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丹东地区1∶5万黄、白旗幅测区的遥感影像特征研究,结合地面调查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译,对测区地层、侵入岩、变质岩、线性构造的遥感影像特征和解译效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发现可解译地质体和地质现象,解译效果较好,解译正确率达70%以上.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证实遥感在区调工作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和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2004~2006年吉林省开展了吉林市等八幅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其任务书中提到:"充分收集研究前人区域地质和物、化、遥资料,全面完成测区1:25万地质填图任务".本文从应用角度出发,探讨了吉林省中等植被覆盖区遥感地质填图的工作流程,包括遥感数据种类选择、遥感数据处理、遥感地质解译等.  相似文献   

3.
聂立军  周凯  邸新 《吉林地质》2009,28(1):69-71
2004-2006年吉林省开展了吉林市等八幅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其任务书中提到:“充分收集研究前人区域地质和物、化、遥资料,全面完成测区1∶25万地质填图任务”。本文从应用角度出发,探讨了吉林省中等植被覆盖区遥感地质填图的工作流程,包括遥感数据种类选择、遥感数据处理、遥感地质解译等。  相似文献   

4.
在物探工作设计阶段,主要参考测区的地质图和地形图,进行控制点的选取和测网的布置.但这些地形图往往是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绘制的,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人类活动的改造,可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湖泊水位变化,居民点变迁、城市的扩建、地质灾害等.随着"3S"集成技术的不断成熟,可以利用带地理参数的遥感影像对地形图的变更部份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遥感地物波谱测试工作中野外光谱辐射计接收的辐射通量在不同测试条件下所代表的物理量。文中讨论了《遥感:定量方法》书中一个结论公式的应用条件,指出当被测目标物充满或不充满仪器视场时仪器接收的辐射通量所代表的物理量是不相同的,并进一步讨论了目前常用的标准板校准方法及现场测试计算方法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地区重要的控矿构适之一,文章中遥感地质研究的范围包括其北段、中段及外围区,测区面积1200km2.ETM多光谱遥感数据来源于美国7号陆地卫星.选择ETM7、4、1三个波段进行彩色合成制作测区基础遥感图像.采用Crosta法,选择ETM1、4、5、7波段作为输入波段进行主成分变换,获取泥化蚀变遥感信息.选...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快1:20万区调图幅修测工作的步伐,适应四化建设对基础地质资料的需要,湖北省地矿局选择南漳幅(1:20万)采用遥感地质方法,进行该幅的地质调查工作,探索遥感技术在区调中的应用效果。本文是湖北省地矿局遥感地质站在该图幅工作成果基础上编写的,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不足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一、选择南漳幅(1:20万)进行遥感地质的依据和任务南漳幅位于湖北省西部,总面积7010km~2,区内地势属中—低山区,荆山山脉横贯图  相似文献   

8.
遥感和光谱地质进展及其对矿产勘查的实践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9年Economic Geology出版的专辑Remote Sensing and Spectral Geology,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以及研究和应用的实践,对遥感与光谱地质进行了综述.内容从测谱学、TM/ETM和ASTER宽波段遥感应用,到地面和航空高光谱遥感应用与热红外遥感.传统的信息填图主要是解译,现...  相似文献   

9.
孙卫东  李毅 《新疆地质》2004,22(4):391-394
在新疆阜康沙漠绿洲生态环境与生态建设中应用了“资源 1 号”卫星遥感数据.利用 ERMAPER 等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资源 1 号”遥感卫星数据 CB 和同一调查区的 TM 数据进行处理及对比研究,评价了“资源 1 号”卫星数据的应用效果.实践表明:“资源 1 号”卫星 CCD 相机数据几何精度、空间分辨率能够满足生态环境与生态建设工作的需要,部分可替代 TM 数据,在沙漠绿洲生态环境与生态建设及其它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区域地质测量是地质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在1:20万或更小比例尺的区测中如何充分利用物、化探资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过去几年来,在广大的掩盖地区,利用综合性的物探资料,对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寻找含油远景地区曾经起了很大作用,取得  相似文献   

11.
地质部门的遥感地质工作是在一九七八年上海地质会议将遥感技术列为我部重点发展的五大新技术之一以后普遍开展起来的.几年来,在原地质部区调局和物探、石油、水文地质等专业局的领导下,不论在组织机构、人员培养、技术装备方面,还是在普及推广遥感技术、扩大应用效果方面都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在一九七九年关于建立遥感地质站的决定、一九八○年遥感地质站工作汇报会、制订“应用遥感图象进行1:20万区调的技术要求(试  相似文献   

12.
遥感地质是运用遥感技术研究地质现象,进行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察的一种新方法.本文通过回顾几年来遥感地质工作的情况,并参阅有关资料,概略介绍国内外遥感地质的现状. 国外遥感技术的几个侧面1.航天遥感资料的局限性1960年以来,航天遥感技术发展很快,美、苏等国先后发射了气象卫星、陆地卫星、海洋卫星、测地卫星和地球物理卫星等.这就为人类从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研究地球提供了可能性.目前,世界上已有百余个国家利  相似文献   

13.
核工业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于1997年8月4日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成立,并举行了学术委员会第1次会议。核工业遥感重点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核工业系统遥感工作已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遥感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应是立足于核辐射,扩展到国防科研领域,尤其在核的和平利用及军事方面的应用研究领域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紧迫性。在开拓遥感研究领域的过程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形成自己的特色。近年来,国内遥感发展的很快,遥感技术在核资源、核环境、核工程等方面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具有权威性的学…  相似文献   

14.
航空数字成图相机系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数字成图相机系统是基于大面阵CCD的厘米级高分辨率多光谱全数字对地遥感成像系统,兼备传统航空摄影测量与现代光电子多光谱数字遥感的技术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大比例尺测图、高精度环境及地质灾害监测中,在数字城市和重大工程勘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遥感图象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及其应用效果.简明地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最佳波段选择方法,论述了用于提取多光谱数据分类特征的主成分分析和典型分析方法及其在岩性地层分类、动态遥感信息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系统地介绍了遥感图象光谱模式识别的监督分类及非监督分类方法的计算机分析步骤、常用算法、误差分析及其应用条件.最后概略地论述了遥感图像定量分析方法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遥感资料是根据电磁波原理,将地质体的波谱特性记录在图象上或磁带上的一种资料。应用遥感资料进行地质调查和研究是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和手段。本文拟对遥感资料的三个主要特点及应用进行论述,这对发挥遥感资料在地质工作中的作用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7.
1989年12月笔者参加了地矿部赴苏联区域地质和遥感考察团,访问了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苏联地质部航空地质联合体及其所属部门,以及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岩石矿物物理分析实验室等单位,现将苏联遥感技术在区域地质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向国内同行作一概略介绍。 苏联在区域地质工作中充分应用航空航天所获得的遥感资料,主要进行:1.区域性基础地质研究和区域地质调查;2.编制各类区域地质图件;3.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预测。 遥感资料作为地质工作各类资料之一,在使用时一般都结合已获得的地质、地球物理(航磁、重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地矿局测绘队航空物探遥感研究室完成的《轻型飞机在山区开展1∶5万航空磁测论证性研究报告》,于1992年10月由地矿部勘查技术司组织评审验收通过。专家们认为轻型飞机航空磁测系统设计科学、配置合理、设备先进、安全可靠。该系统整体技术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现将该航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应用前景作一简要介绍。1 简况测绘队航空物探遥感研究室从1988年开始应用轻型飞机进行航空磁测的试验研究。1989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地质局遥感站应用遥感技术在松辽平原东部予测含水断裂,寻找地下水,获得初步成果。研究区为植被掩盖,浮土颇厚的波状台地,在野外很难直接看到断裂形迹。一九八二年初,遥感站技术人员应用遥感图象在研究区判读出一系列线性构造,并予测某些线性构造可能为含水断裂。为此,他们在判读出的281条线性体中,又据其方位、长度、频度和其他遥感地质信息,选出四条予测的含水断裂准备进行钻孔验证。其中在比较缺水的梨树县郭家店小泉眼沟附近的一条北东向线性构造  相似文献   

20.
何仲太 《江苏地质》2014,38(2):278-283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提取DEM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学研究中,但基于IRS-P5立体像对提取DEM的研究应用目前还比较少。主要介绍了IRS-P5卫星获取立体像对的工作原理,立体像对提取DEM原理、方法及精度评定,列举了该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及其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在良好的地面控制点的支持下,IRS-P5立体像对提取的DEM平面和高程精度均可满足国家山地1∶1万地形图测图规范要求,在地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