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慧梅 《极地研究》1996,8(4):62-70
本文材料系南极长城湾NG931柱状样品分析的介形类。共计11属21种,其中以Lox-oreticulatumfalax为占最优势组成分子,其次,Xestoleberiskerguelenensis,Xestoleberisspp.,Semicytheruraspp.和Australicytherepolylyca等也为该柱样中介形类的主要组成分子。根据资料分析,NG931柱样中介形类属种绝大部分为南极地区所出现的介形类动物群中的已知类型,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推测其生境也有可能相近似。从介形类属种组成上看,应属滨岸-浅海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
张秀伏 《中国沙漠》1999,19(1):91-93
通过对中国沙区厚壁荠属PachypterygiumBunge、四棱荠属GoldbachiaDC.、菘蓝属IsatisL.和独行菜属LepidiumL.植物的研究,认为《中国沙漠植物志》收录的密花厚壁荠PachypterygiumdensiflorumBunge和多茎厚壁荠P.multicaule(Kar.etKir.)Bunge实为一种植物;短梗四棱荠Goldbachialaevigata(M.B.)DC.var.ikonnikovi(Vass.)KuanetY.C.Ma应合并到正种四棱荠G.laevigata(M.B.)DC.中;毛三肋菘蓝IsatiscostataC.A.Meyvar.lasiocarpa(Ledeb.)N.Busch应改为毛果菘蓝I.tinctoriaL.var.Praecox(Kit.)Koch.;头花独行菜LepidiumcapitatumHook.f.etThoms.中国沙区无分布。  相似文献   

3.
蔡慧梅 《南极研究》1996,8(4):59-67
本文材料系南极长城湾NG931柱状样品分析的介形类,共计11属21种,其中以Loxoreticulatumfaalax为占最优势组成分子,其次,Xestoleberiskerguelenensis,Xestolebreris,spp.,Semicytheruraspp。和Australicytherepolylyca等也为该柱样中介形类的主要组成分子,根据资料分析,NG931柱样中介形类属种绝大部  相似文献   

4.
陆钧 《极地研究》1997,9(3):9-15
对南极普里兹湾NP93-2和NP95-1两柱样沉积硅藻进行了定量分析。两柱样分别可划分出3个和7个硅藻组合带。前者的优势种是Nitzschiacurta和Thalasiosiraantarctica,次优势种是N.kerguelensis和N.ritscheri;后者常见的优势种有N.kerguelensis,N.curta,Denticulopsisspp.和T.lentiginosa,常见的次优势种有Eucampiabablaustium,T.antarctica和T.gracilis。利用N.curta/N.kerguelensis比值并结合14C测年数据,可将15000年以来南极气候的变化划分出8个古气候带,其中完好地记录了Heinrich1事件、波令-阿德罗暖期、新仙女木冰期、全新世低温期等重大的气候变化事件,而南极的全新世低温期是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张秀伏 《中国沙漠》1996,16(3):310-314
本文对中国沙区驴蹄草属(CalthaL.)、白头翁属(PulsatilaAdans)和毛莨属(Ranam-culusl.)的植物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沙区不产CalthapalustrisL.,PanamculuslongicaulisC.A.var.nephelegenes(Edgew.)L.Liou和PulsatilaambiguaTurcz.exPritz.,并认为ClathanatansPal.,Pulsatilachinensis(bunge)regel,P.sukaczeviJuz.RanamculusrigescensTurcz.exOvcz.,R.polyanthemusL.和R.platyspermus等在我国沙区有分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沙漠地区植物标本鉴定和文献考证,认为中国沙漠地区柳属植物有25个种、2个变种和3个变型。乌柳(SalixcheilophilaSchneid.)、黄线柳(S.linearifoliaE.Wolf)和二色柳(S.albertiRgl.)沙区有分布。锯齿柳(S.serrulatifoliaE.Wolf)和细穗柳(S.tenuijulisLedeb.)为不同的2个种。对小穗柳(S.microstachyaTurcz.apudTrautv.)、布尔津柳(S.burqinensisCh.Y.Yang)、疏齿柳(S.serrulatifoliaE.Wolfvar.subintegrifoliaCh.Y.Yang)和龙爪柳(S.matsudanaKoidz.f.tortuosa(vilm.)Rehd.)的名称做了订正。  相似文献   

7.
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进行了微生物总菌量的调查。共收集样品35个(以土壤样品为主),从这些样品中计数得到一般细菌总量范围为:103-106cels/g(30°C),104-106cels/g(16°C),104-106cels/g(4°C);一般真菌总量范围为:102-103cels/g(30°C),102-103cels/g(16°C),103cels/g(4°C)。初步鉴定细菌有7个属:微球菌属,葡萄球菌属,节细菌属,黄杆菌属,产碱菌属,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真菌有5个属:青霉菌属,金孢霉菌属,枝孢霉菌属,曲霉菌属,散子囊菌属。特别是在绝大多数样品中4°C下培养的一般细菌与真菌总量明显高于30°C下培养的菌量,同时离半岛海岸线近的地区菌量也高于半岛内陆地区的菌量。在该地区,4°C下培养的低温菌出现率主要是假单胞菌属(69%),芽孢杆菌属(54%),青霉菌属(46%),曲霉菌属(17%)。  相似文献   

8.
将南极生长的南极石萝(UsneaantarcticaDuRietz)、蔟花石萝(Usneaaurantiaco-atra(Jacq.)Bory.)和石蕊(Cladoniasp.)三种地衣分别对上部、中部和基部三部分作横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观察和测定各部位的表、间、中央各层的元素组成和相对含量,结果发现三种地衣体的组成元素基本相同;各部位的Al、Si、K、Ca四种元素的相对含量较高,P的相对含量相近;三种地衣体不同的部位、不同层的元素相对含量均不相同。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讨地衣体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以及分析南极的地质环境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何剑锋  陈波 《极地研究》1995,7(4):56-67
从1992年4月至12月对东南极中山站近岸当年冰生物量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观测。冰底有色层出现在4月下旬和11月下旬,集中于冰底2~3cm,叶绿素a最高含量分别为88.3mg/m3和2810mg/m3,相应的冰藻数量分别为3.5×106和1.21×108个/升。柱总叶绿素a含量的季节性变化极为显著,尤其是以春季的大幅度快速增值为特征,变化范围为1.17~59.7mg/m2,冰藻生物量主要分布在冰底,冬季期间则集中在冰底或冰的中上层。藻类优势种较为单一,秋季优势种为Nitzschialecointei、N.barkleyi和N.cylindrus;春季优势种为Amphiprorakjelmani,Berkeleyarutilans和N.lecointei。中山站近岸冰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和季节变化以及春季优势种的组成与东南极其它固冰区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与亚南极固冰区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何剑锋  陈波 《极地研究》1997,9(3):22-31
自1992年4月12日至12月30日对中山站以西内拉峡湾海冰和冰下水柱中藻类优势种组成和丰度进行了测定。4月份和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冰柱和水柱(0~50m)藻类丰度高达108~109cels/m2。冰藻的普遍或季节性优势种主要包括Amphiprorakjelmani、Berkeleyarutilans、Naviculaglaciei、Nitzschiabarkleyi、N.cylindrus、N.lecointei和Nitzschiasp.。由于藻类结合入冰后自身的演替,春-夏季海冰剖面中所记录的优势种组成并不能准确反映冰底优势种的季节演替过程。从冰底和水表藻种组成的对比表明,两者仅在春末冰底冰藻水华期间具有较强的相似性。秋、春季冰底冰藻水华的形成以现场生长为主,夏初冰藻释放入水后对冰下浮游植物的播种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用NCEP/NCAR再分析辐射资料估算月平均地表反照率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张琼  钱永甫 《地理学报》1999,54(4):309-317
本文利用1979年 ̄1995年17年平均的NCEP/NCAR(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再分析辐射资料估算了全球月平均地表反照率.从所得结果的时空分布来看,用NCEP/NCAR辐射资料得到的全球地表反照率基本  相似文献   

12.
南极长城湾夏季浮游植物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南极长城湾水域1992~1995年三个夏季(12月~3月)网采浮游植物样品,分析了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共鉴定浮游植物72种,其中三个夏季都采到的共有种33种,占总种数的45.83%;各年夏季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平均值分别为6873.82×104个/m3、208.48×104个/m3和1027.36×104个/m3。主要优势种有聚生角毛藻(Chaetocerossocialis)、海链藻属(Thalasiosiraspp.)、脆杆藻属(Fragilariaspp)、珍珠异极藻(Gomphonemamargaritx)和扁面角毛藻(Chaeto-ceroscompresus)等。结果表明,各夏季种类组成基本相似;数量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湾内和湾口数量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3.
何剑锋  陈波 《极地研究》1997,9(3):182-191
自1992年4月12日至12月30日对中山以西同拉峡湾海冰和冰下水柱中藻类优势种组成和丰度进行了测定。4月份和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冰柱和水柱藻类丰度高达10^8-10^9vcells/m^2。冰藻的普遍或季节性优势种主要包括Amphiprora kjellmanii,Berkeleyarutilans,Navicula glaciei,Nitzschia barkeyi,N.cylindrus,  相似文献   

14.
吉隆林区地处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中段南侧.吉隆林区特有树种,喜马拉雅长叶松Pinusroxburghii、长叶云杉Piceasmethiana和喜马拉雅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属我国珍稀濒危树种,具有重要的科研、保护、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分离自北冰洋73°N以北海域沉积物中的一株放线菌R527F进行分子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通过对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rDNA序列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该株菌为链霉菌属,暂定名为Streptomyces sp.R527F。其含有聚酮类Ⅰ型(PKSⅠ)和非核糖体含硫多肽类(nonribosomalpeptidesynthetase,NRPS)化合物的合成基因。对其抗菌活性及活性物质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所产生的抗菌物质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显著抑制效果,抑菌圈直径达到18.2mm。适合其抗菌物质的发酵条件:种子液接种量为4%,培养基初始pH为8.0,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6d,摇床转速为180r?min-1,装液量为40%,为该菌株抗菌物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发酵条件参数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南极乔治王岛3种藓类植物染色体的研究结果:1.钩枝镰刀藓[Drepanocladusuncinatus(Hedw)Wavrst.]的染色体数为14;2.[Chorisodontiumaciphylumg(Hook.)etWilsBroth.]的染色体数为10;3.高山拟金发藓[Polytrichastrumalpinum(Hedw.)G.Sm.]的染色体数为7。  相似文献   

17.
吕纯操 《极地研究》1994,6(2):71-73
1991年12月乘“极地号”科学考察船使用LacosteG型重力仪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一国际重力点[IGSN71]联测至中山站,两点间重力差达2154mgal,测得中山站重力基础点值为982571.348±0.15mgal。  相似文献   

18.
沈炎彬 《极地研究》1992,4(2):18-26
本文对菲尔德斯半岛群的划分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 ,时代从晚白垩世一直延续到中新世早期 ;新建立的半三角组系湖相沉积 ,孢粉及同位素年龄数据 (71 .3 +0 .3 Ma)均指示属晚白垩世后期 ,是目前所知菲尔德斯半岛出露最早的岩层 ,也是南极仅知的晚白垩世陆相沉积地层 ;据岩层区域分布、岩相及含古生物组分的差别 ,始新统化石山组可进而划分为上、下两部分 ,层型剖面仅代表该组下部地层 ,上部在别林斯高晋站油库附近出露较好 ;文中命名“苏菲尔角火山岩”以表示菲尔德斯半岛更新时代的火山活动 ,但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所新进外文图书重点介绍由K.Pey和N.tencaster主编的《现代与古风成沉积)一书共收集论文10篇,并归纳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重点论述现代风成环境;第二部分则以古风成环境为主。该书全面论述了近年来有关风成沉积的一系列重要概念的研究进展,特别是...  相似文献   

20.
陈波  何剑锋 《极地研究》1994,6(2):56-64
本文分析了长城湾夏季作为异养微型浮游生物主要类群的领鞭毛类(choanoflagelates)的生态分布和丰度。共记述7个属的11个种。领鞭毛类是长城湾夏季的一个丰富的类群,其总丰度在5.1×103-5.3×104细胞/升范围。但其最大丰度和最大叶绿素a浓度不在表层,而分别在20米和30米水层。在垂直丰度上领鞭毛类显现随叶绿素a浓度而增减的趋势。根据对40组数据的回归分析表明:长城湾夏季领鞭毛类总丰度和叶绿素a浓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长城湾夏季领鞭毛类四个优势种Bicostaspinifera,Crinolinaaperta,Diaphanoecamultiannulata和Parvicorbiculacircularis广泛地分布于自表到底的各水层中,占各水层领鞭毛类总丰度的90%以上。B.spinifera是表层最丰富的种类,占表层领鞭毛类总丰度平均值的41%。D.multiannu-lata在1991年1月25日的20米水层达到2.2×104细胞/升的单种最大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