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王秀娟主任医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经验。其认为本病的病位在皮肤,与脾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思则气结,湿热蕴蒸,浊毒壅盛。临床以行气开郁、健脾利湿、清热化浊为法,自拟祛毒除癣汤,随症加减治之。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
介绍向丽萍教授治疗糖尿病足的经验。向教授认为阴虚贯穿糖尿病足病程发展的始终,治疗当以扶正为本。其将糖尿病足分为早、中、后三期论治,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医Wagner分级,在内治的基础上结合外治,并突出外治的重要性,不同时期治疗方式灵活运用,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介绍宣伟军教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经验。宣教授治疗本病从肝脾肾瘀立论,根据虚实不同分为肝郁血瘀,肾精不足型、肝郁脾虚,痰凝血瘀型以及脾肾不足,痰湿瘀阻型,治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窍为主,健脾补肾为辅,同时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及西医对本病病理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遣方用药,标本兼治,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介绍向丽萍教授以玄府理论为指导思想,用开通玄府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向教授紧扣本病玄府开阖失司或闭塞不通病机,自拟消荨汤治之,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介绍向丽萍教授运用化湿健发方结合经络辨证综合治疗湿热型脂溢性脱发的经验。向教授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的同时,还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规律作息指导,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介绍向丽萍教授运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寒冷性多形红斑的经验。向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多为气血亏虚、肾阳不足,标实为寒湿互结、气血凝滞、湿热内蕴。临床上将本病分为寒湿瘀阻型、风寒型、风湿热型、热毒炽盛型论治。寒湿瘀阻者治以温胃阳、祛寒湿、祛风为主;风寒者治以温经、散寒、祛风;风湿热者治以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热毒炽盛者治以清热凉血、解毒利湿。然临床以寒湿阻络者多见,因其素体阳虚,血虚受寒,寒性收引,故经脉凝滞,四肢失养,临证时向教授多以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同时辅以拔罐、刮痧、艾灸等治疗,并嘱患者注意日常养护,疗效显著。另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7.
介绍宣伟军教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的经验。宣教授治疗耳鸣从整体出发,强调辨证论治,尤其注重从肝脾肾瘀立论,临证以虚实为纲、肝脾肾瘀为目进行论治。实证耳鸣多责之肝胆,方用自拟疏肝止鸣汤;虚证耳鸣多责之脾肾,方用自拟健耳止鸣汤加减。并融合现代药理及病因病机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加减用药。  相似文献   

8.
介绍袁长津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袁教授认为该病与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内伤、感受外邪等有关,乃诸多因素导致心阳受损,痰浊、瘀血阻滞心脉,心失所养而致病。并将前人的经验与自己的临床体会相结合,对该病分型论治:心胆气虚、痰浊扰心证,常用柴芩温胆汤加减治之;气阴不足、心脉失养证,常用生脉饮合炙甘草汤加减治之;痰瘀互结、痹阻心脉证,常用黄连温胆汤合丹参饮化裁治之。袁教授论治思路独到,谨守病机,灵活用药,为心律失常的辨证及治疗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陈学忠教授运用桂枝汤治疗外感病的经验。陈教授认为诸多外感病多因误用或滥用苦寒制剂或抗生素,导致伤阳耗气,加重病情,变证丛生。其主张临证辨证论治,内外兼调。同时本文对桂枝汤治疗外感病的机制进行了阐述,举例说明了柴胡桂枝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桂枝加附子汤的临床运用,扩大了桂枝汤加减方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总结钟以泽教授治疗皮肤病的经验。三黄固本汤是在钟教授临证经验的基础上总结而成,是其扶正理念的代表方剂,体现出其“气阴双补,重在养阴”的学术思想。该方广泛运用于结缔组织疾病、黄褐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银屑病等疾病的治疗,其学术思想经过学术传承人的整理与运用,已成为川内中医外科学重要的学术流派。钟教授扶正思想是其长期临床经验的总结,但并非临证皆用补法。其临证的关键在于抓准病机,合理切入,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继承的基础在于思辨,通过前人的学术思想,挖掘其内在组方技巧,才能活学活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介绍崔文成教授治疗抽动障碍(TD)的经验。崔教授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心,与肝密切相关,病因为饮食不节与情志失调。基本病机为肝郁化火、热极生风、阴虚风动,临床注重审因辨证,以消除抽动病因为主,采用疏肝清火、平肝潜阳、滋阴柔肝之法,分别以龙胆泻肝汤、羚角钩藤汤、一贯煎合杞菊地黄丸治之,并配合情志调畅,以减少患儿紧张情绪,标本兼治,临床疗效较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2.
介绍栗锦迁教授治疗郁证的经验。认为郁证的主要病机为肝郁脾虚,气郁化火,进而痰浊内扰,扰乱心神。主张在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以达疏泄、健脾胃、清火热、和气血为基本治疗原则。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进行化裁治疗抑郁症,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同时强调治疗郁证要注意分清虚实,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3.
介绍栗锦迁主任医师治疗郁证的经验。郁证的发生主要与个人的体质、情志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关。栗师强调对于郁证的治疗应当以中医辨证为主,再辅助结合西医辨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主张按照病情分清郁证之气血痰火食湿郁以何郁为主,多用越鞠丸加减治之。  相似文献   

14.
介绍刘炳凡老中医治疗咳嗽的临床经验。刘老认为,外邪犯肺为本病主要诱因,脾肾阳虚气弱为其内在因素,由此而产生痰饮留伏,干犯肺脏,此为咳嗽反复发作及迁延不愈的主要病理基础。咳嗽的治疗不但要分清表里,还应辨明寒热虚实。心咳主要为心火烁肺证,宜清心泻火、化痰止咳,予凉膈散加减治疗。肺咳中,水火相吸、风痰相搏证,宜疏风散寒、温肺化饮、平火降逆、开结除痰,予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肺热炽盛、气阴两虚证宜清肺化痰、益气养阴,用泻白散加味治疗;肺燥阴虚、久咳伤津证宜清肺养阴、润燥止咳,用叶氏养胃汤加减治疗;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证,宜清热涤痰、肃肺降逆,用《千金》苇茎汤加味治疗。脾咳中,肺脾气虚证宜润肺、健脾、益肾,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阳不足证宜温中暖下、健脾益气,用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肝咳,宜清肺平肝、化痰止咳,用柴芍六君汤、泻白散合金铃芍甘汤加味治疗。肾咳中,脾肾阳虚证宜补火扶阳,用沉香黑锡丹加减治疗;肺肾气阴两虚证宜引纳摄固、补养真元,用人参蛤蚧散加减治疗;肾阳虚水泛证宜崇土制水、温阳利尿,用真武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5.
介绍沈其霖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经验。沈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以肺气虚为主,渐及脾肾,后期肺、脾、肾三脏俱虚,痰浊、血瘀、水饮互结,本虚标实为其主要病机特点。COPD稳定期以本虚为主,即肺、脾、肾三脏亏虚,治疗宜以补肺健脾温肾为法,兼活血化瘀。自拟冬令咳喘膏方应用于临床,收效较佳。  相似文献   

16.
介绍王云启教授治疗胃癌的经验。王教授认为脾胃虚弱是胃癌发生的一个关键因素,痰、瘀、毒邪实互结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对于早中期术后、放化疗后胃癌患者,主张以扶正为主;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强调扶正与祛邪并举,攻补兼施。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7.
介绍吕哲教授治疗失眠的经验。吕教授认为失眠总的病机为“心神被扰,阳不入阴”,辨证分虚实两端,实则为阳盛,火热伤神,常见于肝郁化火、痰火扰心证;虚则为阴血不足,虚热扰乱心神,常见于心肝血虚、肝肾阴虚之证。临床治疗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辨证求本与安神治标并举,疗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8.
介绍胡学军教授治疗咳嗽的临床经验。胡教授认为咳嗽主要分新咳与久咳。新咳病在肺卫,病因为风寒燥热诸邪等,尤以风邪为主,治以轻宣肺卫,再辨寒热虚实。久咳病涉肺脾(胃),病因可概之“风、痰、气、虚”,治以行气化痰为主,并重理肺健脾。理肺采用疏理(如宣肺、降气、清肺、温肺、行气、活血等)和调养(如益肺、养肺、温肺、敛肺等)之法;健脾则分健脾益气和益胃养脾。其认为久病复杂之咳嗽常为多因子致病,主张采用以“病证症”为主的多维辨证方法,综合治疗。善于采用药对、药组等,减缓不良药性、增强药物疗效,并附病案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介绍张勤修教授治疗梅核气的经验。张教授认为梅核气的发生多与七情郁结、气机不利、痰气交阻密切相关,临证治疗重在立足于肝,多脏同调,注重局部症状的缓解,并以情志转移思想指导临床治疗,嘱患者对“不良行为说不”,形成“有张有弛的生活节律”。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0.
介绍黄贵华教授治疗便秘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经验。黄教授认为便秘是由于人体气滞、寒凝、湿阻、热结、气血阴阳亏虚,使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临床上分虚实两端,辨为热秘、气秘、湿热秘、气虚秘、血虚秘、阳虚秘6个证型,予承气汤、四逆汤及自拟经验方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