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秉承《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所建立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从国内法的角度确立了我国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根据《公约》和我国... 相似文献
2.
3.
孟加拉湾划界案是国际海洋法法庭审理的第一起海洋划界案。法庭对盂加拉国与缅甸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的划界纠纷进行了裁决。分析研究了该案中法庭对这种大陆架案件的管辖权、当事国双方对这一区域的权利主张以及法庭划界采用的法律与划界的方法(等距离/相关情况方法)。 相似文献
4.
领海基点岛屿是划分内水、领海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等管辖海域的重要标志,加强领海基点的管理十分必要。本文简介了国内外这方面的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5.
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是现代海洋法的新制度,全球以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为主要标志的国际海洋新秩序将全面建立。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可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面积可达300万平方公里。了解周边海洋国家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理状况,不仅对维护我国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权益方面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国的海洋经济发展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万彬华 《海洋与海岸带开发》2008,(2):75-78
专属经济区“军事测量”活动是沿岸国与非沿岸国围绕海洋军事利用及科学研究活动引发争论.争端的焦点问题。非沿岸国主张“军事测量”与水文测量一样都属于行使“航行”和“飞越自由权”,别国无权干涉。沿岸国认为“军事测量”属于“海洋科学研究”.必须得到沿岸国的批准并接受管辖。文章认为,专属经济区“军事测量”属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文简称《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海洋科学研究”范畴,同时也是军事利用活动。因此.非沿岸国在沿岸国专属经济区内进行的任何形式“海洋科学研究”以及“军事测量”活动.必须得到沿岸国同意和接受管辖,出于“和平目的”,适当顾及沿岸国的合法权益,所得信息和情报应与沿岸国共享.禁止一切非法活动。 相似文献
8.
专属经济区"军事测量"活动是沿岸国与非沿岸国围绕海洋军事利用及科学研究活动引发争论,争端的焦点问题.非沿岸国主张"军事测量"与水文测量一样都属于行使"航行"和"飞越自由权",别国无权干涉.沿岸国认为"军事测量"属于"海洋科学研究".必须得到沿岸国的批准并接受管辖.文章认为,专属经济区"军事测量"属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文简称<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海洋科学研究"范畴,同时也是军事利用活动.因此,非沿岸国在沿岸国专属经济区内进行的任何形式"海洋科学研究"以及"军事测量"活动,必须得到沿岸国同意和接受管辖,出于"和平目的",适当顾及沿岸国的合法权益,所得信息和情报应与沿岸国共享,禁止一切非法活动. 相似文献
9.
外大陆架划界面临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问题已经成为海洋法领域众人关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世界沿海国拥有外大陆架的状况,提出了有关技术要求和调查的困难性,指出了世界沿海国外大陆架划界面临着的某些挑战。 相似文献
10.
1 大陆架的概念 (1)大陆架的自然定义大陆架是指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 ,陆地向海的自然延伸部分。其范围自海岸线 (多指低潮线 )开始以极缓的倾斜达到海底坡度显著增加的陆架坡折处。陆架坡折的水深变化在 2 0~ 5 5 0m之间 ,平均 130m。陆架平均坡度 0°0 7′,平均宽度 75km。大陆架外是倾斜度显著增大的大陆坡和倾斜坡度变小至深海海底的大陆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三者构成大陆边。大陆边是整个地球的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一个过渡地带 ,占海洋面积的 2 1% ,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区等自然资源。 (2 )国际海洋法中的大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对东海大陆架进行过多次综合调査,获得了一些钥孔?科的标本,经整理鉴定有凹缘?属Emarginula和天窗?属Puncturella下隶的六个种:其中串珠凹缘?Emarginula hosoyai Habe、脆凹缘?E. fragilis Yokoyama、整齐凹缘?E. concinna A. Adams、羚天窗?Puncturella dorcas Kira et Habe和帽天窗?P. pileolus (A.Adams)等五种为我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东海陆架区调查时所采到的底栖生物样品中,有两个标本属于蛇海星科Ophidiasteridae中的一个新属,它和该科迄今包括的任何属都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东海陆架的古河道和古三角洲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基于1996年中法东海海洋地质调查电火花单道地震资料,确定了晚更亲世早期和中期长江(黄河)水下三角洲的分布范围和大致时间。中更新世晚期东海陆架为一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的河流冲积平原,晚更新世以来自西北方向的大型河流的三角洲受此控制主要发育在东北部较低地区。东海陆架较大古河道多发育在末次冰期中的亚间冰期(氧同位素3期)。 相似文献
14.
东海陆架边缘北部玄武岩的矿物及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东海陆架边缘北部一个站位的玄武岩进行了镜下观测、XRD定量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东海陆架边缘北部玄武岩斑晶主要由拉长石、贵橄榄石和普通辉石组成,其中,单斜辉石的结晶温度为1108.49℃,岩浆起源深度在42.9km以深。与冲绳海槽和琉球岛弧玄武岩相比,在斜长石An值、辉石Ca-Mg-Fe比例与橄榄石Fo值上均有明显的不同,表明三地玄武岩在成因上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1975和1978年在东海大陆架进行海洋综合调査时,采到5个宝贝总科的标本,经鉴定为二种,均为我国沿海罕见的种类。 相似文献
16.
结合东海沿岸嵊山(北)和厦门(南)站1960—2001年海表温度(SST)监测数据与东中国海1982—2011年AVHRR水温资料,讨论了台站监测的空间代表范围,分析了东海陆架SST年际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嵊山和厦门站SST变化分别代表内陆架和台湾海峡。东海陆架52年来SST总体呈升温趋势,冬季最为显著;内陆架的升幅远大于台湾海峡。内陆架水温冬季分别在1977年和1995年发生两次跃升,共升温2.34℃;春、夏、秋季均在1994年发生冷暖转折,分别升高1.19℃、1.43℃和1.16℃。台湾海峡水温冬季在1989年跃升0.91℃,夏季在1987年跃升0.38℃,春、秋季则在1996—1997年间分别升温0.80℃和0.58℃。全年水温变化最大处在长江口附近内陆架海区,可能的主导因素是低盐水与外海水混合:随季风、降水、径流变化的沿岸流、长江冲淡水和台湾暖流给该区域带来不同水团,使得热量向下层输运减少,从而导致东海内陆架升温快于其它海区。 相似文献
17.
自从日本发生两次“水俣病”以来,环境中汞的含量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测定水生生物体内汞的积累量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大量工作。Thommes等(1972)测定了美国的伊利湖、密执安湖和苏必利湖中四种鱼体内汞的含量。Anderson等(1974)测定了挪威、奥斯陆湾14个不同区域中6种 相似文献
18.
底栖生物对沉积过程和沉积类型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导致颗粒沉积物的沉积、再悬浮,或导致其稳定、垂直混合和粒级分层;二是影响液体和溶解性矿物质同上覆水的交换。长江口外的东海大陆架区域辽阔(宽度超过500km),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沉积环境和生物。在31°-33°N之间的海域,低层水温的巨大梯度,形成一个介于亚热带和冷温带(或北温带)群落之间的极为明显的生物地理过渡带。沉积物从现代沉积中心的粘土到全新世海侵的残留砂皆有分布。
本文是1980和1981年中美东海沉积动力学联合调查的研究结果,简要地描述底栖生物的一般分布型,重点讨论沉积柱中大型底栖生物垂直分布的观测结果,并推断底栖生物在沉积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东海陆架区的浮游端足类??亚目( Amphipoda: Hyperiidea),过去了解很少,迄今仅郑重、郑执中等(1965)报道细长脚?? ( Themisto gracilipes )是黄海主要浮游动物之一。陈瑞祥(1978)报道了采自江苏、浙江近岸水域和福建东南近岸水域数种浮游端足类。 Stephensen(1925)曾报道过Amphithyrus bispinosus分布于香港一上海之间水域。入江春彦(1957)报道了日本五岛列岛一香港之间水域数种浮游端足类。
本文根据1976年调查的资料,对东海大陆浮游端足类??亚目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进行了初步报告。通过这次调查,对调查区的浮游端足类有了初步了解,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东海浮游端足类的分类与生态工作提供了基本资料。但由于调查时间较短、范围较小,资料仍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掌苔虫属(Genus Kinetoskias Danielsen,1868)隶于唇口目、无囊亚目、双胞科(Cheilostomata, Anasca, Bicellariellidae),除南极海域、地中海、加勒比海未见报道外,各地都有记录,但多数种类在北极海域分布较广(Kluge,1953)。掌苔虫系深海类型,有的种能栖息在水深4670米的深海海底。掌苔虫的个虫系草苔虫型(Bugula-type),与草苔虫不同处是个虫始端不分叉。掌苔虫和茎苔虫(Caulibugula Verrill,1900)的群体都由一根长柄和分枝部分构成,但掌苔虫的长柄为膜质;无任何钙质沉淀,仅由一空个虫(keno zooid)构成,而茎苔虫的长柄分节,由许多空个虫构成,往往有钙质加厚,因而两属极易区分。掌苔虫群体分枝的分歧方式属于Harmer的模式7(见Harmer,1923:326,pl,16,fig.7),即双列分枝在分歧时,两个内个虫(inner zooids)F和G分别由轴个虫(axillary zooid)E相连接,轴个虫产个虫F和G,它伸到与个虫A对应一侧分枝的始端,个虫B不参与个虫数目的复分(图2)。
掌苔虫虽系深海类型,但有的种深度分布范围很广,如Kinetoskias arborescens栖息在水深19-1229米,K.smitti分布在水深65-1210米,S. mitsukurii则分布在水深20-3400米(Kuge1953、1962;Menzies1963)。
掌苔虫的群体借助于膜质长柄插入海底淤泥,由长柄始端分出的微细附根附着在砂粒等基质上。个虫由于特殊的个虫牵引肌(flexor: Zooidal muscles)的伸縮彼此间能活动。鸟头体皆侧位,都长在个虫自由缘上,或位于个虫中点(mid-point)。或位于中点以上(cephlad of the mid-point),或位于中点以下(caudad to the mid-point);有的种鸟头体长在特殊阶梯状突起(step-like process)上,但有些种类无此阶梯状突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