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以后高度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效益,本文以深圳市为例,利用其2009—2014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以及动态度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熵值法从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4个角度选取23个指标评估深圳市的土地利用效益及各效益的调度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深圳市土地利用率已达93%,建设用地率达48.49%,土地综合利用程度逐年提高,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趋向单一,各指数年变化率均逐渐降低;2)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提高,生态效益降低,综合效益逐年提高;3)各分项效益子系统从基本协调上升到高度协调。深圳市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及效益评价,为深圳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可持续土地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并对其他高度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浙江省基本农田划区定界相关情况,探讨了以基本农田划区定界资料和调整资料为依据,将基本农田保护范围落实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的技术路线,分析了基本农田上图面积与应保面积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9年与2014年深圳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分析其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其空间布局,有利于实现区域土地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运用多种指标及模型从土地利用的综合程度、组合类型和各地类区位意义3个方面来分析深圳市10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交通用地、城镇工矿用地、耕地面积有所增加,但总体变化不大,趋势放缓,各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组合类型上表现为整体功能较弱、类型数少,各区组合多包含城镇及工矿用地与林地,分布集中连片,主导着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程度变化上,整体综合指数较高并有所增加,表明利用程度高且处于持续发展中,但各区之间程度高低不一;区位意义在各区域地类上表现也不尽相同且变化不大。结论:研究区域土地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人多地少态势明显,区域间土地利用结构存在明显分异规律,区域发展协调性不够,利用布局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4.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土地资源承载力概念入手,结合深圳市城市发展制约因素和城市发展的目标分析,从土地人口承载力、经济承载力、社会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栽力四方面构建了深圳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深圳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了提高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笔者以经济发达,人地矛盾突出的江阴市及其桐岐镇为研究区,在修编江阴市及铜岐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在MapInfo的支持下,以Delphi3为主要开发工具,研究,设计,开发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不仅能满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在性能上的要求,而且具备用途管制与指标控制,土地利用信息动态更新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核密度分析、空间分析法,通过构建道路网络数据集,分析坪山区6个街道23个社区健身体育设施的可达性、服务覆盖水平等,探讨研究区体育设施与居民住宅点的一致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坪山区体育设施空间布局与人口分布不适配情况明显,区域间分异性较大,15 min健身圈范围内体育设施有效服务居民点比例较高,从人本视角剖析研究区体育设施有效服务范围与居民点的布局关系,以期进一步提升便民体育设施与人的适配性,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管理、评估等提供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2001年和2011年2期TM图像为数据源,采用分类后比较法提取了10 a间天津市蓟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利用空间分析算法生成地形起伏度和坡度2个地形因子,分析了不同地形特征上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及变化特征;从类型转换和动态度2个方面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与地形起伏度和坡度的相关关系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形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有显著的影响,在微缓起伏地形上,居民地增加最多,其次是水域,而林地减少最多;在低起伏和中起伏地形上,居民地增加最多;在山地起伏地形上,居民地有所增加;在高山起伏地形上,只有林地和未利用地有少量变化。该结果可以为天津市蓟县的生态保护以及半山区县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用分形理论建立了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镶嵌体的分形结构模型,对各种景观的分维值进行了计算,讨论了各种景观形态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及三峡工程实施十年间其稳定性和复杂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分维值是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覆被镶嵌体景观格局的一种综合性定量指标,通过对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分维值进行分析,可以获取其形态的复杂性、稳定性信息。1992年和2002年两个时期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类型斑块形态复杂性和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依次为:未利用地、草地、建设用地、灌木林、森林、水田、旱地。十年间研究区旱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斑块形态变得愈加不规则,草地、灌木林、森林和水田的斑块形状变得愈加规则;十年间研究区旱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形态稳定性变弱,草地、森林、灌木林和水田的形态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近10年来随着旅游经济的增长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探索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各类用地类型的变化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得出的数学模型基础上,预测部分地类用地的数量及旅游经济的发展规模,为土地利用规划和旅游规划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以山西省怀仁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为例,阐述了利用RS,GIS技术获取土地利用信息,开展外业调查,采集、处理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建立县级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全过程。该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立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标准和要求,实现土地利用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矢量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对深圳市城市土地利用变更模拟中的邻域影响力进行了讨论,选取矢量密度因子及矢量邻域索引构建邻域影响力函数.根据深圳市路网数据及相关参数权重,计算地块通达度及发展为居住或生产用地的适宜度,同时结合政府规划的土地利用分区状态进行土地利用变更的模拟.使用Kappa...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及趋势分析——以琼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频繁,而这些变化受自然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制约。以琼海市为研究区,分别对2006、2010、2014年的Landsat影像采取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方法提取土地利用信息,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马尔可夫模型预测土地利用趋势。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驱动力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预测出2018和2020年的用地数量和结构。研究成果能为土地利用布局调整和优化等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体现了3S技术在县级土地更新调查中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在MAPGIS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中通过专题数据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从内业判读,到外业调查,然后进行数据入库前的检查,分析数据的精度,入库后的相关处理和检查,最后建立新荣区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通过建立的数据库,进行统计和汇总,输出各种专题图表,供土地部门进行合理规划和决策。  相似文献   

14.
每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工作,由于时间周期长,导致无法实时准确掌握用地数据,影响政府行政效率.本文针对现有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运用土地利用实时变更系统,探索变更监管工作的技术创新,从而能即时、准确的掌握辖区土地利用现状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环境一号小卫星影像在土地利用研究领域的应用潜能,本文以广西钦北区为例,对其进行计算机监督分类,在评定监督分类模板精度的前提下,参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农村数据库,对计算机监督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定,最后利用计算机自动地将分类结果发送到实地进行野外验证,并对分类的结果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以此证明提升环境一号CCD影像自动分类精度和准确度能满足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选取资源型城市平顶山市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影像及统计资料为基础数据,对平顶山市2000~2011年各子区环境承载力与土地利用程度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平顶山各辖区间土地利用变化与区域环境承载力呈正相关关系,且前者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后者。在空间分布上,各评价单元的土地利用变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区域环境承载力除石龙区外均呈增加趋势;在时间分布上,评价单元内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较大,大部分土地利用层级有所提升,区域环境承载力在主要子区上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0年、2005年TM影像获取的土地利用信息,以武汉市为研究区域,根据其土地利用结构特征,以GIS技术为数据分析平台,构造了综合性生态风险指数。同时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对生态风险指数进行了变量空间化,通过对生态风险指数采样结果进行半变异函数分析和空间插值,编制了武汉生态风险程度分布图,以分析解释研究区的生态风险空间分布特征和形成机理。结果显示:2000年、2005年研究区生态风险水平分为3个层次,广大的植被和水域集中分布区域属于低生态风险区,城市建成区和靠近城市建成区边缘形成中度生态风险和生态风险相对较高的分布区域。5 a内各个等级分布的空间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提高计算机遥感影像的分类精度,是遥感应用中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作者以规则的形式表示遥感影像解译知识,使用TM影像数据和DEM、坡度、土地利用图等地理辅助数据,从遥感影像处理/地理数据/专家知识一体化的角度出发,使用基于知识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改善了分类精度。实例研究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以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作为研究区,利用TM1、2、3波段组合的遥感影像数据,采用Erdas、ArcGIS、ArcView等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2007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图像预处理及目视解译,获取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0.
土地例行督察的目的是落实国家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构建新型土地管理与执法监督的长效机制,而不应仅仅是一种应急或者应对机制。开展土地例行督察,事先须在组织保障、干部人员、后勤服务、联络沟通、工作纪律方面做好精心的准备。工作中需要加强质量管控,边查边改,标本兼治。云南省玉溪市的试点实践表明,深入实际的土地例行督察比重点督察、专项督察、卫片执法等其他督察形式更具有全面性、系统性、主动性、经常性和治本性,更能掌握基层土地利用的真实情况,更能了解当地土地管理中的一些重大和普遍性问题,更能够推进地方政府共同管地责任机制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