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滇西大坪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18,他引:1  
大坪金矿床被视为哀牢山造山带南段最典型的造山型金矿,但其诸多地质特征明显不同于国外典型造山型金矿床,而呈现出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一致性.区域上,脉型金铜铅银矿床的产出与中酸性侵入岩及中基性火山岩密切相关.大坪金矿床形成于主要赋矿的桃家寨闪长岩侵位之后约800Ma的新生代构造-岩浆热事件中,金矿床是区域尺度伸展和转换拉伸应力体制的产物;成矿作用过程中,研究区构造动力体制发生了转换,主成矿期容矿断裂带显示为张剪性正断层性质.矿脉多(55条)、薄(0.2~0.8m)、长(200 ~ 1500m)、陡(56°~ 85°)、延深大(约700m),且近平行成带产出;矿体中Au品位高(超过10×10-6),Au/Ag低(o.1 ~o.5),且伴生Pb、Cu、Ag.矿石的充填型结构构造和矿物共生组合指示矿脉形成温度低、深度浅;矿化-蚀变样式以及蛋白石和氧化矿的出现表明成矿体系处于开放的氧化环境,成矿后保存良好.大坪金矿床这种特殊的地质特征可能与其复杂的区域构造背景及成矿演化过程密切相关,金矿床虽然具有造山型金矿的基本特征,但在成矿作用晚期,矿床浅部叠加了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铜铅银成矿作用.即大坪金矿床属于深部造山型+浅部低温热液型矿床套叠组合,成矿体系保存完整,现发现的均为浅部矿体,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
上黑龙江盆地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上黑龙江盆地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岩金成矿区,文章对该区的砂宝斯、老沟等矿床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和矿床地质特征研究,通过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包裹体成分群体分析、单个包裹体激光拉曼探针分析和H、O、S、Pb同位素研究,对金矿的成矿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硫化物以黄铁矿为主,硫化物含量一般不超过3%,为少硫化物型矿石。流体包裹体主要类型为气液两相和含CO2三相包裹体,并有少量纯CO2包裹体。黄铁矿等的δ34S值为-1.6‰~9.6‰;成矿热液的δ18O值为-1.3‰~ 6.6‰,δD值为-89‰~-135‰;铅同位素表现出造山带铅同位素特征。成矿流体液相中阳离子主要为Na 、K ,阴离子主要是Cl-和SO2-4,气相成分中H2O、CO2和N2占绝对优势,还含有H2、O2、CO、CH4、C2H4、C2H6、C3H8、C6H6和H2S,成矿晚期CH4含量明显增加,总体上属H2O_NaCl_CO2_CH4体系。流体包裹体的盐度w(NaCleq)平均为5.0%,属低盐度流体;均一温度为266.5~295.2℃,属中温热液矿床。上述金矿床与造山型金矿具有相似的地质_地球化学特征,矿石类型为Au_Sb组合,属标准的浅成造山型金矿床,形成于中生代蒙古—鄂霍茨克陆_陆碰撞造山环境。  相似文献   

3.
湖南铲子坪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铲子坪金矿床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西南段,是雪峰-金山巨型弧形推覆剪切金锑钨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于碰撞或后碰撞地质背景下的走滑和逆冲构造事件中.文章通过总结前人系统的硫、铅、氧、氢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时代的研究,并进行了成矿流体特征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铲子坪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研究结果显示,铲子坪金矿床矿石略富轻硫,具典型的岩浆硫+变质岩混合硫源特征,铅为壳幔混合铅,主要来自造山带.成矿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主要为140~220℃和260~300℃,盐度w(NaCleq.)范围主要为4%~10%和20%~24%,具有两个阶段成矿的特征,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中低盐度、H2O-CO2-NaCl流体体系,存在流体沸腾现象,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同时有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来源为地层变质岩叠加印支期的岩浆作用.通过综合分析,初步认为铲子坪金矿床与造山型金矿相似,但具有一定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丁清峰  王冠  孙丰月  张本龙  金圣凯 《岩石学报》2010,26(12):3709-3719
通过详尽的野外调研和室内研究,本文简要总结了大场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结合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毒砂地温计,认为大场金矿成矿阶段由早到晚可划分为贫矿化石英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石英辉锑矿阶段、含明金石英阶段和石英方解石阶段共五个阶段,其中前四个阶段分别形成贫矿化石英脉(成矿温度350℃左右,均一温度为280~360℃)、金-石英-硫化物碎裂岩型矿石(成矿温度301℃左右,均一温度为220~280℃)、金-石英-辉锑矿型矿石(均一温度为160~220℃)和明金-石英脉型矿石(均一温度为160~220℃),最晚的石英方解石阶段则使先前形成的四类岩/矿石发生轻微硅化和方解石化蚀变(均一温度小于160℃)。结合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认为大场金矿成矿流体经历了早阶段静岩压力系统(成矿压力为215MPa,成矿深度8.1km)下的低盐度H2O-CO2-NaCl体系,中阶段静岩向静水压力过度系统(成矿压力为49~108MPa,成矿深度5.5~8.6km)下的低盐度H2O-NaCl体系,以及晚阶段静水压力系统(估计成矿压力小于40MPa)下的低盐度H2O-NaCl体系。最后认为,大场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属于中浅成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青海大场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采用Linkam冷热台和Renishaw激光拉曼光谱仪对大场金矿床石英-方解石中的原生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有气液两相、含CO2三相及富CO2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成矿流体温度为180~260℃,盐度w(NaCleq)为0.2%~8.3%,密度为0.69~0.78g/cm^3,计算成矿压力为40.33~86.69MPa,由压力值估算成矿深度为5.03~7.63km。成矿流体以H2O-CO2为主,含少量CH4、H2S、CO、N2及H2,并有微量的QH2、C2H4、C2H6、C3H8及C6H6等有机质。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并混有建造水和少量岩浆水。在金的成矿作用过程中流体不混溶作用和有机质的存在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加给陇洼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和矿床地质特征研究,揭示了加给陇洼金矿床的矿体均赋存于巴颜喀拉山群地层中,受北西走向的甘德-玛多区域性断裂控制,均产于深大断裂派生的次级断裂中。矿体形态简单,以似层状为主,沿走向和倾向上具有膨大缩小、分枝复合的特点。通过资料对比,认为加给陇洼金矿的成因类型属于造山型金矿。  相似文献   

7.
英城子金矿床位于兴蒙造山带东缘,矿床产于近东西向韧性脆性剪切带(靡棱岩带)内,矿体主要呈透镜状、似层状和脉状产出.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闪锌矿和黄铜矿,主要结构为交代结构、乳滴状结构、半自形-他形结构,主要构造为浸染状构造、脉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成矿作用先后经历了4个阶段:石英-毒砂-黄铁矿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方解石阶段.成矿流体总体属于中温、低盐度、低密度的CO2-CH4-H2O体系.英城子金矿床与国内外典型的造山型金矿相比具有诸多相似之处,其成因类型属于造山型金矿.  相似文献   

8.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自北向南发育额尔齐斯、阿尔曼太、卡拉麦里三条大型构造带,南北两条构造带已发现大量造山型金矿,而阿尔曼太构造带与南北构造带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却未见造山型金矿的报道.因此,笔者等选取了该构造带最重要的金矿床——顿巴斯套金矿,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相学研究以及构造解析.研究表明,该矿床具有区域性断裂的次...  相似文献   

9.
刘文祥  邓小华  吴艳爽  韩申  陈西  李巽  王永  陈衍景 《地质论评》2021,67(1):67020022-67020022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自北向南发育额尔齐斯、阿尔曼太、卡拉麦里三条大型构造带,南北两条构造带已发现大量造山型金矿,而阿尔曼太构造带与南北构造带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却未见造山型金矿的报道。因此,笔者等选取了该构造带最重要的金矿床——顿巴斯套金矿,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相学研究以及构造解析。研究表明,该矿床具有区域性断裂的次级断裂控矿、脆—韧性剪切带控矿、背斜核部控矿“三位一体”的控矿特征,其中,NW—SE向脆—韧性剪切带是最重要的控矿构造,金矿化显著晚于矿区赋矿岩浆岩——石英闪长玢岩,且该矿床与相邻构造带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结合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富CO2的特征,综合认为顿巴斯套金矿是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将该矿床成矿过程划分为3期:① 以产出草莓状黄铁矿为典型特征的沉积期;② 以黄铁矿压实、结核、重结晶为特征的成岩期;③ 以产出热液脉和金的矿化为典型特征的热液期。热液期进一步划分为两个阶段:以脆—韧性变形为主的铁白云石—石英—黄铁矿阶段和由脆—韧性变形向脆性变形转变的石英—钠长石—方解石阶段。黄铁矿可划分为6个世代、毒砂可划分为3个世代:① Py1为沉积成因的黄铁矿,具有草莓状、胶状等特殊结构;② Py2为成岩作用形成的黄铁矿,具有顺层分布、呈结核状等特征;③ 热液期毒砂Apy1,粒度20~50 μm,自形、半自形,常与金共生;④ 热液期毒砂Apy2,自形,粒度80~200 μm;⑤ 热液期黄铁矿Py3,他形—自形,粒度50~150 μm,以内部包体多、孔洞多为显著特征;⑥热液期黄铁矿Py4,半自形—自形,粒度100~250 μm,以包体多,孔洞少,发育压力影为特征;⑦ 热液期Py5,以背散射下亮度高、显著富As为特征;⑧ 热液期毒砂Apy3:以颗粒粗大、自形、内部包体少、发育碎裂结构和压力影为特征;⑨ 热液期黄铁Py6:以颗粒粗大、半自形到自形、内部包体少、发育碎裂结构和压力影为特征。随着脆—韧性变形作用进行,黄铁矿、毒砂的粒度有序递增,自形程度逐渐升高,而品位逐渐降低,金的沉淀主要发生在脆—韧性变形阶段,脆性变形阶段无金矿化。主成矿阶段标志性的铁白云石化蚀变、微细浸染状的黄铁矿化、毒砂化蚀变可以作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东安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安金矿床是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赋存于中酸性火山-侵入岩、印支晚期碱长花岗岩和燕山晚期细粒碱长花岗岩脉强硅化蚀变带中,受库尔滨断裂的次级断裂控制.岩石地球化学显示,金来源于深部岩浆.氢氧同位素结果表明,流体中的水主要来自岩浆水和大气水.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显示,该矿床成矿温度为144~348℃,成矿深度为0.2~1.0 km.同位素地质年代测试结果证实,矿床形成于燕山晚期.  相似文献   

11.
王勇 《地质与勘探》2023,59(3):545-556
青海格尔木东大滩金锑矿是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老矿山,本次勘查工作将矿床规模由小型提升至中型,且具有大型矿床的成矿潜力。为进一步促进矿床及周边的找矿工作,开展了矿物包裹体测试和稀土含量分析等工作;并在系统整理所取得的成果基础上,总结矿床特征和成矿的物化条件,探讨了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研究认为东大滩金锑矿成矿金属离子主要来源于三叠系昌马河组碎屑岩地层,成矿流体由地层中变质水和大量大气降水及少量由深大断裂带入的上地幔岩浆水混合而成。成矿过程为低盐度、低密度的成矿流体在中浅埋深、中低压力、中低温度的条件下形成矿体;成矿时代为印支末期;成因类型属中低温构造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2.
湖南漠滨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和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清峰  王冠 《世界地质》2009,28(4):467-475
对漠滨金矿流体包裹体的最新研究, 获得成矿流体物理化学参数: 平均均一温度为199.14℃, 平均盐度为6.01wt% (NaCl) , 平均密度为0.92 g/ cm3。据此估算, 漠滨金矿的平均成矿压力为 16.36 Mpa, 平均成矿深度为1.64 km。结合地质特征分析和前人的研究结果, 认为漠滨金矿属于造山型金矿床的浅成类型, 并推断漠滨金矿深部找矿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13.
青龙沟金矿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南祁连造山带中,主矿体赋存于青龙沟背斜褶皱北东翼部NW走向的层间滑脱断裂,矿石类型为蚀变岩型。依据矿石矿物组合和矿物穿切关系将成矿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Ⅰ.无矿石英脉阶段;Ⅱ.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石英碳酸盐阶段。对不同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进行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以气液两相为主,在石英碳酸盐阶段出现纯液相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00℃~240℃,170℃~210℃和130℃~160℃。不同阶段压力平均值分别为24.39 MPa,17.30 MPa和11.84 MPa,对应成矿深度分别为2.4 km,1.7 km和1.2 km。结合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流体特征显示青龙沟金矿应属于浅成造山型金矿。  相似文献   

14.
夏锐  邓军  卿敏  王长明  李文良 《岩石学报》2013,29(4):1358-1376
青海大场金矿田位于可可西里-巴颜喀拉晚古生代-中生代浊积盆地褶断带内,是川陕甘交接地区的一个超大型矿田.矿床受NW向构造破碎蚀变带控制,赋矿围岩为三叠系炭质砂板岩,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和辉锑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和方解石.金的赋存状态以微细粒金为主.大场金矿田矿石中流体包裹体主要为盐水溶液包裹体(W型)、少量的含CO2包裹体(C型)和富CO2包裹体(PC型)组成.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180~ 200℃)、低盐度(2%~ 5% NaCleqv)、成矿深度为7.9 ~ 12.3km的特征.气、液相成分测定显示气相成分以N2、CO2 O2、H2O为主;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以Ca2+、Na+、Li+、K+为主,阴离子以富SO42-、Cl-、NO3-、F-为特点,成矿流体属Ca2++ Na++SO42-型,有机碳参与了流体成矿作用.氢氧同位素组成分别为δD=-62%~-106%,δ18OH2O=3.1%~ 10.5%,说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建造水,也有岩浆流体的加入.根据大场金矿田成矿地质背景、流体特征及演化和成矿的构造背景和机制,本文首次提出大场金矿为类卡林型金矿,为研究该区金矿成矿作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青海滩间山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成冈机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滩间山金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中西段。金矿体产于万洞沟群碳质千岩-片岩地层中,受同碰撞造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控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酸性-偏碱性岩脉中Au与As同步富集。矿床中成矿元素之间的相关性表明,Au主要来自岩浆热液。稳定同位素组成表明,矿床中的硫、碳、铅以及流体中的水主要来自岩浆。矿床地质特征及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结果显示,矿床形成于晚华力西期。  相似文献   

16.
刘思宇 《地质论评》2016,62(S1):121-122
青海省曲麻莱县大厂金矿床位于曲麻莱县麻多乡境内,距离玛多县城大约230km千米。地理坐标为东经96°14′45″~ 96°18′00″;北纬35°15′45″~ 35°19′00″。其大地构造位置位于青海境内的巴颜喀拉造山带的北巴颜喀拉造山亚带。大场金矿床是1997年由原青海省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队发现的。目前,该矿床已达超大型金矿规模(丁清峰等,2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