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婷 《地下水》2021,(1):60-61,144
辽宁省是全国主要的水稻生产基地,水稻作物主要分布在辽宁省的中部平原地区,这一区域地下水埋深由于地势低平一般在1.0~2.5 m之间,地下水埋深一般较高,降雨入渗系数一般在0.25~0.35之间,属于土壤水入渗补给较大的区域.本文根据不同地下水埋深下水稻作物的产量进行探讨,分析表明,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水稻作物每亩穗数逐...  相似文献   

2.
淮北平原降雨入渗补给系数随地下水埋深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永玉 《地下水》2012,(1):9-11
水文地质参数对地下水资源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降雨入渗补给系数是影响浅层地下水水量、水质的重要参数。它对研究区域水量转化和水量平衡也十分重要。但是由于受降雨量、土壤类型、植被、地下水埋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准确判断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存在很大困难。如果没有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降雨量和地下水埋深的影响,所推求的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就会存在较大误差。结合安徽省淮北平原区五道沟水文实验站观测的降雨量、地下水补给量、地下水水位资料,利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推求了不同降雨量等级的次降雨入渗补给系数。根据统计学理论研究了不同降雨量条件下,次降雨入渗补给系数随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分布规律,建立了次降雨入渗补给系数与地下水埋深的回归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检验。研究表明,在控制地下水埋深的条件下,次降雨入渗补给系数随地下水埋深的变化符合指数分布;在地下水位自由变动的条件下符合伽玛分布。  相似文献   

3.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内涵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03,自引:0,他引:10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分析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内涵,回顾了国内外的研究历程及进展;在阐述其概念系统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实验,明确了不同水平上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模式,为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深入研究,实现农业高效用水及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潜水蒸发与土质及地下水埋深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学英 《地下水》2002,24(1):8-9
本文分析了不同土体和潜水埋深对潜水蒸发的影响和作 用机理,为节水灌溉和防治土壤盐渍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武朝宝 《地下水》2009,31(2):35-37
利用山西省汾河灌区1993~2007年各站点的地下水埋深实际观测资料,对灌区地下水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地下水埋深的季节变化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相对稳定阶段(11月~翌年3月中旬)、埋深最浅阶段(3月中旬~5月)、变化频繁阶段(6月-10月)。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毛乌素沙地春玉米农田在地下水浅埋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特征,本文进行了多年春玉米生长期内农田土壤含水率与地下水埋深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种植区浅层土壤含水率随深度增加而变小,深层土壤含水率随深度增加而变大,在枯水年浅层和深层的分界线为50 cm;浅层土壤含水率变化主要受降雨、蒸发、灌溉等外界因素影响,含水率波...  相似文献   

7.
胡林金 《地下水》2013,(3):85-87
随着喀什地区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增加,建立、健全地下水监测和控制体系尤为迫切。长期监测了喀什地区平原区地下水动态埋深变化,并利用ArcGIS软件对2011年全年和2012年第一季度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了喀什地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状况。结果表明,喀什地区喀什噶尔流域和叶尔羌流域地下水埋深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变小,至平原区埋深最小,大部分区域小于5m。全年内6、7、8、9月份因地下水蒸发量和开采量较大,埋深均大于6.9m。2012年与2011年同期(第一季度)相比,喀什市及其周边地区埋深增大0.2~0.4m,可能与人工开采活动有关,两河流域下游埋深亦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埋深与“四水”转化参数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政友 《地下水》2009,31(1):57-60
阐述了“四水”转化的地表径流系数、降水入渗补给系数、降水入渗的土壤水资源系数和水资源系数随地下水埋深变化而变化的各自特点及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了地下水埋深变化导致各参数变化以及各参数之间相互变化关系的内在原因。从“四水”转化的角度阐明了土壤水资源概念及其内涵。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大量的地下水埋深资料对沧州区域浅层地下水埋深特征值,即月、年平均埋深,月、年最大、最小埋深,分别进行了逐日观测与五日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得出了咸、淡水分区各项特征逐日与其五日观测资料的对比系统,从而为将五日资料换算为逐日资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军 《地下水》2022,(3):61-62+162
通过收集分析2000-2016年泰安市平原区降雨资料和地下水位统计资料,计算出泰安市平原区多年逐月平均埋深和降雨量,并对2020年泰安市平原区降雨量和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对比历年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制作泰安市降雨量和地下水位变化的关系图,分析降雨量与地下水位变化的关系,分析多年来泰安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的变化趋势,提出降雨量和地下水位呈正相关的变化趋势,建议根据雨量和埋深变化建立预警机制,以指导泰安市平原区地下水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邢台市是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的典型区域。通过分析区域内地下水开采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发现地下水环境劣变与地下水开采量增加以及河道渗漏量持续减少等因素密切相关,揭示了目前研究区地下水埋深整体大幅度下降的区域特征以及由于邢台市平原区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研究区当前面临的地下水日益衰竭及水环境劣变的现状,提出了...  相似文献   

12.
邢台市地下水水位下降严重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台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针对现状,从地表水资源状况、地下水资源的构成和邢台市的供用水状况进行分析找原因,并对由于地下水水位下降,引发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描述,提出了建立节水型社会、优化水资源配置、防止水质污染和开发涵养水源等措施遏制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为邢台市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扬 《地下水》2003,25(3):160-162
结合工程实例,对地表水水源及地下水水源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在乡镇供水中。联合运用地表水和地下水,既充分发挥了现有水源工程(地表水水库)的作用,又开发利用了地下水资源。实现了开源的目的。提高了乡镇供水的保证率,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发展乡镇供水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达到了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探寻石家庄市藁城区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规律,以藁城区2001—2018年的年降水量、地下水人工开采量等数据为基础,对藁城区地下水位埋深进行研究。首先采用P-Ⅲ型曲线法确定降水序列的丰、平、枯年份,分析不同降水量情况下地下水位埋深变化规律;其次,利用地下水开采潜力系数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人工开采量和地下水位埋深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藁城区地下水位埋深在2001—2016年逐渐增大,在2016—2018年趋于减小,2016年为转折点;在空间上藁城区地下水位埋深呈现出北部埋深小、南部埋深大的特征,北部水位埋深较同期南部水位埋深要浅5~10 m。2)降水是驱动藁城区地下水位埋深变化的重要因素,枯水年水位埋深变幅在0.8~1.5 m之间,平水年水位埋深变幅在0.3~1.2 m之间,丰水年水位埋深变幅在0.3~1.1 m之间。主灌期(3—6月)的地下水位埋深增加速率均为cm/d级,非主灌期(7—10月)的地下水位埋深减少速率均为mm/d级。3)人工开采是驱动藁城区地下水位埋深变化的主导因素,其中农业开采量占人工开采量的80%。综上认为,藁城区一直处于严重超采状态,地下水累计超采量每增加1亿m3,地下水位埋深增加0.45 m。  相似文献   

16.
杨庆  林健  杨巧凤 《城市地质》2012,7(2):22-23
依据再生水灌溉对地下水影响途径分析,建立地表再生、包气带土壤水和地下水监测网系统三位一体的综合试验站,研究再生水灌溉对地下水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7.
为克服地下水可开采量确定过程中确定性模型的局限性、失真和参数确定困难等弊端,合理的确定地下水可开采量,基于研究区不同区域地下水水位与开采量监测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多元回归统计方法对不同情况下地下水最大开采量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964—1990年期间百口泉水源地地下水开采量在持续增加,并以1976年前增加较明显,且地下水水位均表现为下降趋势;非线性多元回归分析法对降深与开采量拟合的结果和误差精度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基于拟合的非线性多元回归方程,可确定水源地正常运行条件下的开采量为1 391万m3、极限开采条件下的开采量1 856万m3、疏干开采条件下的开采量1 992万m3。  相似文献   

18.
吴林娜 《地下水》2006,28(5):77-80
本文在简要介绍山西省地下水动态观测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省内地下水流向、动态变化特性,归纳了山西省地下水动态的基本特点,最后提出了加强地下水动态观测工作的四点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疆冬春季积雪及温度对冻土深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利用新疆64个气象台站1960-201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新疆50 a来冻土深度的变化趋势,并讨论了温度(平均地温、平均气温)、降水(冬春季年降水、平均积雪深度)与冻土深度(平均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的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以10 a时段的年代际变化分析,新疆50 a来平均冻土深度和最大冻土深度均呈明显减小趋势. 50 a来平均冻土深度全疆、北疆、南疆分别减小了约7 cm、10 cm、4 cm,最大冻土深度则分别减小了约11 cm、16 cm、9 cm. 新疆50 a来平均气温和平均地温均呈波动上升趋势,且与冻土深度均有着良好的相关性,其与平均冻土深度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67、-0.77,与最大冻土深度的相关系数也分别达到了-0.51、-0.65,地温与气温的上升对应着冻土深度的减小. 新疆冬春季年降水与冻土深度有着较好的相关性,其与平均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40、-0.37. 新疆的平均积雪深度与冻土深度也有着一定的弱相关,其原因与积雪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作物水肥生产函数研究是非充分灌溉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田水、肥利用效率的基础.在作物水分生产函数Jensen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肥料因子构造了水肥生产函数的Jensen模型;同时构造了作物水肥生产函数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北京地区冬小麦田间试验资料对以上2个模型进行了分析,表明以上模型均可用于描述水分、肥料等因素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而可对作物产量进行预测,且模型都具备一定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