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召开中国地震局科技委六届二次全体会议,研讨“十一五”地震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编制问题2005年5月18日,中国地震局第六届科技委召开了第二次全体会议。研讨“十一五”地震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编制问题。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副局长刘玉辰出席会议并作讲话。中国地震局科技委委员和局机关有关司室领导约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科技委主任陈颙院士和副主任邓起东院士主持。会上,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吴忠良研究员、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徐锡伟研究员、地壳应力研究所所长唐荣余研究员、地震预测研究所所长任金卫研究员、局工程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国际地震动态》2004,(1):47-47
第六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研讨会于 2 0 0 3年 1 1月 1 6~ 2 4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 :“十五”期间地震科技信息工作的发展方向和任务 ;网络环境下如何有效地拓展地震科技信息的服务功能和领域及地震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等。出席此次会议的有第六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刘志远主任、第六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地震局杜甫来副局长、第六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网络部王宜主任…  相似文献   

3.
2004年1月3—5日,中国地震学会第六届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成立大会暨学术报告会。约50名委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还特邀本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岳明生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朱传镇教授、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相似文献   

4.
张晓东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张晓东研究员为期刊第六届编辑委员会副主编,二级研究员,中国地震局科技委委员,致力于地球物理、地震预报的研究,获多项地震局优秀科技成果奖,并多次参加国际破坏性强震现场灾害救援工作。  相似文献   

5.
大正 《山西地震》2005,(4):42-42
山西省地震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山西地震》第六届编辑委员会会议于2005年10月12日至15日,在山西省地震局太原基准地震台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提交论文的作者,省地震学会理事及《山西地震》编辑委员会委员70余人。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陈会忠研究员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地震监测发展趋势》的报告。《山西地震》编委、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副所长李志雄,《山西地震》编委、研究员徐扬、袁正明,山西省临汾市地震局原局长、高级工程师王汝雕等在年会上作了专题学术报告。提供论文的作者分组进行了学术交流。会议期间召开了山西…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8月9-10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主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于2007年10月15—2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第四届委员会换届暨学术讨论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鸿基国际旅行社协办,主管部门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和挂靠单位地震预测研究所对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给予了很大关注,对会议的召开提供了大力支持。四川省地震局王力副局长到会祝贺,监测处杜斌副处长、监测中心杨贤和副主任出席了会议;地震预测研究所科技发展处杨林章处长参加会议,和与会代表一起进行研讨。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壳应力研究所、防灾科技…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地震局和哈萨克斯坦科学与教育部地震科技合作协议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科教部地震研究所的地震科技合作协议,《第六届天山地震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9月19—21日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召开。此次研讨会是自1992年以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成功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和安徽省地震局于2007年5月22—25日在安徽合肥联合举办数字地震资料研究与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内容包括第七届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成立、数字地震研究与应用以及地震预测新技术和新方法研讨。来自中国地震局、有关直属单位、各省市地震局、北京大学、上海大学等29个单位7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地震局原局长陈章立,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车时副司长,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预报处李永林副处长,安徽省地震局张鹏局长、姚大全副局长,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张国民研究员、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月22—26日在福州市召开了中国地震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编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07年年会。编辑专业委员会主任谭先锋,副主任薛宏交、李玉亭、吕苑苑出席了会议,福建省地震局局长金星出席了会议,并对本次会议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来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搜救中心、中国震害防御中心、中国地震局地质所、中国地震局地球所、中国地震局地壳所、北京市、湖北、哈尔滨、河北、甘肃、宁夏、陕西、广东、防灾科技学院、辽宁、黑龙江、宁夏及福建的近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有8名代表作了学术报告。会议由福建省地震局承办,薛…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presents the state-of-the-art of preparedness and reduc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s in China. It contains abundant information on the goal, policy, working links,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and ma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pproaches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reduction in this country. The focus is placed on "tak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he foundation"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legal system."  相似文献   

12.
地震科学是一门观测科学,地震科学的发展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和基础数据的积累,需要国家多渠道财政长期支持。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防震减灾事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地震科技进步,而制定好地震科技发展规划是推动地震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本文建议了地震科技发展战略制定应考虑的5个原则,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地震科技发展战略的构想,从11个方面提出了“十一五”地震科技项目建议,同时,对其中地震预报科学实验场的选择提出了原则建议,进而从科学意义与必要性、已具备的条件、科学目标、监测与研究内容和运行机制与模式等5个方面论述了祁连山大震机理与预报科学实验场建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18.
在长期的研究之后 ,国家研究理事会地震科学委员会终于发表了它的报告《生活在活动的地球 :地震科学的前景》。作为起草这个报告的地震科学委员会的主席 ,我希望这个报告能有力地证明地震研究已取得的重大进展 ,并帮助科学家们及其资助机构制订未来几年的有效的研究计划。可是我不得不承认 ,领会这个 40 0多页的 (不是带到海滩上休闲的那类 )大部头可能是个挑战。因此我欣然接受《地震研究通信》 (SRL)的编辑们提供的摘录该报告某些部分的机会 ,并加入一些个人的观点。围绕国家减轻地震灾害计划 (NEHRP)采取的“以了解为基础”的策略的…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