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0年3月30日至5月6日,首次在低洼盐碱地进行了塑料大棚培育五期幼蟹试验。经过37天精心培育,在200m^2的土池中,1.5kg、19.5万只大眼幼体育出五期幼蟹36.7kg、8.81万只,蟹苗增重倍数24.5,成活率45.2%。实验的成功对于洼区解决蟹苗来源、推广河蟹养殖,改善养殖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锯缘青蟹秋苗土池越冬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桂忠  林琼武 《台湾海峡》1998,17(4):468-472
本文报道1993和1994年秋季作者培育的部分锯缘青蟹仔蟹苗土池越冬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培育的青蟹苗在闽南地区的自然条件下,可以在室外土池完全越科,成活率可达60-80%,水温是影响青蟹生命活动的主要因素;由于越冬期间青蟹营养积累不足,导致难以顺利地完成越冬后的第一次生长蜕壳,造成大量死亡,这是影响青蟹越冬存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越科后期病死青蟹肝胰组织进行涂片处理,发现6只受检蟹中2只肝胰组织中有日  相似文献   

3.
远海梭子蟹春季室内人工育苗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廖永岩  曾进 《海洋科学》2000,24(12):10-15
有关远海梭子蟹(PortunuspelagicusLinnean)幼体培育研究 ,国外研究较少 ,国内仅洪万树等1994年做过其夏季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而涉及状幼体第1期的饵料效果及盐度适应性却未见报道过。本文探讨了远海梭子蟹种苗培育的实验室小规模技术方法 ,以及状幼体第1期的饵料效果和盐度适应性 ,供远海梭子蟹苗种生产研究参考。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亲蟹在3~4月 ,抱卵亲蟹均购于民享市场。抱卵时体重范围是69.3~99.2g,卵重12.0~17.8g,怀卵量188000~279000 ,背甲…  相似文献   

4.
天津厚蟹的幼体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厚蟹(Helice tientsinensis Rathbun)广布于我国广东至辽东半岛,穴居于沿岸或河口的泥滩上;厚蟹数量大,是沿岸渔民的佐餐佳品。在长江口及邻近水域,由于它的大眼幼体常大量混杂在捕捞的河蟹蟹苗中,因此,如何区别天然蟹苗中混杂的天津厚蟹等大眼幼体,是养殖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采集天津厚蟹的抱卵亲蟹,在实验室内进行孵化、培育,对各期幼体的形态特征做了详细描述,并和中华绒螯蟹相应的各期幼体进行比较,以期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同时也为基础理论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5.
张乃禹 《海洋科学》1995,19(4):37-40
气泡病一般发生在幼鱼和仔虾消化道及鳃丝中,导致鱼虾部分死亡。自Marsh和Goriham于1905年报道了鱼的气泡病后已有许多报道,但对于虾的气泡病报道较少。Lightner,D.V.等报道过褐对虾(Penaeus aztecus)蚤II期幼体及稚虾的气泡病[6~9]。1979年著者进行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摄饵量实验[4]过程中曾遇到仔虾消化道气泡病,致使仔虾漂浮在水面,死亡率较高(>30%)导致实验不能进行。为此笔者对中国对虾气泡病的成因及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于1…  相似文献   

6.
海水仔稚鱼营养研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水仔稚鱼营养研究,国外已有相当数量的报道,特别是在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HUFA)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迄今,我国鱼类营养研究,基本集中于幼鱼和成鱼阶段,仔稚鱼阶段的营养研究,尚未见报道。目前,我国养殖的名贵海鱼,如真鲷(Pag rosomusmajor)、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等,在生产性育苗中,因仔稚鱼阶段的大量死亡,成活率一般低于30%,从早期仔鱼开始吸收自身卵黄内源营养转变为摄取轮虫、卤…  相似文献   

7.
位于长江口的启东是全国著名的中华绒螯蟹种苗繁育基地。中华绒螯蟹蟹苗小如针眼,其胚胎形成在海水,长成在淡水,育苗技术难度大,长期以来,由于河蟹育苗的饵料不过关,蟹苗培育成本高,成活率低。为此,江苏省农林厅研制成功了一种体长200微米~500微米,宽约5微米~10微米,形体呈螺旋状的微藻作为蟹苗开口饵料,并注册“赐百年”商标。  相似文献   

8.
分析测定了未经处理的普通三疣梭子蟹和经过溶藻弧菌感染筛选的三疣梭子蟹从第Ⅰ期溞状幼体(Z1)到第Ⅳ期仔蟹(C4)各发育阶段的耗氧量和耗氧率,比较了两类梭子蟹的耗氧情况,并研究了三疣梭子蟹体质量与溶解氧需求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类三疣梭子蟹早期发育阶段的体质量与耗氧量、耗氧率均呈幂函数关系,耗氧量随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加,耗氧率则随体质量的增加而降低;各发育阶段普通蟹和筛选蟹体质量差异不显著;在Z1期和Z3期,筛选蟹的耗氧率显著低于普通蟹(P<0.01),Z2期筛选蟹的耗氧率显著高于普通蟹(P<0.01),Z4期至仔蟹期,两类梭子蟹耗氧率差异不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海水养殖亲鱼的营养研究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水养殖亲鱼的营养和饲料研究 ,国内基本上是空白。近年来 ,国外已有较多报道 ,特别是对亲鱼营养状况和生殖的关系、亲鱼营养在改善生殖性能和卵子质量以及仔稚鱼生长与存活等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视 ,已取得了许多有用的资料。主要研究成果有 :(1)在金鲷(Sparusaurata)、狼鱼 (Dicentrarchuslabrax)等鱼类的研究表明 ,饲料蛋白质 (主要是必需氨基酸 ,EAA)和脂肪 (主要是n 3多不饱和脂肪酸 ,n 3PUFA )的成分与含量显著影响雌鱼的生殖性能及卵子的成分和质量 ,进而影响仔稚鱼的生长和存活[4 ,10…  相似文献   

10.
略论河蟹养殖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绒螫蟹(Eriocheirsinensis),俗称河蟹,属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资蟹属。其食性杂,生长快,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我国河蟹产量在七十年代前主要依靠天然捕捞;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河蟹生产转为增殖捕捞。由于受人工种苗数量的限制,依然靠天然捕捞蟹苗、幼蟹进行放流;八十年代后期,由于过渡捕捞及河蟹生殖的生态环境破坏,天然蟹苗资源量又大幅度下降。近几年来,在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养殖的基础上,河蟹内塘养殖有了很快发展,但也带来了种苗及养殖技术等一系列问题。作者就几年来试验体会及现实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东海大陆架海域经济蟹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根据1998年5月、8月、11月和1999年2月东海区虾蟹类资源调查结果,用重量资源密度作为经济蟹类数量分布的数量指标,对东海区经济蟹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季节变化趋势以及数量与环境的关系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东海调查海区,经济蟹类主要有细点圆趾蟹Ovalipes punctatus、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us、武士蟳Charybdis miles、光掌蟳Charybdis riversandersoni和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等。经济蟹类渔获量约占蟹类总渔获量的62.8%,渔获量的季节变化明显,年间有二个汛期,一个出现在春夏季,以细点圆趾蟹为主要捕捞对象,兼捕光掌蟳、日本蟳等,渔场的主体分布在东海北部近海,渔场范围较小,蟹群集中,是捕捞生产条件较为理想的渔场;另一个出现在秋冬季,以三疣梭子蟹为主要捕捞对象,兼捕武士蟳、日本蟳、锈斑蟳、红星梭子蟹等。高生物量分布区主要出现在长江口、大沙、舟山渔场20—60m水深海域,是东海三疣梭子蟹和日本蟳的主要渔场,该渔场也是捕捞条件较为理想的渔场。在长江口以南的东海南部海域也有经济蟹类的较高生物量分布区,是武士蟳和锈斑蟳的渔场,该渔场具有范围较大,蟹群较分散的特征,所捕捞的品种往往只能作为兼捕对象。  相似文献   

12.
有机饵料常规饵料对扣蟹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扣蟹的体重、壳长、壳宽,扣蟹体内粗蛋白、氨基酸及药物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等几个方面比较了在有机养殖和常规养殖模式下扣蟹的品质。结果显示,在有机养殖模式下,扣蟹的体重增长,壳长、壳宽与常规养殖差异显著(p<0.05);体内粗蛋白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中,有机养殖组为55.43%、48.07%,常规养殖组为46.55%、40.64%,常规养殖组扣蟹的氨基酸含量明显低于有机饵料养殖组;在药残和重金属含量方面,除常规养殖组的六六六检出外,其余指标均符合有机蟹卫生质量地方标准(DB32/T609.3-2003),但有机养殖组的重金属含量则远较常规养殖组低。  相似文献   

13.
中国鲎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广耀 《海洋科学》1987,11(1):40-47
中国鲎肉供食用,特别是用鲎血提取鲎试剂获得成功后,它的利用价值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关于鲎的生物学研究,前人已有报道,但对中国鲎人工育苗试验研究,在我国尚未见有报道,作者于1981—1982年在室内水池中,对亲鲎的产卵、受精、孵化、幼体培育和饵料等进行了研究,并于1981年孵出幼鲎28265个,培育115天,成活率达95%以上,初步获得育苗成功。这一研究成果,为人工增殖药用动物,提供了苗种。  相似文献   

14.
鉴于池塘养殖条件下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种内相残现象严重,螯足缺失率较高之实际。本研究对三疣梭子蟹的螯足进行了缺失处理,设置了无螯组(C0)、1螯足组(C1)和2螯足组(C2),在实验室内食物资源不足条件下,探讨了螯足数量(螯足缺失)对三疣梭子蟹摄食行为和竞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螯足数量对三疣梭子蟹的索食时间无显著影响(P0.05);(2)缺失螯足(C1,C2组)的三疣梭子蟹均可正常摄食,其中C0组蟹可用第一步足代替螯足抱持食物,将食物送入口中,表现出明显的行为补偿策略,但其啃食速度较慢,啃食耗时是C2组蟹的2倍;(3)C0、C1、C2组三疣梭子蟹均有部分个体同时抢占2份食物,其比率与个体具有的螯足数量有关,螯足越多,同时抢占2份食物的比率越高,其中C2组中有20%个体同时抢占了2份食物,而C0组仅有3%个体同时抢占了2份食物;(4)从螯足数量不同的三疣梭子蟹遭同类抢食的次数、比率来看,螯足数量越多的三疣梭子蟹,抢食欲望、抢食能力越强,而且更趋向向双螯均缺失个体发起抢夺性攻击,表现出明显的"强欺弱"现象;(5)螯足缺失直接影响了三疣梭子蟹对食物的保护,其中C0组中50%个体持有的食物可被同类抢走。整体上,缺失单个螯足对三疣梭子蟹摄食和竞食行为的影响不大,而缺失双螯将严重影响了三疣梭子蟹的摄食和竞食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蟹类区系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我国幅员广大,地处温带与亚热带之间,海岸线长达万余公里。各海沿岸的潮间带与近海海底的性质多种多样,特别是南海沿岸,除泥、沙滩和岩岸之外,又有热带特有的珊瑚礁和红树林等特殊生境,极利于生物栖息繁育,因此动植物的品种甚为丰富,甲壳动物中  相似文献   

16.
六个青蟹群体的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部分序列差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从广东阳江,广东吴川,广东珠海,福建东山,海南海口,海南三亚等六地区采集的六个青蟹群体进行分子遗传差异的研究。针对16S rRNA和COI序列进行群体间比对,聚类分析以及单倍型研究,其中各群体16S rRNA和COI序列相似度分别为99.69%,98.99%,平均遗传距离为0.033和0.018。聚类分析将全部个体的16S rRNA与Scylla paramamosain归为一类,将COI序列全部混杂,无按地理位置聚类现象。单倍型研究共发现33种单倍型,其中三亚群体单倍型分布最散,且在最为集中的A型中无三亚样本。研究结果表明东山等六地青蟹群体分子遗传背景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虾蟹海产品香味的前体物质在加热前后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对虾和蟹肌肉中的糖原和不饱和脂肪酸在加热前后含量下降,糖原是Maillard反应的基础物质.不饱和脂肪酸是虾蟹肌肉香味中羰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虾蟹肌肉中主要积累的核苷酸成分AMP在加热后减少,而肌肉提取物中的游离氨基酸和结合氨基酸,特别是疏水氨基酸含量均增加。  相似文献   

18.
申望  叶茂  石戈  王日昕 《海洋与湖沼》2010,41(3):371-377
Crustin 是目前报道广泛存在于甲壳类中的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抗菌肽, 主要由甲壳类血淋巴细胞合成。本研究采用RACE 技术和真核表达技术, 进行了三疣梭子蟹Crustin 基因的克隆和重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 在三疣梭子蟹血细胞Crustin 基因cDNA 全序列中, 开放阅读框编码110个氨基酸残基的Crustin 前体, Crustin 前体由N 端21 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富含Cys 结构域和C端WAP 结构域三部分组成, 属于I 型Crustin, 构建的分泌型真核表达质粒pVT102U/α-crustin 转化酿酒酵母S78, 经RT-PCR 和SDS-PAGE 电泳验证, 表明重组Crustin 表达成功。  相似文献   

19.
采用RT-PCR、RACE等方法,获得了拟穴青蟹PP2A调节亚基B(PP2A-B)的cDNA全序列,全长2040bp,开放阅读框(ORF)为1332bp,可编码443个氨基酸残基。同源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其它一些物种具有很高相似性,推测PP2A-B基因具有很高的保守性。经荧光定量PCR检测,PP2A-B基因在拟穴青蟹多个组织中有表达,且在脑、卵巢、鳃中表达量较高。在拟穴青蟹卵巢发育过程中,PP2A-B基因在卵巢未发育期(I期)表达量最高,此后各期逐渐下降,推测PP2A-B在卵巢中可能以PP2A全酶的形式存在,抑制卵巢发育。  相似文献   

20.
锯缘青蟹大颚器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大颚器进行研究。大颚器位于大颚肌几丁质腱的后侧基部,发育过程可分为4期:I期大颚器很小,肉眼难以辨认,腺细胞数量少,细胞界限不清晰;Ⅱ期大颚顺形状不确定,腺细胞开始形成腺泡;Ⅲ期大颚器通常呈肾形,腺泡多;Ⅳ期大颚器体积最大,呈柱状,腺细胞发达,未见退化现象。锯缘青蟹体长、卵母细胞直径、生精小管直径与大颚器腺细胞直径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结果提示了锯缘青蟹大颚器与生长、生殖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