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安市建山镇牌楼村早稻富硒种植试验,是通过在富硒土壤中施用生石灰、有机肥、火土灰等方法,研究促进和提高早稻米吸收土壤中的硒元素,探索最简便、最经济和最适合普通农户操作的富硒稻米实用生产技术。本次种植试验采用对比试验,共设置3个不同处理试验区和一个对照区,每种处理设置2次重复小区。通过对比不同处理,早稻富硒种植试验结果,发现处理试验1(即亩施67kg生石灰,常规施肥和管理)是目前试验中提高早稻米硒元素含量最有效的一种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临沧锗矿床的硅质岩中存在大量的热水沉积构造和植物化石, 该硅质岩富SiO2 , 低TiO 2和Al2O3, Al/(Al+Fe+Mn)比值平均为0.010, 明显富集Ge, Sb, As, W; 其次Cs, U, Mo和Tl有不同程度的富集, 稀土总量一般小于1 μg/g, 最大2.324 μg/g , 相对富集LREE; δ Eu为0.452 ~ 5.141, δ Ce为 0.997 ~ 1.174; 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呈平坦状或向左倾斜; 氧同位素组成与热泉硅华类似. 上述特征表明本区硅质岩属陆相热水沉积成因. 硅质岩作为中寨锗矿体的顶板或夹层, 在空间上与锗矿体紧密接触. 硅质岩中含锗5.6 ~ 360 μg/g, 平均78 μg/g. 靠近硅质岩的煤中锗含量明显升高. 随着煤中锗含量的不断升高, 含矿煤的特征微量元素比值及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标准化分配模式与硅质岩越来越相似. 临沧锗矿床煤中锗可能主要由与煤层形成近同时的、以热水成因硅质岩为标志的热水活动带入.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底部硅质岩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底部黑色岩系是重要的海相烃源岩之一.对该岩系中11个主要组成岩石-硅质岩进行稀有气体同位素分析,柯坪地区硅质岩的R/Ra比值为0.032~0.319,40Ar/36Ar为338~430;库鲁克塔格硅质岩的R/Ra比值为0.44~10.21,40Ar/36Ar为360~765.从西部到东部,硅质岩中的R/Ra与40Ar/36Ar比值同步增长,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从壳源区向幔源区演化.硅质岩中的过剩氩40ArE与R/Ra比值正相关,说明硅质岩中过剩氩与幔源氦的来源一致.西部和东部硅质岩的R/Ra比值对比显示,东部硅质岩形成于幔源流体驱动的海底热水流体活动系统,该区壳幔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作用强烈,而西部硅质岩则是海底热水流体羽漂移到该处沉淀而成的,远离海底热水流体活动中心.另外,从硅质岩的稀有气体同位素异常可推知,寒武系底部黑色岩系形成的海洋缺氧事件可能与海底大规模的火山作用及其伴生的海底热水流体活动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安徽石台大山地区分布着较为广泛的下寒武统荷塘组石煤层,而石煤出露地区即是富硒区也是放射性水平含量较高区。根据本次调查在下寒武统荷塘组含煤岩系分布区的地方,其天然γ射线水平较高,不适宜人类在此居住。而调查区内的居民村庄大多远离含煤岩系分布区的地方,对当地的居民接收天然γ辐射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估算,该地区居民居住的村庄和学校的人年均天然贯穿辐射有效剂量当量为0.32~0.43 m Sv。因此,可以确定认为该地区居民居住γ射线辐射水平对人居环境影响不大,天然γ射线辐射环境对当地居民健康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江西富硒土壤资源应用性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基本工作方法,列举了评价标准及依据,介绍了富硒土壤资源综合评价模型、富硒农产品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和富硒农作物适宜性评估模型,展示了江西高安市灰埠—相城地区的富硒土壤资源的评价效果.结果表明,江西富硒土壤资源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工作方法具有可实际操作性,评价结果直观,成果具良好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6.
广西来宾中上二叠统(茅口组和吴家坪组)硅质岩可按岩性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钙质硅岩,主要发育在茅口组,第二类为硅岩,主要发育在吴家坪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这两类硅质岩具有极低的Al2O3与TiO2含量(分别为0~0.23%和0.001%~0.024%)和ΣREE(0.55~9.94ppm),较高Fe2O3/TiO2比值(17~443,平均为111),低Al2O3/(Al2O3+Fe2O3)比值(0~0.26,平均为0.09)且Ce负异常(0.24~0.46,平均为0.35)显著,接近大洋中脊附近硅质岩的平均值0.29,而小于远洋盆地的平均值0.60,表明它们形成于远离陆源物质干扰而受热液作用影响的海盆环境,其硅质主要来源于海底热液.通过讨论本区的地层中硅质含量高低与海底热液活动强弱相应的对应关系,并结合Eu异常和ΣREE/Fe比值变化,认为本地区中晚二叠世可能一直存在着热液活动,且吴家坪期比茅口期更为强烈,并推测与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事件有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7.
矿产远景地质调查过程中,在江西华齐铜多金属矿区发现含矿硅质岩。测试分析显示,区内硅质岩贫A l2O3、T iO2,Co、C r等元素含量低,贫ΣREE,δ(Eu)为负异常,δ(C e)为弱正异常,HREE相对富集等热水沉积物的特征。在判别硅质岩形成的系列图解上,样品均指示热水沉积作用和大陆边缘环境,这与S iO2/A l2O3、S iO2/(K2O+N a2O)、S iO2/M gO、M nO/T iO2、K/R b等特征值所指示的结果相一致。本区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比结果说明该区域构造演化的复杂性。在元古代华南海槽构造演化中在华夏地块边缘发生断裂拉张,形成断陷盆地,并发生了热水喷流沉积成岩成矿作用。本区硅质岩与成矿关系密切,研究硅质岩对于认识区域构造演化及寻找矿化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红海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中黄铁矿的结构、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进行研究,以期限定成矿流体的来源和演化,并对矿床成因和勘查提供新的思路.红海矿床具有上部块状矿体和下部(网)脉状矿体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上部草莓状黄铁矿(Syn-Py)的结构和同位素特征指示其形成于生物同沉积成因过程.上部块状矿石不同层位的黄铁矿(M-Py1、M-Py2、M-Py3)具有较高的Au、Ag、Cu、Zn、Pb、Sb、Tl含量和较低的Co、Se、Te、Ti、Sn含量,表明其形成于富金属的中高温(200~400℃)氧化性流体环境.块状矿体下层黄铁矿(M-Py4)具有高的Te、Ti、Sn含量和高的Co/Ni值,与之共生的磁铁矿具有高的Ti、V、Cr、Ni含量和低的Al、Mn、Zn含量,表明二者形成于高温(300~500℃)氧化条件.而下部(网)脉状矿石中的黄铁矿(V-Py1、V-Py2、V-Py3)以低Au、Ag、Cu、Zn、Pb、Sb、Tl含量和高Co、Se、Te、Ti含量以及高Co/Ni值为特征,指示其形成于中高温环境.硫同位素组成特征(δ34S=-6.4‰~+29.9‰)表明成...  相似文献   

9.
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是中国东部陆缘重要金铜矿床之一. 该矿床由北山和南山两个矿段组成, 北山矿段由细脉浸染状硫化物蚀变岩和数条胶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石英细脉组成, 南山矿段由磁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石英脉及纯硫化物脉构成; 它们矿石矿物的流体包裹体稀有气体的同位素实验得出: 3He/4He, 20Ne/22Ne和40Ar/36Ar比值变化分别在0.08~4.45 Ra, 8.8~10.2和306~430之间, 且南山矿段矿物流体包裹体具有较高的3He/4He, 20Ne/22Ne比值, 北山矿段的矿物流体包裹体持有较低3He/4He比值. 从其成矿流体起源与演化以及与矿化阶段的对应关系、成矿时代角度分析, 该矿床的初始热流体应是来自有地幔柱型地幔/软流圈流体参与的洋壳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 并与伊泽奈崎(Izanagi ocaneic plate)板块向古亚洲大陆俯冲的大陆边缘环境相对应(123~102 Ma); 北山矿段细脉浸染型矿体是高温含矿流体上升、沸腾的前缘流体与年轻地壳流体发生强烈混合作用后的混合流体交代、结晶作用形成, 胶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石英脉是随后的高温含矿流体充填作用形成; 南山矿段磁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石英脉是中温含矿流体以充填方式为主沉淀结晶形成, 纯硫化物脉是再度上升的中温含矿流体沸腾后的富矿流体充填、沉淀结晶作用形成. 其成矿的动力学过程初步概括为: (1) 伊泽奈崎板块俯冲去气、脱水或部分熔融作用形成含流体、矿质的埃达克质岩浆; (2) 熔体与流体分离形成埃达克质岩浆和含矿热流体; (3) 含矿流体先后上升、并经二次沸腾作用最终形成细脉浸染状与脉状共生的富金铜矿床.  相似文献   

10.
华南晚中生代锑矿带蕴藏的锑资源量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比重,但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过程仍存在争议.文章分析了华南半坡锑矿和沃溪锑多金属矿以及扬子地块内相关岩石的汞含量和同位素组成,用于探讨华南晚中生代锑矿床的金属来源和形成过程.半坡和沃溪矿区辉锑矿显著富集汞,含量达4.23~50.6ppm.两个矿床辉锑矿样品的δ20...  相似文献   

11.
中太平洋富钴结壳的Os同位素定年与结壳生长间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确测定富钴结壳的生长年代和间断迄今仍为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制约着对结壳的成因、发育过程与控制因素、区域构造古海洋学背景等的研究.选取中太平洋海山具有清晰多层构造的一个富钴结壳进行逐层采样分析,综合运用Co通量定年法、与海水^187Os/^188Os演化曲线对比定年法、钙质超微化石地层划分等多种年代学方法,确定该富钴结壳的初始生长年龄为晚白垩世Campanian期(约75~80Ma),并发现早古新世、中始新世、晚始新世、早一中中新世等4个时段不等的间断期,为该区结壳发育过程及其所揭示的古海洋环境演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2.
以中太平洋Allison海山的富钴结壳Al—1为研究对象,在其结构观察的基础上,平均按1.3mm间隔取样,测定各分层Os同位素组成,建立了^187Os/^188Os随深度演化曲线.通过与40Ma以来的大洋海水的Os同位素组成演化曲线对比,并结合^10Be年龄模式下的Os同位素曲线的变化特征,识别出了两次生长间断(H1和H2).H1和H2分别发生于13.6~29.6和6.8~9.8Ma.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结壳A1—1生长年龄标定方案:对于小于6.8Ma的壳层,其年龄用旧Be年龄模式标定;对于大于6.8Ma的壳层,其年龄用Os同位素曲线标定.如此确定的该结壳最内层形成年龄(最老年龄)为39.5Ma.  相似文献   

13.
根据白云鄂博赋矿白云石大理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地质产状将其分为两类:粗粒和细粒白云石大理岩.它们的氧、碳和锶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然有别于分布在宽沟背斜以北典型的沉积石灰岩和白云岩,而和幢源火成碳酸岩十分相似.与矿床进行对比研究说明,成矿流体和矿质主要起源于碳酸岩浆的分异作用,其放射性成因同位素和微量元素保持了地但指纹,而氧和碳同位素组成却向壳源方向漂移,证实碳酸岩浆侵位过程中受大陆地壳的混染作用非常微弱,但是由碳酸岩浆活动所引起的成矿热液体系中却有一定的地表水混人认为白云鄂博REE-Nb-Fe超大型矿床的成因应归属于火成碳酸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4.
华北克拉通中部带怀安蔓菁沟高压麻粒岩地体中,发育一组钡冰长石伟晶岩脉,切穿了高压麻粒岩地体的各类岩性层和片麻理,是构造抬升晚期的地质记录.这类伟晶岩脉经历了结晶分异,形成两种岩性:纯钡冰长石伟晶岩脉和富钡冰长石伟晶岩脉(钡冰长石+单斜辉石+榍石+绿帘石组合).两种岩脉中,钡冰长石的钡长石端元比例略有差别,分别为18.7mol%~19.4mol%和11.9mol%~12.5mol%.从富钡冰长石伟晶岩脉中分选出的锆石具有震荡环带和高的Th/U比值,显示岩浆结晶锆石特征.锆石离子探针(Cameca1280)U-Pb数据大多落在谐和线上,其上交点年龄为(1812±5)Ma,代表了富钡冰长石伟晶岩脉的结晶年龄.锆石δ18O=8.0‰~9.3‰,εHf(t=1810Ma)=-7.0~-2.7,和围岩高压麻粒岩中变质锆石Hf同位素组成一致,指示富钡冰长石伟晶岩脉体可能来源于高压麻粒岩地体本身,是高压麻粒岩地体抬升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熔体结晶的产物.结合已有资料估算华北克拉通中部带1.85Ga碰撞后经历了0.4~0.6mm/a的快速构造抬升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