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 过对 开滦钱 家营 矿首采 区地 质资料 的综 合分析 ,得 出了 该 矿首 采区 断 层在 剖面 上 的变 化特 征 及规 律,并运用这些 规律 ,对未 采区进 行预 测、预报 ,正确 指导了 采掘 工程的 顺利 进行。  相似文献   

2.
控矿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及其控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相似文献   

3.
4.
从F3断层的构造特征入手,分析了矿区内赋存的各种矿产与该断层的关系,对矿区寻找矿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霍州矿区煤层中小断层发育规律及其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断层的发育是影响矿井生产的重要因素,本文探索霍州矿区煤层中小断层发育规律及影响小断层发育的因素,并从数值模拟计算角度来深化小断层发育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依据井田构造特征和揭露的断层形迹,分析了井田构造体系及其演化,指出了井田主期形变为中新华夏系和北北西系,总结了断层的发育规律及断层与褶皱的关系。研究结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平度市大庄子金矿床层间滑动断层构造内主构造与其次级断裂的空间上产出状态和性质等的地质研究,初步阐明了大庄子金矿床的控矿构造地质特征,并探讨了这种构造模式的形成原因及其中金矿的地质特征及赋存规律性。研究表明,大庄子金矿区外围存在良好的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成矿条件和前景,初步圈定了成矿预测远景区。  相似文献   

8.
马兰井田内断层发育规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井田内历次构造受力分析入手,结合统计资料,对井田内中小断层的形成机制及其延伸、分布和发育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马兰井田以中小断层为主,走向多为北北东和北东向,次为北西向;断层与褶皱发育,延伸长度与落差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湖北宜昌石板溪金矿区断层空间结构及其控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树仁  张均 《地球科学》1994,19(2):201-210
断层空间结构包括变形结构和几何结构两部分。本文在解析石板溪金矿区主要断层变形结构和几何结构的基础上,探讨了其空间结构模式和控矿规律。  相似文献   

10.
滑脱断层曲率在金矿成矿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滑脱断层在金矿成矿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控矿因素。根据陕甘川邻接区的金矿分布位置与滑脱断层的关系,得出陕甘川邻接区中滑脱断层曲率大于4的密集区是金矿分布的远景位置。探讨了滑脱断层曲率与矿床分布的规律且分析了断层曲率的数学计算方法,并编制了自动追踪断层求曲率的软件,将它应用于陕甘川邻接区金矿预测中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地球化学模式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王学求 《矿床地质》2001,20(3):216-222
如何对已发现的地球化学异常进行解释与评价,一直是困扰勘查地球化学家的难题。针对这一难题,笔者提出了地球化学模式的3种分类方案:规模分类、成因分类和成熟度分类。按照规模大小将地球化学模式分为:局部异常、区域异常、地球化学省、地球化学巨省和地球化学域, 同时将规模达地球化学省以上,并且内部具有套合结构特点的立体地球化学模式称作地球化学块体。地球化学模式依成因可分为原生地球化学模式和次生地球化学模式。成熟度分类是笔者首次提出,地球化学模式的成熟度是指地球化学异常相对于矿的关系而言的。笔者将地球化学模式按成熟度的不同,依次分为原始地球化学模式,中间地球化学模式和终极地球化学模式。提出成熟度分类是试图为科学利用所发现的地球化学模式进行异常解释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深层油气成藏过程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深层油气藏经历了多期成藏与多期演化,根据烃源岩生排烃史模拟结合储层流体包裹体分析,十屋断陷深层油气藏主要经历了3期油气成藏过程,登娄库期末是早期原生油气藏的主要形成期,以形成油藏为主;泉头期末是十屋断陷深层油气藏大规模形成期,形成的油藏和气藏并重,早期油气藏继续接受本区成熟源岩生成的油气而不断扩大,同时早期原油在此阶段逐渐裂解成气;嫩江期末十屋断陷深层油气藏强烈改造,以形成次生油气藏和大量天然气藏为主。十屋断陷发育2类油气成藏模式:一类是中央隆起带"多期成藏中晚期强调整型"油气成藏模式,这是十屋断陷的主要成藏模式;另一类是位于深凹带和斜坡带"早期成藏晚期弱调整型"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与熵值耦合理论的矿井断层构造复杂程度的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断层构造的非线性特征值、断层规模指数、煤层底板倾角指数、断层断距指数等与矿井构造复杂程度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河南某矿为例,对矿井断层构造复杂程度进行多因素评价综合分区。结果显示:该矿井构造以中等和简单为主;在构造简单-中等区,构造对煤层开采基本无影响,而在构造复杂区,断层可导致水文地质条件变得较为复杂,影响煤层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4.
殷马断裂带在桐柏山—大别山造山带中的地质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店—马垅断裂带是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一条重要的韧性断裂带,是桐柏—大别造山带内部发育的一条明显的岩地层单元界线,同时也是华北和扬子两大板碰撞挤压的产物。它与桐柏—大别造山带的形成,发展和演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对殷店—马垅断裂带东西段野外岩性剖面对比分析、显微构造对比、有限应变测量对比分析、应力场分析等,发现尽管东、西段构造特征略有差异,但是殷店—马垅断裂整体是具有右旋运动性质的剪切带,殷店—马垅断裂带的形成对华北与扬子碰撞所产生的应力具有消减转移效应,它本身是一个塑性剪切最强的断裂带,它反映了造山带内部不同岩性的块体之间右旋流变的运动学模式,同时也可能充当着桐柏—大别山核部岩块相对扬子板块向东运动的的"润滑带"。  相似文献   

15.
煤矿断层密度是评价断层破坏程度的一个常用指标。由于它是单因素评价,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受到限制。文中以平顶山五矿戊9-10煤层断层为例,采用分维计算方法对断层密度进行了重新定量。结果表明,断层密度分维与断层长度,条数和断层密度分布的均匀性有关,它为煤矿断层密度的定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高精度的三维地震资料,结合油田地质资料对永8 块断层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 断块为一典型东西向展布的同向叠覆型断层调节带,西侧主断层(辛120 断层)与调节断层在剖面上呈阶梯状组合样式, 东侧主断层(永105 断层)与调节断层呈地垒状组合;辛120 断层活动性减弱时,其位移量传递给永105 断层和调节断层; 力学分析认为该断层调节带是在左旋张扭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通过对永8 块油气分布、油气来源以及断裂活动性与 封闭性研究,建立了永8 断层调节带油气成藏模式:主成藏期东侧主断层作为油源断层沟通了烃源灶和储集层并输导油气; 调节断层停止活动时间早形成断块圈闭,成为遮挡断层。永8 块西侧是有利滚动勘探开发区。  相似文献   

17.
求解三点问题的传统方法是作图法.目前缺乏利用初等几何学求解三点问题的完整计算方法.本次研究基于三点法的原理,利用初等几何学知识推导了求断层面倾角、倾向和走向的计算公式.断层面倾角计算公式是以已知三点之间水平距离和三点之间高差为变量的代数表达式.断层面倾向或走向计算公式是以已知三点之间水平距离、三点之间高差和三点连线的方...  相似文献   

18.
藏南洛扎地区洛扎断裂属于区域上定日—洛扎断裂的东段部分,是喜马拉雅造山带中一条重要的断裂,但其总体研究程度较低。运用地质填图和构造解析的方法研究了洛扎断裂的几何形态、运动表现和活动历史等,讨论其在喜马拉雅造山带构造格局形成中的意义。主要认识如下:(1)洛扎断裂现今主要表现为一条规模大的脆性-脆韧性断层,SWW—NEE走向,高角度倾向NNW。断层带内发育劈理带、断层泥、构造角砾岩等。运动性质主体表现为正断层。(2)洛扎断裂的南北两侧地块具有显著不同的变形特征,南侧为平缓的大型背斜-向斜构造,北侧为近NWW—SEE走向的倒转褶皱-断层构造。(3)洛扎断裂经历了多期活动,中生代正断活动,古近纪逆冲活动,中新世韧性伸展,中新世晚期逆冲活动以及上新世—第四纪正断活动。现今断层展示的更多是最后一期活动的形迹。(4)依据其规模大、多期活动性、两盘构造变形与沉积的系统差异性等肯定了其作为构造分区断层而存在。(5)洛扎断裂和藏南拆离断层(STD)在研究区均有出露,局部二者出露线近于重合,但洛扎断裂以高角度断面切割了平缓的STD。洛扎断裂是比STD具有更悠久地质历史的区域性断层,只是后者中新世以来的活动性更多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9.
右旋走滑的喀喇昆仑断裂(KK F)作为青藏高原的西部边界, 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陆内变形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KK F北段全新世以来的活动特征存在争议。通过遥感解译和野外观测, 在喀喇昆仑断裂(KK F)的北段——新疆卡拉苏地区, 对KK F及其两条分支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进行了研究, 获得了现今发育的冰水扇被右旋错断和冰水扇上分布羽列式T张破裂等指示KK F右旋走滑的证据。采集了KK F控制的浅冰水湖相沉积中贝壳的AMS 14C样品, 获得年龄分别为(5.20±0.03) ka、(5.61±0.03) ka 和(9.95±0.04) ka。表明KK F北段晚全新世以来仍在活动, 其右旋走滑速率约为3.7 mm/a, 累计垂向滑移速率约为1.7 mm/a。据前人在KK F中部的研究成果, 推测KK F北段在卡拉苏地区由南东往北西右旋走滑速率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