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红虾虾头和虾肉中的脂肪进行了提取和测定。脂肪甲酯化后,采用50m×0.35mmi.d.PEG-20M玻璃毛细管柱,FID检测器,并结合GCLMS进行了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虾头中脂肪含量达10.8×10-2,其不饱和脂肪酸68.8×10-2,EPA+DHA占24.1×10-2;虾肉中脂肪仅为3.9×10-2,其不饱和脂肪酸69.8×10-2,EPA+DHA为27.3×10-2。  相似文献   

2.
组织细胞中DNA的含量是基本恒定的,但RNA含量则随细胞中蛋白质代谢水平的不同发生很大变异,进一步的研究证实,RNA/DNA比值与鱼类体重及体长增长速率相关,因而在研究鱼类的生长时,一般要考察其组织中RNA含量及RNA/DNA比值的变化,作为反映其蛋白质代谢及生长速率的生化指标。本文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测定样品中DNA及RNA的简便方法。1材料与方法1.1仪器小型离心机、消化炉、水浴锅、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等。1.2肌肉中DNA和RNA的抽提1.2.1精确称取0.1g左右冰冻保存的肌肉样品,铰碎…  相似文献   

3.
3种海洋养殖贝类体内的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庆宁  林岳光 《热带海洋》1999,18(1):79-82
分析了华贵栉孔扇贝、合浦珠母贝、翡翠贻贝的软体部、肝胰腺和生殖腺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3种贝的各组织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较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丰富,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相当高,占总脂肪的25.26% ̄27.21%,3种贝中,翡翠贻贝的油气含量最高(13.68%),软体部的EPA和DHA含量也较高(26.95%),最具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饵料对培养输虫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利于培养轮虫作为鱼类幼体的开口饵料之用。1强化饵料对轮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面包酵母加毛鳞鱼油等10种强化饵料[3]来喂养轮虫发现:虽然饵料总脂含量变动很大(范围:2.1~15%),但是投喂不同饵料24h后,轮虫的总指含量几乎是不变的(范围:8.1~11.8%)。投喂面包酵母和鳕鱼肝油以及鱿鱼粉的一组轮虫具有总脂含量最高的特点。还发现:饵料中的n-3HUFA(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和22:6n-3含量与轮虫中的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p<0.05)。鲱鱼卵粉的脂…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nobilis(Reeve)、合浦珠母贝Pinctadamatensii(Duuker)、翡翠贻贝Pernavirldis(Linnaeus)的软体部、肝胰腺和生殖腺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3种贝的各组织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较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丰富,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相当高,占总脂肪的25.26%-27.21%。3种贝中,翡翠贻贝的油含量最高(13.68%),软体部的EPA和DHA含量也较高(26.95%),最具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乳化鱼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化学发光强度,研究了在50℃乳化鱼油中,低分子甲壳胺(LMCHS)和低分子羧甲基甲壳胺硫酸酯(CCS)对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的保护作用。测定结果,第6d CCS对C22:5、C22:6氧化抑制率达96.03% 、92.50% ,在第20d LMCHS对不饱和脂肪酸C16:1、C18:1氧化抑制率为61.06% 、60.09% ,对C18:3、C20:5和C22:6氧化抑制率分别为50.36% 、47.57% 、43.70% 。研究表明:LMCHS和CCS对不饱脂肪酸都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效果优于维生素E。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神狐海域表层5个沉积物样品进行脂肪酸组成及其碳同位素分布特征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总脂肪酸含量分布为5.14~8.99 μg/g,碳数分布范围从C12到C32,类型包括正构饱和脂肪酸、支链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类异戊二烯酸等计48种;样品中饱和的短链脂肪酸主要来自细菌与浮游生物,而长链饱和脂肪酸来自陆源高等植物,其比例表明研究海域中海洋细菌与浮游生物输入量远远大于陆源高等植物的输入。支链脂肪酸10me16:0与单不饱和脂肪酸18:1ω9、16:1ω9主要来自硫酸盐还原菌,而单不饱和脂肪酸16:1ω7很大可能来源于硫氧化菌,比较相对含量得出神狐海域表层沉积物为还原环境。样品中检测出8种类异戊二烯酸,主要是植烷酸和17,21-ββ二升藿烷酸,及少量的姥鲛酸,推测为叶绿素a和细菌微生物的共同贡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象山港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快速生长季(2020年5—11月)糖原、游离氨基酸和脂肪酸等代谢物的组成、含量及其变化,并对其营养特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7—9月为泥蚶快速生长期,此期前后泥蚶生长缓慢。泥蚶肌肉糖原含量约5.6~11.1mg/g;牛磺酸、丙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是其主要的游离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且主要为多不饱和脂肪酸。生长过程中几种生化代谢物含量变化显著:5—7月间,糖原含量显著降低、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发生显著变化。7—9月间,糖原含量、生糖和呈味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饱和及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但脂肪酸组成结构无显著差异。11月,氨基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升高。11月泥蚶具有高的营养品质。本研究为泥蚶养殖管理及水产品营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脂肪酸的组成分析对认识红树植物脂肪酸资源、红树林生态系统内部的营养关系、食物网的结构,以及红树植物对生境的适应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分析了海南岛铁炉港和清澜港两个港湾的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杯萼海桑(Sonneratia alba)、木果楝(Xylocarpus granatum)、角果木(Ceriops tagal)、榄李(Lumnitzera racemosa)、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和正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等7种不同红树植物叶片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在样品中共检测出25种脂肪酸,其中月桂酸、棕榈酸和肉豆蔻酸等8种存在于所有样品中。样品中含量最高的饱和脂肪酸均为棕榈酸(占比44.32%),其次为硬脂酸(占比7.7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有油酸(占比7.61%)、亚油酸(占比9.81%)和二十碳烯酸(占比12.16%)。植物样品的脂肪酸不饱和指数为0.24~1.13。除木果楝和清澜港采集的木榄样品外,其余样品种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低于饱和脂肪酸。铁炉港的红海榄、杯萼海桑、角果木和榄李4种植物叶...  相似文献   

10.
海胆纲动物天然活性物质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已从海胆纲动物中分离到的几种生物活性物质在分离提取及生理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情况做一概要介绍。1多聚不饱和脂肪酸1.1提取制备方法多聚不饱和脂肪酸(PloyunsaturatedFattyAcid,PUFA,又称HighPolyunsaturatedFattyAcid,HPUFA)系指含有多个双键的长链脂肪酸,主要有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Acid,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Acid,DHA)和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A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