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矿产资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和必要物质基础,对其进行勘查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干扰。明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带来的实际价值,量化生态环境影响,构建金属矿床类型-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影响“三位一体”的勘查开发前景评估体系,不仅能够促进矿产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而且也是推动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基础。本文总结了当前金属矿床勘查开发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国家资源经济安全等方面进行矿产资源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金属矿床勘查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单因素和多因素评价方法以及生态破坏成本评估。通过指标提取和筛选,初步建立了一个金属矿床勘查开发前景评估指标体系框架,为实现全面定量分析待开发矿床的生态损害和矿床价值奠定了基础。并从矿床所在的区域、矿床类型以及多学科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三个方面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张亮 《地质与勘探》2020,56(1):230-238
科学分析区域矿产资源竞争力、合理制定区域矿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对合理、有序、高效、生态地开发区域矿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SWOT分析模型在区域矿产资源竞争力分析中的工作方法和步骤,构建了包含15个评价指标的区域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青海祁漫塔格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主要优势为区域规划及政策好、生态环境影响小、矿产资源总资源储量及成矿潜力大、矿产资源可利用性较好,主要劣势为外部运输和矿山生产建设条件差、整体生产成本高、区域矿床集中度低,综合分析得出祁漫塔格地区位于多元经营战略(ST战略)区域,整体区域资源开发竞争力较好。证明SWOT分析模型及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在区域矿产资源竞争力分析中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张纪伟  陈华勇 《地球科学》2021,46(11):3818-3828
定量评估矿床的经济价值与未来勘查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以缓解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矛盾.基于多元数据,构建了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ing-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模型为理论框架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根据评价等级表,利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指标权重计算以及综合均值分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评估体系.该体系在福建罗卜岭斑岩型矿床开发设计中的应用表明,福建罗卜岭矿区开发适宜度评价为Ⅱ级,即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但对生态环境会产生轻微干扰.该方法能较好地反映金属矿床勘查与开发对生态的综合影响,可操作较强,可为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以及矿山企业等部门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己探明矿产资源123种,其中天然气、富铜、富磷、富铅锌、钾盐等10种矿产资源保有量占全国的50 %,另有9种矿产资源储量占全国的33 %~59 %。目前西部地区的矿业产值占其工业总产值的18.47 %,青海、新疆两省区占到55 %以上,占其省内GDP的5 %。在取得上述巨大成就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与日俱增;粗放式开发使资源严重浪费;资源的无序开发破坏生态、植被,导致水土流失;采选冶技术相对落后,污染环境;生态环境再造缺少资金。西部矿产资源的开发,既不能走"先开发后治理"的模式,也不能套用发达国家的"严格…  相似文献   

5.
结合四川省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的需求,从地质工作程度、矿产资源要素、开发条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和生态环境要素等5个因素划分了四川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并构建了勘查开发基地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划分出的27个四川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进行了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分为建设型、生产型和后备型三类。本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成果以期对四川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的划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保障青藏高原矿产资源的科学开发及其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以西藏达孜—工布江达地区为例,对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做了研究。首先优选出研究区的矿产资源接续基地,接着从生态脆弱性和地质灾害危险性两方面对资源接续基地进行矿产开发活动的环境适宜性评价。采用专家打分-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并用综合指数模型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评价方法是可行的;研究区的矿产资源接续基地总体上可以进行开发,但存在野生动物保护区、宗教圣地、国道沿线等少数区域不适合开展矿产开发活动;矿产资源接续基地的不同矿区,矿产开发的环境适宜程度有所差异。评价结果可为研究区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鑫宇 《地质与勘探》2024,60(2):348-355
城市地下空间是缓解用地饱和矛盾、改善城市生态的重要空间资源,也是开创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良策,科学高效地进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赋权、评价模型、三维建模与可视化、评价系统等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与不足;对如何合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升三维地质建模精度、搭建地下空间综合系统三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应对策;阐明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发展趋势:全要素、全资源的统筹协调,需求导向的针对性评价模式,创新性、连续化的评价模型。该研究成果可促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的深化,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评价与有序开发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承载能力大小是决定区域经济结构及发展模式的根本依据,开展区域矿产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对促进地区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以云南省威信县煤矿资源为研究对象,借助承载本底(资源可利用量占比,PRO)和承载状态(矿业开发指数,MDI)两个评价因子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威信县煤矿资源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价,并以威信县为评价试点对矿产资源评价体系及各分指标权重分配的合理性进行了相关探讨。【研究结果】威信县10个乡镇中,没有煤矿资源承载能力“大”的乡镇,承载能力“较大”的乡镇仅有2个,承载能力“中”的乡镇有2个,承载能力“小”的乡镇则达到了6个。【结论】在矿产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体系中,正向指标与负向指标也应并重考虑,各占50%左右为宜。此外各分指标权重的分配也应与该地区当时在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政策紧密呼应。  相似文献   

9.
为了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对某一地区、某些矿种的利用水平进行评价,旨在研究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分析资源总体形势,预警矿产资源利用中新问题新动向.采用多层次多指标评价方法,通过构建矿产资源利用水平考核指标体系,对辽宁地区的16种主要矿种连续5年的利用情况进行了考核分析,并做了总体评价,详细评价过程以铁矿为例.考核的数据结果基本符合各矿种和矿山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利用水平层次,也证明了该矿产资源利用水平考核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0.
四川攀西地区重要共伴生矿产特征及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攀西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是四川矿产资源“聚宝盆”;重要共生矿产主要有铁、铜、铅、锌、钒、钛、镍、铂族、金锡、铌、钽、锆和稀有~稀土,伴生矿产主要赋存于铁矿床、铜矿床、铅锌矿床、金矿床、稀有一稀土矿床中约50余种;与铁、铜、铅锌、稀有-稀土矿有关的共伴生矿产4类21种类型。研究以上共伴生矿产类型与特征,加大共伴生矿产勘查与综合评价,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进研发高效节能分离提取工艺、冶炼技术,是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龙胜县矿产资源丰富,经多年的开发利用,基本形成了以滑石为龙头,辅以金、铅锌、温泉的资源开发格局。为了正确处理好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矿业经济与生态经济建设的关系,通过对龙胜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形势的调查研究,阐述了在规范龙胜县的矿业活动及调整矿业经济结构方面的思路。指出以矿山开采企业为主体的龙胜矿业经济体系,其资源开发利用层次不高,经济效益不理想,产生的环境影响也比较大。认为调整矿业产业结构,改变矿业经济不合理增长方式,已成为保障矿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矿床工业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波 《安徽地质》2014,(2):155-157
矿床工业指标是划定矿床储量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是衡量矿产资源是否合理利用的依据,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过程中资源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协调的结果。取消行政审批后,国家对矿床工业指标的管理出现了缺位,目前行业中对此争议较多。本文在叙述工业指标管理演变过程及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完善矿床工业指标制定与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想法。  相似文献   

13.
在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绿色矿业已成为国家战略重点推进并得到了广泛认同。大型资源基地绿色调查及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模型的技术实现将为解决生态脆弱区找矿部署与环境保护瓶颈问题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绿色调查与环境评价两方面工作有机结合,分四个层次构建指标框架,通过3S技术提取生态环境现状及变化信息,结合连续三年的地表水、土壤等多环境介质野外调查取样分析数据,对经过验证的、成熟的评价方法进行优化,运用更兼容、可扩展的Python语言编程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大型锂资源基地环境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将大型基地环境现状划分为环境较差区、环境一般区、环境较好区、环境良好区四类区域,总体准确率达97.77%。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该套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对川西大型锂资源基地的环境现状作出有效的评价,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大型锂资源基地环境现状"像元级"可视化分级,较客观地反映了甲基卡矿区及周边资源开发环境问题与影响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辅助规范大型基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及决策。  相似文献   

14.
在更新与维护中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的过程中,通过研究该地区5省实际地质数据库的建设情况,总结分析了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相关数据。依据规范对数据进行整理与检查,在MapGIS与C#.NET环境下,以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管理平台框架为参考,利用中间件技术和空间数据集成方法,明确了系统架构、流程、接口、技术指标,提出平台优化方案,将更新维护的数据整理入库,完善平台功能,实现了中南地区海量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资源的集成化管理,提高了海量地质数据管理的通用性和适应性,让地质数据资源由"死库"变为"活库"。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找出对煤矿区生态安全影响较大的因素,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作为框架,选取17个指标构建了初步的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湖北赤壁两个煤矿的调研数据,计算出指标的权重并评估出模型整体拟合性,确定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各指标的权重中,对生态安全压力、生态安全状态和生态安全响应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是工业三废负荷压力、水体(源)污染和人均工业总产值,且模型整体拟合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铅锌矿产资源需求大量增加,使得我国的铅锌资源储备形势依然严峻。基于此,在全国开展铅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通过总结铅锌矿地质矿产成果,掌握铅锌矿产资源现状,预测未查明的铅锌矿产资源潜力,能够更好地满足未来铅锌矿产资源规划部署及合理利用的需要。在系统梳理全国29个省级行政单位铅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中国铅锌矿时空分布规律特征,结合传统的矿床模型以及全国重要矿产预测类型划分方案划分了铅锌矿矿产预测类型,将全国铅锌矿划分为9类矿产预测类型,分别是层控碳酸盐岩型(MVT)、碳酸盐岩细碎屑岩型(SEDEX)、砂砾岩型、沉积改造型、陆相火山岩型、海相火山岩型、岩浆热液型、夕卡岩型和风化壳型;分析了重要成矿区带的铅锌矿矿产预测类型、成矿时代,总结了各成矿区带主要类型铅锌矿区域预测要素,建立了主要类型铅锌矿区域预测模型。结合全国大地构造相图、全国成矿区带图以及全国各级预测区分布图等资料,划分了15个铅锌矿成矿省和47个Ⅲ级成矿区带,以成矿省(成矿区带)为主线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预测工作,为勘查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矿石工业指标是圈定矿体、计算储量的依据,矿床工业评价的标准,也是矿山生产中确定可采范围和指导开采工作的依据.无疑,如果指标不合理,势必影响矿床工业评价、矿山建设和生产;纵然合理,倘若应用不当,矿体圈定不合理,也同样影响矿床工业评价、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因此,合理确定和正确应用工业指标,是正确评价矿床工业价值与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8.
青海祁漫塔格金属矿集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广阔的成矿前景,是东昆仑成矿带最重要的铁多金属成矿远景区。为推动矿集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从矿产资源条件、技术经济条件及环境影响3个方面,通过评价指标的筛选、指标权重与评价标准的确定以及评价指标的计算等构建了资源开发布局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祁漫塔格金属矿集区进行了矿产资源开发布局评价。评价分析结果为: 祁漫塔格矿集区11个开发区划单元综合评价平均值为7.0分,矿集区整体开发优势一般; 有2个开发区划单元综合评价值在8.0分以上,属于重点优先部署开发区域,分别为夏日哈木多金属矿区和虎头崖—迎庆沟多金属矿区; 有7个开发区划单元属于可以部署开发区域,可作为备选区域; 另有2个开发区划单元综合评价值低于6.0分,暂不宜考虑开发。  相似文献   

19.
青海祁漫塔格金属矿集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广阔的成矿前景,是东昆仑成矿带最重要的铁多金属成矿远景区。为推动矿集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从矿产资源条件、技术经济条件及环境影响3个方面,通过评价指标的筛选、指标权重与评价标准的确定以及评价指标的计算等构建了资源开发布局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祁漫塔格金属矿集区进行了矿产资源开发布局评价。评价分析结果为:祁漫塔格矿集区11个开发区划单元综合评价平均值为7.0分,矿集区整体开发优势一般;有2个开发区划单元综合评价值在8.0分以上,属于重点优先部署开发区域,分别为夏日哈木多金属矿区和虎头崖—迎庆沟多金属矿区;有7个开发区划单元属于可以部署开发区域,可作为备选区域;另有2个开发区划单元综合评价值低于6.0分,暂不宜考虑开发。  相似文献   

20.
雄安新区开发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促进新区高质量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雄安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地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雄安新区浅层、次深层、深层地下空间地质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雄安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地质适宜性评价指标可划分为五大类10个指标,主要影响指标为含水砂层、地面沉降、液化砂土、水土腐蚀性等;按浅层、次深层和深层将评价结果划分为适宜区、一般区和敏感区,其中适宜区和一般区总面积约占新区面积的80%,说明雄安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地质适宜性整体较好。该评价结果为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