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结合新疆某电厂工程,基于研究区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电厂生产过程中石油类渗漏可能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对污染物在潜水含水层运移和变化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显示,石油类污染物运移方向与地下水流方向基本一致,因弥散作用导致污染羽面积不断扩大.污染物浓度迁移曲线呈正态分布,在污染源下游400 m处,污染物运移9年时浓度达最大值0.16 mg/L.预测20年后石油类污染物渗漏对潜水含水层的影响范围扩大到36 400 m2,最大运移距离为1 297 m,其污染物运移已超过地下水平均水流所波及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群孔抽水试验是查明不同含水层水力联系、评价地下水资源量、模拟地下水实际开采能力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本文选取漳州市宫口半岛南部风海积平原的蔬菜连片种植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群孔持续性抽水试验模拟开采地下水时水位和水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持续性抽水形成水位负值区,群孔抽水时各抽水孔相互干扰,钻孔单位降深涌水量均有下降,降幅13.0%~31.2%。四个抽水孔L5K2-E、L5K2-S、L5K2-W和L5K2-N氯离子浓度分别升高了163.65、93.94、37.77和126.65 mg/L;矿化度分别升高了266.30、65.34、76.44和313.70 mg/L。持续性抽水降落漏斗范围不断扩大,周边地下水不断向抽水孔迁移,引起了显著的环境负面效应。研究结果可为当地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截渗墙的修建是防治滨海含水层中海水入侵的有效手段,然而它对地下水渗流和排泄的影响是被忽略的.本文通过建立场地尺度的数值模型,模拟了海水入侵的动力学过程,以地下水流速和流量为指标定量评价了截渗墙结构对地下水渗流和排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截渗墙条件下的地下水排泄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墙体下方形成高流速区域,但地下...  相似文献   

4.
以海南东北部滨海浅层地下水的逐时水位、电导率和地表气压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RP图和RQA分析法对地下水系统的内部动力结构进行研究,分析ε和RR的取值对地下水系统比较结果的影响,并对台风过境引发的地下水系统内部动力结构的改变进行了相应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ε的取值对气压子系统的影响较小,但会明显放大或缩小水位和电导率子系统之间的差异性,尤其是电导率子系统,可能导致比较结果完全相反。(2)气压和水位子系统均具有漂移和破碎两种拓扑结构,电导率子系统则以破碎结构为主,部分兼具漂移结构。(3)当台风过境并产生影响时,地表气压出现明显的极小值,而地下水位则相应的出现极大值,RP图上表现为白色带状区域的出现。带状区域的边界可能暗示了台风影响的起止时间,而区域宽度则可能表征了台风的影响时长。此外,个别电导率子系统也相应出现了白色带状区域,很有可能意味着其也受到了过境台风的影响。(4)对于地下水系统而言,其层流态总是比确定性更为显著,系统的平均可预测长度则总是大于"特定状态"的受困时间,表明基于相邻轨道进行预测会获得更长的预见期。  相似文献   

5.
海洋微塑料污染2004年才被英国科学家发现并提出,至今已经成为世界最受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课题组认为公众是海洋微塑料污染的最主要源头。因此课题组立足舟山海域微塑料污染情况,包括塑料垃圾(资源)处理等情况,基于对公众认知的调查问卷,尝试描述以公众为核心、联合各行为主体的海洋微塑料污染源头治理机制,同时提出机制建立条件、困境与未来。此外,课题组关注社区、公益组织和市场的相应行为,力求在未来更为关注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6.
微塑料(粒径5mm的塑料)作为海洋环境中一类新型污染物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从微塑料来源、分布和生态影响等方面总结分析了近年来海洋微塑料研究的进展。结果表明,海洋中的微塑料主要来源于在阳光、风浪和海流等作用下的海上塑料垃圾的分解,陆源塑料垃圾输入、海上船只塑料垃圾的丢弃、水产养殖业漂浮装置的废弃等是海洋中塑料垃圾的主要来源。海洋微塑料分布呈全球化趋势,近岸、大洋、深海和极地都有微塑料的存在,已有研究表明深海是微塑料的主要汇集区。微塑料不但会影响藻类的光合作用,还会影响一些海洋生物的产卵量和繁殖能力,甚至会引起某些海洋生物的营养不良甚至死亡;微塑料自身含有和表面富集的污染物会在水动力作用下影响污染物的全球分布并对海洋生物产生复合毒性影响。为减少海洋塑料垃圾,控制海洋微塑料污染并为污染防治提供支撑,保护海洋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今后的研究方向将主要包括:不同粒径微塑料的快速分离和在线鉴别方法的建立;水动力对微塑料全球迁移变化的影响;微塑料复合毒性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效应及机制;管理和技术体系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等。  相似文献   

7.
海洋微塑料来源、分布及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塑料广泛分布于世界范围内的大洋和近海海域。作为新兴的污染物,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环境威胁巨大。微塑料可以直接或间接被海洋动物摄入,导致其生长减缓或停滞、繁殖被抑制、寿命减短、进食量降低、耗氧量以及酶活性改变。微塑料与海洋浮游植物相互作用会对其生长、光合作用、氧化应激能力等产生影响。然而,微塑料对海洋浮游植物的致毒机理尚未完全明朗,还需更多的相关研究以探明其毒性效应机制。为保护海洋环境安全,更好的治理微塑料污染问题,有必要加强微塑料的相关研究,同时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法规来监管塑料及微塑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厦门滨海湿地退化机制及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滨海湿地是全球生物生产量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极高的资源开发价值和环境调节功能。厦门滨海湿地类型较多,但在海平面逐渐上升、湿地围垦加剧、城市和港口等海岸工程建设增多、海岸水环境污染严重、外来生物入侵、过度采砂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滨海湿地不断退化。要恢复滨海湿地功能,有必要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如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实行湿地恢复计划等,以实现滨海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准确地模拟二重孔隙介质地下水溶质运移 ,本文依据二重孔隙介质法 ,分别对孔隙岩块和裂隙介质建立相应的溶质运移模型 ,将孔隙岩块视为作用于裂隙介质的源或汇 ,对反映岩块和裂隙介质之间物质交换的耦合项进行了数学推导。应用本文方法在济南地区建立起二重孔隙介质溶质运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此方法更实际地反映出裂隙对溶质较强的传导能力和孔隙岩块对溶质较强的贮存能力  相似文献   

10.
海洋微塑料污染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过去10 a,海洋微塑料研究发展迅速,但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突破小粒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检测技术瓶颈、建立标准化的微纳塑料分析检测方法、优化海洋微塑料输运模型以及完善生态风险评估方案等。本文简要概述了近海、大洋和极地微塑料污染的现状,总结了海洋微塑料研究在样品采集和检测分析方面存在的挑战、在海洋微塑料存量估算和海洋微塑料输运模拟及生态风险评估方面存在的不足等,并展望了海洋微塑料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海洋微塑料常规监测、科学研究、风险评估和治理管控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正确评价海岸带开发活动对锦州湾海域产生的影响,从围填海活动和临海工业对海岸带开发活动产生的环境效应影响做了分析,并根据搜集的2004~2008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对锦州湾海域进行了海洋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表明,2000~2009年,锦州湾海域面积减少了约2234ha,自然岸线减少了约2.2km;临海工业的发展及沿岸工厂排放的污染物使锦州湾海域的水质质量下降,主要的污染物为COD和油类,超标的重金属污染物主要为镉、铅、砷。  相似文献   

12.
海洋微塑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豪  梁荣宁  秦伟 《海洋通报》2019,38(6):601-612
海洋微塑料污染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近年来海洋微塑料检测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简要总结了微塑料样品采集及处理方法,并从检测方法的角度系统综述了近些年来微塑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涉及目视分析法、光谱法(如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拉曼光谱法)、热分析法以及其他分析方法等(如质谱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联用法)。本文简要评价了各类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海洋微塑料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并探讨了未来海洋微塑料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海岸带滨水区具有多重功能,是地球上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最活跃的地区,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随着海洋城市建设的加速推进,海岸带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滨水区承受的压力也日益加剧.本文归纳总结了海岸带滨水区开发利用方式及特点,系统地分析了滨水区环境退化的胁迫机理,研究提出了海岸带滨水资源利用的六方面策略:1)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海岸带滨水区的开发利用;2)对滨水区生产和生活岸线布局进行战略调整;3)坚持亲水性原则,精心布局,开发好、利用好海湾滨水资源;4)大力发展海岸带滨水区沙滩特色旅游,高度重视沙滩的保护;5)构建海岸带滨水区生态预警与防范体系;6)实施海岸带滨水区生态修复、加强海湾滨岸生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微塑料在海洋中的分布、生态效应及载体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微塑料通常被定义为最大尺寸小于5 mm的塑料碎片.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微塑料在海洋环境中广泛存在,引起了人们对其潜在影响的关注.由于粒径较小,微塑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水生生物体内,沿着食物链迁移、传递,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在海洋中长期停留的微塑料会吸附环境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等,加剧微塑料对海洋生物...  相似文献   

15.
陈涛  涂晨  郭鹏鹏  周倩  骆永明 《海洋学报》2018,40(12):112-119
微塑料因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可作为重金属、有机污染物以及病原微生物的载体。已有研究表明,微塑料表面附着的微生物主要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本研究以山东省海岸带环境中常见的两类软质塑料——发泡类聚苯乙烯(expanded polystyrene,EPS)和聚乙烯薄膜(polyethylene films,PE)为研究对象,比较了MP FastDNA®和MOBIO PowerSoil®两种DNA提取试剂盒对微塑料表面生物膜DNA的提取效果,探讨了不同的微塑料粒径和数量对DNA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P FastDNA®试剂盒对两种软质微塑料表面生物膜DNA的提取浓度显著低于MOBIO PowerSoil®试剂盒(1.0~12.5倍)。采用MP FastDNA®试剂盒提取的PE表面DNA的浓度约为EPS的1.3~4.4倍。当微塑料数量不大于20片时,小粒径(1~3 mm)的EPS表面生物膜DNA浓度显著高于大粒径(3~5 mm) EPS,而对于PE薄膜则相反。对于两种粒径的EPS,微塑料表面DNA浓度均随着微塑料数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但对于小粒径(1~3 mm)的PE薄膜,DNA浓度随微塑料数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而大粒径(3~5 mm)的PE薄膜表面DNA浓度随微塑料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微塑料的粒径和数量对其表面DNA提取效果影响的差异与微塑料的类型及其理化性质有关。本研究可为海洋与海岸环境中微塑料表面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研究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沿海区域水环境容量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蓉蓉  逄勇  屈健  陈可  莫旭东  蒋咏 《海洋通报》2012,31(2):214-222
在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发展的背景下,研究海洋水体环境容量是实施海洋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基础和前提。以江苏省沿海区域(包括连云港、盐城、南通在内的沿海三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人海排污口排污方式的不同,将沿海排污区域划分为沿岸区域和离岸区域两部分,分别建立了2种区域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结合近岸海域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和污染物通量计算模型对三市的沿海区域水环境容量、人海河流污染物通量分别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测算得到2007年沿海三市污染排放贡献率,并通过污染排放贡献率计算得到沿海三市最大允许人海量。结果表明,江苏省沿海区域COD的水环境容量为1 249 231 t/a,其中沿岸海域水环境容量为968 921 t/a,离岸海域水环境容量为280 310 t/a,沿海三市的COD排放贡献率为44%;江苏省沿海区域氨氮的水环境容量为73 658 t/a,其中沿岸海域水环境容量为47 728t/a,离岸海域水环境容量为25 930 t/a,沿海三市的氨氮排放贡献率为65%。该研究成果可为江苏省沿海区域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岸湿地退化压力因素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海岸湿地类型、特点和分布进行了论述.通过分析指出围垦、城市与港口开发、污染、海岸侵蚀、油气资源开发、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和海平面上升等环境压力因素是造成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综合矩阵因子分析表明,不同的海岸湿地类型所承受的环境压力和所遭受的环境退化程度是不同的,其中三角洲、海岸潟湖、砂质海岸、珊瑚礁、淤泥质海岸、滨岸沼泽和红树林等湿地类型遭受的环境压力最大,环境退化也最严重;指出了人为因素是造成海岸湿地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海洋环境中微塑料和多环芳烃(PAHs)污染日益严重,以滤食动物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聚苯乙烯微塑料和芘单一及联合暴露对菲律宾蛤仔的毒性效应.分别采用两个聚苯乙烯微塑料粒径(0.3μm和6μm,20 μg/L)和两个芘浓度水平(10 μg/L和100μg/L)单独和...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9年4月在浙江近岸海域采集的47个浮游植物水样,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类群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1种,隶属于4门32属,其中硅藻26属69种,甲藻4属10种,硅藻在种类数上占优势,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cata为优势种。(2)各水层浮游植物总细胞密度为(2~236.8)×102个/dm3,平均值为41.9×102个/dm3。平面分布上,表层和5 m层的浮游植物总细胞密度分布趋势较一致,即调查区域最南端出现高值区(>200×102个/dm3),沿岸向北则细胞密度值呈递减趋势。硅藻细胞密度为(1.2~236.4)×102个/dm3,平均值为40.88×102个/dm3,与浮游植物总细胞密度分布趋势基本一致。甲藻细胞密度为(0~13.6)×102个/dm3,平均值为0.94×102个/dm3。垂直分布上,浮游植物总细胞密度大小依次为30 m层(82.5×102个/dm3)>表层(35.3×102个/dm3)>10 m层(31.9×102个/dm3)>5 m层(31.8×102个/dm3)。断面分布上,浮游植物总细胞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D断面(83.1×102个/dm3)>C断面(36.5×102个/dm3)>B断面(30.9×102个/dm3)>A断面(16.3×102个/dm3)。(3)总体上,浮游植物生态分布与水温、营养盐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