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把比降测量的观测成果进行科学的分析 ,得出泥沙淤积的原因 ,并提出了有关的航道测量、整治工程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墒情遥感监测指数对比分析与灌区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民胜利渠灌区为研究区,在小麦拔节至成熟期利用MODIS数据逐旬构建PDI、VCI、VSWI和TVDI墒情遥感监测指数,与实测土壤含水量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比筛选适用于灌区的监测指数,并基于HJ卫星数据将最优指数应用于人民胜利渠灌区土壤墒情监测。结果表明:小麦拔节至成熟期,TVDI指数与实测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最好,表现最为稳定,更适用于灌区土壤墒情监测;基于HJ卫星数据的TVDI土壤墒情监测模型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灌区土壤墒情遥感监测。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保持服务核算可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参考。本文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模拟2010、2015年厦门市土壤保持服务功能,分析其时空动态变化,并对土壤保持服务价值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2015年厦门市土壤保持能力平均为2 596.72 t/hm^2,土壤保持总量为4.41×10~8t。相比于2010年,2015年单位面积土壤保持能力增加了247.76 t/hm^2,约增加了10.5%。厦门市各区土壤保持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同安区>集美区>海沧区>翔安区>思明区>湖里区。各生态系统类型土壤保持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灌木林地>森林>草地>农田>城市绿地。2015年厦门市土壤保持总价值约为4.37×1010元。  相似文献   

4.
利用快鸟影像提取绵阳市绿地斑块,TM影像反演地表温度。根据Kriging算法绘制等温线,以等温线分布图为基础精确确定降温边界、降温范围及边界温度,并对绿地斑块平均温度与面积、周长等指标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斑块平均温度与其面积、周长、形状指数无相关性,与植被覆盖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确定性系数超过0.5;每个斑块空间降温效果差异显著,等温线密集的地方降温速度快,稀疏的地方降温速度慢;统计降温边界温度、降温幅度和降温范围3个指标,降温边界温度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2.6℃;降温幅度集中在0.5~1.5℃之间,平均降温幅度值为0.97℃;最大降温范围值为113m,最小值为15m,平均值为60m。降温范围、降温幅度与面积、周长等指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污水灌区植被指数的研究对污水排放、生态保护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利用山东省龙口市2008-2010年21个时相的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HJ-1A-B)CCD影像数据,选取易于比较的典型污水灌区和清水灌区,提取NDVI平均值,得到3年同期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量化比较。结果表明,NDVI能够动态监测植被变化,污水灌区与清水灌区内的植被指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污水灌区内的植被指数呈现逐年递减的变化趋势;生活污水灌区内的植被表现出早熟现象,工业废水灌区内的植被指数是所有研究区内最低的。  相似文献   

6.
苏俊如  吕芳  杨俊 《测绘通报》2018,(8):111-114
以大连市中山区的遥感和建筑等多源数据为基础,结合单窗算法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2002—2014年研究区的地表温度空间分异特征及地表温度与建筑密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2002—2014年地表温度高温区域多分布在中山区西北部、解放路和中南路的沿线,且温度增加明显,东北部由于填海造陆温度明显升高;(2)高密度和较高密度的地块主要分布在青泥洼天津街商业区,大部分低、较低、中密度地块分布在解放路和中南路沿线;(3)2002年、2014年,地表温度与建筑密度呈现中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14、0.537。  相似文献   

7.
结合黑龙江省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的实际需求,本文阐述了灌区取用水管理范围划界与水权确权划界的总体技术路线,并描述了主要技术流程和划界成果内容,同时详细介绍了示范灌区的取用水管理范围与水权确权的实际划界案例.项目充分运用地理信息技术,采用内外业一体化技术手段,开展取用水管理范围划界工作,提高了划界工作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翟涌光  宁潇  郝蕾 《测绘科学》2022,(8):204-212+219
针对灌溉信息提取多以单次灌溉面积识别为主,尚缺乏对特定周期内综合灌溉信息(即灌溉次数、时间、周期及相应灌溉面积)提取方法的问题,该文联合Sentinel-1,2,3数据,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例,首先构建条件温度植被指数(VTCI)时间序列,然后基于时间序列峰值检测算法获取灌区年内灌溉次数、时间及周期,最后通过后向散射系数差异模型获取相应的单次灌溉面积并对结果进行评价。该方法准确捕获了2020年全部(共5次)灌溉事件、时间及周期。通过实测数据对所提取的灌溉面积进行验证,总体分类精度达85%以上,Kappa系数超过0.80。  相似文献   

9.
利用虚拟地理环境模拟、表达和重构客观真实环境是当前空间认知科学领域的主要试验研究范式之一.针对人们在虚拟环境和真实环境中的认知表现是否一致的问题,本文以桌面式虚拟环境和真实环境为试验场景设计对照试验,将空间认知分为格局认知、对象认知和空间响应3个维度,通过设计认知试验,分析两种环境下参与者的空间认知差异,探究个体特征对...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大别山区江子河小流域的水文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研究已经证实,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导致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土壤侵蚀与非点源污染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共生现象,特别在农业非点源污染中,土壤侵蚀是主要的发生形式,是一种重要的非点源污染。本文主要应用目前使用较广泛的非点源污染模型—SWAT模型对淮河流域安徽省大别山区水土流失较严重的江子河小流域进行径流量和泥沙量的模拟,并得到该小流域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的空间分布图。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区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区,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本文选择黄河三角洲核心区域垦利县为研究区,采用2001、2005、2011和2014年的卫星遥感数据,基于RS和GIS技术,在ENVI软件支持下,利用监督分类方法,提取了研究区各时相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分布信息,研究了该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与规律,并结合研究时段内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耕地、盐荒地和滩涂是该区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研究时段内,垦利县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变化,陆地面积总体增加,耕地、林草地呈现减少趋势。耕地是减少速度最快、减少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建设用地、盐荒地、滩涂则处于持续增长状态。气候水文因素是主要的自然驱动力,而人类的开发建设活动是主要人为驱动力。研究结果对于该区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上游干流地区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使得滑坡灾害频发,对其开展滑坡灾害监测、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2015年间Google Earth遥感数据,提取并分析了该地区的滑坡灾害分布信息,取得了如下成果及认识:1)研究区的空间展布形态主要有7种,滑体性质类型有6种,岩质滑坡数量最多。2)从空间分布特征看,共发现研究区有各类滑坡162处,滑坡主要集中分布在群科-尖扎盆地;从滑坡类型看,研究区滑坡主要为大型滑坡和巨型滑坡。3)滑坡体长、宽主要集中在0~1 500 m和500~1 500 m之间,且长、宽呈两极化方向延伸,滑坡体面积分布不均,滑坡数量随着方量的增大呈现减少的趋势,发生的滑坡主要是滑坡体厚度在25~50 m的深层滑坡。4)滑坡数量在0°~90°之间有峰值出现,然后向两端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土地利用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问题,虽然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在很多文章中都有提及,但都很少提到土地利用变化的梯度分析。本文选择黄河三角洲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GIS技术、理论,对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地区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的梯度分析,为以后更好地开发和研究黄河三角洲土地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耕地面积所占比例最大,越靠近沿海地区,耕地面积越小,未利用土地面积增大;反之,耕地面积越大,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小。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5年Google Earth遥感数据,提取并分析了黄河上游干流地区的滑坡灾害分布情况;采用Ward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坡顶、坡脚、岩性、长度、宽度、厚度、面积、方量、坡度、坡向、年均降雨量、日最大降雨量、原始斜坡坡高和原始斜坡坡度展开研究,并通过数据挖掘,得到了隐含的、潜在的滑坡特征信息;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黄河上游地区滑坡灾害的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空间展布形态主要包括半圆状、舌状、长弧状、矩形状、三角状、葫芦状和梯形状7种;(2)从空间分布特征上共发现各类滑坡162处,主要集中分布在群科—尖扎盆地;(3)研究区滑坡外在特征和隐含的内在特征十分丰富,经过分析和定义得出偏重环境特征、角度特征、方向特征、单一形状特征和综合形状特征5类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东江流域面雨量计算方法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作用,针对东江流域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分析比较现有的4种面雨量计算方法,即算术平均法、等雨量线法、泰森多边形法、网格法对计算东江流域面雨量值的精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算术平均法精度较差,其余三种方法计算结果很接近,可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周国庆  周建正 《测绘通报》2000,(12):17-18,24
概述黄河干流 GPS控制网的布测方案、数据处理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 : 、 级网点的相对定位精度达到 10 - 7;在 ITRF96地心坐标系中的精度优于± 10 cm; 级网点的中误差小于± 4mm,相对精度为± 1.3× 10 - 6 D  相似文献   

17.
论述第2版1:100万《黄河流域地图》挂图的编制方法、工艺、技术及印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可供地图编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发亮  林康  孙宪龙 《北京测绘》2021,35(7):910-914
为了研究黄河三角洲植被与建设用地的关系,利用1985—2010年的专题制图仪(Thematic Mapper,TM)影像,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强的指数型建筑用地指数(Enhanced Index Building Land In...  相似文献   

19.
将GPS技术应用在黄河防洪工程中 ,针对黄河防洪工程的特点 ,研究了工程实施方案 ,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首先介绍了"数字黄河"的概念,并对GPS、RS、GIS及"3S" 集成技术进行系统地阐述,最后,初步探讨了"3S" 及其集成技术在"数字黄河"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