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兴凯湖富营养化的问题,应用生态动力学模型DELFT-3D对兴凯湖进行数值模拟,确立了一套适用于兴凯湖的特征参数,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进行准确性检验,结果显示DELFT-3D耦合模型较好地模拟了兴凯湖水质情况和藻类浓度动态,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设置不同控制情景,模拟长时间序列下兴凯湖营养物投入与湖泊水质、藻类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小兴凯湖在惯性发展模式下TN、TP和Chl.a浓度迅速增加,Chl.a浓度的初始值为8.96 mg/m3,到2015年和2020年分别提高了32.37%和65.51%,尤其是在5月和8月的两个峰值区,小兴凯湖面临严峻的藻类水华风险;相对于TP,大、小兴凯湖Chl.a浓度随TN入湖量的变化趋势更显著.在满足Dillion模型计算的兴凯湖承载力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削减力度,可以使小兴凯湖水质保持在Ⅲ类水水平,大兴凯湖保持在Ⅱ类水水平,小兴凯湖对大兴凯湖起到了缓冲带的作用,应增加Chl.a为兴凯湖富营养化控制标准,为藻类水华提供预警.  相似文献   

2.
兴凯湖水环境状况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朴德雄  王凤昆 《湖泊科学》2011,23(2):196-202
兴凯湖是中、俄界湖.监测统计数据显示,1994-1998年,大兴凯湖CODMn为5.42mg/L,BOD5为1.59-2.91mg/L,TP为0.35mg/L,已达中一富营养水平;2009年监测报告显示,大兴凯湖CODMn平均为4.09mg/L,氨氮平均值为0.466mg/L,水质由Ⅱ类标准下降到Ⅲ类,有进一步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元谋断裂有强烈、复杂和多阶段的新活动,表现西盘先断陷成湖,后回升成阶地,并在东盘水平挤压下时而顺扭、时而反扭,使阶地变形、错位、掀斜,并在湖积中形成轴向或走向与主干断裂成向南或向北锐角相交的新褶皱与断层,构成新“人”字形构造。 此带地处滇西南北带中段,灾害性地震危情不如南、北两端严重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盐湖对维系区域生态平衡、保障农业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受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影响,盆地湖泊格局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为分析盆地盐湖变化特征,本文以小柴旦湖为例,基于长时间序列卫星数据,利用随机森林法提取盐湖水域范围并解构、评估“点—线—面”形态变化,同时构建矿化度指数表征盐湖资源禀赋。结果表明:(1) 1990—2022年小柴旦湖面积呈“缓减—缓增—快增”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岸线长度呈阶段性变化(2016年后增长明显),湖泊质心总体向西北方向迁移,截止2022年湖泊质心累计迁移距离为2363.49 m。(2) 1990—2022年矿化度指数波动下降,呈“淡化”态势。(3)气象数据显示研究区年平均气温升高、年降水量增多、年潜在蒸散量下降,处于暖湿化轻度转型期,降水增多、蒸发下降、增温引起的冰雪融水增加综合叠加效应引起区域水资源增加,进而导致湖泊扩张和“淡化”。(4)小柴旦湖扩张和“淡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平衡影响明显,一方面,影响湖区周边基础设施,近70 km2区域受淹没直接影响,包括德小高速公路、柳格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另一方面,作为资源型湖泊,小柴旦湖...  相似文献   

5.
伊塞克湖     
伊塞克湖为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高山不冻湖,在天山北麓。唐代称它为“热海”、“咸海”或“大清池”,是当时通往西域的交通线所经之地。玄奘曾云:“清池亦云热海,见其对凌山不冻,故得此名,其水未必温也。”伊塞克”在吉尔吉斯语中意为“暖湖’,湖面终年不冻。湖长178公里,最宽处60公里,深668米,平均深度278米,蓄水量1738立方公里,湖面海拔1608米,面积6236平方公里,湖水的透明度超过12米。温和干燥的湖区气候,明净的湖水,清新的高山空气,疗效卓著的的泥浴和矿泉,南国的骄阳和葱郁的森林,适于人们疗养,这里的休养区占地达2.3万平方公里。在世界上海拔超过1200米的高山湖中,伊塞克湖的面积仅次于南美洲之  相似文献   

6.
淀山湖、小兴凯湖和洱海分别处在不同的营养阶段,夏季都存在蓝藻水华现象,有效控制蓝藻水华应控氮还是控磷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营养物加富生物测试的试验方法,研究和比较三个湖泊限制性营养元素(N和P)夏季对浮游藻类生长的刺激作用,并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方法(LSD)检验试验结果的显著性.结果表明:淀山湖(TN/TP=10左右)、洱海(TN/TP=29左右)、小兴凯湖(TN/TP=9左右)在夏季分别表现出显著的氮响应、氮磷双重响应、氮响应;较低氮磷比的营养程度较高的湖泊(淀山湖和小兴凯湖)夏季应控制氮含量,若添加氮更容易引发蓝藻(微囊藻)水华,而高氮磷比的初期富营养化湖泊(洱海)夏季应同时控制氮磷含量,同时添加氮磷的交互作用容易引发蓝藻(微囊藻)水华.  相似文献   

7.
李文慧 《地球》2021,(1):14-19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横跨湘、鄂,水域面积2820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她北接长江,南通湘、资、沅、澧四河,因有调蓄江河洪水之能,也被称为“长江之肾”。  相似文献   

8.
茂名是广东一座秀丽的滨海城市,被称为“中国第一滩”的美丽海滨就在这里,而与“第一滩”隔城相望的“第一矿湖”,则使茂名的秀丽更添几分色彩。矿湖是当年因开采油页岩而留下的露天矿坑,后期经生态修复形成了湖。海蓝湖清,沙滩绿林,海陆交相辉映,天地自然融合,这就是正在建设中的茂名国家矿山公园。  相似文献   

9.
博斯腾湖水质现状(2010-2011年)及近50年来演变趋势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博斯腾湖(简称博湖)6个采样点周年(2010年6月-2011年6月)水质调查分析表明,博湖水质空间差异明显,但不同样点水质月变化无一致趋势.大湖区西北角水域水质最差;开都河入湖处水质月变化幅度大,水质相对较好;中东部水域水质处于中间水平.小湖区喇嘛湖水质最好,介于Ⅰ-Ⅲ级之间;北闸附近的湖沼湿地,水质差,多为Ⅴ类和劣Ⅴ...  相似文献   

10.
滇池北缘草海地区的草2孔,含丰富的孢粉和藻类化石,根据其成分的变化,并与现代湖底层沉积物中花粉和藻类分布规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距今约50000年以来,滇池经历了由浅湖-大湖(湖进)-浅湖(湖退)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1.
郭娅 《地球》2021,(1):44-47
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是您听说过“水往高处流”的倒流湖吗?我国确实有这样一个奇妙的“倒流”湖,它闻名遐迩,那就是滇池。滇池位于我国云南省昆明市西南侧,是云南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中国第六大的淡水湖,有着“高原明珠”的美誉。滇池现有面积311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5米,湖面海拔1886米。  相似文献   

12.
“引江济太”对2016年后太湖总磷反弹的直接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引江济太”工程将总磷浓度偏高的长江水引入太湖后对2016年后太湖总磷反弹的影响,本文实测并收集整理了2016年前后“引江济太”调水入湖水量、磷通量及全太湖入湖水量、磷通量与太湖磷存量等数据,对2016年前后“引江济太”调水入湖水量、磷通量、磷形态与其他入湖河道水量、磷通量、磷形态以及全太湖的水质、受水区贡湖的水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前后,“引江济太”年均入湖磷通量为97.56 t,年均入湖水量为8.16亿m3,从调水量、入湖磷通量、调水后短期磷响应及各湖区磷增量来看,“引江济太”与2016年后太湖总磷反弹相关性不强.“引江济太”调水累计入湖磷通量为877.97 t,占太湖总入湖磷通量的4.58%,累计入湖水量占太湖累计入湖水量的7.36%,单位水量携带的磷通量仅为其他来水的一半左右,占比相对有限.与太湖主要入湖河流相比,“引江济太”调水属于优质来水,湖泊的入湖河流总磷浓度一般都高于湖泊本身的总磷浓度,“引江济太”调水总磷浓度偏高属于正常范围.目前“引江济太”工程在保证供水安全、缓解水华危机的同时对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的太湖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未来引水量增加的情况下,必须继续关注引水带来的磷通量与太湖磷循环系统的关系,确保“引江济太”对太湖继续产生良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兴凯湖春季水体悬浮颗粒物和CDOM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兴凯湖水体光学活性物质的吸收特性、来源和空间分布以及对400~700 nm范围内总吸收的贡献,于2013年5月对该水体进行野外实验,对水体中浮游藻类、非藻类颗粒物和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的吸收特性和水质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总悬浮颗粒物的吸收光谱与非藻类颗粒物相似,色素颗粒物含量较少且单一,非藻类颗粒物在总悬浮颗粒物吸收中占主导地位,其贡献率始终在50%以上.CDOM吸收曲线的拟合函数斜率值Sg均高于其它水体.440 nm处总悬浮颗粒物和非藻类颗粒物的吸收系数ap(440)、ad(440)与总悬浮颗粒物、无机悬浮颗粒物和有机悬浮颗粒物浓度相关性均较好,与叶绿素a(Chl.a)浓度的相关性较差.兴凯湖与其它Ⅱ类水体的差异性表现在440 nm处CDOM吸收系数ag(440)与Chl.a浓度、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均无显著相关性,说明DOC以无色部分为主.总体上,大兴凯湖各吸收系数和水质参数均值均低于小兴凯湖,后者水质受农耕区退水及周围渔业、旅游业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周玉凤  袁立明 《地球》2011,(10):78-81
在唐代诗人戴叔伦的小诗《兰溪棹歌》中,兰江一带的山水之美跃然纸上。地处浙江中西部的兰溪,古属越地,自古商贸繁荣,山灵水秀,素有“三江(衢江、金华江、兰江)之汇,七省通衢”和“小上海”之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5.
淖,东汉时期《说文解字》曰:“淖,泥也”,三国时期《广雅》曰:“淖,湿也”,淖兼具湖的意思,同时包含了沼泽、湿地的含义。由于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的差异,湖在各地常有符合地域特征的叫法,在云南等地多称之为“海”或“池”,如洱海、滇池;在西藏地区多称之为“错”,如纳木错、羊卓雍错。  相似文献   

16.
潘传楚 《湖泊科学》1990,2(2):74-79
本文较全面地论述了洞庭湖(区)的特征,治理洞庭湖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可行性。洞庭湖如不治理,少则100年,多则500年,就会因泥沙的淤积而消失。因此作者提出了 “开流节源,治江保湖”,“增秸扩池,治湖保湖”,以及维护和加强防洪工程等治理洞庭湖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邱枫 《地球》2009,(2):62-63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北依辛特拉山,南临特茹河。距大西洋不到12千米。这个城市以美丽的圣若热城堡、著名的圣耶鲁米修道院闻名遐迩。但是,在全球的地震史上它还占据了3个“第一”。即世界上第一个存有完整资料可考的大地震;第一个首开欧洲地震科学之先河;其次是引发了新教与旧教关于“天谴”的辩论。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6,(2)
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初冬时节,微山湖数千亩芦苇日渐苍黄,头顶的灰白色芦花竞相绽放,随风摇曳,形成浩瀚的海洋,美丽的景色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游览观光和拍照。微山湖位于中国山东省微山县南部。北与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首尾相连,水路沟通,合称南四湖。四湖中以微山湖面积最大,达660平方千米,水深3米左右。是亚洲独一无二的河湖交融型湿地和最大湖环岛型湿地群,  相似文献   

19.
何宝庭 《地球》2014,(8):87-89
山西永和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享有“中华龙之源”、“黄河上最美的湾”、“黄河文化的档案馆”等美誉,位于全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的晋陕大峡谷之中,是九曲黄河的核心景区。这里是中华龙之源。黄河流经永和68公里,自北而南形成7个大湾,统称为黄河乾坤湾。从空中俯瞰,乾坤湾就像一条蜿蜒盘旋、鳞光闪闪的“巨龙”在群山间飞腾。2011年11月,乾坤湾以其罕见的地形地貌、壮美的自然景观、深刻的象征意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被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为山西永和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并进入第六批国家地质公园名录。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21,(1):26-31
大千世界,总有一些美景,是需要你跋山涉水,历经艰苦才能够欣赏得到的,或许只有来之不易的美才显得更加珍贵。“傲娇”的冰川湖在我国青藏高原和天山地区的高寒深处,隐藏着这样一群湖泊,它们三面环山,与世隔绝,却景色优美;它们虽没有我国太湖之滨、西子湖畔那样桃红柳绿的风情和如锦如织的俊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