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体外细胞实验探讨复方清痹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ID、TCMSP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复方清痹片的活性成分并预测潜在活性成分靶点;基于GeneCard、OMIM等数据库筛选RA疾病靶点;明确复方清痹片活性成分与RA的共同潜在靶标;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RT-PCR检测复方清痹片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的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HFLS-RA)模型白介素6(IL-6)、TNF-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筛选出217种潜在活性成分以及158个潜在靶点;IL-6、TNF、AKT1、白蛋白(ALB)、VEGFA等是复方清痹片治疗RA的关键靶点;复方清痹片主要通过炎性因子、趋化因子、免疫调控等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RA的作用。复方清痹片能够抑制HFLS-RA增殖,下调IL-6、TNF、AKT1和VEGFA mRNA的表达,这与网络药理学预测的结果相一致。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复方清痹片治疗RA“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的复杂关系,为后续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酸枣仁汤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平台预测酸枣仁汤中药成分的作用靶点与通路,利用Cytoscape软件分别构建成分-靶点网络、PPI网络,使用DI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经筛选获得酸枣仁汤中五味中药酸枣仁、川芎、知母、茯苓、甘草含有的135种活性成分,332个相应靶点;PPI网络包括293个节点;GO条目146个,其中生物过程为94个,分子功能条目34个,细胞组成条目18个;KEGG通路22条。结论:酸枣仁汤不仅可以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等精神系统疾病,还可以用于治疗肿瘤、循环系统等疾病,同时参与5-羟色胺、氮素代谢等生物过程,揭示了酸枣仁汤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药理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益气复元汤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平台筛选出益气复元汤的主要药物成分,通过GeneCard、OMIM、TTD数据库检索肺癌疾病靶点,使用软件Cytoscape 3.8.2建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益气复元汤主要活性成分131种,潜在靶点273个,肺癌相关疾病靶点13215个,药物-疾病靶点256个。PPI网络显示主要靶点有雌激素受体1、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肿瘤相关蛋白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等。GO功能主要包括药物反应、细胞缺氧反应、细胞外空隙、细胞溶质、酶结合、药物结合、蛋白结合等。KEGG通路主要有信号转导、肿瘤及癌症的特定类型、病毒相关通路等。预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为益气复元汤治疗肺癌的主要靶点。结论:益气复元汤治疗肺癌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其主要作用成分可能为槲皮素,作用机制可能与信号转导、肿瘤及癌症的特定类型、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芎芷地龙汤的活性成分,预测其治疗偏头痛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通过TCMSP平台收集芎芷地龙汤活性成分并进行ADME筛选,收集活性成分潜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收集偏头痛的相关疾病靶点,并与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取交集得到共同靶点,进行PPI分析;使用Cytoscape构建“药物-靶点-疾病”网络并进行分析,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GO富集与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芎芷地龙汤85个潜在活性成分和145个潜在治疗靶点;芎芷地龙汤治疗偏头痛关键靶点为JUN、TNF、MAPK1、AKT1、RELA等;可能参与的通路有Pathway in cancer通路、HIF-1信号、TNF信号通路、TLR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结论:槲皮素、β-谷甾醇等是芎芷地龙汤中的主要活性成分;TNF、MAPK1、AKT1等基因可能在治疗偏头痛时参与调控;芎芷地龙汤主要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反应、低氧反应、炎性因子释放、神经递质传递、血管张力等机制治疗偏头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国医大师刘祖贻验方晕清降压方治疗代谢性高血压病的作用成分,并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及BATMAN-TCM数据库中筛选出晕清降压方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从OMIM及GeneCards中筛选出代谢性高血压病的靶点。利用Bioinformatics & Evolutionary Genomics平台将晕清降压方成分靶点与代谢性高血压病的靶点进行映射,获得晕清降压方-代谢性高血压病的共同靶点,并将其导入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蛋白网络模型,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对共同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富集分析。结果:晕清降压方有114种活性成分可能通过143个靶点发挥抗代谢性高血压病的作用;GO富集分析及KEGG富集分析显示,晕清降压方治疗代谢性高血压病主要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力与动脉粥样硬化、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等发挥作用。结论:从晕清降压方的12味中药中筛选出114个具有抗代谢性高血压病的活性成分,这些活性成分通过多个靶点、多条通路发挥抗代谢性高血压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针刀联合加味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联合加味宣痹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洛索洛芬钠片治疗,2组均治疗7d。观察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关节肿胀、活动障碍评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33/36),对照组为75.00%(27/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关节肿胀、活动障碍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加味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化痰祛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和相关文献记载检索筛选化痰祛瘀汤的主要活性化合物及相关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获取作用靶点的标准名称,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疾病的相关靶标,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与本病相关的核心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R语言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根据筛选条件得到化痰祛瘀汤207个有效化合物和176个药物相应靶点,根据平均度值7.43,筛选出核心靶点48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89条(P<0.05),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58条通路与本病有关(P<0.05)。化痰祛瘀汤中的活性化合物可能通过乙肝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途径作用于JUN、MAPK3、MAPK1、TNF、IL6、AKT1、ESR1等核心靶点发挥其疗效。结论:化痰祛瘀汤与缺血性中风发病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神经细胞凋亡、免疫反应等生物过程具有潜在的关联性与治疗作用。本研究为本药的临床应用及后续的效应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雷诺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黄芪、桂枝、白芍、大枣、生姜的活性成分及其靶点,通过Geencards、OMIM数据库获取雷诺病主要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雷诺病的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构建PPI网络图,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KEGG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绘制药物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雷诺病的主要活性成分为β-谷甾醇、山柰酚、芒柄花素、槲皮素等,主要靶点为TNF、IL6、JUN、AKT1、CXCL8、VEGFA、PTGS2等,主要涉及IL-17、VEGF、MAPK、PI3K-Akt、血小板激活、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初步反映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雷诺病的多个成分、靶点、通路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郭维琴教授经验方益气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DrugBank等数据库,检索益气泻肺汤主要药物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DrugBank、DisGeNET等数据库检索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靶点;借助Cytoscape 3.2.1软件构建益气泻肺汤活性成分靶点-慢性心力衰竭疾病靶点网络;通过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益气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潜在分子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结果:筛选得到益气泻肺汤活性成分靶点795个,慢性心力衰竭疾病靶点356个,取交集得到94个关键靶点,构建益气泻肺汤活性成分靶点-慢性心力衰竭疾病靶点网络,得到肿瘤坏死因子(TNF)、肿瘤抑制蛋白(TP53)、内皮素1(EDN19)、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血管紧张素原(AGT)、C反应蛋白(CRP)、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连环蛋白(CTNNB1)8个核心靶点,此为益气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潜在靶点;GO 功能和KEGG 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益气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能的潜在通路主要有钙信号通路、肾素分泌等。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益气泻肺汤有效成分通过多靶点调控、参与多种信息通路和生物学过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获取补阳还五汤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及活性物,利用UniProt数据库规范化合物作用的蛋白质靶点。通过Swiss ADME平台筛选潜在化学成分,将筛选后的化合物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获取其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疾病的主要靶点,利用Venny分析工具绘制Venny图,并得到两者交集靶点。利用STRING11.5及Cytoscape 3.9.1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平台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获得药物活性成分黄芪17种、赤芍14种、川芎6种、当归2种、红花17种、桃仁19种,作用靶点646个,疾病靶点489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77个。关键基因主要为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环加氧酶2(PTGS2)等。GO功能富集条目涉及炎症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膜筏、囊泡腔、抗氧化活性、激酶结合等。KEGG信号通路主要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白细胞介素-17(IL-17)等信号通路。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能起到抗炎、抗凋亡等作用,从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石韦大枣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石韦大枣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构建石韦大枣汤与白细胞减少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分析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石韦大枣汤中有效成分28种,93个靶点作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关键靶点有靶向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可调控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3)、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等,涉及KEGG富集分析确定信号通路包括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 Akt)信号通路、晚期搪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GE RAGE)信号通路、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JAK STAT) 信号通路等多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大分子蛋白,β-谷甾醇与CASP3有良好的结合性。结论:石韦大枣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为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凉血五花汤加味治疗玫瑰痤疮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获取凉血五花汤加味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从GeneCards、DrugBank、OMIM、TTD数据库检索玫瑰痤疮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借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与微生信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可视化云平台对核心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凉血五花汤加味中筛选出42个活性成分,关键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β-胡萝卜素、青蒿素等,预测靶点222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45个,核心靶点为白细胞介素-6(IL-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肿瘤坏死因子(TNF)、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114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TNF、白细胞介素-17(IL-17)、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NOD样受体(NLR)信号通路等。结论:凉血五花汤加味可能基于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相互协同发挥对玫瑰痤疮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大黄煎剂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的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平台采集大黄煎剂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基因;再从Gene Cards、OMIM数据库搜集MHE的靶点,将二者取交集获得药物-疾病交集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 软件,将有效成分、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导入建立关系网络,并绘制网络图;将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药物对疾病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的PPI网络;最后使用R语言程序对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大黄煎剂筛选出11种活性成分、116个治疗MHE的潜在靶点;PPI网络结果中,筛选出大黄煎剂调控的核心靶点包括 AKT1、JUN、MAPK1等;GO功能富集得到142个功能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57条通路。结论:该研究初步预测大黄煎剂可能通过靶向作用关键蛋白和重要通路达到治疗MHE的目的,充分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并有望对大黄煎剂治疗MHE提供新的证据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补阳还五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中药成分、靶点,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PubChem 2个在线网站预测中药成分靶点;通过OMIM、DisGeNE、TTD、DrugBank 4个数据库检索动脉粥样硬化靶点;以VENN图展现补阳还五汤靶点与动脉粥样硬化靶点的交集;利用STRING网站构建PPI网络,筛选出关键靶点;通过Cytoscape3.6.0软件筛选出补阳还五汤主要成分;利用DAVID6.8网站对交集靶点精细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补阳还五汤靶点与动脉粥样硬化靶点的交集靶点有94个,补阳还五汤活性成分62个,补阳还五汤关键成分3个。GO分析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潜在生物学过程有炎症反应、药物反应等43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抗动脉粥样硬化通路主要涉及到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途径、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信号通路等。结论:补阳还五汤主要通过红花、黄芪所含有的3个关键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奈酚,以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发挥抗炎症反应机制,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索经方大黄牡丹汤治疗大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D数据库获得大黄牡丹汤药物成分,通过PubChem、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药物成分对应靶点,分析GSE113513芯片获得差异基因,随即获取大黄牡丹汤与大肠癌的共同靶点。利用R、Cytoscape、Autodock软件进行PPI、GO、KEGG、分子对接等分析。结果:获得大黄牡丹汤靶点561个,大肠癌差异基因1227个,共同靶点71个。共同靶点的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主要与PPAR、p53等信号通路相关,Reactome机制分析显示大黄牡丹汤治疗大肠癌主要通过影响信号转导、免疫系统、疾病等产生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大肠癌核心靶点与大黄牡丹汤主要成分亲和力较好,能够有效自由结合。结论:经方大黄牡丹汤可通过多层次、多途径、多靶点发挥对大肠癌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