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振风塔,又名万佛塔,系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沿江东路迎江寺内,南临长江。据史志记载。知府王宗徐因见安庆境内诸山蔚起于西北,而东南方江流一泻千里,认为这是安庆人文不兴之征兆,须在东南方起塔,以振人风,遂建塔,塔成.名“振风”。此塔面江而立,享有“万里长江第一塔”和“过了安庆不说塔“的美称。  相似文献   

2.
长白灵光塔,位于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塔山公园内,系唐渤海时期的一座古塔。长白灵光塔,原无"灵光"二字。1908年,长白府第一任知府张风台到长白就职后,看到古塔历经数百年仍保存完好,大为慨叹,将古塔喻为西汉时鲁之灵光殿一般,历经战乱而依然独存,就命名为灵光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很多奇妙的古塔。浙江湖州飞英塔,可算是一座。它由内外两塔组成。内塔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石塔,建于唐朝咸通年间(860~873),传说当时有个法号云皎的高僧,在长安得到僧伽所授七粒佛祖舍利及一具阿育王饲虎面像,为珍藏这两件圣物,南下湖州,专  相似文献   

4.
塔子城怀古     
金秋十月,借着到黑龙江省泰来县采访县域经济之机,我有幸来到了塔子城镇,参观了塔子城遗址。从泰来县城出发,我们一行三人乘坐一部轿车,经过一小时的颠簸,于上午九时来到了塔子城遗址。一路上,县委宣传部的小李同志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塔子城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这里曾是辽金时代的圣城,是契丹、蒙古族、汉族人民共同的家园。他那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描述,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了一千多年前,描绘出一幅历史的画卷,令我们身临其境,顿时在我们的心中呈现了城内人欢马啸、热闹非凡的景象。一种渴望油然而生,心醉而神迷,愈感车慢而路途远。塔子…  相似文献   

5.
四塔镇江     
肇庆名胜古迹很多,其中有四座充满神话传说的古塔,给古城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西江河,历来水患频繁,迷信的人说是“河妖” “祸龙”作怪。为镇服“河妖”便建起宝塔。巍峨耸天的四座塔,分别建在西江两岸。北岸的两座塔,靠江下游一座叫元魁塔,是明代天启年问渡头村的书生梁士榘第一个中了探花,奉敕建造的,所以叫“元魁”。靠江上游一座塔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名》2011,(10):31-31
崇庆皇太后金发塔,造于清乾隆年间(1777年),高153N米,重107.5千克。 此塔为乾隆皇帝为纪念母亲崇庆皇太后而造,用以供奉其母生前落下的头发,是故宫现存最高最重的金塔。  相似文献   

7.
史航 《中国地名》2012,(8):44-44
一塔玲珑架碧空满山翠柏起秋风云生宝殿僧常定咫尺须弥未许通在山西省洪洞县城东北霍山南麓如诗如画的美景中,矗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七色琉璃塔,这就是中国十大名塔之一的山西飞虹塔。飞虹塔位于洪洞县东北17公里处著名的广胜寺内,是我国现  相似文献   

8.
陈阳 《中国地名》2012,(5):52-52
登到第5层时可看到开封市街景登到第7层时可观到郊外农田和护城大堤登到第9层时可望到黄河如带开封铁塔素有"天下第一塔"美称。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城区东北部的铁塔公园内,是园内重要的文物,也是主要的景点。铁  相似文献   

9.
《西部资源》2011,(4):21-21
近年来,武家塔露天煤矿在资源开发的同时,坚持"开发与环境治理并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积极改善周边生态环境,逐步加大对排土场的复垦绿化,先后投入大量财力、人力、物力,在排土场栽种了抗旱能力较强的沙柳、柠条、苜蓿、沙打旺、松树、榆树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名》2011,(11):52-52
千寻塔耸立在云南省大理市城西北崇圣寺内。崇圣寺,是国内外闻名的南诏名胜之一,是一座建于南诏时的古刹。现在寺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有寺前三塔仍巍然屹立。千寻塔在三塔中最人,位于南北两座小塔前方中间,  相似文献   

11.
安庆沿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周葆华  操璟璟  朱超平  金宝石 《地理研究》2011,30(12):2296-2304
安庆沿江湖泊湿地是长江中下游淡水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亚-澳大利亚鹆鹬类保护网络”中的重要一环,湿地资源十分丰富。本文运用生态经济学中的市场价值法、碳税法、影子工程法等评价方法,依据安庆沿江湖泊湿地特点对它的经济功能价值包括水资源价值、渔业资源价值、土地资源价值等;环境功能价值包括科考旅游价值、涵养水源价值、调节气...  相似文献   

12.
沈阳四塔是沈城历史上的标志性建筑,寓意深刻,堪为北方民族文化之奇绝。清太宗皇太极称帝后,为了保护龙兴重地盛京城币口大清王朝的江山永固,兴旺发达,在距盛京城五里处的东、西、南、北四方,建立护国四寺四塔。  相似文献   

13.
帕塔雅是国际著名的海滨旅游渡假城,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是来泰国的游客必到的地方。帕塔雅位于泰国首都曼谷东南腔北调150公里暹罗湾畔(现称曼谷湾)。我们由曼谷驱车二个小时才到达这座海滨旅游城。我们到的时候已是傍晚,只见大街小巷到处灯火通明。帕塔雅夜生活已经开始了。帕塔雅在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个无名的小渔村,仅有几间简陋的茅屋,偶有渔船在此避风驻足。岛上的渔民靠打渔为生。直到60年代,越南战争时期,一些美国军队寻找渡假的地方,美驻泰空军,发现了这个依山傍海、环境优美、沙软岸长的海滩后,美军官兵便纷纷来此渡假,…  相似文献   

14.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5000余年的华夏文明在中国千年古建筑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自本期起,本刊将开启中国古建筑之旅,以塔、楼、桥、亭为开篇系统介绍体现东方智慧的中国古建筑。  相似文献   

15.
在沈阳城的西北部有一条闻名遐迩的街道——塔湾街。每当人们从这条街上走过,或提起他的名字,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这座驰名中外的辽代舍利塔。该塔建于辽重熙十三年(1044年),距今有近千年历史。是目前沈城惟一保存完好的辽代古塔,是辽宁省和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之久远堪称第一。  相似文献   

16.
长白灵光塔,位于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塔山公园内,系唐渤海时期的一座古塔。长白灵光塔,原无“灵光”二字。1908年,长白府第一任知府张风台到长白就职后,看到古塔历经数百年仍保存完好,大为慨叹,将古塔喻为西汉时鲁之灵光殿一般,历经战乱而依然独存,就命名为灵光塔。  相似文献   

17.
六和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当时杭州为吴越国国都,国王为镇住钱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  相似文献   

18.
古老的黄龙府,繁华的吉林农安都市皆因辽塔而名闻遐迩。辽塔修建于辽圣宗时期(元元983-1030年)迄今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据说当年辽圣宗做了个怪梦,梦见一条黑龙横空出世,在万金塔上空久久盘旋,辽圣宗认为这是有人要和他真龙天子争天下的不祥之兆。于是大兴土木,建塔镇压黑龙,怎奈刚起塔基黑龙便腾空逃脱,奔向农安。辽圣宗不甘心,就追至农安再建塔镇压,几回斗智斗勇,几经施工苦难,方建成此塔,留于人间,成为今天独特的景观。传说辽塔刚建成,有位风水先生说此塔乃不祥征兆,不但破坏风水,而且还会给百姓带来许多灾难。为逢…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大塔-何家塔铁路风沙路基综合防护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文文 《中国沙漠》2019,39(4):129-138
内蒙古大塔-何家塔铁路全线风沙路基长61.5 km,占正线长度的48.7%,风沙危害已严重威胁到线路的正常运营,并制约了区域矿产资源的外运。通过对当地气候条件、植被类型、沙丘分布等因素的调查,确定了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选用沙柳、柠条、杨柴、胡杨多种植物,采取高立式沙障、HDPE网方格、沙柳活沙障树枝方格、水冲沙柳种植和灌木植物防护带多措施并举,在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区段,依据风沙路基的不同危害程度,采用不同层次的风沙防护措施,构建了具有严密性、整体性的防沙体系。实践证明,活沙障与植物防护林带等措施形成了完整的绿色防护体系,阻沙、固沙作用显著,大大降低了风沙上道等危害铁路的可能性,保障了铁路的安全运营,为同类地区沙漠铁路的风沙治理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岩浆岩地球化学数据作为地质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对于指示元素特征、研究成矿规律至关重要。该文以构建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岩浆岩地球化学数据库为基础,以岩浆岩成矿3个地质时期及其成矿岩体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为依据,利用GIS的Ripley′s K函数对不同时期成矿岩体的空间格局进行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获取成矿岩体的空间聚集尺度,进而利用GIS的核密度分析工具求取3个地质时期的成矿核心及其时空演化特征,并以控矿元素Cu、Au为例展开空间分析,进一步揭示成矿核心区对于成矿预测及科学找矿的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段3个成矿时期(124~148Ma)的岩浆岩成矿核心呈动态变化,形成一强多弱相结合的成矿核心空间分布格局,空间上成矿核心由铜陵、安庆—贵池矿集区向庐枞、宁芜盆地方向扩展,时间上成矿聚集程度逐渐变弱;2)以铜金成矿为主的第一时期,铜金等成矿岩体及其形成的重要多金属矿床受长江深断裂构造控制,安徽段主要集中于长江深断裂以南4~28km处的铜陵、安庆—贵池等断隆区,其Cu、Au含量高值位于成矿核心东、西两侧的扇形带上,该区域是铜金等多金属矿床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