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廓线雷达探测大气返回信号谱的仿真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8年1—9月北京延庆地区对流层CFL-08风廓线雷达和2009年7—12月广东东莞地区边界层CFL-03风廓线雷达晴空大气探测资料,对大气返回信号功率谱密度分布及雷达系统噪声幅度统计特征进行分析。基于大气返回信号的谱分布符合高斯分布的统计结果,采用高斯模型对大气返回信号谱进行模拟;雷达系统噪声是白噪声,其谱线幅度的统计特征呈高斯分布,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成高斯分布随机函数对雷达探测输出信号进行信号谱分布的仿真模拟,并采用雷达探测信号的谱参数对仿真模拟进行检验,效果较好。该文应用仿真模拟的数据,对风廓线雷达信息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精度进行了初步试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潘新民  王全周 《气象科技》2013,41(5):825-831
总结了CINRAD/SA雷达交流变频数字伺服系统技术特点和交流变频数字伺服系统的主通道信号流程、监控信号流程、变频器信号流程,根据监测信息、报警信息、关键点参数,从位置环、速度环、加速度环3个方面探讨了CINRAD/SA雷达交流变频数字伺服系统故障诊断方法,以及天线不受控制、天线运转不正常、跳码或角码和天线实际位置不一致故障诊断方法.列举了两个典型故障个例,即:由于伺服速度反馈信号不正常,导致天线方位电机过热报警,方位无法完成无超调控制且方位到位精度差和过冲;由于方位和俯仰跳码,导致雷达动态错误报警,天线失控到高仰角死区.总结了这两个典型故障个例的理论分析和处理步骤.提出了交流变频数字伺服系统维修方面的一些建议,为新一代天气雷达技术支持和保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一种激光雨滴谱仪小雨滴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  马尚昌  杨笔锋 《气象科技》2013,41(4):603-607
针对激光雨滴谱仪中接收端信号非常微弱、小雨滴信号容易受噪声干扰的特点,为提高系统的信噪比和小雨滴检测能力,基于微弱信号检测原理,优化前端模拟电路设计,采用数字锁相放大(DLIA)技术,构建了以OMAP3530的DSP Core为核心的数字锁相放大器.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以避免模拟器件的零漂、非线性等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数字锁相放大器能实现微弱信号的恒定放大,抑制了对带外噪声的放大,提高了信噪比(SNR),能有效提高激光雨滴谱仪的小雨滴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嵌入河道栅格的山洪灾害淹没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智怀  章毅之  蔡哲  李嫦 《气象》2014,40(8):1013-1018
文章以江西省曹水作为山洪灾害淹没模拟的研究区域,通过嵌入河道栅格修订数字地形,采用FloodArea水文淹没模型对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对修订前后的同一降水过程进行模拟,结合实地考察流域内淹没痕迹和水文站水位资料对比分析两者的模拟结果,并利用确定性系数和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对2000—2010年间出现的强降水过程的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论表明:基于嵌入河道栅格的山洪灾害淹没模拟能较好地反映曹水流域内的因降水导致的山洪推进路线、淹没范围及淹没水深,该方法可作为推算曹水流域的山洪灾害致灾临界面雨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CINRAD/SB伺服系统线路设计特点和维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新民  柴秀梅  王全周  徐俊领  崔炳俭 《气象》2010,36(10):128-133
总结了CINRAD/SB型新一代天气雷达交流变频调速数字伺服系统线路技术特点和与CINRAD/SA线路设计上的差别。根据数字伺服系统信号流程、电源控制保护原理,从状态监测信息、FC文件信息、报警信息、关键点参数测量和关键信号的传输路径入手,详细介绍了数字伺服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和技巧,并列举了两个不同类型的典型故障个例的理论分析和处理步骤。提出了伺服系统维修方面的一些建议,为新一代大气雷达技术支持和保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郑飒飒  杨佑洪  刘志  刘晓璐 《气象科技》2018,46(6):1280-1286
利用四川省数字高程模型(DEM)和1970—2014年四川省143个气象站点45年冰雹资料,使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数字地形分析和分区统计等方法,研究了四川省冰雹分布与地形高程、坡度、坡向、经纬度、地形起伏度及地形切割深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冰雹分布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地形高程、经度、地形起伏度及西北偏西坡向等地形因子是四川省冰雹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冰雹与主要地形影响因子的回归方程,模拟四川省冰雹空间分布,结果显示模拟值与实际值分布趋势一致,但模拟数据整体偏小。  相似文献   

7.
综合利用DDN数字专线、普通模拟专线等多种信道 ,实现了与远程气象服务系统互连 ,并研制开发了远程气象信息传输软件。  相似文献   

8.
综合利用DDN数字专线、普通模拟专线等多种信道,实现了与远程气象服务系统互连,并研制开发了远程气象信息传输软件。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术在电视天气预报中的应用,使得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系统告别了模拟技术,完全向数字技术转化,彻底实现了天气预报节目与电视台数字化节目的匹配。文章从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设计思路、技术方法、设备选配、数字化节目制作以及安全维护等几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数字化电视天气预报制作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0.
CINRAD/CB脉冲多普勒天气雷达数字中频接收机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黄晓  裴翀 《气象科技》2005,33(5):464-468
介绍CINRAD/CB脉冲多普勒天气雷达数字中频接收机的主要功能和技术性能.CINRAD/CB雷达接收机的主要特点是高灵敏、采用了数字中频采样、带AGC的大动态接收范围、低相噪频率综合器、在线测试、系统在线定标和整机性能的测量等技术,采用了高稳定频率源和全相干技术体制.简述了CINRAD/CB雷达接收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给出接收系统的组成框图,对该系统接收机的灵敏度、噪声系数、动态范围等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以AT89C2051微控制器为核心的一种测控仪表的设计,着重讨论了如何通过模拟串口实现光柱和数字的混合显示的软件和硬件设计,并提出了多个模拟串口公用数据线传输的方法。由于本设计充分利用了微控制器的软,硬件资源,使得该仪表集双路光柱,数字显示于一体,并具有控制和通信功能,而且便于扩充。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线性、非线性“插入编辑”的详细论述,明确它们的区别与优缺点,进而加速模拟向数字线性向非线性的过渡,普及计算机非线性编辑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陕西已建成的风电场区域为对象,通过对其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进行宏观和微观的数字地形分析,了解其不同地形因子的数字分布阈值,确定满足风电场建设的地形因子条件;再结合风能资源数值模拟结果,形成风电场微地形选址的重要条件;通过该条件对全省1∶25万DEM进行网格式搜索,最终形成全省风电场选址建设区划图。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由浙江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于1998年研制的121天气预报自动答询系统。该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能够随时对社会提供各种不同的天气预报,且音质清晰逼真,语调自然流畅。目前关于121系统有模拟和数字两种,现就模拟121系统作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测量大气参数的探空仪按惯例是一种产生某种与传感的状态成比例的讯号的模拟仪器。把传感器的输出转换成电讯号,需要高度精确,这使模拟技术达到了它的极限。尽管许多精巧的方法已设计得使转换过程中的误差减至最小,但还是有必要在工厂和(或)就地进行校准工作。再者,在探空仪中产生的模拟讯号必须不失真地或者不中断地(如在遥测讯号接收很差时)发送至地面。如果接收资料的地面站在无人干预情况下用自动处理技术产生标准的探空报和测风报,这一点就特别重要。数据库中的错误的、有干扰的、或者假的数据,都将导致特性层选择的错误。目前市场上的数字器件为传感参数的测量提供了一个诱人的直接方法,使用这种器件就不需要模拟变换,探空仪发出的经过奇偶检验的数字数据流,  相似文献   

16.
SOPHO—S100数字程控交换机是气象通信网的组成部分,现已与气象卫星通信网联网。通过卫星,实现了与兄弟省区的工作联络,极大地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SOPHO—S100数字程控交换机是目前世界上具有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能力的最新一代的全时分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它高度模块化,适应现在以及将来的通信发展的现代高级办公自动化通信系统。具备各种模拟、数字接口,可以连接多功能话机及现代化通信终端和数字话机,利用标准的IS-DN接口(ZB+D)实现计算机通信。这里介绍SOPHO—5100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1分机…  相似文献   

17.
作者提出了一种适用于100Mbps高速双绞线局域网传输信号MLT-3无冗余纠错方案,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方案的纠错能力,并且由计算机模拟方法对该系统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纠正单个随机错码,在加性高斯白噪声环境下,可获得的2dB的系统增益而不需增加对传输带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天气现象自动化观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实现天气现象自动化观测,针对地面观测规范中34种天气现象,设计了基于图像、光学散射和常规地面气象观测多种技术的天气现象自动化观测系统。它由天气现象传感器和数字处理器两部分组成,天气现象传感器完成天气现象的图像和光学特性采集,数字处理器将模拟图像数字化,对数字图像和光学特性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结合自动站的资料进行天气现象自动化识别。图像采集和识别技术在凝结天气现象自动识别试验中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以来,济南CINRAD/SA雷达由于模拟中频接收机系统性能参数退化导致雷达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且故障率较高。为了更好的保障雷达服务于气象,2009年7月济南完成数字化中频升级改造工程,改造后的数字中频雷达相位噪声非常稳定,速度信息量更加可信和精确。扼要介绍了数字中频接收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对数字中频安装调试及改造过程中遇到的软、硬件问题的解决措施和改造后的技术参数测试进行技术性的总结,旨在对同行今后的工作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柳州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自从2006年运行以来,由于接收机故障导致的故障停机占了很高的比例.为了提高雷达保障工作质量,2013年柳州雷达站完成了数字中频改造升级工程,改造后接收机性能稳定,各项指标优于先前的模拟中频,故障率大大降低.但是改造后还是遇到了一些非典型的技术问题,文章介绍了柳州雷达站数字中频接收机的原理,找出硬件改动存在问题,提出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