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丽发  谢宁  徐海龙 《地下水》2021,(3):160-162
墨玉县普卡村泥石流沟对居民房屋、通信、电网及当地村民构成了一定程度威胁.结合野外实地调查结果,对研究区泥石流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泥石流类型为暴雨型、沟谷型、泥流型、高频、稀性泥石流;泥石流的流域划分为形成-流通区和堆积区;泥石流正处于发展期(壮年期)的末期,正在向衰退期(老年期)转型...  相似文献   

2.
张天义  陈伟楠 《地下水》2022,(4):158-160
研究区位于新疆莎车县霍什拉甫乡11村(萨依巴格村),艾亚河河谷右岸,在野外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综合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泥石流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共发育有三条泥石流沟整体流向呈南东-北西向,沟道两侧坡体冲沟发育,沟谷形态主要呈“V”型;研究区泥石流的物源主要集中分布于泥石流沟的形成-流通区内,一次固体物质总量分别为819.63 m3;研究区泥石流水源类型为地表洪水,设计2%频率(50 a一遇)的24 h面暴雨量为58.86 mm,短时强降雨为泥石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相似文献   

3.
付振东 《地下水》2018,(6):155-156,178
在对和田县努斯亚村崩塌灾害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崩塌灾害的发育特征、形成机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崩塌灾害的稳定性和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土质崩塌灾害规模等级属中型,破坏方式为滑移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等内因,以及地震、持续强降雨、融雪入渗、水流冲刷作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外因;该崩塌地质灾害稳定性处于基本稳定-不稳定状态,预测评价崩塌灾害危险性较大;可以通过设立危险警示标志及避险区以及锚固喷浆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4.
汶川极震区锄头沟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启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过后大量的老泥石流被激活,随着潜伏期的过去,雨季来临,松散物源开始重新活跃。通过对锄头沟泥石流的实地调查及现场测量发现,该沟流域面积较大,支沟发育,支沟及主沟后缘比降大,主沟中下段宽缓,泥石流物源主要为崩塌物源,分布于流域中上部和支沟内,泥石流由中上部和支沟启动,汇聚于主沟内,并沿沟道下段堆积,并通过室内试验等手段,还原了泥石流发生时的激发雨量及物源分布特征。震后极震区泥石流的具有物源类型丰富、易发程度高、激发雨量偏小和支沟群发等特点,该沟泥石流还出现了堵溃型泥石流现象。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地形复杂,山地面积大,暴雨频繁,尤其近年来受台风影响,泥石流等山地灾害频发。本文通过浙江省泥石流的调查成果,综合分析区内泥石流发育特征。通过分析,浙江泥石流主要有如下独特的发育特征:沟床比降大,相对高差小,两侧山坡坡度大,流程短,流域面积小等;地质构造上:泥石流主要发育在全-强风化的火山碎屑岩区域,沿深大断裂成带状分布;泥石流三区特征:三区分界不明显,尤其流通区和堆积区难以区分等。本文初次系统分析总结了浙江省泥石流发育特征,对浙江省泥石流形成机理、泥石流防灾减灾等的进一步分析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芸 《地下水》2019,(1):145-146,207
在对和田县朗如乡X625公路崩塌灾害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崩塌灾害的发育特征、形成机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崩塌灾害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3处崩塌灾害规模等级均属小型,破坏方式均为滑移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震、持续强降雨、融雪入渗、水流冲刷作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 3处崩塌地质灾害稳定性均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采取相关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矿渣型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西岔沟地质环境复杂,节理、裂隙发育,在各支沟及主沟中,填埋了36万多方以碎石土为主的高、陡矿渣堆.这些矿渣以台阶状层叠堆放的形式填满整个沟谷,严重堵塞水路,并且矿渣堆的稳定性较差,透水性较好,再加上暴雨雨量大,汇流集中,大西岔沟已具备了泥石流灾害爆发的条件.结合洪峰流量对大西岔沟泥石流的启动条件进行分析,极容易发生泥石流.对于像大西岔沟的这种矿渣型泥石流,其主要形成水石流,具有固体物源补给方量大、产流区集中、容易启动、流通距离短和破坏性大的发育特征,其固体物质补给主要以冲、洪沟的侧蚀、揭底补给、渣堆失稳和坡面漫流冲刷补给为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排导和固渣相结合的治理方案,即在沟谷中修建大量的排水沟,能第一时间排走洪水,同时对渣堆进行放坡处理,以增加渣堆的自稳能力.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境内某泥石流沟为大渡河左岸的一级支流,活动明显,沟口公路和村庄都曾遭受其危害.采用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结合遥感图像解译及现场调查,对泥石流的形成条件、类型、危险性进行了分析.根据该沟泥石流发生的特点,对泥石流的工程效应进行了分析,发现该沟是低频的中等易发泥石流,对大渡河和上下水库的影响均不大.  相似文献   

9.
喜马拉雅山地区是世界上最高大的也是最年轻的山脉,这里地处两大板块的碰撞带,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山地灾害发育,泥石流异常活跃,经常给生命线工程和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但是由于高寒缺氧,加之技术手段所限,研究程度一直很低。本文在对该区大型、巨型泥石流进行了遥感研究和实地调查资料基础上,发现该区泥石流存在16个泥石流较集中分布区,并且北坡比南坡更为发育。在此基础上,对其发育规律进行细致分析,发现:(1)喜马拉雅山地区泥石流的活动目前正处于活跃期; (2)研究区泥石流沟口主要分布在两个高程段,一个是2800~3400m范围,另一个是4200~4900m范围; (3)研究区衰败期泥石流沟道比降大都小于100,而发育期的泥石流沟道比降一般比较大,大都大于300,旺盛期的泥石流沟道比降则介于100~300之间。另一方面,我们发现本区冰雪融水与雨水型泥石流的沟道比降几乎相同,其动力条件相差不大。这对于该区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判断泥石流的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泥石流发育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泥石流的发育与我国气候(降水)地形形貌,深大断裂,地震活动,地层岩性的分布特征密切相关,受上述因素共同影响,我国泥石流分布特征具有区域性和地带性规律。  相似文献   

11.
怀柔区琉璃庙镇位于北京市北部山区,是北京山区泥石流的高发区之一,镇内共有泥石流72处,是怀柔区泥石流数量最多的乡镇.该镇泥石流多发育于中—低山区,均为暴雨-沟谷型泥石流,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发育特征具有流域面积小、相对高差大、主沟曲线长度相对较小、主沟弯曲系数中等偏下、流域切割密度中等偏上、主沟纵坡偏大、山坡平均坡度偏大和物源量大的特点,经量化打分综合判定易发性属中—低易发.泥石流的形成受地形、物源及降雨因素影响,即有利的地形、充足的物源及突发的水力条件,三者缺一不可.监测预警是未来泥石流灾害防治的有效手段,但现阶段预警为区域性的,预警精度偏低,建议结合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对重要的泥石流沟开展单沟预警,加强预警阈值研究,提高泥石流灾害预警的精度,实现精准有效的预防.  相似文献   

12.
甲学沟泥石流属暴雨一沟谷型稀性泥石流,历史上曾多次爆发泥石流,对下游居民和公路造成危害。在对甲学沟实地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将泥石流沟划分为形成区、形成流通区、堆积区三个分区。研究该泥石流沟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发育特征,查明泥石流的成因机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措施,对类似地质灾害的评价及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受绿春县2014年6月29日3.4级地震及持续强降雨影响,2014年8月20日半坡乡某村发生泥石流灾害,危害性为大型,潜在危害性为特大型,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本文通过大量现场调查结合遥感数据,对其发育特征、形成条件进行分析,并对运动学特征进行详细计算.同时本文采用组合权重法分析其危险性,避免单一分析法的缺陷,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4.
2018年7月16日北京怀柔云蒙山地区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国道G111和省道S310多处毁损,周边4个乡镇506人被迫紧急转移.本文通过灾害发生前后高清卫星影像解译和现场详细调查,研究了区域内典型泥石流沟的地形地貌特征和松散固体物质来源,分析了泥石流形成的降雨激发条件,估算了容重、流速、流量等重要参数,并基于沟床块石稳...  相似文献   

15.
候旗沟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降雨量集中且充沛,流域内支沟发育,沟谷深切,山坡陡峻,相对高差大,沟内固体物源储量丰富,沟床纵比降大,具备泥石流发育的条件。文章在深入分析4条泥石流沟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泥石流静动力学特征、灾害史及爆发频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选择单位面积物源储量、主沟纵比降、人口密度等10项因子,建立了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体系,通过对评价因子的定性分析和计算得到每条泥石流沟易发性大小,评价结果与历史调查结果有着很好的一致性。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对类似地区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西嘎村南坡泥石流属暴雨-崩塌-山坡型稀性泥石流,可分为清水区、固体物质补给区和流通-堆积区,物源以崩积物及残坡积物为主,具备泥石流形成的孕灾条件,且易发、活动性强、潜在危险性中等。建议采取以排泄导流为主的工程措施,对已有沟道进行修坡清淤,形成导排网络,为洪流的快速通过提供空间,最终利用西嘎村北侧三条沟槽将泥石流引入主河道则学藏布;结合封育禁牧、禁止过度放牧等生态措施,杜绝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发生,保护和恢复西嘎村南坡草场植被,改善泥石流区周边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7.
银洞子泥石流沟是典型的地震区小流域泥石流沟,是汶川地震和震后强降雨共同作用的结果,从2009年雨季开始到2013年雨季结束共发生14次泥石流事件。研究银洞子沟泥石流的演化过程对进一步认识震区泥石流的长期活动性、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现场调查、采样测试、历史泥石流事件资料分析,揭示了该泥石流沟的物源特征、激发条件的变化,计算了泥石流密度、流速等相关参数;最后依据现存物源动储量评估了该泥石流沟潜在危险性,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能够为地震区泥石流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震后初期,银洞子泥石流暴发频率达到3.5次年-1,泥石流容重1.5~1.6tm-3,说明银洞子沟是一条由地震活动触发的高频稀性泥石流沟。(2)经过震后7a的流水侵蚀,银洞子沟物源总量明显减少12.92104m3,但物源动储量减少不明显,导致泥石流危险性居高不下;物源中小于10mm的细颗粒含量由地震初期的27.04%衰减到了18.22%,说明该沟未来泥石流事件仍以稀性泥石流为主。(3)短历时强降雨是银洞子沟泥石流的主要激发方式,当雨量过程超过8h,银洞子泥石流沟的激发暴雨强度为11.53mmh-1时,泥石流危险性较高;在100年一遇暴雨条件下流速接近3.8ms-1,一次冲出量可达8.64104m3。目前该泥石流仍为高度危险性泥石流沟。  相似文献   

18.
罗文金 《地下水》2007,29(1):125-128,133
详细论述了河南省内乡县青山河流域泥石流形成的背景条件、活动特征、致灾特征及冲淤堆积特征,并进行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和泥石流发展趋势预测.(1)支沟泥石流发生频率较高,多为雨源型、中小规模、危害中等的沟谷型高容重水石流.主沟为河谷型、低频率、高度危险、大暴雨特大暴雨激发的低容重、低粘性、大规模的水砂石流.(2)泥石流活动具有大冲大淤的特征,堵塞、淤积河道而迫使河流改道.泥石流活动具夜发性和低频率特点,加重了灾害损失,危害对象是马山口镇区、农田、交通设施、水利工程等.(3)主沟泥石流危险度为0.613,属高危险的泥石流沟,有发生大规模泥石流的可能,但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2019年8月7日,云南兰坪县金顶镇七联村出现短时强降雨,致使村东炼登大沟爆发泥石流灾害。泥石流一次堆积体方量约2.1万m3,造成下游沘江河堵塞并形成堰塞湖,回水量约15万m3。造成5户农户民房一层进水,约86亩农田受损,并对沘江河下游沿线居民生命财产形成巨大威胁。虽说险情已过去,但为了长治久安,建议该泥石流沟谷应采用稳拦的防治措施,将固体物质拦截在中上游,水石分流。辅以生物工程防治,开展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修复。  相似文献   

20.
鲜水河下游流域处于鲜水河断裂带之南西,总体呈南北走向.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活动、河谷地貌演化及气候条件等的控制,流域内泥石流较发育,属泥石流中等发育区.泥石流以暴雨沟谷型泥石流为主,可见少量暴雨坡面型泥石流及古冰川泥石流.泥石流多集中发育于岩性相对软弱的板岩、千枚岩及砂岩与板岩互层的相对宽谷段,多为粘性泥石流.泥石流一般具有多期次发育特征,且规模逐次减小.流域内绝大部分泥石流处于停歇或衰退状态,现代活动性不活跃,现代活动泥石流频度低、规模小,且多发育于植被破坏较严重区域.流域内泥石流活动具有退化的特征,对当地人民生命安全及两河口水库的淤积等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