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 ,区通信台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实际业务应用的需要 ,对区局现有的计算机局域网络结构进行优化 ,进一步提高各网络间的互联能力 ,提高各系统工作运行效率 ,提高信息共享能力 ,同时更好地保证通信网络主要系统的安全。由于网络结构和设备的改变、网络传输业务的合理调整、网络故障不可预知性等特点 ,造成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而影响通信业务服务质量的现象 ,使我们的网络维护和业务监控工作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针对新的通信业务工作的要求及新的通信业务环境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区的通信业务质量 ,加强对网络传输业务的监控 ,我们研…  相似文献   

2.
徐晓琳 《山东气象》2008,28(3):38-39
为了提高通信业务的自动化程度,提高气象报文的上传及时率,开发研制了非常规气象资料上行传输实时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各种非常规气象资料上行传输的实时监控、查询、告警等功能。主要介绍了非常规气象资料上行传输实时监控系统的平台概况、功能及其实现方法、开发技巧。  相似文献   

3.
利用UDP组播通信、进程监控、文件监控、网络监控等技术,研发了CC天气雷达数据流传输业务台站级监控报警系统,较早、较好地实现了雷达扫描状态、数据流上行传输、标准格式基数据本地存储、基数据补传、软件运行和网络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短信报警。实践表明,软件运行较稳定,能对数据流传输业务进行有效监控,短信报警准确及时,报警阈值从6min缩短到40s,提升了故障的发现和处理效率,提高了天气雷达业务可用性和数据传输质量,减轻了雷达台站业务人员的值守压力。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全程全网全视频监控系统”中自动站数据后台处理平台的设计合理、界面友好易操作,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处理。投入业务使用以来程序运行状态良好,能满足目前全程全网传输监控对自动站数据的监控需要。  相似文献   

5.
向筱铭  徐晓莉  宋智  李涛 《气象科技》2017,45(4):647-652
气象数据上行传输是各类气象业务和服务正常开展的基础。针对气象通信系统切换至CTS以后,台站实时获取上行气象数据传输状况的业务需求,在分析气象数据上行传输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台站上行气象数据传输监控平台的建设思路,设计了平台总体结构,传输日志同步策略和数据个性化显示方案,采用MVC框架、Quartz调度器和jQuery Grid Plugin等技术对平台进行了实现。该平台面向台站用户具有提供上行气象数据传输状态实时监控、传输状态统计和错报查询功能;作为县级综合观测业务集成平台的一个模块投入业务使用,为提高上行气象数据传输质量提供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6.
广西新一代 “区—地—县”三级气象信息网络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宇中 《广西气象》2002,23(3):33-36
介绍广西新一代“区-地-县“三级气象信息网络拓扑结构、业务软件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建设、运行管理过程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充分利用现有通讯网络资源,强化业务软件的开发应用,提高网络传输监控管理水平,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扩展气象信息网络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齐强 《山东气象》2007,27(3):52-52
随着网络带宽、计算机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的迅速提高,以及各种视频信息处理技术的出现,全程数字化、网络化的视频监控系统也在气象观测场环境和天气实况远程监控得到广泛使用。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摄像部分、传输部分、控制部分、显示与记录四大部分所组成。对山东部分县气象局在使用视频监控系统出现的一些故障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在资料收集与传输层面上,根据各类气象资料的传输特性(观测频次、传输时效、文件命名等),基于元数据技术,实现了台站到省,省到国家气象局、卫星广播资料等各类气象资料收发自动化实时监控,以B/S和C/S 2种方式展示给用户,除了按时次、报类、站点、时序图、GIS地图等多种功能的监控外,还实现了异常数据收发的语音报警、短信通知及传输质量报表统计和评估功能,系统可扩展性好,功能齐全,能够满足现有业务和今后业务发展的需要,已在实际业务中发挥了很好的效益,大大减轻了工作量,为数据收发、网络运行及相关业务系统的监控提供了自动化手段.  相似文献   

9.
赵勇  赵淑芳 《气象科技》2011,39(4):498-501
通信网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现代气象业务的质量和效率,枣庄市气象局根据现代业务快速发展需求,对网络通信提出了高可靠性设计与构建。通过对枣庄市气象局通信网络的骨干网络拓扑结构、市县链路选型、网络设备部署、核心交换机路由选择及路由规划和网络高可靠性冗余设计的介绍,说明了通信网络在现代气象业务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市气象局通信网络高可靠性设计与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描述了通信网络高可靠性在信息传输、视频会商、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等多方面发挥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气象观测数据的传输率和可用率是气象预报服务及时准确的基础,是衡量通信系统运行可靠程度及运维保障能力的关键指标。长期以来,各级业务人员通过不间断值守班来保障气象观测数据的传输质量。随着现代化气象业务体系的不断发展,气象业务对资料传输的时效性、完整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气象资料的综合监控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国地面气象业务体制改革的要求下,广西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基层台站无人值守业务调整,设计并实现广西地面气象观测无人值守系统。该系统集数据传输监控、数据传输时效统计于一体,通过自动监控告警、主备站资料(要素)智能识别替代、双条传输链路热备等设计,建立一套无人值守传输业务流程,从技术上支撑业务改革调整,大大降低基层业务人员工作强度。业务应用分析表明,无人值守系统运行可靠,业务质量保持高水平稳定,业务效益凸显。  相似文献   

11.
孙静 《贵州气象》2009,(Z1):100-101
利用Visual Basic 6.0对串口通信的编程技术,实现对雷达回波数据采集、处理及资料传输实时监控,解决在雷达系统突发性故障或资料传输失败情况下,监控程序将自动拨打值班人员电话,实现自动监控报警功能,便于值班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从而有效提高雷达拼图传输率,保障雷达业务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气象台通信网络监控系统”在对 2 0 0 2年通信业务质量统计中 ,雷达拼图资料发送及时率为 10 0 % ,常规资料传输及时率为 99 91% ,无缺报。全球交换气象数据传输及时率为 10 0 % ,空气质量监测和空气质量预报的传输及时率为 99 73 % ,气象信息网络故障率仅为 0 0 12 %。省气象台通信网络实时监控系统作用大@吴展云$贵州省气象台  相似文献   

13.
随着“9210”工程的业务化运行及办公自动化、NOTES系统的应用,各旗县气象局分组交换网线路全面开通。由于旗县局分组交换网通信业务的联结方式是利用分组网信道,通过六合公司开发的专用通信传输软件进行业务信息传输,并未加载TCP/IP协议,因此造成业务环节增多,通信不畅,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气象观测资料监控软件种类繁多的问题,结合现有业务系统以及实际需求,开展对省级15大类气象观测数据传输节点监控信息提取技术的研究,与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等气象核心业务系统对接,对主要参数进行反复测试分析选取合适的参数值,高效提取省级传输节点的资料站号、观测时间、记录时间、省属代码、资料类型、业...  相似文献   

15.
目前山东省气象部门已有多部移动气象台投入业务使用,在防御气象灾害和突发气象事件应急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移动气象台通信(通过通信卫星连接互联网和气象局内部网)费用高,且需提前向运营商申请增加宽带以满足视频会商需求,因此提出了利用3G通信技术,建立VPDN网络访问气象局内部网络,来实现移动气象台和济南市气象台视频会商的方案。该方案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移动气象台的通信费用,提高了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前山东省气象部门已有多部移动气象台投入业务使用,在防御气象灾害和突发气象事件应急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移动气象台通信(通过通信卫星连接互联网和气象局内部网)费用高,且需提前向运营商申请增加宽带以满足视频会商需求,因此提出了利用3G通信技术,建立VPDN网络访问气象局内部网络,来实现移动气象台和济南市气象台视频会商的方案。该方案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移动气象台的通信费用,提高了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7.
根据满足业务需求、智能化、微型化和低功耗等设计原则,设计了一种由采集与通信端、云服务器和移动应用程序三部分组成的“视频+”微型气象站系统。系统实现了天气现象与视程障碍现象等视频实时监测,以及气温、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雨量等气象要素观测功能。微型气象站输出数据格式、通信交互指令与业务运行的六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一致,性能指标达到《便捷式自动气象观测仪分级技术规范(试行)》定义的乙类标准。移动应用程序具备气象实况数据及视频图像可视化、设备运行监控与短信告警等功能。“视频+”微型气象站已批量生产,且在中国气象局秦岭国家综合气象观测专项试验外场完成野外观测试验,并在宝鸡、延安等地投入气象观测和服务。  相似文献   

18.
田兰  汪华  李波 《贵州气象》2012,36(5):40-43
贵州省新一代气象通信实时信息处理系统,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对各类实时报文信息的内容进行标识和说明的方法形成数据传输业务定义,从而使系统具备了通过修改节目表来适应观测数据传输业务变化的能力,实现了对全省台站上行观测资料在省级中心的收集、处理、分发和共享,并提供针对气象资料文件名、报头、报尾的初级质量控制信息,实现对实时信息传输关键业务节点通信状态的监控,改变了原有业务系统繁杂、功能单一、扩展性差等缺陷。整个系统高效稳定、操作简便、监控信息准确清晰、界面友好、易于维护和扩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9.
目前山东省气象部门已有多部移动气象台投入业务使用,在防御气象灾害和突发气象事件应急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移动气象台通信(通过通信卫星连接互联网和气象局内音旷网)费用高,且需提前向运营商申请增加宽带以满足视频会商需求,因此提出了利用3G通信技术,建立VPDN网络访问气象局内部网络,来实现移动气象台和济南市气象台视频会商的方案。该方案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移动一气象台的通信费用,提高了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20.
新一代国内通信系统是新的形势下开发完成的能够适应现有气象资料传输、处理和监视需求的新一代气象信息系统。它的业务运行将建立全国统一的气象信息传输和处理标准,提高气象信息传输、处理和监视能力,为气象三个体系的建设奠定有力的基础。文章详细介绍新一代国内通信系统的系统组成架构、网络功能设计细节和存储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