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WINNT服务器的设置、DOS客户机的设置和安装,如何实现DOS 工作站登录WINNT服务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对WINNT服务器的设置、客户机的设置和安装,如何实现WINNT服务器取代NOVELL服务器作了详细介绍,作到了网络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3.
余兴明  何海燕 《广西气象》2002,23(B12):56-57,60
对WINNT服务器的设置、DoS客户机的设置和安装,如何实现DOS工作站登录WINNT服务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介绍WINNT系统下PHP的安装、配置及使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天气预报制作逐步无纸化、气象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气象业务服务面进一步扩大以及MI-CAPS气象信息综合应用处理系统)的二次开发利用,武汉中心气象台原有的DECNET网络已无法适应业务需求,新型高速局域网的构建显得越来越紧迫。WINNT网络以其结构合理、稳定高效等特性显示出较强的优势。1998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WINNT局域网为武汉中心气象台天气预报新业务流程的建立作了必不可少的网络环境准备,并在天气预报业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从实践出发对武汉中心气象台WINNT网络的整体设计、服务器选型配置以及建立在…  相似文献   

6.
<正>1 Hosts文件的功能在Windows系统中有个Hosts文件(没有后缀名),不同的系统该文件在不同的目录中:Windows XP=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Windows 2000=C:/WINNT/system32/drivers/etcWindows 98/Me=C:/WINDOWS另外,还可以通过搜索Nosts,即可找到。找到后打开这个文件,该文件可以用记事本打开,首先看见了微软对这个文件的说明。这个文件是根据TCP/IP for Windows的标准来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气象观测规范107页和新规范111页规定无自记仪器的项目,三次观测站02时地面温度应用(当日地面最低温度 前一日20时地面温度)÷2求得。在以往的工作中,发现在特殊的天气条件下,利用规范规定计算出的02时地面温度低于当日夜间地面最低温度,有些还低的很多,通过对乌伊岭气象站和铁力气象站历年资料的统计,发现这种情况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8.
我们组织出版这本专刊是为了隆重庆祝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成立80周年。在80年的光辉历程中,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奋斗,大气物理研究所从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大气科学研究领域的综合研究机构。80年来,大气物理研究所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国防安全和  相似文献   

9.
上海浦东地区"梅雨期"降水及其多尺度时频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浦东地区"梅雨期"降水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利用小波变换分析了浦东地区"梅雨期"降水的多尺度时频特征及其突变现象.结果表明:浦东地区6月1日-7月10日期间的降水序列能更加客观地反映该地区春末夏初这一特殊的"梅雨期"降水量的实际状况;浦东地区"梅雨期"降水存在准2a和10~20a的主要振荡周期;利用小波逆变换重构的不同振荡周期的时间序列能更好地反映原序列的主要周期振荡特征及其趋势信息.  相似文献   

10.
日辐射能的测量最普通的有两种:其一是对正的,就是受热仪器正对日光时单位黑体面积所受到的能量;其二是水平单位黑体地面所受到的全热量,就是包括正射日光的垂直部分及四面投入的为空气中各种质点格散及反射的日射。水平面全热量(即後一种),对於气象学本身是最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济南盛夏两次大暴雨天气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比分析济南盛夏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发现它们的环流形势存在历史相似;高低空急流的强弱、冷空气的路径对地面气旋的移动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暴雨的产生与特定大尺度背景下中尺度系统的出现有关;抬升作用、水汽输送、层结不稳定是生成大暴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Ⅰ作者在本论文的第一报里(气象杂志第十三卷第709页),曾经以天气的晴雨为例,提出一个检视交替事象持续性有无的方法,并就南京自1928年至1936年的天气晴雨纪录,应用上述的理论,得到了天气晴雨有连续至十日左右的持续性的结论。那时是这样规定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长期天气预告的物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长望 《气象学报》1936,12(10):545-559
“云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灯。”“重阳无雨一冬晴。”这两句天气俚谚,很明显的告诉我们,长期天气预告并不是十分时髦的问题。千年前的农民和诗人对於这个问题早就有了深切的注意和相当的认识了。他们凭著经验的提示,诗兴的焕发,作了许多关於这类的俚谚,为的是要诱掖後人们注意天气的前後相互关系。这些天气俚谚是否能够兑现呢?这个问题恐怕是许多人要问的。严格的讲,这类的俚谚大都没有兑现的可能,他们的普遍流行,只不过是表示一个农业国家的  相似文献   

14.
1引言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护等级进行计算,确定合理的防雷电电磁脉冲措施,可以达到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护目的又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通过对黑河电力通讯大楼(十九层)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等级的计算,将一种比较容易计算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在电子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等级的风险评估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进一步提升了国际社会对于适应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水平,主要表现在: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视角从自然生态脆弱性转向更为广泛的社会经济脆弱性及人类的响应能力;阐明了气候风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了适应在气候灾害风险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减少脆弱性和暴露度及增加气候恢复能力的有效适应原则;提出了适应极限的概念,指出这一概念对于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含义;提出了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气候恢复能力路径;强调要注重适应与减缓的协同作用和综合效应,指出转型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必要选择。报告认为,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及社会经济过程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单向线性关系,需要纳入统一的系统框架下予以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6.
华北平原一次大雾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模式MM5V3,模拟分析了2005年11月19-21日发生在华北平原的一次大雾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本次大雾是发生在相对稳定的大气环流背景下的辐射雾.模拟的天气形势与实况基本一致,模拟雾在范围、强度、生消时间等方面基本反映了实际大雾的生消变化规律.近地层逆温的维持和充沛的水汽条件对雾层长时间维持起着重要作用.诊断分析表明,大雾维持期间,雾区近地面层处在弱的水汽辐合区;900 hPa以上为辐散区和负涡度区,整层大气中下沉运动占主导,大规模的下沉辐散运动有利于中低层大气增温,与近地层的辐射降温相配合,有助于边界层内形成逆温;冷暖平流的作用也有助于逆温形成;地面和大气的长波辐射冷却,是最主要的降温因子;太阳短波辐射是导致大雾减轻及日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南京的天气     
竺可桢  薛铁虎 《气象学报》1936,12(4):201-206
天气这个问题是人们三句不离口的东西,而也是人们最难了解的东西。这种只会谈而不能了解的现象,中外皆然。的确!在中国拿天气作为谈话的资料,已经谚语化了。你瞧!中国“谈话”俗语叫“谈天”,他的意思就是闲谈天气;中国“问安”或“致意”是叫“寒暄”,意思是问问“冷热”或谈谈“天气的状况是否适宜於对方的起居”。  相似文献   

18.
不断变化的气候可导致前所未有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这些事件能否构成灾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脆弱性和暴露度水平。虽然无法完全消除各种灾害风险,但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的重点是减少脆弱性和暴露度,并提高对各种潜在极端事件不利影响的恢复力,从而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面的灾害风险管理要求更加合理地分配对减灾、灾害管理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过去的主流是强调灾害管理,但目前减灾成为关注焦点和挑战。这种主动积极的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有助于避免未来的风险和灾害,而不仅仅是减少已有的风险和灾害,同时这也是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更加紧密联系的一个背景。灾害风险管理促进气候变化适应从应对当前的影响中汲取经验,而气候变化适应帮助灾害风险管理更加有效地应对未来变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2005年7月1-2日山西大暴雨中排熵指数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美国新一代中尺度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采用双向二重嵌套网格技术,对2005年7月1-2 日山西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动力协调资料进行了初步诊断分析,着重分析了排熵指数与暴雨区的关系.结果表明:活跃的副高是造成此次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低空西南风急流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及动力条件;大气排熵指数由高值向低值的演变有利于对流的发展,从而导致对流暴雨形成;负熵变区(IRE《0)对应着暴雨区,负熵变区的汇合反映了暴雨的落区;排熵指数与暴雨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东北冷涡客观识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1-2000年NEC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根据其概念模型的3个物理特征来客观识别东北冷涡。结果表明:在500 hPa上,冷涡中心是极小值点,并且北部有相邻两个格点纬向风向为偏东或静风;冷涡东部的相对厚度高于冷涡中心;冷涡东部的暖锋参数(TFP)高于冷涡中心。当判断连续2d内是否为同一冷涡时,采用方法:前一日识别出有冷涡,那么第二日在与前一日位置相差的经度为(-10?,15?);纬度为(-7.5?,7.5?)内识别出冷涡时,则认为是同一冷涡。将利用客观方法识别的东北冷涡气候特征与前人主观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识别的东北冷涡主要分布区域(40?-55?N ,115?-145?E)、持续时间、活跃期基本一致。将客观识别与主观方法对本资料识别的冷涡进行比较,完全一致的达72%。误差原因为主客观方法标准不一致,导致有无闭合等值线产生的空识别、中心定位差异的空漏识别和起止时间的空漏识别,以上误差对气候统计不会造成明显影响,可视为正确识别。另外,10 a间,有19例漏报情况,为错误识别,仅占全部冷涡的1.4%,因此,这一客观识别方法是比较合理的,可以应用到冷涡的气候统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