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省入境旅游市场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入境旅游是云南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云南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是制定入境旅游发展战略的前提。通过对1996~2006年云南入境旅游市场数据资料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时间特征上分析,云南省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均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但与旅游发达省份还有较大的差距;从空间特征上分析,客源市场分布集中,主要集中在港澳台、东南亚和东亚,且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趋于优化。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福建沿海主要城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境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当前,福建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改革开放稳步推进,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加,为福建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带来了新的机遇.本研究选取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其入境客源总量占全省入境客源总量的85%)4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转移-份额(SSM)分析并结合波士顿矩阵法,分析这4个城市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市场竞争力及其总体发展潜力特征,提出优化主体客源市场,做好多样化旅游市场的目标定位;加强旅游市场细分营销,凸显区域竞争优势;深挖城市旅游市场潜力,促进城市之间联动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出境旅游流的高速增长与入境旅游流趋于稳定的增长形成强烈反差,明晰中国出入境旅游流之间的差异关系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引入包含经济距离、文化距离、地理距离、制度距离的四维度距离理论框架(CAGE),尝试从多重距离视角剖析近年来中国出入境旅游流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结构性差异,并通过使用当下社会科学领域新的研究方法——定性比较分析(QCA)对中国出入境旅游流的作用路径进行组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① 在时间层面上,距离因素对近年来中国出入境旅游流的影响较为稳定;② 对比中国出入境旅游流,距离因素对于出境旅游流和入境旅游流的作用规律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③ 对比高、非高净值国际旅游流,距离因素对高出入境旅游流和非高出入境旅游流的作用方式不同。其中,经济距离是高净值国际旅游流产生的核心条件;地理距离、文化距离、制度距离分别是非高净值国际旅游流产生的核心条件。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入境旅游空间聚集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济发展迅速,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经济发达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入境旅游发展优势。系统收集2000~2009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25城市入境旅游数据,利用市场占有率、地理集中指数和变异系数对入境旅游地域分布的空间聚集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入境旅游具有较高的空间聚集性,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市和高级别旅游景区(点),如上海、杭州、苏州、南京、无锡、宁波、嘉兴、镇江等城市;外国游客占主导,以日本、美国、韩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英国等国家游客为主,台湾是稳定的客源市场;入境旅游的空间聚集性在逐渐下降,而空间均衡度在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5.
中德务实合作是大国关系的典范,德国也是我国在西欧地区最大的客源国之一,因此研究德国旅华客源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连续多年的大量统计资料为基础,并利用季节性强度指数、GIS技术等研究方法,从人口统计学、时空结构和消费行为等三方面对德国旅华客源市场进行了全面审视,将分析结果与其他客源国市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人口统计学特征复杂,男性、中青年、观光游客和商务游客占据较大比重;②年际间游客人数总体增长,年内接待表现为双峰型,在华呈现“由沿海向内陆、由首都向华北”的扩散规律,出境离华后多以回到本国为主;③入境方式多样,参团比例高,人均消费高,但交通占去绝大部分,平均停留时间长;④可以从旅游合作领域、旅游产品供给和旅游服务质量三方面进行市场拓展。  相似文献   

6.
张家界入境旅游市场时空演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张家界市1999—2007年入境旅游市场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亲景度、竞争态以及亲景度与竞争态的相关分析,揭示张家界入境旅游市场时空演替规律。研究发现韩国是张家界最重要的入境旅游市场,但亲景度2005年以来缓慢下降。在促进台湾市场恢复性增长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重点开发东南亚、日本客源市场。研究还发现,市场集中度对亲景度和竞争态的正相关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广西入境旅游市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广西入境旅游发展的市场现状、入境游客特征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广西入境旅游发展总体上态势良好,入境旅游客源以外国游客为主;旅游活动季节性较弱,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水平与国内强省强市相比差距明显;入境旅游市场和国内旅游市场相比严重失衡,旅游思想意识落后,区域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制约因素尖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创新旅游营销模式,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提高旅游公共安全保障,推动旅游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市场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揭示出境旅游者在目的地选择,旅游形式,购买渠道,交通方式,住宿购物的消费决策和来自不同客源市场,经济收入、社会阶层、文化层次、年龄性别旅游者消费行为的规律;对出境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今后出境旅游市场治理的对策及展望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自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建交以来,双方逐渐深化和拓展合作领域。两国推进中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哈方"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的对接,更加注重旅游等人文交流合作领域。因此,研究哈萨克斯坦旅华客源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连续多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研究哈萨克斯坦游客的入境旅游优势,并从历史发展阶段、人口统计学特征、人均消费与平均停留时间、人均消费构成、入境方式、年内时间分布规律、在华空间分布和出境流向等八个方面分析哈萨克斯坦旅华客源市场特征,并得出相应结论。文章最后从创新旅游合作领域、丰富游客入境条件和进行旅游宣传推广三方面为两国市场拓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5—2010年间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和旅游外汇收入的月数据,引入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进行两个要素的多尺度分解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入境旅游客源与旅游外汇收入具有几乎一致的波动周期,分别为3个月、半年、1年及39个月。(2)入境旅游客源并不是旅游外汇收入变化的必要条件。如果外界条件不变,入境旅游客源的变化趋势以3个月周期震荡为主,上升速度极为缓慢;而旅游外汇收入则保持迅速提升,周期性波动并非其主要变化特征。(3)比起盲目吸引入境旅游客源,更应根据区域旅游资源特点与发展基础,寻找旅游业发展中新的增长点,才更具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查瑞波  孙根年  董治宝  黄驰 《地理科学》2016,36(7):1050-1056
引入调节变量,采用香港1999~2014年的季度统计数据建立一个新实证模型,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非平稳数据分析方法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系统分析了入境旅游、经济增长和消费物价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入境旅游、经济增长和消费物价之间存在相关性和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入境旅游对消费物价的带动性高于经济增长。入境旅游与消费物价、经济增长和消费物价、入境旅游和经济增长之间都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入境旅游发展必然带动经济增长并影响消费物价。入境旅游对消费物价产生影响的原因主要是入境游客规模扩大和结构单一;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当地底层民众生活品质、损害当地旅游形象和主客感情;对策主要为拓展入境旅游类型并使旅游发展红利惠及底层民众。  相似文献   

12.
以广西入境旅游市场为对象,引用旅游市场竞争态模型,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广西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与区内各城市目的地市场的竞争态。结果表明,港澳台、马来西亚、越南、日本占据着广西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主导地位,市场发展水平不平衡;区内各城市目的地市场发展水平不合理,瘦狗市场与幼童市场数量众多,市场仍然处于开发潜力阶段;广西入境旅游市场基本上遵循了市场竞争态转移的规律和方向,但脆弱性依然明显,必须从根本上推动旅游业改革,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秋雨  朱麟奇  刘继生 《地理科学》2017,37(10):1552-1559
在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作用关系分析基础上,探究了旅游溢出理论,将其产生机制归纳为知识溢出、市场溢出和竞争效应3个方面。实证分析中,构建了包括入境旅游、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的分析框架,运用中国大陆31个省域2000~2014年面板数据对入境旅游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全局分析得出中国入境旅游在邻近省市以集聚与合作为主,邻近省域入境旅游发展对本地经济增长具有辐射带动作用,且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入境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入境旅游的经济增长效应更大。局部分析发现,随着入境旅游的发展,入境旅游的经济增长效应不断强化,中部部分地区提升幅度最大;入境旅游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空间差异性,东部沿海地区贡献最大,西北地区相对最小。  相似文献   

14.
周雯婷  刘云刚  邓诗悦 《热带地理》2022,42(11):1943-1952
通过网络文本分析法,探讨中国大陆游客在赴日旅游前后如何重构对日本的国家旅游形象认知,并梳理其赴日旅游活动对日本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1)以赴日旅游为媒介的中日间直接接触,有助于中国大陆游客打破媒体构建的日本固有形象,形成较为积极的对日旅游形象认知,这主要得益于日本将入境游作为主动的地缘战略,推行对华“观光外交”政策;2)赴日旅游给日本带来可观经济效应的同时,其带来的社会问题也降低了日本国民的对华好感,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出境游尚未成为输出中国价值观和民族文化的战略工具。随着旅游全球化的深度发展,需要重视旅游地缘政治战略,提升中国出境游在改善他国国民对华印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内出境旅游市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境旅游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中国的出境旅游取得了巨大发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出境旅游市场的研究已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以出境旅游的内涵为出发点,从出境旅游市场迅速发展的原因、市场特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国内自2000年以来的出境旅游市场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当前国内在出境旅游市场研究内容、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上存在的不足,以期为中国出境旅游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01-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流位序规模演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蒋依依  温晓金  刘焱序 《地理学报》2018,73(12):2468-2480
中国出境旅游规模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迅速扩大,并在不同目的地间表现出显著的不均衡分布特征。通过构建2001-2015年中国出境游客与目的地入境游客规模数据库,验证中国出境旅游流服从位序规模理论的假设,并将目的地吸纳中国游客规模与目的地接待游客总量的关系划分为5种耦合类型。结果表明:中国出境旅游流位序规模关系符合幂函数规律,并且向高位序目的地聚集程度不断增强;从2001年到2015年,绝对领先与绝对落后型的目的地占比均超过45%,亚太地区接待中国游客普遍处于领先地位,而欧美和中东地区接待中国游客大多处于落后地位;对于游客总规模较大的目的地,绝对落后型数量大于绝对领先型,而对于游客总规模较小的目的地,绝对领先型数量大于绝对落后型。本研究为分析出境旅游流量流向提供新的分析视角,进而为国家旅游业发展中的市场政策制定与旅游产业国际化布局等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日本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及其政策措施与成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凌强 《世界地理研究》2008,27(3):150-157
旅游发展模式主要分为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日本政府在发展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以及国内旅游时采取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根据不同旅游发展阶段的特点,通过制定法律,实施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以及必要的税收调节政策,加强国际旅游合作,制定和实施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促进日本旅游业稳步发展。日本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陆入境台胞游客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骆培聪 《地理研究》2010,29(2):291-302
随着海峡两岸联系的不断加强,入境台胞游客市场对中国大陆入境旅游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因此对入境台胞游客市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收集1988~2008年相关数据,采用地理分析手段和GIS技术方法对中国大陆入境台胞游客数量年内、年际分布和空间格局变化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入境台胞游客数量发展呈波浪形递增趋势,旅游发展符合一般的经济发展周期,年内变化幅度总体较小,高峰(旺季)主要是在2月、4月、7月、10月,形成明显的"双M"形曲线。空间分布东部高、西部低,呈"W"形,并有向"U"形转变的趋势,而且游客数量地理集中程度呈现不断提高、省际差异逐步扩大,并向东部进一步集中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