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气象局多轨道业务建设项目"中国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2007年取得了可喜成果.其中,"基于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作物产量动态预报业务技术应用研究"对东北玉米、华北冬小麦和江南双季稻生长模拟模式及参数区域化技术进行了改进,完善了各类作物产量动态预测方法,初步建立了产量预测模型,探讨了该模型与当前业务系统连接过程中实时资料获取渠道及替代解决方案,最终研制完成了省级业务应用系统版本."东北玉米低温冷害监测研究"在前人单一监测和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天擎"归档系统的建设需求、总体架构,提出系统实现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并进行深入分析,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以下简称"天擎")归档系统设计为面向海量数据归档存储的支撑系统,保障数据的安全完整。系统基于在线存储、离线存储以及磁带库管理软件,通过层次性结构体系、消息队列和微服务技术框架,实现多协议数据归档、敏感数据归档及转储数据归档等功能,满足各种新增数据归档业务场景,同时具备丰富的数据回取服务、数据全流程的追溯和规范化的磁带管理保障等功能。2020年8月"天擎"归档系统投入业务运行,每日归档的实时数据量约为10TB,后续最高可承载约240TB日数据量的归档业务。  相似文献   

3.
<正>2006年5月中国气象局批复同意大理气象观测站作为国家气候观象台试点单位立项建设。十年来,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的业务系统建设、科技研发等工作均取得长足的发展,初步实现了"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跻身世界、带领跨越式发展"的愿景。《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科研论文汇编》(以下简称"论文汇编")的出版,作为研究型业务发展的主要成果,将为云南特色的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为基层气象台站的业务科技人员针对业务问题的科技研发工作提供参考和超越的样板。  相似文献   

4.
1 引言 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和投入业务运行,是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工作的一次质的飞跃.2012年4月起,我国对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工作进行了改革,进一步加快了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的步伐,但依然与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在全国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会议提出的"三个面向"、"四个着力"、"一个加快"要求有较大差距,本文设想构建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服务平台,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观测业务流程,规范观测管理,从而达到提高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地、市级气象系统业务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重点一短期预报实时业务系统建设的中心任务和基本思路,探讨了系统建设中的主要技术环节,总结了信阳“XDMS”短期预报实时业务系统的特点和业务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一、立项背景2014年中国气象局"省级客观化气候预测业务建设(一期)"实现了MODES1.0版本在全国推广业务应用,需加强动力学框架下的多因子综合动力一统计季节尺度气候预测客观业务系统建设。2014年我国的国家级和省级少数业务单位开展了月内强降温过程准业务预测。新疆季节预测技术的本地化应用以及强冷空气延伸期预测技术研究是新疆  相似文献   

7.
气候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长明  王守荣 《浙江气象》2004,25(4):1-4,17
针对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各级政府积极努力改善环境和加强生态建设.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了实施气候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工程的重要意义,利用SWOC分析方法对该系统建设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了系统建设的"三统一、两结合"指导思想,并对监测内容进行了分类,勾画了业务技术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省级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的需要,设计实现了天津市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该系统由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以及业务运行流程组成的,其设计与实现涉及到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建设、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的业务数据流转以及系统运行监控流程的设计等多个方面。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建设包括系统选型、功能设计和安装调试等部分,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的业务数据流转以及系统运行监控流程的设计是整个系统业务化的关键。天津市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通过工程建设和技术开发完成了奥运期间的气象预报服务任务,已投入业务化运行。  相似文献   

9.
根据江西省的气候特点与经济发展水平,结合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十五"建设工作指导方案,对全省环境气象指数预报的工作流程、指数分级、预报用语和运行方式进行了规范与调整,设计了省、市、县3级配套的环境气象指数预报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0.
引言本文结合地县级实际业务情况,在地市级9210工程备份通信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方案设计、设备选择、应用情况及效益评估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1指导思想 地县级地面备份通信系统是卫星通信的备份系统,并承担上下行资料传输业务。根据省局安排和地县级实际通通业务情况,确定了建设其备份系统的指导思想为:既能满足地对省和地对地通信业务,又能解决地对县通信业务中存在的问题;高效、可靠、支持同时对多点通信;尽量减少系统的建设及日常维持费用;应充分考虑到将来的系统升级。2方案设计 根据建设地县地面备份通信系统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11.
2007年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建设项目"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建设"和"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业务建设"成果交流暨业务建设验收会2008年3月25日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召开.验收会由预测减灾司副司长翟盘茂主持,由气科院、北京大学、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国家气象中心、有关省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局计划财务司、科技发展司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对上述两个项目进行了验收.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我台研制了一套新型的预报业务帮助系统"预报在线",让预报员在工作中能更方便地、无纸化地查询各种预报所需资料,更好地享受高科技产品带来的现代文明成果,提高工作效率,使天气预报业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3.
可视会商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分析可视会商业务系统的发展现状入手,介绍了可视会商业务系统的发展历程和组建方式,并针对气象部门的业务应用需求,规划设计了江西省、市之间基于H.323标准的建设方案。根据这个方案,采取部门宽带IP网加硬件终端的组网方式,建设了江西可视会商业务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多种会议控制、双屏显示、双视传送、VGA图像无失真传送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绿色发展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战略性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太阳能可再生能源和气象站业务用房闲置屋顶,逐步试验在气象站安装5 k W分布式屋顶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日常基本气象业务运行提供电能,既可降低运行成本,又可实现向绿色气象台站建设的升级,对于节能环保、推行绿色发展、提高气象发展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以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建设(9210工程)和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的成功发射为标志,气象业务现代化的总体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是,我们当前的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市地气象台在省以下气象业务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建设向上与省级台实时业务系统相衔接、向下与县级站业务系统相连的具有较强指导功能的市地级天气预报实时业务服务系统是市地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我省市地台的预报业务现代化建设工作经过最近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与一些先进省相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地级实时预报业务系统建设经验交流郑泳宜徐启运摘编平凉天气预报业务系统从1990年开始建设,主要根据《1994—1995年甘肃省地市州台实时业务系统(DTYS)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坚持以自研为主、引进为辅的原则,经过5年的努力,逐步建成了以计算机系统...  相似文献   

18.
正华云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信公司")主营业务以气象业务软件产品研发、系统集成与运维服务、气象信息增值服务为三大线。ü气象业务软件产品研发华信公司的软件业务为3+2模式,以气象大数据平台、气象通信平台和监控平台为依托,在这三个基础平台之上构建两类业务系统,预报类(包括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精细化预报业务系统)业务系统和数据可视化共享业务系统(包括气象业务内网系统和气象一体化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19.
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发布业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中国气象局"灾情直报2.2"业务系统上开发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发布业务系统的构成、主要技术方法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建设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是实现气象业务现代化和气象服务产业化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攀枝花市气业务及综合信息产品服务系统总体设计与实践,对地市级气象业务服务建设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从信息工程理论出发,结合实际,提出了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