瑚群落生长。大鹏半岛以及邻近地区海岸地貌特征和海岸沉积物年代数据显示:1)地质构造与海平面升降是塑造该半岛海岸地貌的主要因素;2)该半岛的海岸地貌是在中全新世早期以后才开始发育的;3)该半岛全新世以来不存在强烈的地壳抬升;4)该半岛海岸中全新世出现过高于现代海平面的高海面。  相似文献   

7.
大鹏半岛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东部,海岸地貌类型多样,可分为基岩海岸、堆积海岸和生物海岸3大类型。文章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的结果论述了大鹏半岛海岸地貌类型、分布和成因,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讨论了大鹏半岛海岸地貌演化过程:由于大鹏半岛处在构造隆升区,海岸类型以基岩海岸为主。多处基岩海岸保留了完好的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槽穴、海蚀柱等各类典型的海蚀地貌。该半岛的堆积海岸主要发育于岩石岬角间的海湾内,在有河流流入的海湾处形成岬湾沙坝―澙湖海岸,在无河流的海岸处则形成湾顶海滩。半岛中段狭窄的呈哑铃状腰部的东岸,因深入内凹、波浪减弱,有淤泥质海岸发育;红树林发育于淤泥质海岸以及各澙湖内,而半岛周边浅海区有珊瑚群落生长。大鹏半岛以及邻近地区海岸地貌特征和海岸沉积物年代数据显示:1)地质构造与海平面升降是塑造该半岛海岸地貌的主要因素;2)该半岛的海岸地貌是在中全新世早期以后才开始发育的;3)该半岛全新世以来不存在强烈的地壳抬升;4)该半岛海岸中全新世出现过高于现代海平面的高海面。  相似文献   

8.
我国泥炭性质及发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泥炭资源比较丰富。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东濒滨海大陆架,西至西藏高原,泥炭分布广而零散,且裸露泥炭多于埋藏泥炭。裸露泥炭集中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三江平原、若尔盖高原、云贵高原西部、新疆的博斯腾湖滨以及西藏高原南部;埋藏泥炭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华中与华南的低山丘陵、云贵高原等地。本文根据一些泥炭矿点的考察和分析化验资料,对我国泥炭的组成、特性以及全新世以来泥炭的形成和发育初步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珠江口岛屿小型海湾如珠海淇澳岛和澳门黑沙滩一级阶地上的古沙坝/沙丘进行光释光(OSL)年代测定、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全新世潮间带砂体沉积的底部年代根据光释光测年结果和沉积速率推算,超过9 ka。海岸带形成的古沙坝或风成砂质沉积的光释光测年结果大部分老于新石器文化堆积的器物年代,表明全新世高海面期砂质滨海相沉积的形成先于新石器人类活动遗迹。潮间带砂质滨海相沉积的上覆地层常在6.5 ka左右快速转变为潮上带的风成沉积-人类活动混合堆积,导致文化层中沉积物粒度分选变差,参数波动较大。淇澳岛小沙澳湾9―4.3 ka的滨海相砂质沉积的顶部目前位于海拔+4.8 m,这一高程可能与构造抬升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孢粉分析及14C测年,本文认为大连沿海分布的泥炭层主要形成于中全新世中晚期及晚全新世早期的暖湿、温湿气候下富营养性湖沼环境。属草本植物为主的草本-木本型泥炭,沉积速度一般为0.7-1.1mm/a。全新世海侵,在辽宁海岸带约距今7000年以前达最大范围。近5000年来,海面在下降过程中有波动和稳定时期。  相似文献   

11.
华南港湾海岸的地貌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根据作者参加华南海岸和港口调查研究的体会,对华南现代海岸的形成条件和港湾海岸的地貌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现代风成岩(沙丘岩)的形成及其地貌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克刚 《地理研究》1988,7(2):67-72
本文从沉积物结构、沉积结构特征以及胶结物类型等方面区别海岸沙丘岩、沙堤岩和海滩岩,并探讨了沙丘岩的形成机制及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海岸沙丘成因的讨论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王颖  朱大奎 《中国沙漠》1987,7(3):29-40
本文以中国和西非二个典型沙丘海岸为例,说明海滨沙丘是海陆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特别是在冰期极地气候条件下,低海面时形成广大的岸外沙质浅滩,极地气旋风暴作用,促进海岸沙丘的形成发育。  相似文献   

14.
粤东沿海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分布及区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蓝宗辉 《热带地理》1996,16(3):251-257
作者于1990年7月至1994年7月在粤东沿海采集到双壳类软体动物65种,本文讨论了其生态类型,分布,区系特点及养殖和资源保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Interacting river discharge, tidal oscillation, and tropical rainfall across the 22,000 km2 Orinoco delta plain support diverse fresh and brackish water ecosystems. To develop environmental baseline information for this largely unpopulated region, we evaluate major coastal plain, shallow marine, and river systems of northeastern South America, which serves to identify principal sources and controls of water and sediment flow into, through, and out of the Orinoco Delta.The regional analysis includes a summary of the geology, hydrodynamics, sediment dynamics, and geomor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noco drainage basin, river, and delta system. Because the Amazon River is a major source of sediment deposited along the Orinoco coast, we summarize Amazon water and sediment input to the northeastern South American littoral zone. We investigate sediment dynamics and geomorphology of the Guiana coast, where marine processes and Holocene history are similar to the Orinoco coast.Major factors controlling Orinoco Delta water and sediment dynamics include the pronounced annual flood discharge;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water and sediment discharge across the delta plain; discharge of large volumes of water with low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through the Río Grande and Araguao distributaries; water and sediment dynamics associated with the Guayana littoral current along the northeastern South American coast; inflow of large volumes of Amazon sediment to the Orinoco coast; development of a fresh water plume seaward of Boca Grande; disruption of the Guayana Current by Trinidad, Boca de Serpientes, and Gulf of Paria; and the constriction at Boca de Serpientes.  相似文献   

16.
渤海湾淤泥质海岸潮汐汊道的发育过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忍顺 《地理学报》1995,50(6):506-513
本文以黄河三角洲沿岸为例,论述淤泥质海岸上潮汐汊道的发育过程。研究表明,淤泥质海岸潮汐汊道与废弃河口深化化有密切关系。它的外侧海岸是在高海面时形成并被现代动力过程所切割的贝壳砂堤或砂堤。  相似文献   

17.
We present a record of Holocene environmental change on the east coast of Korea, inferred using pollen, carbon-isotopic composition (??13C), total organic carbon, total sulfur, carbon/nitrogen ratios, particle size analysis and major element geochemistry in a sediment core from Soonpogae Lagoon. A multi-proxy paleoenvironmental approach had not previously been applied in Korea and allowed us to reconstruct climate and vegetation change, sea-level rise, lagoon development, and human impact on the east coast of Korea over the last 8,000?years. Evidence from Soonpogae Lagoon supports the following three conclusions: (1) As a drying trend prevailed on the east coast of Korea after ~5,900?cal?yr BP, chemical weathering weakened and herbaceous plants became more important than during the previous humid phase (Holocene Climate Optimum), (2) Sea-level rise on the east coast slowed dramatically about 6,800?cal?yr BP, resulting in low rates of sedimentation in Soonpogae Lagoon, and (3) Soonpogae Lagoon was almost completely isolated from the sea by sand barriers when human impact intensified ~2,100 BP.  相似文献   

18.
颜晋聪  李森  张叶春  王贵勇 《中国沙漠》2009,29(6):1093-1099
广泛分布于南海北部大陆架的残留风成沙,在形态、粒度、石英沙粒表面微结构、矿物组成及浅地层剖面等方面总体上具备风成沉积特征。同时,南海北部沙质海岸多处发育的晚更新世古风成沙,在粒度、沉积构造与结构等方面亦有明显的风成沉积特征。二者构成的风沙地貌体发育具有同期性、形态有相似性、空间分布有大陆架向海岸带延伸的连续性。由此表明,南海北部大陆架与毗邻沙质海岸的沙源有同源性,沉积环境有类比性。据此可以认为,南海北部大陆架残留风成沙与海岸带古风成沙为近源沉积成因系列,二者为同期同相连续性沉积。  相似文献   

19.
海南岛海岸沙丘岩的特征、成因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海南岛海岸沙丘岩的沉积结构与构造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实验分析。研究表明,海岸沙丘岩的沉积构造和结构特征有别于其他海岸沉积类型,既有风成特征,也有成岩作用特征。海岸沙丘岩的形成需要具备物源、气候和水分3个条件,并经历初始沉积物堆积、初步胶结和溶解—沉淀3个形成阶段。海岸沙丘岩具有一定的环境指示意义,即海岸沙丘岩形成于冰后期的相对高海面时期,能指示风力较弱、沙丘固定和湿热的气候条件。近1 000多年来,研究区的季风风向与现代盛行风风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王为 《中国沙漠》1996,16(2):120-126
海湾沙坝是香港海岸一种主要的沉积地貌,以大屿山岛贝澳湾的沙坝最为典型。关于贝澳湾古(内)沙坝的成因曾有过较多的争论,但各种成因假说都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本文分析了湾内沉积物特征和沉积过程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揭示了风沙在海湾沙坝发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古(内)沙坝的沉积成分随着内沙坝向上加积贝壳含量急剧减少,其上部沉积成分已明显不同于外沙坝和现代海滩,而与其前后的干泻湖上部相似,显示了沉积过程中沉积物来源的变化。内沙坝的沉积物粒径向上变细,分选向上变好,而粒径最小处不在沙坝的最上部,则是在贝壳含量开始向上减少的高度,表明沉积动力随着沉积来源的变化而改变。电镜扫描也显示内沙坝上部的部分颗粒不是来自海滩,具有磨圆差、缺乏水下撞击痕迹以及上翻解理与贝壳状断口共存的特征。内外沙坝下部海滩岩的高度、位置与年代还表明内外沙坝间的沉积高度与海平面变化无关。研究表明:香港海湾沙坝发育过程向上加积的动力由原来的海动力变为风动力;随岸线向海推进内沙坝的沉积物来源由来自海滩物质变为同时来自海滩物质及干泻湖上层物质,只有风才能堆积这些物质;内外沙坝间的沉积高度差只是风积高度不同的结果,与海平面变化无关;海湾内风沙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