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彭蝶飞 《热带地理》2008,28(3):277-282
剖析南岳衡山寿文化内涵,针对其"五岳独秀"、"宗教圣地"及佛、道、儒3教共存共生的显著特点,根据现阶段寿文化开发现状,从"明确定位品牌主题,突出品牌形象设计"、"深掘品牌内涵,融合佛道寿文化"、"增强寿岳吸引物,丰富品牌附加值"、"选准目标市场,加大促销力度"和"完善品牌体系,注重品牌质量"等方面入手构建其"寿岳"品牌.  相似文献   

2.
广州城市旅游品牌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讨论了城市旅游与城市旅游品牌的密切关系,给出了城市旅游品牌的定义,认为不断创新城市旅游品牌是城市旅游竞争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文中以广州市为例,比较全面、客观地分析广州城市旅游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优势条件,提出建设广州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国际岭南文化之都"强势品牌的构想.强调城市旅游品牌创新要"把旅游与城市建筑、景观道路、广场绿化等城市环境要素结合起来,做到城市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一体化".同时从复兴历史文化名城、塑造国际旅游都会、打造岭南海滨城市品牌3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旅游品牌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3.
北宋以前河洛都市文化对广州城市规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到北宋时期在河洛地区的洛阳、邺城、开封等都市规划中形成的"择中"、"负阴抱阳"、"城郭一体"、"中轴线"等规划理念,是我国历史都市规划的时代典范.通过对秦汉以后的番禹城、兴王府、子罗城等广州城市规划在选址、空间布局、功能分区方面的考证,发现其受到历史时期河洛城市规划理念的深刻影响,同时又根据广州商业发达的自身特点,进行了合理改造.这种区域城市文化的传播与影响,莫定了广州岭南中心,千年商业都会的地位,是对历史河洛城市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元炳成 《地理教学》2021,(22):15-18
全球价值链是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特征,影响和决定着国际贸易地理格局.全球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是全球价值链与国际贸易地理的共同特征.笔者从全球价值链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出发,认为全球价值链是理解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宏观背景,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实践对国际贸易全新理论的构建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全球价值链背景的"国际贸易地理"教学思路进行了初步探讨,包括拓展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结合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武汉大学赏樱热潮"已成为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社会文化现象.该文通过扎根理论进行"战疫"后武汉大学樱花观赏热的景观叙事质性研究,认为景观作为情感传递的载体,景观叙事是内涵和底蕴相结合的文化符号系统,呈现了特定时空社会公众在文化旅游中的意象感知和情感态度变化,樱花景观叙事在武汉"战疫"后特定心理的驱动力下,形成新的叙事内涵和具有象征性、符号性、交互性等特性的表意系统,萌发出新的生命力和人文价值.结合景观叙事的研究成果,提出武汉大学赏樱旅游的深度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广东第一"旅游强县"清新县为例,阐述旅游发展对清新县域经济的拉动效应,认为发展旅游休闲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出路之一.从经济效益方面看,可直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扩大旅游乘数效应;从经济结构方面看,旅游发展可直接推动县域经济结构转型;从综合效益方面看,旅游发展还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文化发展.最后,提出了"经旅互动"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试论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广州城市森林的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粟娟  孙冰  黄家平  谢左章 《热带地理》1998,18(3):216-220
岭南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其标志和典范是广东文化,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其特色须由岭南文化铸就,广州城市森林如何渗透岭南文化,具有独特的岭南风格,对于振兴岭南文化,塑造广州新的形象和风格,形成广州城市特色,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分析了广州城市森林实现具有备岭南文化特征的途径,认为根据文化内涵,表现形式和手法,具体体现为五个方面:(1)以营建岭南乡土树种片林为主体;(2)发展岭南园林;(3)引进抽象式园  相似文献   

8.
色彩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色彩及色彩文化的基本内涵出发,指出在旅游开发中可以借鉴利用的主要色彩理论,并在理论推理的基础上,分析色彩文化对于旅游资源评价、文化发掘、特色主题打造、色彩景观设计、资源整合、线路设计等方面的作用,阐明了色彩文化在整个旅游开发规划过程中可以作为旅游开发的"红颜"、"红娘"、"红豆"、"红装"、"红线"等形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广州城市水文化遗产及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广州建城2000多年来,对水的开发、建设、利用、审美、娱乐等活动为广州水文化的衍生提供了丰厚而独特的温床,使广州产生了独具特色、种类繁多的城市水文化遗产。伴随着广州城市的转型,城市水文化的功能也将发生重大变化,但其遭受破坏现象十分严重。为便于广州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通过对广州水文化、水遗产进行的全面梳理,发现广州城市水文化遗产可划分为聚落文化遗产、水利文化遗产、园林文化遗产、宗教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遗产和语言文化遗产六大类,并且具有类型多样、品质高、分布集中,连接了广州历史的文脉,对广州城市发展影响重大等特点。广州应加大对水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要格外注重水文化遗产廊道的开发,营造多样性的水景观,丰富广州水文化遗产内涵。  相似文献   

10.
从色彩及色彩文化的基本内涵出发,指出在旅游开发中可以借鉴利用的主要色彩理论,并在理论推理的基础上,分析色彩文化对于旅游资源评价、文化发掘、特色主题打造、色彩景观设计、资源整合、线路设计等方面的作用,阐明了色彩文化在整个旅游开发规划过程中可以作为旅游开发的"红颜"、"红娘"、"红豆"、"红装"、"红线"等形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它是一个大的开放系统,它的可持续发展肯定与外部环境有关。因此,城市的发展就不仅仅是它本身的经济、生态、社会问题。它与外界有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不处理好它与外界关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城市就会被孤立。以北京、洛阳、广州为例,主要从外部环境人手,运用区域增长极理论(即城市的产生、发展、衰退都有它相对应的增长极的产生、发展、衰退)找出城市产生、发展、衰退的原因,然后反思:现在有些城市的发展是否要考虑转换它们的增长极?进而对相关城市的发展及其区域均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基因,乡村转型背景下,如何留住这份“乡愁”显得尤为重要。论文以湖南岳阳张谷英村和通道皇都村为例,从景观基因修补和文化基因修复的视角,探讨自组织和他组织模式下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演变路径和空间特征。研究显示:① 自组织模式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机制较为灵活,实效性强,但短期稳定性差;他组织模式下的转型机制短期稳定性较强,但缺乏一定的实效性。② 自组织模式下的转型发展由内生力量自下而上推动,“双修”理念下沉发展较好,创新与适应能力强,但“双修”效果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整体性;他组织模式下的转型发展由外部力量自上而下推动,“双修”效果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秩序性,整体呈环状格局,但内生力量较弱,理念下沉较差,主动创新能力与适应能力低。③ 自组织模式下的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即文化基因修复为先,景观基因修补在后,整体呈波状起伏路径;他组织模式下的发展逻辑与自组织相反,整体呈阶梯式路径。④ 自组织模式在传统村落未来发展中能够稳固延续;他组织模式下,虽短期内可以延续,但随着内外主体的强弱转化,最终将被自组织模式取代。  相似文献   

13.
广佛产业发展比较及互补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拉昌  李永成  王建军 《热带地理》2005,25(2):138-141,160
伴随南中国的区域合作,广佛联手构建广佛都市圈,建立强大的区域中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佛的产业合作是打造广佛都市圈的一个重要方面。文中在对广佛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佛产业互补开发的原则与对策。建议从广佛都市圈的角度,规划城市与产业;建立合理的产业分工及微观的整合机制;发展多种行业的内部协作关系,实现两地产业互补开发、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数字广州"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探讨了空间数据基础设施(SDI)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字广州”的要求和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广州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不足,并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加强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若干策略,涵盖了机构设置,数据政策,数据生产管理模式,人才培养和市场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肇庆市旅游地目标定位的回顾、策划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明星  胡宝坚 《热带地理》2002,22(2):147-151
肇庆这座全国著名旅游城市的旅游地目标定位的发展有种种历史渊源 ,新世纪肇庆旅游地目标应该有新的定位 ,由此对肇庆及其相关旅游区域和市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深入分析 ,试图说明肇庆旅游地目标新定位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贺灿飞  任卓然  王文宇 《地理学报》2022,77(6):1339-1358
京津冀地区经历了从竞争、合作到迈向高质量协同发展的过程,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着新挑战和新目标,亟需实现创新驱动经济转型。本文从价值链分工和要素流动等方面入手,系统梳理了京津冀在“外循环”和“国内大循环”中的价值链地位和辐射能力,以及以“京津冀小循环”为表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结果发现,京津冀在“外循环”中没有形成世界级城市群相对应的技术分工和知识生产能力,处于价值链较低附加值环节;在“国内大循环”中,京津冀占据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并向外输出技术和资本,但吸引和辐射力有限。进一步探究发现,京津冀在“外循环”中相对边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京津冀小循环”尚未打通,创新成果难以在城市群内部转化,从而未能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城市群定位目标。下一阶段京津冀城市群应以水平知识链、梯度创新链为驱动,构建城市群垂直产业链。具体来说,“内循环”中应着力打造“北京研发—天津高端制造—河北物流服务”协同格局,“外循环”中构建以知识转移和市场突破为核心的“北京创新集聚溢出—河北综合制造—天津研发、航运”分工模式,逐步实现“内循环”反哺“外循环”。  相似文献   

17.
黄沣爵  杨滔 《热带地理》2022,42(3):422-430
基于A股上市公司对外投资行为所构拟的资本流、人口迁徙大数据所构拟的交通流和搜索引擎指数所构拟的信息流构建“流空间”网络,对珠三角城市空间联系特征与演进趋势进行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并对城市群内流空间网络结构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珠三角城市群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紧紧围绕广、佛、莞、深这一南北纵深的区域发展走廊,在信息流上呈现广州、深圳双核,交通流上呈现广州、深圳与东莞三核,资本流上呈现深圳单核发展的态势;城市网络呈现显著的核心—半边缘—边缘的非均衡结构,珠江东岸成为珠三角地区功能集聚、要素流动与城镇联系的高地,在城市网络中具有较高的资源配置能力;发展要素在湾区城市间自由流动仍存阻碍,城市间呈梯度发展差异,广州、深圳不论在流要素的吸引还是输出上均大幅超出其他城市。要实现珠三角地区城市群物理层面真正的同城、协同或融合,一方面需要打通阻碍要素自由流通的壁垒,另一方面需要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蔡少燕 《世界地理研究》2021,30(6):1286-1296
在以符号和审美为表征的后现代消费时代,消费空间的社会文化意义建构日益成为新文化地理学的关注热点。本研究延循“家”的地理学理论脉络,以广州宜家家居为案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经营者和消费者不同主体对宜家空间“家”的建构、表征、想象与实践。研究发现:①经营者采用了空间技术、景观塑造和话语表征等策略植入“家”文化元素,将宜家建构为一个“舒适、安全、亲密和具有凝聚性”的“家”空间。②消费者则通过购物消费、具身展演、日常生活实践解读空间的特殊意涵,将宜家建构为良好的情感治疗空间和社交场所,从而实现了对宜家的情感认同。③宜家消费空间是消费者与经营者实践共谋的另类“家”空间。其含义远远超越纯粹的消费场所,不仅实现了消费者对“家”的渴望及其“失家”体验的在场弥补,并且打破了家空间与公共空间、私密与公开的界限,模糊和消解了“家”的边界,进一步延伸和丰富了“家”的概念和意涵。  相似文献   

19.
南岳衡山素以云海、林海、花海而称胜。在国民生活方式和行为意识由"小康型"向"生态型"升华,并以竹文化生态旅游为时尚的当今世界,南岳衡山对游客的吸引力日渐凸显。因其具有毛竹生产的适宜生态环境、竹文化旅游开发的交通区位优势,同时具有竹林面积大而分布相对集中、竹品开发历史悠久而用途广泛、竹文化工艺品位高且知名度大等资源特色,预示着其竹文化旅游市场前景广阔。但必须保证重点、择优开发、规划先行、科学兴竹,且宜于主打"中华寿岳"竹文化品牌,重点发展竹文化长寿养生休闲度假旅游,优先开发后山竹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20.
区域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对建设“两型社会”至关重要.长株潭城市群在建设“两型社会”过程中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如何科学评价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新方向和旅游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理解环境友好的内涵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3个层次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最终设计出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评价模型.通过实证,深入剖析了旅游经济这个复杂系统,验证了指标及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发现,长株潭旅游业属于弱友好水平,对此为其旅游业环境友好型发展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