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疆坡北基性、超基性岩带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北山裂谷带内,受裂谷内部白地洼深断裂控制,走向北东东。该断裂西北侧为地幔隆起区,东南侧为一向南倾斜的地幔斜坡,岩带正好位于幔隆与幔坡之间。据同位素年龄资料及侵位地层时代,该岩带应为中、晚石炭世的产物。岩带至少有4~5个侵入期次的辉长岩、橄榄辉长岩、橄榄单辉岩及单辉橄榄岩构成。基性岩以富铝钙、低碱、镁铁比值较高为特征,超基性岩以低铝钙、贫碱的超镁铁质岩为特征,是地幔物质分熔程度稍高或较高情况下的产物。该岩带具有铜镍硫化物矿床的良好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长江源雀莫错基性-超基性岩带的基本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雀莫错基性-超基性岩带为单辉橄榄岩-橄榄辉长岩-辉长岩-辉绿岩组合,橄榄辉长岩单颗粒锆石年龄为31~44Ma,属喜马拉雅期。岩石化学研究表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具有SiO2,K2O,Na2O,TiO2,P2O5含量低的特征,且Na2O>K2O,而贫大离子亲石元素Sr和Ba,以及高场强元素Zr,Nb和不相容元素Rb,具大洋拉斑玄武岩特征。其形成是地幔物质上涌,产生具有大洋性质的拉斑玄武质系列岩浆,并沿贡日-温泉兵站大断裂侵位。  相似文献   

3.
论新疆兴地基性超基性杂岩分带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将兴地基性超基性杂岩划分为南北两个岩带.南岩带(称为兴地河基性超基性岩带)形成于中元古代,系幔深橄榄拉斑玄武质岩浆活动的产物,具铜镍硫化物成矿专属性,北岩带(称为且干布拉克-团结村偏碱性超基性岩带)形成于晚元古代,系幔源碱性橄榄玄武岩浆、碳酸岩浆及类金伯利岩浆活动的产物,具蛭石、磷灰石、透辉石成矿专属性。  相似文献   

4.
拾金滩基性超基性小岩体,是最近发现的铜镍矿化岩体.该岩体处于火山岩构造混杂岩带内,全岩矿化,超基性岩露头有:蛇纹石化纯橄岩、橄榄二辉岩、二辉橄榄岩,基性岩有辉长岩、辉绿岩脉;矿化岩体中金属矿物以镍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为主;与该地区其它含矿岩体相比,拾金滩岩体具常量元素差别不大、低SiO2、高MgO、低TiO2、低镁铁比特点;铝过饱和度ANK大于1,普遍低于该地区其它岩体;Mg#值介于79.99%~81.19%,普遍高于怪石山和黑山铜镍矿岩体的Mg#值;稀土元素总量较低的特点.通过构造环境对比、地质特征对比及物化探特征研究,认为拾金滩岩体具形成铜镍矿的良好潜力.  相似文献   

5.
黑白山镁铁超镁铁岩位于新疆中天山地块与觉罗塔格构造带的分界断裂——阿其克库都克大断裂南侧约4 km处.该岩体主要由阳起石化橄榄辉石岩、辉橄岩、辉石岩、蚀变细粒辉长岩组成,对岩体的主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岩体属铁质镁铁超镁铁岩,具低钾拉斑玄武质岩的分异特征;岩石具相对较低SiO2(43.90%~52.80%...  相似文献   

6.
丁枫  高建国  徐琨智 《岩石学报》2020,36(2):391-408
绒布地区位于西藏南部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中段北缘,夹持于北侧邛多江断裂和南侧的绒布-古堆断裂之间。该地区发育大量的基性岩脉。通过岩石学、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认为区内出露的基性岩脉类型为辉绿玢岩、辉长辉绿岩及辉长岩等。辉绿玢岩结晶年龄为137. 3±1. 6Ma,具有E-MORB的特征,未遭受岩石圈地幔或地壳混染,主要形成于大洋板内环境,受洋中脊源区的影响明显。辉长辉绿岩、辉长岩结晶年龄为147. 3±3. 6Ma,与时代接近的拉康组、桑秀组基性火山岩具有相同OIB的地球化学特征,带有岩石圈地幔物质混染的痕迹,形成于强烈拉伸的大陆边缘裂谷环境。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特提斯喜马拉雅被动陆缘处于强烈拉伸、岩石圈减薄的构造背景之下,OIB型辉长辉绿岩及辉长岩与措美大火成岩省诸多OIB型基性岩具有相似岩石成因,是大陆裂谷背景下Kerguelen地幔柱与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的产物;而E-MORB型辉绿玢岩则可能是靠近大陆边缘的热点以下地幔柱与软流圈地幔相互作用的产生的岩浆沿区域深大断裂运移至大陆边缘侵位的结果。OIB型辉长辉绿岩、辉长岩的结晶年龄明显早于Kerguelen地幔柱活动的峰期(132Ma),可能是地幔柱早期活动的产物; E-MORB型辉绿玢岩的存在可作为目前对于措美大火成岩省基性岩脉类型的补充,对认识措美大火成岩省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伸展系统中的基性、超基性岩与铜镍硫化物矿床密切相关。本文研究了塔里木板块东北边缘(可追溯到中元古代)的基性、超基性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构造环境,认为该区的基性、超基性杂岩可分为两类:一类形成于裂谷作用早期(中元古代),另一类形成于裂谷作用鼎盛时期或弧后盆地阶段(早古生代)。后者可归入蛇绿杂岩中;前者与镍铜成矿系统密切相关,但很难完全归入已有的基性、超基性岩分类之中,属于一种新类型,建议将其命名为大陆边缘裂谷型基性超基性岩。研究区大陆边缘裂谷型基性超基性岩Sm-Nd模式年龄为1026~1749Ma,其深成岩(黑山岩体)岩石组合为:石英正长岩-辉长岩-角闪辉长岩-含云母斜长角闪辉橄岩-含云母角闪辉橄岩-含云母斜长角闪橄榄岩-辉石岩,超基性岩m/f平均值为5.5,∑REE为20.9×10-6~64.71×10-6,平均29.91,LREE略富集,辉长岩TiO2为0.92%;浅成岩(黑山北岩体)岩石组合为:灰黑色细粒角闪辉长(玢)岩-暗绿黑色细粒绿泥石化辉长苏长岩-深黑色中粒橄榄二辉岩,TiO2强烈富集,其中辉长(玢)岩TiO2为1.32%~3.32%,MgO、CaO亏损,Rb、Sr、Y、Zr、Nb、Ba、Cs、Hf、Ta、Th、U强烈富集,Sc、V、Cu较富集,Cr、Co、Zn亏损,LREE略富集。表明中元古代塔里木板块东北边缘已经出现活动大陆边缘后方伸展体制,在  相似文献   

8.
吐哈盆地南缘土屋铜矿以西侵入泥盆纪火山沉积岩系的海豹滩环状杂岩体,由纯橄榄岩、含长橄榄岩、橄长岩、斜长岩、辉石橄榄岩、橄榄辉长岩、辉长岩和闪长岩等组成,其中蚀变辉长岩中的锆石SHRIMPU_Pb年龄为269.2±3.2Ma,斜长岩中的锆石SHRIMPU_Pb表面年龄为282~287Ma;侵入康古尔塔格碰撞带变形石炭系地层的恰特卡尔塔格杂岩体由蛇纹岩、含橄榄斜长岩、蚀变辉长岩和闪长岩等组成,蚀变辉长岩中的锆石SHRIMPU_Pb年龄为277.0±1.6Ma;侵入大南湖泥盆纪活动陆缘型花岗岩的基性岩墙中的锆石SHRIMPU_Pb表面年龄为271~280Ma,类似的基性岩墙还见于克孜尔卡拉萨依早石炭世花岗闪长岩和土屋铜矿北花岗闪长岩体。上述两个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不同岩石类型及侵入三个花岗质岩体的基性岩墙的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特征,表明它们都是来自亏损地幔并受到地壳物质混染的岩浆活动的影响,属于东天山吐哈盆地南缘幔源岩浆杂岩带的一部分。结合已有区域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吐哈盆地南缘及天山—准噶尔—南蒙古地区、斋桑碰撞带及其两侧地区、环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地区和中朝陆块北缘—北山南部地区二叠纪岩浆岩带的构造背景与成因机制都存在差异、但都是中亚地区地壳垂向生长的地质记录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9.
新疆若羌县长沙沟一带的基性-超基性岩位于阿尔金陆缘地块和祁漫塔格早古生代岛弧带结合部位,沿阿尔金断裂带状展布,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岩石主要由橄榄岩、辉橄岩和辉石岩和辉长岩等组成;上部镁铁质岩主要由辉长岩(部分为橄榄辉长岩和辉石岩)组成,下部辉橄岩、橄榄岩、辉石岩相互过渡(且成堆晶结构)。1∶20万、1∶5万化探资料显示,沿基性-超基性杂岩带有Cu、N i、Co、C r、W等异常,异常重现性较好,特别是Cu、N i、Co、C r元素套合较好,极值较大,浓集中心显著;1∶5万地面高精度磁测显示区内有较好的磁异常8处,异常规模较大,并与基性-超基性岩体吻合。对部分高磁异常区激电中梯剖面扫面,发现高激电异常,极化率在3%左右,最高达17.8%。经野外初步检查,发现了大量的铜镍矿化和磁铁矿化体,并圈出了阿克萨依镍矿和长清磁铁矿,表明长沙沟基性-超基性杂岩带具有较好的铜、镍、铁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红柳沟铜镍矿化基性-超基性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北山裂谷带,岩体两侧分别为大山头—岗流脑子、方山口—庙庙井—双鹰山2条区域性深大断裂带。岩体侵位于敦煌岩群,铜镍矿化通常赋存于杂岩体中二辉橄榄岩、橄榄二辉辉长岩、橄榄苏长辉长岩等基性程度较高的岩石内。通过SHRIMP锆石U-Pb定年,首次获得红柳沟矿化橄榄角闪辉长苏长岩锆石的U-Pb年龄为(396.7±3.8)Ma,表明该含矿杂岩体的侵位及矿化作用均发生于中泥盆世,结合区内已知黑山和怪石山等铜镍含矿岩体年龄,从而揭示出甘肃北山地区在中—晚泥盆世一直处于陆缘裂谷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内蒙古西伯地区蛇绿混杂岩带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的综合研究表明:1该混杂岩体以变质橄榄岩、橄榄辉长岩、细粒辉长岩为主;2变质橄榄岩具有低铬、钛、贫钙和高镁的特点,辉长岩类具有富铝、钛含量中等的特点;3微量元素富、稀土元素含相容元素Cr、Ni、Co,而贫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不相容元素)K、Rb、Sr、Ba、Zr、Y、P、Ti等;4本区超基性岩的形成时代大约在早泥盆世早期。  相似文献   

12.
金平地区镁铁岩区位于扬子克拉通西南缘哀牢山深大断裂南西侧的金平-黑水河裂谷带北段,由5个主要相对集中的(超)基性岩群(带)组成,以白马寨岩群岩体分异最强,矿化规模最大.通过对金平白马寨(超)镁铁质侵入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初步认为,金平白马寨(超)镁铁岩具有低钛低磷的化学成分特征,岩石主要属钙碱性岩系,具岛弧带和造山带的特征,岩石含镁较高并具苦橄岩的成分特点,表明岩石形成温度较高,可能与地幔柱尾部的岩浆演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坡北1号岩体是幔源基性岩浆以深部分异多次侵入和结晶分异两种方式形成的基性-超基性复式岩体。该岩体属于橄榄辉长岩—橄榄单辉岩—单辉橄榄岩型,规模较大,分异良好,地表发现铜镍硫化物矿化带。与国内已知含矿岩体对比,1号岩体的类型、岩石化学特征、有用组分含量和地表矿化特征都在含铜镍硫化物矿体的变化范围之内。物探测量结果显示深部存在低阻高激化体。因此,1号岩体是坡北岩带中寻找铜镍硫化物矿床远景很好的岩体。  相似文献   

14.
杨甲全  钟莉  邓刚 《新疆地质》2002,20(3):214-218
简述了坡北1号、10号基性-超基性岩体地质特征,从总结求取哈密黄山 岩带(黄山东、黄山南、黄山)基性-超基性岩成矿富集系数入手,对坡北1号、10号岩体的Cu、Ni、Co资源量及硫化相资源量进行预测及对岩体的找矿方向作了简单分析,对北山裂谷带中基性-超基性岩体部署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5.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于滇西地区广泛发育有一系列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但对于其中地幔包体的报道还相对较少。本次研究在云南中甸地区峨眉山玄武岩中发现了岩性表现为由纯橄岩→辉橄岩→橄辉岩→苦橄岩→辉长岩→辉绿辉长岩→辉绿岩变化系列的超基性-基性岩包体。通过对包体岩石开展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形成包体的原始超基性岩浆属于峨眉山地幔柱活动产物,且与主岩形成背景相似,其岩浆源区位于难熔的方辉橄榄岩区与石榴二辉橄榄岩区的过渡部位,受岩石圈地壳混染程度较低。结合丽江苦橄岩性质,认为滇西地区上地幔存在早阶段峨眉山地幔柱活动。  相似文献   

16.
龙首山古裂谷带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化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虎 《西北地质》1992,13(1):6-13
在阿拉善地块南部边缘的龙首山、合黎山地区,发育一套中、晚元古代的沉积-火山岩系。该套岩系是在早元古代克拉通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断陷槽沉积,沉积建造较为特征,火山岩碱质偏高,同时代的酸性侵入岩具有富硅、钾、铝、镁、钙的特点。形成有深成侵入的镁铁岩-超镁铁岩杂岩体及大量基性岩墙群,产有超大型铜镍(铂族)矿床及一些铀矿床,这一系列特点均与陆缘裂谷带特征有相近之处。该裂谷带是在早元古代结晶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中元古代早期由于受异常地幔活动,地壳成穹、破裂、扩张,形成中、晚元古代裂谷,并在晚元古代末演变为宽阔的海域。  相似文献   

17.
孤山子超基性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主要由角闪石岩、辉长岩及辉石岩组成。本文通过角闪石、辉石、尖晶石的探针分析,角闪石岩、辉长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测试分析,研究孤山子超基性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电子探针结果表明,角闪石属韭闪石亚族,具幔源特性;辉石属透辉石亚族,具弧堆晶岩特点;尖晶石属富Al尖晶石亚族,大量存在于辉石岩中。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特征显示,孤山子超基性岩原岩浆几乎不受壳源物质的影响。低Mg#(0.44~0.55)及较高LREE/HREE(6.54~8.34),表明原岩浆分异程度较高。同时,全岩富集LREE、Rb、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HREE、Cr、Ni、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Sr、Nd同位素比值小,(87Sr/86Sr)ⅰ=0.70398~0.70430,εNd(t)=-1.60~-2.72,指示源岩为富集型地幔。孤山子超基性岩在晚古生代侵位于陆弧以南的沉积盆地中,地球化学特征介于弧堆晶岩和大陆裂谷岩浆岩之间。结合其大地构造背景及地球化学特征来看,孤山子超基性岩体应形成于陆缘弧后方局部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18.
新疆库科西鲁克地区广泛发育基性岩脉,多呈岩墙、岩枝和小岩滴。基性岩脉岩石类型为辉长岩和辉绿岩。辉长岩属于碱性玄武岩,而辉绿岩属于过铝质碱性系列碱玄武岩与粗面玄武岩过渡型,其形成深度(浅成相)比辉长岩浅(中深成相)。区内基性岩脉形成于闭合边缘岛弧、活动陆缘造山带环境,是由幔源原生岩浆经过分异并同化混染地壳物质而形成,结晶...  相似文献   

19.
雅鲁藏布江北岸基性-超基性岩带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沿雅鲁藏布江北岸大竹卡-谢通门一带,即冈底斯弧岩浆岩带南缘出露了一条超基性一基性岩带,岩带的分布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强航磁异常带相吻合。岩带主要由零星孤立出露的规模较小的近圆形辉长岩岩体、岩瘤或岩滴组成,在日喀则县曲尼出露了超镁铁堆晶岩、辉长岩和玄武岩连续剖面。它们呈一系列自北而南逆冲推覆的构造岩片,经历了明显不同于弧花岗岩基的形成过程。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和系统的岩石学研究,认为曲尼基性-超基性岩带是在岛弧-弧后系统形成的蛇绿混杂岩,是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在俯冲消亡过程中的残片。  相似文献   

20.
甘肃肃北黑山镍铜矿床产出特征及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山铜镍矿床位于哈萨克斯坦古板块马鬃山中间地块的南部边界黑山-碱泉子深大断裂上。构造属性属于古老地块边部的边缘裂谷性质。区域上断裂及岩体显示明显的重磁异常。含矿岩体侵位于青白口系大豁落山群白云石大理岩及寒武系西双鹰山组碳质硅质板岩、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及重晶石岩中。岩体平面形态呈鸭梨形,北西方向略有拉长。长约800m,宽约470m,出露面积约0.25km2。属同源同期多次侵入形成的复式岩体,主体为斜长方辉橄榄岩、角闪橄榄岩、橄榄角闪辉长岩和角闪辉长岩。侵入顺序是第一期角闪辉长岩相,由角闪辉长岩及其内部的石英正长岩团块组成;主体第二期橄榄角闪辉长岩-斜长方辉橄榄岩相,由橄榄角闪辉长岩、角闪橄榄辉长岩、橄榄辉长岩和斜长方辉橄榄岩组成。岩体化学成分平均值与超基性岩化学成分相似。岩石的碱度指数σ值很低,平均为0.05;TiO2为0.28;m/f4.79(吴利仁);查氏数值b=56.00,s=39.77;m′=81.68;Na2O>K2O,碱度类型属极强太平洋型。原始岩浆具橄榄拉斑玄武岩性质,物质来源于上地幔。镁铁比值平均为4.79。铜镍矿体主要赋存于岩体的中部和下部,呈透镜状、脉状和似层状,成矿母岩和储矿岩石主要是方辉橄榄岩,其次为角闪辉长岩。矿体根据时间和成因又分为就地熔离矿体、晚期贯入矿体和接触交代矿体。矿石矿物有红砷镍矿、砷镍矿、黄铜矿、针镍矿、镍黄铁矿、磁黄铁矿和辉铜矿,其次有黄铁矿、紫硫镍矿和自然铜。金属氧化物有磁铁矿。伴生有益组分为Pt、Pd、Au、Ag、Os、Ir、Ru、Rh、Se、Te、Cr等。有害组分为:Pb、Zn、As、Bi。矿石的化学组分具有贫碱、低铝、低钙的特点。黑山铜镍矿和金川铜镍矿床在成岩成矿地质背景、重磁异常、含矿岩体的产出特征、矿体产出规律、岩石化学及矿化元素等方面具有相同之处,尽管在规模和数值大小上有差别,但是总体反映了两者在成岩成矿方面的相似性和一致性。黑山铜镍矿区深部的找矿前景很大。区域上,古陆及老地块边部的深大断裂上的重磁异常发育区,Fe、Cr、Ni、Co、V、Cu、Zn、Mn异常区带多期次侵入的、露头或规模小、隐伏的基-性超基性岩杂岩体都是寻找同类岩浆型铜镍矿床的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