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芝坊斜长角闪岩型滑石矿是新发现的滑石工业类型。斜长角闪岩呈侵入体状态分布于太古—元古界胶东群变质岩系中。热液沿斜长角闪岩与镁质碳酸盐岩接触部位的断裂带上侵,两种岩石均可形成滑石矿,而斜长角闪岩成矿比例偏大。从滑石矿体到斜长角闪岩分带明显,依次为滑石矿—滑石化斜长角闪岩或次滑石—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岩为成矿提供了 SiO_2,镁质碳酸盐岩为成矿提供了 MgO,在热液作用下,两种岩石相互交代,原地成矿。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永丰县长田坑滑石矿床产于中二叠统小江边组第四段滑石(泥)岩夹灰岩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根据风化程度矿体分为风化矿体、半风化矿体与原生矿体三种类型,矿石矿物组成以滑石为主,次为蒙脱石、高岭石、石英及少量氧化铁、方解石、绢云母、白云石等。按照矿石自然类型和工艺性能,将矿石划分为原生滑石矿石、风化残余滑石矿石。原生滑石矿石以显微条带状构造、块状构造为主;风化残余滑石矿多为土状、多孔状构造。矿床类型为残积型、沉积和残积过渡型、沉积型。中二叠统小江边组第四段、第五段局部及其风化带为其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湖北鹤峰县杨家坪滑石矿位于走马—东山峰背斜南西段之南东翼,是新发现的具有中型规模的滑石矿矿床。通过对滑石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认为矿体赋矿层位为下震旦统陡山沱组三段中上部,分为黑滑石、白滑石两层矿,两者上下相距7~10 m,均呈似层状大致与围岩整合产出,矿石具沉积特征的鲕粒结构。矿石自然类型为块状滑石、片状滑石,黑滑石矿工业类型为白云石—滑石型,白滑石矿不具备工业价值。矿体特征、矿石成分、矿石结构特征以及稀土配分模式等共同表明,矿石为同生海相沉积成因,而矿石的片理化构造显示矿床叠加有后期的变质变形作用,矿床类型为沉积改造型滑石矿床。研究成果可为走马—东山峰背斜一带滑石矿进一步找矿和研究提供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茫崖地区目前有两处滑石矿床,为野马滩滑石矿及茫崖石棉伴生滑石矿,两处滑石矿床的赋存地层及成矿类型不同。野马滩滑石矿赋存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片麻岩组的大理岩段中,主要含矿岩性为白云石大理岩,由于构造多期叠加、热液活动强烈,滑石矿床具有层控后期热液变质的特征,属区域变质叠加热液交代型;茫崖石棉矿床中的滑石矿体集中产于岩体中下部的蛇纹岩中,受超基性岩体及控岩构造的控制,成因为超基性岩热液蚀变型。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含矿岩性及矿体特征和矿石质量进行对比,了解区内滑石成矿类型,为寻找高品质滑石矿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浏阳永和浅海相沉积型海泡石矿床中,海泡石与滑石密切共生,二者或同层出现,或相间出现。即或在单独存在的海泡石矿体和滑石矿体,也属相同时代,相同层位,并伴生同种生物组合。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海泡石矿物与滑石矿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的关系,滑石是由海泡石在成岩过程中转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6.
黄勇  陈能松  白龙  刘豪  刘国付  张欧邦  刘俊 《贵州地质》2019,36(2):120-127, 136
罗甸滑石矿是贵州首次发现的白滑石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辉绿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内,与罗甸玉共生。罗甸滑石为低铝、低铁质矿石,MgO含量接近滑石的理论值,结晶细、质纯、白度高,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填补了贵州没有优质滑石矿的空白。罗甸滑石矿与罗甸玉矿的地质背景及其空间产出部位相同,并且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组成及配分模式,揭示二者为相同成因,属于接触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孙仕军 《贵州地质》1992,9(4):352-357
二叠纪层状滑石矿在湘、川两省曾有过报道,在我省尚属首次发现。本文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对石阡地区二叠纪滑石矿地质特征进行初步分析论述,并结合沉积环境、构造、矿石化学成份及滑石区域分布特点之间的关系,提出该类滑石矿是来自地内深部含高硅、镁(?)热水在较封闭的静水条件下沉积形成的。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和新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8.
辽东半岛滑石——菱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东半岛滑石——菱镁矿矿床呈带状分布在辽宁省海城至营口,大石桥一带,长达40公里。目前已探明有六个大—特大型(1—5亿吨以上)优质菱镁矿矿床,一个大型滑石矿床,几十个中、小型菱镁矿、滑石矿矿床。 矿床赋存于早前寒武系辽河群大石桥组镁质碳酸盐岩中,层状产出,经受多期变质,多期形变作用,形成变质层状菱镁矿矿床,热液交代滑石矿床。  相似文献   

9.
麻尔峪滑石矿为优质中型滑石矿床,矿床位于英落-草河口巨型复向斜的北翼,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中部地层。岩性以菱镁矿大理岩和白云石大理岩为主。矿体赋存于滑石化硅质菱镁矿大理岩层中,主矿体呈似层状,矿体中滑石平均含量50.04%~69.47%,矿石矿物成份为滑石,脉石矿物以菱镁矿为主,次为石英,少量为白云石、炭质等,矿床成因:与热卤水有关,产于石英(硅质)菱镁矿大理岩中的,中深中温高盐度热液交代矿床。  相似文献   

10.
滑石是一种含水的硅酸镁矿物,分子式为Mg_3[Si_4O_(10)](OH)_2。我国滑石储量1.8亿多吨,产量的年增长率为6%,无论其储量、产量还是出口量在世界上均首屈一指。滑石的矿床类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镁质碳酸盐中的滑石矿床;另一种是超基性岩中的滑石矿床。我国的滑石矿床基本上属于第一种类型,约占滑石总储量的96%,其年产量占全国滑石产量的90%以上,同时也是近年出口滑石的主要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巴西两个最重要的滑石产地,Parana和Bahia区中滑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并探讨了这些矿床的可能成因。巴西的滑石在世界滑石储量与产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巴西Parana和Bahia区的滑石矿主要产于前寒武纪地体中。尽管该区的滑石具有不同的地质产状,与变质火山岩和变质沉积岩共生的滑石最为重要。其他类型的滑石,如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共生的、在花岗岩与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带的、在花岗岩体中呈包体或顶垂体状的、则相对不重要。在巴西与岩浆活动有关的滑石矿化主要发生在前寒武纪(Bahia区)和白垩纪(Parana区)。滑石的成因模式主要有两类:一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热液交代成矿模式,另一是起源于盆地热卤水的变质流体交代成矿模式。其中后一种成因模式可用来解释巴西的大多数大型滑石矿床,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地区,如中国辽宁和乌拉尔南部的滑石成矿。  相似文献   

12.
从几个地质特征初步探讨大石桥晶质菱镁矿矿床成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大石桥晶质菱镁矿产于含方柱石及微含沉积菱镁质的中元古代硅质白云岩中,受区域挤压带控制,与元古代混合岩有空间联系。受千枚岩遮挡层和层间断裂控制时,矿体成层状,否则成不规则状。围岩具脱硅化、菱镁矿化及滑石化等蚀变,具热晕。成矿温度介于240—370℃之间。因白云石变成菱镁矿时体积有收缩,故出现收缩构造,如张性角砾岩和张性断裂等。角砾岩胶结物中有菱镁矿和滑石。成矿热液为贫硅富镁碱性热液,晚期转为含硅酸性热液。矿床成因为(蒸发)沉积-热液富集。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会理县洪川桥地区,是会理群凤山营组广泛分布地区之一,出露面积达百余平方公里。在洪川桥凤山营组剖面的上部(洪剖119层—108层),发育一套约845m厚的风暴流沉积。现将其特征及形成机制作一初步分析,以供参考。一、岩性特征风暴流沉积物,主要为灰—深灰色粉砂质粉屑灰岩和部分泥质灰岩。有时两者呈薄的互层出现。一般层厚几毫米到几厘米,沿走向在数十厘米或几米内尖灭,形成一个个薄的透镜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笔者在富宁县谷桃乡乡政府所在地北东约300米处的坡积层中,发现了一块被野生动物啃咬过留有完整门牙印痕的石头,经笔者仔细观察和推考,暂称之“啃咬石”。据有关资料查证,啃咬石在我省滇东地区虽有发现,但确系罕见,若不仔细鉴定,就有可能误认为第四纪冰川条痕石或石器,造成报道失误。因此,作一简要报道,以引起广大地质工作者的注意。这一啃咬石标本发现于上述地点的坡积层中。坡积层由红壤及岩块组成,顺坡平铺,成层性和分选性极差,厚度不足0.3米。岩块主要为灰岩,还有少量粉砂岩及铝土岩,以铝土岩最为坚硬。啃咬石标本的外形不甚规则,长9.5厘米,宽5~8厘米,最厚处4.5厘米,棱面发育,是一块  相似文献   

15.
Antonio  Carlos  GONDIM  蒋少涌 《岩石学报》2004,20(4):829-836
本文总结了巴西两个最重要的滑石产地,Paran岷虰ahia区中滑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并探讨了这些矿床的可能成因.巴西的滑石在世界滑石储量与产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巴西Paran岷虰ahia区的滑石矿主要产于前寒武纪地体中.尽管该区的滑石具有不同的地质产状,与变质火山岩和变质沉积岩共生的滑石最为重要.其他类型的滑石,如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共生的、在花岗岩与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带的、在花岗岩体中呈包体或顶垂体状的、则相对不重要.在巴西与岩浆活动有关的滑石矿化主要发生在前寒武纪(Bahia区)和白垩纪(Parana区.滑石的成因模式主要有两类一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热液交代成矿模式,另一是起源于盆地热卤水的变质流体交代成矿模式.其中后一种成因模式可用来解释巴西的大多数大型滑石矿床,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地区,如中国辽宁和乌拉尔南部的滑石成矿.  相似文献   

16.
江西广丰杨村超大型滑石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广丰杨村滑石矿储量达上亿吨,是世界上超大型滑石矿床之一。矿石主要由鲕粒状滑石组成,含少量石英和碳酸盐矿物及浸染状有机质,具有典型的沉积鲕粒状结构;赋矿围岩白云岩硅化较强烈。研究结果表明,白云岩与滑石矿页岩标准化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基本一致,重稀土元素相对轻稀土元素弱富集,稀土元素总量低,弱负铈异常,并且它们具有相同的87Sr/86Sr比值(0.7092~0.7101),白云岩的δ13CV-PDB值变化范围在-4.9‰~+0.7‰之间,与同期海水大体一致。这些地球化学特征暗示了滑石矿和白云岩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滑石成矿所需的镁可能来源于海水。部分样品显示正铕异常,且白云岩中δ18OV-SMOW值(+14.5‰~+19.7‰)较同期海水偏低,87Sr/86Sr比值比同期海水稍高,暗示成矿物质并非由海水单一提供,可能还有高87Sr/86Sr比值、富硅的热液提供了成矿所需的硅。综合滑石和白云岩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江西广丰杨村滑石矿为同生热水沉积成因,滑石中镁来源于富镁海水,硅来源于海水下渗淋滤古老硅铝质地层形成的富硅、高87Sr/86Sr比值的热液,海水中镁与热液中硅结合形成滑石。滑石矿在经历了同生沉积-热液期之后,又受到了后期强烈的变质变形作用的叠加,形成了具片理构造的滑石片岩。  相似文献   

17.
位于法国比利牛斯山的Trimouns矿床是世界上最大的滑石-绿泥石矿床之一。对该矿床形成的条件及滑石和绿泥石矿石的含量已较清楚。它是由不同类型的岩石通过热液交代蚀变而形成的,主要包括白云岩蚀变为滑石为主的矿石和硅铝质岩石(云母片岩和伟晶岩)蚀变为绿泥石为主的矿石。滑石矿石显示片理化结构(滑石片岩)或压实块状结构(块滑石)。由伟晶岩蚀变而来的绿泥石矿石为呈绿色的球状矿体,而由云母片岩蚀变而来的绿泥石矿石呈块状或片理状、颜色为灰绿色和深灰色。本文对欧洲这个独一无二的滑石和绿泥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高盐度(20to30%eq.wt%NaCl)、中温(320℃)、压为为2.5kbars。磷钇矿和独居石的U—Ph定年结果表明,成矿年代为112—97Ma,成矿作用可能持续了16Ma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中国滑石矿床的含矿建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和总结了我国滑石矿床的含矿建造类型,划分出:①超基性岩含滑石建造;②变质的镁质碳酸盐岩含滑石建造;③钙镁质碳酸盐岩含滑石建造;④镁质粘土岩含滑石建造等4种滑石矿床含矿建造。阐述了不同含矿建造的主要特征以及滑石的成矿作用特点,指出了滑石成矿作用的发生与否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岩石条件;②物质来源;③建造类型和岩石组合类型;④介质条件;⑤构造条件诸因素控制的。  相似文献   

19.
松嫩盆地扶余地区白垩系嫩江组岩石地层与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松嫩盆地白垩纪地层发育,其嫩江组沉积厚度大,呈盆地演化后期的沉积特征。本文从扶余地区嫩江组岩石组合、韵律变化、厚度及区域分布入手讨论其特点,对其影响因素(泥质、粉砂质、细砂质岩石)进行分析总结。根据岩石组合,该区嫩江组可划分成三段:下段黑色泥(页)岩—粉砂质泥岩互层;中段灰绿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互层;上段杂色粉砂质泥岩互层。分析沉积岩石颜色、构造及韵律组合特征,推测嫩江组由下而上为半深湖—深湖—半深湖(浅湖)相交替变化—滨湖(湖滩)相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永丰县长田坑滑石矿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永丰县长田坑滑石矿的评价尝试以滑石矿物含量作为工业指标进行了矿床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本文介绍了长田坑滑石矿矿物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电子探针分析求取滑石的换算因数,进而计算矿区滑石矿物的含量并圈连滑石矿体。还探讨了化学分析与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值的相关性,并采用差热分析的测定值对化学分析的换算值进行了验证,显示两值基本吻合。反映了该方法在同类滑石矿勘查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