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有发  董奇珍 《中国地震》1994,10(4):405-413
在本文中叙述了地震地电学方法判断地震活动趋势的8条指标:1.电性前兆出现的部位;2.地电年变化背景场;3.地震地电阻率ρs的早期下降变化;4.中期平稳波动变化;5.短期加速下降变化;6.临震快速回返变化;7.电性多参数无纲前兆;8△.T的对数与M之间的统计关系。  相似文献   

2.
自转微椭、非均匀地球的潮汐变形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鉴于当前国际上关于自转微椭、非均匀地球(SREHI)的固体潮汐响应的结果之间存在明显分歧,特别是Love数k及重力潮汐因子δ对纬度的依赖情况截然不同,本文借助于摄动法与张量正则分量的广义球谐展开建立起来的侧向非均匀、自转微椭、粘弹地球的潮汐模拟理论,计算了SREHI地球的潮汐形变及相应的引力位变化.结果表明,描述径向位移的Love数的纬度依赖部分系数h_+与球对称部分h_0+δh_0之比不大于1.0‰;对O_1波为0.27‰;对M_2波为0.19‰;对M_3波为0.49‰;对M_4波为0.88‰.描述地球引力位变化的Love数的纬度依赖部分系数k_+与球对称部分k_0+δk_0之比小于3.0‰;对O_1波为2.67‰;对M_2波为1.89‰;对M_3波为2.24‰;对M_4波为2.70‰.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震勘探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妙月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Z1):257-265
综述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50年来我国地震勘探事业及其研究工作的进展.研究进展主要包括:(1)探测地质体几何结构的进展;(2)探测地质体物性结构的进展;(3)复杂结构勘探研究进展;(4)精细结构勘探研究进展;(5)岩性勘探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1.国外地震地电学的观测现状和某些研究结果;2.探测孕震层位的岩体电学性质;3.电性多参数综合观测。  相似文献   

5.
简述国内外在垃圾填埋场动力稳定机理及稳定分析方面的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包括:1.垃圾土(MSW)与接触面的属性参数;2.垃圾土的本构模型;3.填埋场动力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下列关系式测定和估计和沿北太平洋地震区12个震源的强和大的浅层主震重现间隔:logT:=0.30Mmin+0.15Mp-0.27logM0+5.24 Mt=1.05Mmin-0.47Mp+0.60logmO-12.39其中Tt为事件间隔时间,按年数测量;Mmin为所考虑最小主震的面波震级;Mp为前一个主震的震级;Mf为后面跟着发生的主震震级;M0为每年每个震海的矩率。Tt对M  相似文献   

7.
龙门山地震带毗邻平原地区和大都市,多以中等地震活动方式释放应变能。对龙门山地震带地震活动特点研究之后,认真探讨了用于该带地震预报研究的震兆标志。其指标和标志是:1.频度和最大震级分形Rn、Rm≥|±1.5|;2.算法复杂性C(n)≥|±σn-1|;3.η≥|±σn-1|;4.max持续低于长期的max值;5.累积滑动频度∑N持续增高。  相似文献   

8.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gravity field in the capital reg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patialandtemporalvariationof gravity fieldinthecapitalregionChang-CaiHUA;(华昌才)YongGUO;(果勇)Duan-FaLIU;(刘瑞法)GangXIAO;(肖钢),J.T....  相似文献   

9.
对华北地区韧性剪切带几种代表上、中、下地壳深度的糜棱岩及其围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纵波速度测定及各向异性研究.对实验样品的纵波速度测定得到以下结果:1.沿糜棱岩面理方向的纵波速度大于与面理垂直方向的纵波速度,差值为0.15-0.30km/s,各向异性为3%-5%;2.糜棱岩的纵波速度低于其围岩的纵波速度,差值为0.10-0.45km/s;3.中地壳角闪岩相糜棱岩的纵波速度各向异性高于上地壳绿片岩相糜棱岩和下地壳麻粒岩相糜棱岩的各向异性;4.地震波速各向异性与糜棱岩矿物优选定向有关.  相似文献   

10.
高温高压下弹性波速测量是研究地球深部物质状态、性质和运动等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现今人们认为,脱水是引起地球内部地震波速度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Kern,1982;Ito,1990;Christensen,1989;Popp,Kern,1993;宋茂双等,1996;周文戈,1998;赵志丹等,1996).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等资料表明,云母、闪石和蛇纹石等含水矿物的脱水作用是地球深部水的主要来源(Ulmer,Tromsdorff,1995;Ito,Tatsumi,1995;Newton,1989).蛇纹石是地幔的主要矿物——橄榄石和辉石的主要蚀变矿物,含H2O量达13%(wt),远远高于其它含水矿…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云南地区Ms≥5.0级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在对云南地区地震目录完整性和均匀性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和分析了20世纪云南地区Ms≥5.0级地震活动时、空、强分布的基本特征。有以下主要认识:(1)6.7级以上大震存在十年尺度的活跃-平静交替活动过程;(2)50年左右的大震复发周期;(3)5级以上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具有很大的随机性,5-6级地震活动不存在活跃期和平静期之分;Ms≥5.0级地震有约2.6次/年的期望年发生率,每年发生0.8-4.5次Ms≥5.0级地震的自然概率是68.3%;(4)6级以上地震具有空间丛集特征,云南全区80%的6级以上地震只分布在全区20%左右的面积上;(5)以金沙江-红河断裂带为界,6.7级以上大震成组地在滇西和滇东交替活动;(6)5级以上地震活动的b值为0.69。  相似文献   

12.
吴敬文博士简介吴敬文博士1970后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学士衔;1970—1975年先后任职于香港玛丽医院,英国格拉斯哥皇家医院及伦敦汉默密士医院,并获E.C.F.M.G.E及M,R.C.P(UK)衔;1979年一1993年先后获南澳洲医学委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动力学方程,求解了定态情况下磁层中上行离子沿磁力线的分布函数,针对不同的K指数,分别对北半球极光带区起源的上行离子O、H和He在子午面内沿磁力线的密度分布及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沿磁力线向外,上行离子密度在近地空间呈急剧下降趋势,在远地空间呈缓慢下降趋势;2.重离子或初始能量较小的离子,其密度沿磁力线向外下降较快;3.K指数越大,离子进入磁层的空间范围越大;4.离子的投掷角分布对密度分布的影响甚小;5.离子密度沿磁力线的下降程度随到X轴距离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6.在典型参数条件下,求得上行离子O在等离子体片边界附近的密度为10-3-10-2个cm-3,这与观测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学断面地球物理研究的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功建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Z1):110-120
地球物理在中国地学断面图的编制和综合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简要地概述了古地磁用于研究中国大陆的形成与演化;人工地震,特别是反射地震成功地用于研究地壳细结构;大地电磁用于了解壳内和岩石圈地幔的高导层;重、磁、地热,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解决地质问题上均取得了新进展.在综合解释上,研制出多种地球物理方法的人机交互解释系统,以及研制出在微机上实现数字化等成果.简介了地学断面成果受到国外同行的广泛重视.最后提出了地学断面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何翔 《地震研究》1994,17(3):248-253
用维尼迪科夫调和分析方法,对楚雄台倾斜固体潮观测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研究M2波γ值的时间变化及其与地震的关系,发现其特征是:1.正常情况下,楚雄台γ值没有时间变化;地震的孕育与发生致使γ值有1.0%-9.3%的短期震兆变化;2.七级大震孕育时期,γ值存在趋势性变化;3γ值的变化是非均匀的,它与构造活动有关;4。小震群活动对γ值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16.
关于解地球物理中病态方程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三种重要的数值方法:1.吉洪诺夫正则化方法和适应正则化方法;2.预条件子方法;3.数值相关性技术.首先对这几种方法的新进展进行了评述,其次提出了几种合理选择正则子的方法并且建立了一个适应正则化算法.根据地球物理中病态方程的特性,推广了预条件子的概念并且提出了选择预条件子的若干方法.同时讨论了这些方法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CDSN宽频带数字记录,计算了不对称双侧破裂模式的P波远场位移谱,用频谱方法研究中强地震的震源参数,并将它应用于1989年9月22日四川小金MS=6.6级地震的震源参数研究中。研究结果表明,断层长度为8.4km;宽度为2.9km;动力学参数:地震矩为4.7×1017N·m;平均位错64.6cm;应力降18.9×105Pa.并用余震震源深度分布的空间图象证明了:地震断层为走向NW33°的走滑断层,断层面倾向为北东,倾角约为20°。  相似文献   

18.
含硬包体试样微破裂图象演变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许昭永  胡毅力 《地震学报》1997,19(3):317-322
含硬包体试样在双轴加压下的微破裂图象为:加压初期,微破裂先在试样周围活动,中部形成空区;随1增加,微破裂空区逐步变小;1再增加,微破裂在原空区内活跃,而原活跃区的微破裂则减少;临近主破裂时,微破裂逐步形成条带;条带上的微破裂来回跳跃;微破裂空间分维Ds从小到大,临近主破裂前转为降低.这些特征在以往破裂实验中很少提到,但与强震前地震活动图象的长期活动特征有一定的相似性.文中以澜沧-耿马地震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赵燕来  梅世蓉 《中国地震》1994,10(3):217-222
本文利用渤海及其邻区(115.0°-124.0°E,36.0°-42.0°N)三维速度结构的最新成果,探讨了该区的b值分布。研究发现:高、低速区的b值各有特点,明显地与速度结构直接相关;京津、渤海地壳高速区内的b值较低(0.67,0.78),而冀辽、冀东低速区内的b值较高(0.85,0.91);海城、唐山大震前的b值异常只局限于震中附近,均未波及渤海,似被低速带所阻;而冀辽、冀东低速区b值曲线的呼应则似与低速带的展布有关;渤中地区20余年来的b值一直都很稳定,但京西北在唐山大震后出现了b值异常。  相似文献   

20.
1.第12届国际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讨论会(ⅫInternationalSymposiumonEnvironmentalBiogeochemistry)日期:1995年9月3-8日地点:巴西里约热内卢联系人及地址:R.Oremland,USGS,345MiddlefieldRd,MemoPark,CA94025;fax415-329-4463;roremlan@rcamnl.wr.usgs.gov·本届讨论会的主题是:生物圈和大气的变化。2.国际水库诱发地震活动讨论会(InternationalSymposiumonReservoir-InducedSeismicity)日期:1995年11月1-5日地点:中国北京主办单位:中国水电工程学会;中国大坝委员会等联系人及地址:H.Chen,Inst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