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储量分级方法和各级储量的标准问题,是找矿勘探和矿山生产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政策性问题.在矿区开发的各个阶段上,矿产储量的级别也不断提高.矿量升级过程,就是我们对矿体的揭露和研究程度逐步深入的过程.经过升级,储量的用途也由编制地质勘探设计和矿山发展远景规划的基础资料变成编制矿山年度开采计划的依据.在地质勘探和矿山生产建设工作中,储量分级的方法主要有比较广泛使用的三类五  相似文献   

2.
切实地进行储量分级,可以更好地保证勘探质量,正确地处理勘探与开采的协作关系,使矿山建设和生产更加顺利地进行.为此,我们首先必须对以往的储量分级方法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对原有储量分级方法的几点分析原有的五级储量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矿山生产建设的需要,但在一些地质人员的思想上,各级储量勘探和研究程度的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矿床地质勘探工作,总结经验提高认识水平,对于如何合理划分勘探类型,选定合适的勘探网度,正确部署勘探工程,以保证规范要求的勘探程度,缩短勘探周期,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方面进行了探讨。矿床勘探类型的划分,取决于矿体(层)本身稳定程度,构造复杂程度不是划分勘探类型的依据。构造应按矿床勘探各储量级别的要求进行勘探控制研究。矿床勘探程度中对各级储量比例以及勘探深度要求,勘探类型的合理确定是关系矿床勘探周期,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矿床勘探程度,应以矿山(井)开采规模、服务年限确定。  相似文献   

4.
地质勘探的主要目的是为矿山设计和建设提供必要的矿产资源和地质基础资料.怎样才能符合设计的需要?实践证明,关键是对矿床地质勘探及研究程度的要求确定得当.不顾勘探可能,过高要求,不但勘探技术上达不到,而且经济上也不合理;反之,强调勘探技术的可能性,忽视建设的需要,使勘探程度不足,同样会造成损失.因此,地质勘探及研究程度的确定是关系矿床勘探和矿山建设多快好省的问题.下面就确定铁、铜矿床地质勘探和研究程度有关的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 铁、铜矿床勘探研究程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周秋兰 《地质与勘探》1992,28(11):29-32
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当前银矿勘探工作中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计有:银矿划分标准与工业指标、勘探程度、矿体连接与圈定、特高品位处理、储量级别及比例等问题,同时阐述了个人的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现行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非详细勘探报告不能审批和作为初步设计依据,没有批准的初步设计在年度计划上不能列基建项目.它在提高勘探质量,满足设计生产要求方面的积极意义是肯定的,但也带来一些问题,即不分矿床勘探类型的简单与复杂,不管矿山的开采方式和规模大小,不考虑扩建和新建,也不顾矿山建设的急需程度,一律按矿产储量分类规范的要求达到详勘程度,然后再履行审批报告手续,这样做纵然是稳妥可靠的,但难免不能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地进行工作,有的拖长了勘探周期,使  相似文献   

7.
勘探网密度的合理性是指满足矿床某储量级别精度要求(包括矿体边界、品位、厚度、体重等参数的精度)的最经济的勘探工程间距,也就是最佳勘探网密度.勘探工程间距过稀就不能探明矿床的地质情况,资料可靠性差,影响矿山的建设与生产,反之,勘探工程间距过密就会延长勘探工作时间,影响矿山建设速度,同时积压了国家建  相似文献   

8.
地质储量是进行矿山建设和生产的基础,地质部门总是力图使提交的地质储量能满足矿山生产的需要,而设计和生产部门也期望地质储量有较高的可靠性,以保证生产的稳定和均衡.但地质储量和其他物质不同,它埋藏在地下,赖以赋存的控矿因素较多,大部分矿体具有形态复杂,矿石组分不均的特点.勘探阶段又往往期望使用较少的投资和工程计算较高级别的储量,因此所圈定的矿体和计算的储量与实际总有一定的出入,即谓误差.加密勘探工程可以缩小误差,但这却要成倍增加勘探投资和延缓勘探周期.一般金属矿床的地质储量提高一个级别要增加2~4倍工  相似文献   

9.
胡新付  周贵斌  徐晓春 《安徽地质》2011,21(1):27-31,47
本文选取矿体形态变化、厚度变化、底板位移、品位变化和储量误差作为铜陵狮子山铜矿床矿山探采对比项目开展研究,分析了地质勘探期间对勘探类型划分及勘探手段、勘探方法、勘探网度选择的合理性;明确了原地质勘探对矿体形态和规模的认识和控制程度及资源/储量估算的误差率,为今后地质条件类似矿床的勘查、设计及开采提供了很好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划分四个阶段:区域地质调查、找矿评价、矿床勘探、矿山地质;九个时期:小比例尺、中比例尺、大比例尺、找矿、评价、总体勘探、工业勘探、开拓勘探、生产勘探;两类储量:能利用储量,暂不能利用储量;七个级别:A、B、C、D、E、F、G。从区域地质调查到矿山地质各个阶段,都要开展矿产资源利用可行性研究,以提高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为消除现行地质工作诸种弊端,按地质工作性质,把投资费用渠道分成事业费、基建费和生产费三大类,并将阶段划分与储量级别,资源开发利用可行性研究和投资费用渠道紧密结合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普查勘探程序。  相似文献   

11.
矿床勘探类型的划分,是在总结已往矿床勘探成果和探采对比基础上,运用典型矿床经验,根据矿体的规模大小、形态复杂程度、厚度稳定程度、构造复杂程度和矿石中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等地质因素,对矿体勘探的难易程度进行划分。其目的是为了正确地布署地质勘探工作,确定合理的勘探手段和勘探网度,达到有效地探求相应级别的矿产储量,满足矿山开采设计的需要。在整个矿床普查勘探阶段,为了达到相应的勘探研究程度,在矿床勘探类型的划分和勘探网度的确定上,常常要花去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在编制和审查地质勘探报告中,常因矿床勘探类型定得不准及勘探网度不合适而争论不休,有的因勘探程度过高使矿床勘探的经济效益很差,甚至因勘探程度不足而影响储委对地质勘探报告的批准。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一个矿床甚至一个矿区内,矿体不分大小,均划为一个勘探类型;因勘探类型定得不准,使勘探网度不是偏稀便是过密;用类比法确定的矿床勘探类型,依据不充分,主要参数缺乏论证或论据不足;不适当地把主矿体上下盘的一些小矿体要求控制到C级甚至B级网度等。  相似文献   

12.
地质勘探实践中,有时要涉及到被勘探矿床中的小矿体勘探程度问题.从确保矿山设计合理、建设顺利、生产正常、充分开发利用地下资源、满足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出发,在勘探主要和一般矿体(以下简称主矿体)的同时,必须勘探评价赋存于其上下盘的零星小矿体.顾名思义,这类矿体,储量规模不大、形态较复杂、勘探难度较大、地质效果和经济效果差.因而勘探工作中往往易被忽视,致使其勘探程度不足,给矿山生产建设带来一定影响. 不可否认,小矿体虽不及主矿体影响大,但亦是一个关系到矿床勘探程度是否合理、能否满  相似文献   

13.
生产勘探是在地质勘探的基础上,在紧邻近期开采地段与生产工作结合进行的深一步的勘探工作,其目的在于提高矿床勘探程度,达到储量升级。通过生产勘探,可以提高矿产储量级别,从而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生产勘探与矿床开拓、采准工程结合,为采矿块段单体设计、编制生产计划提供地质依据,为生产准备矿量提供地质保证。因而生产勘探是矿山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地质工作。 我国露采生产勘探工程有以下几种:平台槽探(刻槽和连续打块)、浅井、钻探、洞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收集大量国内外花岗石石材的有关资料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花岗石石材普查勘探地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选点的盲目性;地质勘查工作无章可循;摄明储量范围过大,规模不当,级别偏低等。并对地质勘查工作阶段划分及其普查阶段和详查阶段的要求提出具体建议,指出要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强调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花色品种;②块度:③荒料率;④露采条件;⑤交通条件;⑥储量规模等。  相似文献   

15.
对矿山设施及矿山影响范围内地质环境现状采用RTK测量,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和多媒体技术进行现场调查研判,查清矿山废水、废石、尾矿砂的存放排放现状,危害程度等情况,矿山地质环境评估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结果表明:矿山地质环境区依据影响和危害程度划分为三个区:严重区、较严重区和一般区;给出环境分级评定级别为作用小,露采环境地质影响程度为简单型,环境治理级别确立为三级,并结合不同分区实施不同综合治理方法,从而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确立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 矿床构造是划分矿床勘探类型和选择勘探网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包括构造因素在内所确定的矿床勘探类型和网度,对具体构造的查明和研究程度要求未能全部涉及,因而在实际工作中给地质勘探工作和矿山设计与建设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实践证明,对具有一定规模的构造需要专门控制,以查清其对矿床的影响程度和范围。究竟多大规模的构造需要专门控制,即是本文拟探讨的问题,并以磷矿床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我们坚决拥护,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务院矿产储量审批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矿产储量审批机构负责审查批准供矿山建设设计使用的勘探报告,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批复报送单位.勘探报告未经批准,不得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第二十二条又规定:“矿床勘探中须对矿区内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产进行综合评价,并计算其储  相似文献   

18.
有关固体矿产储量和勘探阶段划分等几个带根本性的问题,虽经长期争论,但迄今未能很好解决。通过对大量实际材料的分析和比较,提出了一个以煤矿床为雏型的、统一的、符合地勘实践的固体矿产合理的储量分级、分类、储量比例及勘查阶段划分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19.
矿产地质勘探阶段划分必需注意各种矿产不同的地质特征和开发建设的不同需要: 1.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从现实需要看找煤阶段的存在是必要的;2.1987年全国储委颁发的阶段划分统一规定同煤炭规范4个阶段划分的对应有错位现象,二者之间的详查对应不恰当;3.由于煤田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不同,为矿井设计提供资料的勘探工作可能出现3种情况,最高为A级储量的为精查,B级的为详终,C级的为普终,并各有不同使用方向。把精查阶段统改称为"勘探",不利于煤炭资源勘探和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主要依据数理统计方法,对储量规模较小的第Ⅳ勘探类型铜矿体在生产勘探阶段合理的勘探网度和生产勘探结束后提供开采设计的生产矿量的控制程度、储量级别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