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毕源清  李永杰 《江苏地质》2019,43(2):247-252
安徽巢湖苏湾地区构造格架位于郯庐断裂带东侧滁州—苏湾金多金属矿成矿带。对近年来取得的地质成果,包括成矿地质特征、物化探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化蚀变特征等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认为灯影组中段为研究区主要赋矿层位,是研究区重要找矿远景区,F1断层为主要控岩控矿构造,地磁异常为寻找类似山里许铁铜金矿的远景部位。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白洋厂银-多金属矿产于金顶—白洋厂反 S 形构造成矿带南段,矿化和矿体赋存在中-新生代堑沟断裂(兰坪—检槽断裂)东侧的白垩系浅色砂岩中。(图1)  相似文献   

3.
黄超  邓军  陈欣  何丹丹  黄辉明 《地质论评》2019,65(Z1):124-125
正研究区营盘圩矿点位于桃山—褚广铀成矿带南西端,为花岗岩硅质脉型矿点。桃山—褚广铀成矿带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型铀成矿带,该成矿带诸广岩体内集中产出了鹿井、长江、百顺铀矿田。前人在矿床的成因和成矿规律、岩体演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控矿因素、矿化和蚀变等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李建红等,2006;曾文乐等,2006;杜乐天等,1982;余金达等,1988),本文在前人勘查  相似文献   

4.
碧口古陆金铜锰矿床控矿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通国 《甘肃地质》1999,8(1):33-41
近年来,碧口古陆在地球化学找矿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发现了一大批金、铜矿床。应用地球化学特征讨论地层及岩性、区域构造、岩浆作用对碧口古陆金铜锰矿床的控矿作用,并依据区内矿床(点)分布、区域矿化及区域地球化学带的展布等特征,初步划分出白皂—两河韧性剪切带铜金及文县—康县金锰两个成矿带。进而总结出各矿床类型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西藏隆子县恰嘎村辉锑矿区位于藏南错美—隆子锑金成矿带的中东部,恰嘎村辉锑矿的锑矿化带受近SN向煌斑岩脉与近SN向构造的控制。通过分析恰嘎村辉锑矿地质特征、1∶50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特征、1∶10 000物探中梯激电剖面特征和ETM+遥感影像特征等,认为恰嘎村辉锑矿区具有寻找辉锑矿等金属矿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兴蒙造山带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产出有一系列的钨多金属矿床。沙麦钨矿位于内蒙古二连浩特—东乌旗成矿带东侧,是兴蒙造山带发育的典型石英脉型钨矿床之一。通过对沙麦矿区出露的花岗岩开展独居石U-Pb测年,总结区域钨矿化的成矿年龄与矿化特征,探讨区域钨矿成矿时序及构造动力学背景。测年结果显示,沙麦矿区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LA-ICP-MS独居石U-Pb谐和年龄分别为(141.6±1.1) Ma 和(141.4±0.3) Ma,进一步确认沙麦钨矿形成于早白垩世。而二连浩特—东乌旗成矿带及其邻区钨矿化存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白垩世两期,成矿时代分别发生于约300 Ma和140~130 Ma。300 Ma成矿期钨成矿作用受古亚洲洋的影响;140~130 Ma成矿期为区域钨矿成矿作用高峰期,成矿作用受到古太平洋和蒙古—鄂霍次克洋构造体系叠加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桂西北丹池成矿带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丹池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锡多金属矿业基地和著名的大厂超大型锡矿产出地。本文根据野外地质观察 ,结合同位素测年资料厘定了丹池成矿带内岩浆侵入期次。在研究不同岩石类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 ,运用Al2 O3 —SiO2 、TFeO/(TFeO +MgO)—SiO2 、AFM、ACF图解以及Rb—Yb +Ta、Rb—Y +Nb、Ta—Yb和Nb—Y判别图 ,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 ,对成矿带内花岗岩成岩构造环境进行了综合判别 ,进而对区内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构造环境和动力学背景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 ,区内燕山晚期花岗岩主体属后造山花岗岩类 (POG型 ) ,最晚期的白岗岩为RRG +CEUG型 ,带内岩浆岩形成于后造山向板内环境的转化阶段 ,主体构造环境则为较稳定的区域拉张 ,岩体侵位时代代表了区内构造环境的转折时期 ,这种区域构造体制的转换是大规模成矿的有利动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8.
工作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会全栈古穹隆构造南东缘,其成矿域位于辉南—桦甸—和龙金银成矿带中段,属太古宙高级变质区。本文从Ⅱ号矿化角砾岩地质背景入手,详细论述了Ⅱ号矿化角砾岩带及带内矿体的规模、形态、金品位变化、矿石结构构造、共生组合和矿物生成顺序等特征,并阐述了该区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蒋科 《安徽地质》2023,(1):11-14
秘鲁南部的古新世斑岩铜矿成矿带有多个超大型斑岩铜矿,本文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分析研究了该成矿带中的塞罗维德、托克帕拉、夸霍内3个典型矿床的矿体形态、矿石类型和矿石构造、矿化蚀变分带、矿床时空分布、矿床成因等成矿特征,总结出该成矿带的岩浆岩、构造、蚀变、矿化等重要找矿标志。可供赴秘鲁开展矿业投资和矿产勘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双鱼山-野马泉韧性剪切带是东天山近年来发现的重要金成矿带,为拓展找矿思路,本文从该韧性剪切带的控矿构造方面进行剖析,认为在该韧性剪切带主构造面弧状转弯处、构造叠加区、宽度收窄区为矿化富集有利地段。从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矿物组成、成矿构造等方面进行成因分析,认为该韧性剪切带中金矿为构造期后成矿。  相似文献   

11.
对戈枕断裂金成矿带石英成分和形变特征的研究表明,构造控制了本区金矿床的分布和矿化强度。石英中微量元素Al、K与金矿化密切相关,Al、K是本区构造成矿过程的两个灵敏指示元素;石英的形变程度在时空上具一定的规律性,并与金矿化的强度在时空上的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蒋国豪  胡瑞忠 《矿物学报》2007,27(Z1):271-272
大吉山钨矿床是一个石英脉型钨矿床,同时伴有铌、钽、铍、钼等矿化,是南岭成矿带典型的钨多金属矿床.隐伏于大吉山钨矿深部的白云母花岗,具有钠长石化和云英岩化,是钨、铌、钽等稀有元素矿化花岗岩.白云母是一个含矿化剂(F、Cl等)的矿物,矿物中矿化剂的多寡可以反映岩浆体系矿化剂的含量.因此通过对花岗岩和矿脉中自云母成分分析研究可以了解岩石成因、岩石形成的构造背景以及体系挥发分或矿化剂的地球化学特性.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国内外深部找矿的研究成果,指出深部找矿是当今发展的趋势。国内外重大矿产的成功发掘,其深度均在千米以上,铀矿化垂向分布深度可达4 km以上。综合介绍了国内外勘查深大矿床的特点和条件,认为岩石-构造条件是深部矿化定位的重要因素,复式岩体、成矿系统的垂向变化、构造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模型是深部找矿的关键依据。综述了中国南方湘南—桂北地区深部找铀的有利地质构造条件和潜力,成矿流体是该区铀矿化的根源,白垩—第三纪重大地质事件是该区深部铀成矿的重要前提,重大地质事件引发的NE-NNE,NW向深大断裂及断陷盆地是铀矿化赋存的重要场所和勘查靶区。在已知铀矿田、成矿带勘查范围基础上,在该区进行深部探索将会获得重大突破。探讨了湘南—桂北地区深部找铀的勘查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下拉地铅锌成矿带是在晚古生代伸展构造体制背景下的产物,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裂陷期同生断裂对成岩成矿的控制上,根据时间承接关系和不同时段构造控矿侧重点不同,可将伸展环境下构造控矿分为3阶段:即构造—含矿地层沉积、构造—基性火山活动及矿化、构造—次火山作用与成矿;在伸展体制下完成成矿后,随即构造体制向挤压环境转换,此时的构造控矿特征主要表现为中—小尺度的紧闭褶皱和压性逆断层对矿体空间产出的控制上。  相似文献   

15.
金沙江成矿带是三江地区最重要的构造带之一,也是重要的铜、金矿成矿带。在该构造带上相继发现有羊拉铜矿、鲁春铜矿、拖顶铜矿以及南仁铅锌矿等多个矿床及矿化点,许多矿床的成矿时间主要集中于二叠世。从矿床的空间分布来看,它们主要集中分布于金沙江成矿带的北段。在金沙江成矿带的南段仅见有墨江金矿。针对整个成矿带内各典型矿床的解剖已十分深入,但对南北两段多金属成矿的构造背景的对比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兴城碱厂地质概况的认识,结合区域物理、化学异常特征,为本区寻找铜钼矿床奠定了基础。区域性断裂构造影响了成矿带中的岩浆分布,沿断裂发育的蚀变带及硅化细脉带,是本区的控矿和赋矿构造,其中北东向断裂多被岩脉及铜钼矿化硅化脉充填,是本区找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7.
云县果园村铜矿位于澜沧江火山岩带中部,成矿区划属澜沧江成矿带(Ⅱ)中的忙怀—景洪铜铅锌成矿带(Ⅳ)。矿化受地层岩性及构造裂隙的双重控制,同时又具有明显的热液蚀变交代成矿之特征,为中—低温火山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8.
星星峡地区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成矿区带,具备极佳的成矿条件。其中明锡山矿区属星星峡金多金属成矿带,矿区内锡铜矿化主要与海西中晚期岩浆热液活动有关,锡铜矿化均赋存在绢英岩化蚀变岩内,受区域断裂旁侧发育的NE向张扭性次级断裂控制,并从岩浆岩、构造、热液蚀变、地球化学等方面探讨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新疆北部银矿资源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新疆地处世界三个巨型银成矿带中两个成矿带的交汇部位,西伯利亚板块、准噶尔-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塔里木板块以及伊犁微板块碰撞产生的三条碰撞带都经过北疆地区,因而,该区火山-侵入活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银的区域背景值高,这些对银成矿均有利。近几年发现了一批银矿点和矿化带,构成数个银矿化密集区。这些密集区与火山-侵入活动密切相关。表明北疆地区有很好的银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错沟—寺大隆铜(锌)成矿带位于奥陶纪弧后盆地和岛弧扩张脊火山岩带内,沿成矿带分布有5个矿化集中区,区内典型矿床研究表明:矿床形成于强烈拉张的构造背景,赋存在蛇绿岩套中—上部的基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沉积岩中,受古火山机构和其原生构造裂隙控制,根据控矿条件分析,今后有必要对蛇绿岩套发育、存在以Cu为主的化探异常、海底热液喷流标志明显的摆浪沟地区和小砂石地区进行深入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