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农村土地制度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在加入WTO后,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与世界整体的关联度正在逐步提高,农业经营的市场化和规模化倾向越来越强,这势必导致农村土地产权进行适应性的改革。我国农村多年的改革已使产品市场的产业化建设初步完成,而按照渐进式改革的内在逻辑,就要求农村必须将改革继续深化到土地等要素市逻辑,  相似文献   

2.
吴健斌:<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土地流转制度方面作了多处改动,对比以往,蔡教授认为<决定>有什么突破?特别是在目前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国出口需求剧减的复杂环境下,在国内城乡收入差距日趋扩大的形势下,<决定>对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逐步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有何作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经过2014年的制度设计,在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之后,相关改革文件将陆续出台。2015年,将真正开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大幕。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该意见直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最为复杂的核心课题。  相似文献   

4.
吴垠 《国土资源》2014,(8):8-10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其中,"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的提法既是众望所归的"亮点"和"新意",亦是破解当前农村改革、土地流转、城镇化发展动力的重要突破口。但是,应该赋予农民怎样  相似文献   

5.
三条底线不能突破:第一,不能改变土地所有制,就是农民集体所有;第二,不能改变土地的用途,农地必须农用;第三,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损害农民的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6.
关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地制度改革的背景 农地制度问题是目前中国农村的核心问题。围绕农村土地承包权和承包期限的设计、保护,中国上上下下展开了一场复杂、而且将是旷日持久的争论。 人民公社解体已近20年,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并对农地制度的演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以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中央政府会把社会稳定当作施政的第一目标,而防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存在“待遇”上的巨大差异,集体建设用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不平等的“待遇”,使集体建设用地不能以市场方式有效地合理配置,影响到农业、农村和农民稳定与发展。允许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变土地供应制度,建立以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城乡建设用地统一的市场,建立农民土地保障基金机制是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农村土地改革、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征地用途管制以及补偿安置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这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征地管理及征地制度改革十分关注和重视,同时也说明征地管理制度确有改革和完善的一必要.  相似文献   

9.
对国内3种典型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创新改革实践:重庆市"地票"、成都市"城乡统筹"和嘉兴市"两分两换"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了不同土地制度创新改革实践下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及管理模式的适应环境。并通过总结归纳,得出土地制度创新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吴岗 《国土资源》2014,(3):18-1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明确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当前,社会各界对土地改革的议论不少,很多人希望改革的步子能快一些、改革的范围能大一些。但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事关重大,必须在中央统一部署下,按照"守住底线、试点先行"的原则,审慎稳妥推进。究竟我国土地制度如何改革,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让静态的土地"流"起来,使沉睡的资源让"活"起来,这是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核心追求,努力拓展土地"流"与资源"活"的制度空间,是当下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需要做出的不懈努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主要是指依法维护农民的三大基本权利,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三是宅基地用益物权。根据物权法规定,完整的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目前法律规定农民对承包地拥有占有、使用、收益权,而对宅基  相似文献   

12.
正回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或许对其未来的改革取向认识有所帮助。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这一段表述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热议。然则,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未来究竟会如何变革?我们需要回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或许才能对其未来的改革取向获得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首先,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并非自始就实行集体所有制。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土地制度的"二元结构"刺激了改革开放的动力神经,也引发了诸多弊端的显现。中国的改革开放发轫于贫穷落后的农村,启动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土地制度的改革发展。我国土地制度的二元性结构,刺激了改革开放的动力神经,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土地制度中诸多弊端的显现。随着近年来严重依赖土地的发展模式深度固化,土地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由经济层面波及到政治层面。因此,农村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迫在眉睫,其中有两个问题是最容易受到公众关注的。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整治的突破口在于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是统筹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根本途径,也是当前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服务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大举措。从浙江省来看,农村土地整治有潜力、有基础,但进一步扩大也面临诸多困难。笔者认为,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必须着力进行制度和机  相似文献   

15.
<正>一、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历史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曾经经历了三次大变革。第一次是土地改革,把封建土地所有的土地制度改造为农民私有的土地制度。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国家将土地使用权无偿、无限期提供给用地者,土地使用权不能在土地使用者之间流转。第二次是农业合作化,将农民私有的土地制度改造为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土地制度。改革的结果使农民失去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  相似文献   

16.
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准确理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有关精神,妥善处理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的几重关系。一、妥善处理好农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流转的关系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必须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一是妥善处理好农村土  相似文献   

17.
18.
所谓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和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将土地使用权(经营权)从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转移给其他农户或经营者,实现规模化经营。从一定意义上讲土地流转是必然的趋势,也是提高其使用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2015年3月义乌市被列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承担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任务;2016年9月,原国土资源部又部署义乌市统筹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土地征收制度两项改革。试点开展以来,义乌市紧紧围绕中央部署,严格落实自然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要求,以“让人民满意”为改革原动力,坚持党委负总责、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市域一盘棋推进,妥善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系统破解了“人、地、钱”问题,保障了农民基本权利,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益,广大农民获得感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2月,中共湖南省委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并在省内组织相关专题调研。在此背景下,湖南省国土资源系统针对新一轮改革的焦点——深化农村土地管理改革问题组织了多次的调研,形成关于农村土地管理问题现状与改革建议的专题调研报告,以下为报告部分内容的摘编。【耕地保护篇】政策动向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