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探讨弥勒红河谷温泉的成因及钻孔热水的开采对温泉的影响,以此来为红河谷温泉地区热水资源的开发提供合理依据.文章对弥勒红河谷温泉、冷泉和钻孔热水进行水化学分析和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温泉矿化度(TDS)为232~328 mg?L-1,pH值呈弱酸性,锶含量为0.29~0.44 mg?L-1,偏硅酸25.45~34.44...  相似文献   

2.
杨文  刘杰  程佳 《地学前缘》2013,20(3):35-45
利用2011年1-6月云南地区的连续波形资料,采用背景噪声和波形互相关方法分别反演该地区的速度结构以及2011年3月24日缅甸7.2级地震前后60 d的速度变化图像。同时,根据云南地区中小地震计算缅甸地震前后应变能释放响应比空间分布,并利用缅甸地震的震源参数,计算了缅甸地震对云南地区主要断裂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影响。结果显示:(1) 禄劝至华坪一带、永定至泸水区域和通海至建水地区震后波速增加,同时该地区地震活动增强,相应断裂上库仑破裂应力增加,说明缅甸地震对这些区域具有加速构造活动的正影响;(2) 小江断裂带以东马龙至宣威地区和南汀河断裂带以南临沧至景洪地区震后波速降低,地震活动减弱,断裂上库仑破裂应力降低,说明缅甸地震对该区域具有减缓构造活动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1年1—6月云南地区的连续波形资料,采用背景噪声和波形互相关方法分别反演该地区的速度结构以及2011年3月24日缅甸7.2级地震前后60d的速度变化图像。同时,根据云南地区中小地震计算缅甸地震前后应变能释放响应比空间分布,并利用缅甸地震的震源参数,计算了缅甸地震对云南地区主要断裂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影响。结果显示:(1)禄劝至华坪一带、永定至泸水区域和通海至建水地区震后波速增加,同时该地区地震活动增强,相应断裂上库仑破裂应力增加,说明缅甸地震对这些区域具有加速构造活动的正影响;(2)小江断裂带以东马龙至宣威地区和南汀河断裂带以南临沧至景洪地区震后波速降低,地震活动减弱,断裂上库仑破裂应力降低,说明缅甸地震对该区域具有减缓构造活动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4.
云南东部系指东川-昆明-玉溪一线以东(图1)。这一地区的下震旦统,长期以来认为只有澄江组一个地层单位。1960年刘鸿允等[1]通过对陆良牛头山区的调查,在南沱组之下建立了牛头山组,其层位认为在澄江组之上或部分与澄江组相当。  相似文献   

5.
对唐古拉山北侧温泉盆地多年冻土区冷泉气体样品的化学分析表明,CH4平均含量为370×10-6,是青藏铁路沿线(昆仑山口—安多)多年冻土区冷泉气体中CH4平均含量的近113倍,表现出极高的地球化学异常。与国内外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相比,温泉盆地地区具有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冻土厚度与温压、烃类气体与水源、流体运移与储集的良好条件,预示该区可能具有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是今后值得重视的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评价区。  相似文献   

6.
河南平原浅层地下水总溶解固体和水化学类型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岩  董维红  李满洲  郑昭贤  石旭飞  郭自训 《水文》2011,31(2):79-83,68
利用75件地下水样品的水化学数据(丰水期38件,枯水期37件)分析了丰、枯水期河南平原第四系浅层地下水总溶解固体(TDS)和水化学类型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南平原浅层地下水淡水(TDS<1g/L)发育。枯水期TDS>1g/L的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新乡-开封-太康县一线以东地区、项城以及太行山东麓安阳市境内;丰水期TDS>1g/L的地下水分布在新乡以东的部分地区、兰考县城东镇以及太康县以东地区。枯水期地下水主要以HCO3型水为主,丰水期河南平原的北部、南部主要以HCO3型水为主,而中部主要以HCO3-SO4型水为主。丰、枯水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差异是在气候(降水、蒸发)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的热矿泉遍布,仅青藏公路沿线就有10处之多。但象唐古拉山北坡温泉谷地的温度高,流量较大的热矿泉还未引起重视。在青藏公路沿线的工程建设日益兴起的今天,对这些热矿泉的形成、分布和水化学特征的研究,可能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兹将数年普查和勘探、物探工作中累积的一些资料予以粗略分析,提出一些肤浅认识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籍传懋 《地质论评》1964,22(1):38-47
本区位于陇中盆地以南,四川盆地西北,雅礲江以东。在这辽阔的地区内,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地下热水。温泉不仅有很大的医疗价值,并可用来供给中、小城市居民取暖或作为动力来源。然而本区不仅在水文地质方面是空白区,同时在地质方面也研究得很差,对温泉以往更无可靠的记载。本文是以作者近年来在本区进  相似文献   

9.
(一)绪言云南宣威附近地质,在民国二十七年十二月曾经王竹泉毕庆昌二氏调查,著有“云南宣威附近煤田地质”一文,载地质汇报第三十三号。著者等于民国二十九年七月奉叙昆铁路沿线探矿工程处之命,分别调查曲靖至宣威及宣威至威宁间以东地质矿产。同年九月二十六日会于宣威县城,以附近地质构造极为复杂,甚  相似文献   

10.
青藏铁路沿线构造活动性评价和工程稳定性区划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构造活动强度α(≤1)和地壳稳定程度β(≤1)是构造活动性评价和工程稳定性区划的重要参数,α=1-β。对青藏铁路沿线任一单元i,以断层运动速率(vi)、地震震级(Mi)、温泉温度(Ti)和构造应变(εi)综合刻画构造活动强度(αi),αi=(vi/vmax Mi/Mmax Ti/Tmax εi/εmax)/αmax。根据各单元构造活动强度值(αi),应用克里格等值线绘制软件,编制构造活动强度等值线图,为青藏铁路沿线构造活动性评价和工程稳定性区划提供定量判据。α≥0.40的构造活动区可能孕育Ms≥6-7级地震,对应于不稳定区:α≥0.70的强烈构造活动区可能孕育8级左右强烈地震,对应于极不稳定区。区划结果表明,青藏铁路沿线发育昆仑山南、可可西里、通天河、唐古拉山、错那湖、当雄、羊八井7个不稳定区,其中包括西大滩、谷露盆西、羊八井3个极不稳定区。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个地热区(山甘烹地区、芳县、堆沙革、湄针和Pa Pae)的30个温泉水样和4个地区(上述5个地区中除Pa Pae外的其它4个地区)的11个气体样进行了化学分析。这些温泉以所有溶解物质低含量为其特征,并属于Na—HCO_3型。用Na—K—Ca地热温度计测得上述地区地表下的湿度范围约为180℃~200℃。尽管温泉类型是相似的,但仍可发现它们在化学成份上有着地区性的差异.气体有N_2和CO_2两种。从气体分析可知,资源评价条件最好的地区是山甘烹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滇西北地区德钦-中甸一带温泉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来源,对采集到的18个温泉逸出气体样品的化学组分和氦、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德钦-中甸一带CO_2含量偏高且主要沿金沙江断裂和德钦-中甸断裂分布,平均CO_2的释放量为80.6%;气体样品的~3He/~4He值为0.06~0.74Ra,中甸地区的下给茨喀和天生桥温泉为研究区高幔源氦释放区,分别达到7.6%和5.0%;中甸地区碳同位素也表现为幔源的特征,δ~(13)CCO_2变化范围为-1.94‰~-5.95‰。与已有的深部探测结果对比,研究区幔源氦释放较高的中甸地区(下给茨喀温泉、天生桥温泉)主要位于软流圈上涌区(四川黑水-金川-道孚-雅江-稻城)南端的边缘地带,因而幔源氦释放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班公湖地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是侏罗系和白垩系。中、上侏罗统(J_(2~3))主要分布在公班湖以北和以东地区;下、上白垩统(K_1~K_2~1)分布在班公湖南北两侧的广大地区。在这些地层中,有大小不等的超镁铁质岩侵入体。著名的班公湖断裂带在湖区东部通过(图1)。湖区的绝大多数岩石均遭受程度不同的区域热动力变质。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东南缘温、热、沸泉及喷气孔等地热显示以数量多、分布广为特征,大多数温泉沿块体边界及活动构造带出露,是研究川滇地区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的理想的场地。针对区内817组温泉水化学资料,选用4种地球化学温标计算了热储温度并选取可能的热储温度,利用克里金(Kriging)插值法确定以热储温度表达的浅层地热场。结果显示,浅层地热场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均匀性,藏东昌都-波密构造区、松潘-甘孜构造区及红河断裂带以西三江构造区地热异常显著,滇中及滇东地区浅层地热异常不明显,云南地区表现为"西高东低"的特征。通过与地幔速度结构、氦同位素、花岗岩分布及壳幔热流结构对比发现,腾冲火山区、通关-宁洱火山区、松潘-甘孜地块的香格里拉和康定地区,以及汶川地区浅层地热异常与地幔软流圈上涌有关;而地热异常区内壳幔热流比值(Qc/Qm1)高的地区则与花岗岩放射性成因热有关。近年来的强震(Ms≥6.0)震中绝大部分位于地热异常区之间的过渡区域或地热梯度带上。深部流体作用及岩石圈热结构不均一性对强震的孕育过程有重要影响,可能是触发大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羌塘地区海相下侏罗统新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正> 关于班公湖-怒江断裂带以北羌塘地区的下侏罗统,顾知微(1962)在总结中国的侏罗系和白垩系时,曾经提及他把产出鉴定为欧洲Lias早期的瓣鳃类Hippopodium pondero-sum的温泉群定为下侏罗统。但是,青海区测队在测制1/100万温泉幅过程中,查明温泉  相似文献   

16.
一、地质环境及煤层的分布地质环境:本文所要阐述的区域,是以横断山脉以东,秦岭褶皱以南和华夏古陆之西。即扬子陆台的主要部分。包括四川地台东部、黔桂地台西部、昆明凹陷和康滇地盾一部分煤田(图1)。除四川盆地较平坦外,云贵地区多为高山深谷,这个地区的基底岩层仅在康滇地盾上有所出露,分布最广的是上古生代和中生代岩层。上古生代地层以厚层石灰岩、页岩、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北温泉与四川康定温泉水之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重庆北温泉从2005年6月至12月进行每月采样监测,结果表明: 北温泉的水化学类型为SO4 - Ca 型, SO2-4 和Ca2+ 分别占阴阳离子总量的86. 8%和79. 7% , pH值接近于中性,属低温热泉。与之相对比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康定温泉(除二道桥温泉之外)明显富集Na+ ( 67. 6% ) ,阴离子以HCO-3 为主( 86. 4% ) ,水化学类型为HCO3— Na 型,属高温热泉,水源深度较北温泉深1km以上;而康定的二道桥温泉则明显富集Ca2+ ( 53. 3% ) ,阴离子以HCO-3 ( 90% )为主,水化学类型为HCO3— Ca型,属于低温热泉。根据矿物饱和指数和CO2 分压的计算结果,虽然北温泉的泉水均对方解石和白云石达到饱和状态,但只在部分泉点形成少量钙华沉积。康定温泉对方解石为过饱和,而对白云石为不饱和,因此,在康定温泉有较多的方解石钙华沉积。两个地点对石膏均为不饱和。此外,康定温泉的二氧化碳分压远远高于北温泉。北温泉3号泉点的各主要离子浓度均低于北温泉的其它泉点,是由于地表水的混入所造成。根据所测得的硫酸根浓度进行估算,在北温泉3号泉泉水中雨季时地表水的混入约为40% ,旱季时约为20%。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天池火山区温泉气体组分特征与气体来源,测试了长白山天池火山区聚龙温泉和锦江温泉的气体成分。结果显示,聚龙温泉的温度(71.1℃)、He(7×10-6)、CO2(83.02%)含量和3He/4He值(3.92 Ra)均低于以往年份的值;而锦江温泉的温度(58.3℃)、He(133×10-6)、CO2(94.06%)和3He/4He值(5.81 Ra),相比于2012年、2013年,呈现升高的趋势。近十几年的观察结果显示,两个温泉上述参数均较稳定。气体地球化学成分的判别结果表明,锦江温泉和聚龙温泉逸出的气体均为幔壳混合的源区,锦江温泉受壳源物质的影响相对较小;而聚龙温泉逸出的气体含有较高壳源和空气来源物质,幔源物质的贡献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姚足金 《地球学报》1990,11(1):145-148
<正> 大陆边缘众多温泉的分布和排列是符合某种几何规则,这些有规则的几何图形,具有丰富的地质内涵. 从温泉分布角度来看,“东南沿海地区”的范围大致在江西遂川—广东湛江一线以东,包括台湾、海南两岛,在这范围内,总数达500处的温泉密集分布。这500处温泉,自台湾向大陆沿海、再向内地,泉温有渐次变低的总趋势。另外,温泉的排列、分布呈一扇形。“扇形”的前沿,大致由两深断裂组成的海岸线,另外两条界线为:遂川—湛江和遂川—福州。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本文所討論的范围,約东經102°以东,省界以西,当德箕厂(普渡河口)与富源連綫之南,龙武—南盘江以北地区,属华南地台、下揚子准地台、滇桂台向斜的滇东台凹部分。前輩地貭工作者对这个地区石炭、二迭系间之含煤地层的时代有三种不同的意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