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风暴浪对埕岛油田海域海底冲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1976、1993年埕岛油田海域测深资料,采用浅水海浪数值计算模式,风暴浪对该海域海底冲刷和岸滩侵蚀的影响,分析了海底冲刷机理,提出了采用数值模式预测海底冲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埕岛海域海底冲淤的初步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沉积动力学的角度,在分析实测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首先总结出埕岛海域的海底冲淤变化规律,尔后通过潮流场的模拟,数值求解输沙方程,以研究埕岛海域的海底冲淤.初步探讨运用数值模拟手段来研究海底冲淤变化.  相似文献   

3.
海底管道是海上油气生产的重要设施,而管道悬空是影响其安全运作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海底管道复勘资料,利用ArcGIS对埕岛油田海底管道的在位状态以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重点统计分析了管道悬空特征和悬空规律,并分析了海底管道悬空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悬空管道占总调查管道总长度的4.03%,主要分布在水深为5~15 m范围内的三角洲前缘斜坡上。近90%悬空管段的长度<60 m,其中以10~20 m最为常见。超过90%悬空管段的悬空高度<1 m,其中以0.2~0.4 m最为常见。研究区海底管道悬空的主要原因为海床冲刷,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沉积物特征、地形地貌以及海洋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4.
埕岛油田海底管线在位稳定性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埕岛油田主要分布粉土和淤泥质软土2类典型的海床.通过建立海床与其上裸置管线相互作用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对埕岛油田2类典型海床上裸置管线的在位稳定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并与现行常用的DNV(挪威船级社)管道设计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对于埕岛油田粉土海床上裸置管线的在位稳定性分析,数值计算结果与DNV简化分析方法的结果较为一致;对于埕岛油田淤泥质软土海床上裸置管线的在位稳定性分析,DNV简化分析得到的裸置管线的在位稳定性一般高于相应的数值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
现代黄河三角洲埕岛油田海底管线的调查发现了许多管线悬空现象。分析表明,悬空主要在3种条件下产生,其中平台周围冲刷坑导致的管线悬空是最主要的。经计算可知,所调查管线的最大允许悬空长度为18.6m,其中有3条管线悬空长度已超过此值,应及时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6.
埕岛油田海区海底地形变化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综合在胜利石油管理局埕岛油田海区多年来工程测绘与地质勘察资料 ,对埕岛油田海区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变化与发育趋势进行了论述 ,同时讨论了埕岛油田海上工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以及有关的工程防护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埕岛油田海底管线的陆地发送技术,对拖管施工工艺进行了计算和受力分析,结合实际,采用多种拖管方法完善了适应滩海和极浅海海域海管铺设工艺。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黄河口埕岛油田周边海域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变化趋势,采用单因子质量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对该油田周边海域海水和沉积物历年跟踪监测结果进行了评价,并对该油田周边海域海洋生物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2009—2011年无机氮,2011年磷酸盐外,埕岛油田周边海域历年监测水质要素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中第二类水质标准;历年监测沉积物要素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中的一类标准。2006—2011年调查海域水质和沉积物油类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埕岛油田年产油量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调查海域生物环境状况整体水平有所下降,海洋石油开发对埕岛油田周边海域的海洋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胜利埕岛油田海底长输天然气管道为例,较系统介绍了海底管道勘测方法,根据调查资料成果,划分了调查地区地貌特征类型,给出了天然气埋设探测状况,总结了水深变化规律和区域水深差异特点,分析了水深变化、海底冲蚀和地质作用等因素对海底管道可能造成的影响,为管道安全生产、灾害预报评估和今后海上工程调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渤海内,M2分潮有两个无潮点,一个在秦皇岛东面,另一个位于渤海湾至莱州湾之间。此外,渤海海峡附近还有一个K1分潮的无潮点。埕岛油田位于M2分潮无潮点和K1分潮波的腹部附近。整个石油开发区半日潮差均较小,其中以东南部最小,西北部有明显增加。全日潮差由东北向西南增加,变化幅度较小。在一般天气条件下,海面高度主要决定于潮汐,潮差不大,但在台风影响下,可能引起异常的增水,寒潮可以引起大的减水或增水。国内不少单位在黄河口做过潮汐观测,但资料甚少。埕岛油田位于黄河口的西北部,海上水位资料十分缺乏。我们利用12井位和20井位进行了4个月的水位观测,使用Aanderaa水位计,取样间隔为15min。岸边站(3站)是在岸边打桩,使用滚筒式水位计,获得了一年的水位观测资料,这些资料十分宝贵。本文详细地分析了该区域的水位特征,并给出施工设计需要的各个参数。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1年6月的航次调查及随后的沉积物样品的试验室分析资料,从物理性质和力学特征各方面对东海油气资源区海底沉积物进行了综合工程地质特征研完。发现本区沉积物结构、剪切特征、含水量和液塑限随深度的变化而变化;本区海底沉积物类型既分布有中砂、细砂和粉砂3种砂性土,也分布有扮质粘土、淤泥质粘土和粘质扮土3种粘性土,沉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与相立的土类性质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埕岛海域146个表层样的粒度分析,表明该区有5种沉积物类型,以砂质粉砂为主体,呈斑块状分布,极细砂与粗粉砂是沉积物的主要粒级,普遍分选差。运用"粒径趋势"分析的方法,分析探讨了埕岛海域表层沉积物净输运趋势。研究区的沉积物的净输运趋势大致以12 m水深为界,深水区沉积物的净输运趋势向岸,12 m以浅海域的沉积物具有离岸的净输运趋势,说明深水区沉积物受冬季风浪作用向岸运移作用显著,12 m以浅海域的沉积物受夏季风浪作用离岸运移作用显著,沉积物运移的季节变化已成为研究区海域沉积物净运移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3.
赵文哲 《海岸工程》2005,24(4):27-34
利用浅地层剖面、旁测声纳、洲深及钻孔资料对埕岛海域进行了全面的勘察和研究,总结出该海区浅表层地质的分布特点和演化规律,说明了该海区灾害地质现象产生的原因,为胜利油田海上建筑物的安全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胜利埕岛海域位于复杂的黄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由于黄河的断流,在风浪和海流作用下原三角洲体系受到侵蚀.在部分海底具有松散沉积物沉积。采用侧扫声纳、双频测深仪及浅地层剖面仪3种海上物探方法,对埕岛海域海底松软沉积物进行声学探测,确定了浮泥、软土层顶、海底界面及浮泥和软土层和海底界面及浮泥和软土层的厚度,研究了埕岛海域海底松软沉积物的基本分布变化规律,为今后海洋工程地质勘察海底松软沉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埕岛油田潮流、风海流预报系统中应用了整体潮流预报法,结合对本海域潮流实测资料,研究编制成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的潮流预报应用软件,实现了对埕岛海域潮流和风海流的即时预报,用于指导油田生产管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位于1976年黄河口东侧的埕岛油田海底复杂地形区对海上石油开采、建立石油平台、铺设海底管线和电缆等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危害,通过1999年和2003年两次多波束测量资料对比,分析和研究了埕岛油田复杂地形区的地形变化趋势,为在该海域进行海上平台建设、海底管线和电缆的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角洲埕岛海域底质特征与泥沙净输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埕岛海域146个表层样的粒度分析,表明该区有5种沉积物类型,以砂质粉砂为主体,呈斑块状分布,极细砂与粗粉砂是沉积物的主要粒级,普遍分选差.运用"粒径趋势"分析的方法,分析探讨了埕岛海域表层沉积物净输运趋势.研究区的沉积物的净输运趋势大致以12 m水深为界.深水区沉积物的净输运趋势向岸,12 m以浅海域的沉积物具有离岸的净输运趋势,说明深水区沉积物受冬季风浪作用向岸运移作用显著,12 m以浅海域的沉积物受夏季风浪作用离岸运移作用显著,沉积物运移的季节变化已成为研究区海域沉积物净运移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8.
根据“灾害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项目1995年11月、1996年6月和1998年10月的航次调查及随后的沉积物样品的试验室分析资料,从物理性质和力学特征各方面对东海油气资源区海底沉积物进行了综合工程地质特征研究。发现本区沉积物结构、剪切特征、含水量和液塑限随深度的变化而变化;本区海底沉积物类型既分布有中砂、细砂和粉砂3种砂性土,也分布有淤泥、淤泥质粘土和粘质粉土3种粘性土,沉积物的物理力学性质与相应的土类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单波束测深仪和蚌式取样器进行了日照石臼港扩建码头西侧约50km~2海域1:2 000~1:10 000的水深地形测绘和底质分析工作。调查结果表明,日照港西部海域可分4个水深区,其地形和沉积特征如下:1)航道区,浅水航道区等深线平行于码头岸线,水深11m,经过疏浚已形成向南倾斜的四级阶梯地形,疏浚中心处水深24m。航道区底质以分选中等的砾砂为主;2)港池区,水深6 m,等深线与港池岸线平行,水深向南渐增,海底地形平坦,坡降比3‰。底质以分选较好的粉砂和砂质粉砂为主,近岸有少量分选较差的泥质砂质砾;3)涛雒-付疃河口区,水下三角洲地形明显,5m以浅等深线呈弧形向东南方向凸出,坡降比最大可达14.2‰,底质类型为分选极好的砂和粉砂质砂;4)浅海区,海底地形平坦,平均坡降比1.9‰,6~10m等深线呈NE-SW向平行向外海增大,近南扩码头端向东偏转,底质类型为分选好的砂质粉砂和粉砂,并呈平行于海岸线向深水区呈粗-细-粗的带状分布。底质类型分布与水深条件基本吻合,但深水区出现的底质粗化现象,分析认为可能与南扩码头的挑流作用有关,海底沉积物呈向南运移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