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描述了大庆油田无线遥测地震台网的深井短周期地震观测系统,中长周期地震观测系统;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2.
一个紧密结构地震台网中心核心数据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个基于UNIX类操作系统的紧密结构地震台网中心核心数据处理系统。 该系统适用于复杂结构的数字地震台网中心, 支持以比较低的成本, 可靠地完成地震台网中心的核心任务, 可以接收来自串口和网络的实时地震波形数据, 支持虚拟数字地震台网组网要求的节点数据服务功能等。 该系统的数据服务协议具有实时性高、 通讯可靠、 适应范围广等特点, 可以满足包括地震预警在内的所有实时地震数据应用的需要。 系统结构紧凑, 自动化程度高, 安全, 稳定, 系统伸缩性大, 可以满足台站数目不大于100个的数字地震台网中心的需要, 同时也可以作为大型数字地震台网中心的处理节点, 构成大型数字地震台网中心的数据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3.
杨勇发  卢信何 《华南地震》2000,20(4):115-118
介绍了茂名市遥测地震台网中心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模式和工作过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4.
根据地震台网数据处理系统时间码出错的原因,提出并采用计算机程序诊断替代人工诊断的方法,着重分析了时间码变化规律,编写了地震数字钟诊断程序。这个诊断工具软件,对维护地震台网数据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确保地震时间准确无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北京遥测地震台网数据处理系统及其产出徐臣芝(中国北京10008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6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遥测及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这些技术在地震观测中的应用,国内外相继建立了具有密集及无人职守观测点的遥测地震台网。随之产生了新的问题,台网中心...  相似文献   

6.
基于网络的数字地震台网数据处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阳  王洪体 《地震》2006,26(3):85-92
基于网络的数字地震台网数据处理系统(EDSP_NET)是根据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在宽频带数据处理、 数据共享方面的需求开发的。 EDSP_NET运行于Windows平台, 用于汇集、 处理来自数字地震台站的波形数据, 实现台网中心间的数据共享, 监视台站和台网中心处理系统的运行状态。 详细介绍了系统结构和功能, 并简要介绍了系统的三个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7.
实时地震数据处理系统网络通讯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DSP-MCRTS是区域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实时地震数据处理系统专用软件包。该软件包已在全国20多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和古巴等国家数字地震台网投入运行。该系统具备以下功能:实时接收多路地震波形数据;实时事件检测;对检测到的地震事件进行自动分析;实时波形数据记录和事件波形数据记录;数据存储管理;系统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8.
数据处理系统软件JOPENS的架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介绍数字地震台网数据处理系统JOPENS的架构特点以及设计思想与目标,介绍J2EE架构平台、EJB持久存储、JMS消息中间件等分布式软件开发技术。重点介绍JOPENS系统的组织架构、软件模块的主要功能以及软件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等。  相似文献   

9.
之二扼要介绍了中国现代化区域电信传输地震台网观测与数据处理系统(简称768工程系统)于1982年通过验收鉴定并投入正式运转的概况后,主要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处理功能、各分系统的设备与信息流程等特点及其在我国地震观测方面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0.
电信传输地震台网观测与数据处理系统(简称768工程)验收鉴定会概况,文章指出该系统是国家地震局的重点科研项目,历时五年多现已完成;介绍了鉴定会对该系统的考核方法、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说明该系统的特点及其在地震预测预报研究方面将会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Geotech宽频带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言为推动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持续发展,“九五”期间在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地震局实施了“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建设”项目,其中有对区域模拟遥测地震台网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技术改造和建设。这些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观测系统大都采用由国内生产的JCV系列或FSS3型短周期地震计(频带1s~20Hz)和部分FBS3型宽带地震计(频带20s~20Hz)以及16位EDAS3型数据采集器,台网中心采用的是国内EDSPMCRTS实时地震数据处理系统(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03)。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运行,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些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提…  相似文献   

12.
丹东数字化遥测地震台网建设是中国地震局合同项目,于1988年开始筹建,1993年基本建成投入试运行,1995年通过国家地震局验收。丹东台网的数据处理系统采用90年代初期较先进且适宜地方台网使用的位总线技术;结合当时微机技术的现状,采取单机处理、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混合编?..  相似文献   

13.
遥测台网传输信道选定陈阵阳(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主题词:遥测台网,地震数据,传输信道1前言遥测地震台网就是把不同空间分布的地震台网检测到的地震信号用遥测的方式实时或准实时地传送到台网中心进行集中记录和统一授时并用计算机处理地震数据的一种地震台网。遥...  相似文献   

14.
陕西近期地震活动的周期规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地震台网监测能力的改善,发现陕西存在ML≥1.9地震活动的双周年周期的变化规律,该现象对陕西地震预报和地震规律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回顾北京遥测地震台网走过的30年历程,面对长城脚下的世纪钟,我们将和北京遥测地震台网一同跨入新世纪。为了完成我国防震减灾任务的总目标,必须加强地震观测。地震观测是开展地震学和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的基础。我国地震观测的历史开始于单台观测,后来发展为地方地震台网,区域地震台网,地震台网联网和数字化地震台网。对于地震观测来说,地震速报和地震预报今后仍然是相当艰巨的任务。1 北京遥测地震台网的诞生(1966年4月)我国现代地震观测始于19世纪末。当时建立了20多处地震台站,其地震的观测方法大多是有人职守的单…  相似文献   

16.
胥颐  徐戈 《内陆地震》1995,9(1):54-61
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是目前国内同类台网中孔经最大、直传距离最远的全无线传输网络。对于控制乌鲁木齐及北疆部分地区的地震活动起到重作用。除了传统的模拟信号记录外,实时事件数字采集和相应数据处理系统成为该台网的特色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系统的软硬件配置、信道及参数选择、运行功能等方面的情况;最后使用1993年9 ̄11月发生在相应区域内的地震对采集效果和定位能力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7.
1993年河北省及华北地区地震概况刘继禄(河北省地震局,石家庄050021)111993年河北省地震活动概况1.回根据我省地震台网测定,1993年1月至1993年12月31日,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共发生地震1388次,其中ML>2.0级地震1096次,2...  相似文献   

18.
1994年河北省及华北地区震情1河北省地震活动概况1.且据我省地震台网测定,1994年1月1日至1994年12月31日共发生大小地震1178次,最大地震为1994年10月4日唐山ML3.8级地震。其中ML<2.0级地震957次,2.0~2.9级地震2...  相似文献   

19.
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于2000年10月1日投入考核运行,为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与模拟地震台网测定的时、空、强地震参数顺利接轨,尽快发挥数字资料在日常工作中的效益,将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产出的资料与模拟地震台网产出的资料作了全面细致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一致性、差异性。结果表明,数字地震观测系统比模拟地震观测系统具有更高的拴震率,得出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产出的资料与模拟地震台网产出资料相关性较好、定位结果在误差范围之内、符合《数字地震及前兆观测技术规范》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美国国家地震台网(USNSN)的建立美国国家地震台网(USNSN)形成于90年代初。1989年12月中旬,关于USNSN主体的协议最后签订。这些作为USNSN主体的部分包括:(1)地震仪;(2)台站处理器;(3)卫星遥测设施;以及(4)台网处理器。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