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秦岭南亚带的碳硅泥岩型金矿与铀矿周德安(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关键词碳硅泥岩型金矿,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作用西秦岭南亚带金铀成矿带是我国西部甘川地带著名的金属成矿带。近年来金矿勘探已获得突破性进展,铀矿也有新的发现。金、铀矿化赋存...  相似文献   

2.
何希雄  管太平 《铀矿地质》1997,13(6):344-350
本文论述了湘中碳硅泥岩型金矿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重磁场和地球化学晕展布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初步建立碳硅泥岩型金矿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3.
西秦岭南亚带硅灰泥岩型金矿床的同位素地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秦岭南亚带硅灰泥岩型金矿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很有前景的金矿类型。简要地介绍了矿床地质特征,系统地叙述了金矿床的矿物、矿石和岩石硫、氧、铅、碳、硅同位素和矿物包裹体同位素的组成特点,提出了对本区金矿成矿主要矿来源、介持性、成矿年龄及矿床成因等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金-硅配合作用的实验研究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硅配合作用的实验研究及其地球化学意义樊文苓,王声远,田弋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金-硅配合作用,金矿化,实验地球化学自然界SiO2与金矿化有着密切的时空关系。但是人们对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却没有足够的认识。SiO2能否...  相似文献   

5.
皖南浙西分布着一条硅质岩带,时代为晚震旦世的皮园村组及早寒武世的荷塘组.这套硅岩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硅岩的岩石学、环境类型、物质来源,近年来关于硅岩带作为金矿源层及金矿直接产层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研究区硅岩的地球化学、环境与物源的探讨都揭示了其作为热水成因的特点.笔者在积累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揭示了金矿源及其在附近寻找接触热液型的金矿床的可能性.本区硅岩作为矿源层或矿层,属于层控型,由当时海底热液喷流成岩作用和地下水热液成矿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6.
硅同位素地质学研究及其应用在我国开展不久。本文应用含金石英脉、花岗岩和二长岩硅同位素组成对比,探讨了含金石英脉硅质来源。认为东坪金矿石英脉硅主要来自附近的燕山期花岗岩岩株,而与矿体围岩——水泉沟碱性杂岩体无直接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产于东津—杭口盆地震旦、寒武系碳硅泥岩型地层组合中的铀、金矿化严格受地层层位和构造迭加的联合控制,具体的赋矿部位就是两者定位条件复合最好的部位,并由此阐述了本区地质热事件的发育程度及其对本区铀、金矿化形成规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3T型多硅白云母是白云母的一个变种。它不但是变质相带中的标型矿物,也是特球构造和板块消亡带的特征矿物。略阳地区泥盆系中3T型多硅白云母的发现在我省属于首次。该矿物发现于略阳县的西部,产于泥盆纪地层中金矿体内。金矿赋存于蚀变细碧岩中,共生矿物有石英、白云石、绿泥石、铁方解石、黄铁矿等。矿体含金品位增高时,3T型多硅白云母含量同步增长,而且地层扭动也随之强烈。本文对3T型多硅白云母产生的地质环境、矿物学特征,形成机理以及与构造运动、板块活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产于碳质硅岩、碳质泥(板)岩、泥质板岩、粉砂质板岩及不纯的碳酸岩盐中的金矿床,因与碳硅泥岩型铀矿含矿主岩很相似并有一定的共生关系,将该类金矿床称之为碳硅泥岩型金矿。其含矿主岩属裂谷构造环境下形成的海相热水沉积产物-碳硅泥岩系,该类矿床的形成与沉积其后 的构造改造有关,多数与岩体关系不明显。对湘中桂北地区碳硅泥岩型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总结出该类金矿床形成的三个阶段;(1)矿源层金的原始富集,(2)构造改造-热液成矿阶段蚀 变带富集,(3)表生氧化改造富集。  相似文献   

10.
金矿脉受推覆构造带控制,矿质来自辽河群含金层位,属硅钾蚀变沉积变质改造型金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我国关于矿物材料定义、分类及矿物材料学内涵的讨论及其发展现状,系统综述了近十年我国功能矿物材料(包括环境、光功能、电功能、声功能、生物医用等矿物材料)、结构矿物材料(包括矿物聚合材料、矿物摩擦材料、矿物复合材料)和纳米矿物材料的研究进展.资料表明:近十年来环境矿物材料依然是我国矿物材料研究最活跃的领域,其中固体废弃物利用研究得到明显加强,电、光、声学功能矿物材料研究相对不足.结构矿物材料方面,矿物聚合材料研究的兴起引人注目.纳米矿物材料则仍以聚合物/层状结构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为主.我国矿物材料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研究方向分散、创新性不强、成果推广应用薄弱.笔者指出,今后我国矿物材料研究应更紧密地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我国矿物资源的特点,大胆创新研究方法和思路,在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更加重视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构建特色矿业经济区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甘肃省矿产资源特点、矿业经济发展、矿业产业基地布局和基础条件分析,根据省情、矿情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对区域资源潜力评价,划分出3个国家级矿业经济重点发展区域,2个省级矿业经济重点发展区域。针对不同区域矿产资源差异、经济结构差异提出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调控,合理布局,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自然重砂是地质体经自然风化、剥蚀、搬运、沉积等地质作用而分离出的单矿物(或矿物组合)。自然重砂矿物晶体由于仍然保留有许多矿物成因信息,包括颜色、形态、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矿物组合等特征,因此常用于追溯源区地质体或者找矿勘查。这种方法被认为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找矿方法——自然重砂测量。本文基于全国自然重砂找矿的数据资料,系统梳理了自然重砂的矿物类型、出现频率及其分布等特点,分析了自然重砂的矿物组合和成因矿物学特征,研究了自然重砂矿物的源区烙印、搬运距离及标型指示矿物组合特征,探讨了自然重砂成因矿物学研究意义及其找矿应用前景。自然重砂矿物的颜色、形态及内部结构依然保留着明确的成因矿物学信息:其颜色和晶体形态具有继承性而与其源区母体联系起来,体现源区母体的特性;其矿物组成可分出残余原生重矿物(包括造岩矿物、副矿物、矿石矿物等)和新生重砂矿物两个部分,如赤铜矿、孔雀石等反映着源区岩性体的成分或者赋存状态特征,其矿物组合也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原生共生矿物而体现诸如有无矿化等意义;重砂颗粒的磨圆度、边界光滑性等表面特征反映搬运距离,有利于明确响应源区母体或者物源,而具有良好的找矿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矿产经济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矿产资源经济学的定义、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内容等。对当代矿产资源经济学特别关注的若干问题以及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情况,进行了概括分析和论证。最后,对与矿产资源密切相关的矿产政策、法规、税收和管理等问题,也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矿床成矿系列的初步划分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通过系统总结,首次将陕西省主要矿床初步划分为4个矿床成矿系列组合,22个成矿系列类型,42个成矿系列和若干亚系列。其中省内金矿床的主要成矿系列为燕山期与变质一岩浆热液有关的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略勉板内结合带与岩浆热液有关的金矿成矿系列、商丹板块对接带与变质热液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系列、现代河流中的冲一洪积砂金矿床成矿系列、与热水渗滤作用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系列及活动区造山带与碱性碳酸盐类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系列类型,银矿床的主要成矿系列为复理式建造中的菱铁矿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铜矿床的主要成矿系列为与元古代中-酸性岩有关的铁铜矿床成矿系列、加里东-印支期与中性-酸性花岗岩类有关的铁铜金钨萤石矿床成矿系列、与海相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铜锌矿床成矿系列、前寒武系变质火山岩中的铜锌黄铁矿床成矿系列,钼矿床的主要成矿系列为与中酸性浅成-超浅成小岩体(斑岩)有关的钼铁铜矿床成矿系列,铅锌矿床的主要成矿系列为海底热液喷流-沉积铅锌矿床成矿系列、与热水渗滤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成矿系列、海底喷流沉积-热液改造铅锌铜矿床成矿系列,汞锑矿床的主要成矿系列为与热水渗滤作用有关的汞锑矿床成矿系列,重晶石矿床的主要成矿系列为寒武系-奥陶系中的钒钼重晶石磷块岩黄铁矿石煤矿床成矿系列、下志留统中的重晶石铀石煤矿床成矿系列,煤矿床的主要成矿系列为大型内陆盆地中的煤油页岩成矿系列及与海陆交互相沉积岩有关的煤铝黄铁矿粘土高岭土矿床成矿系列类型,岩盐矿床的主要成矿系列为产于奥陶系中的岩盐(钠盐)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6.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昌明  黄孝林 《地球科学》1999,24(5):545-548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公正,客 分析:(1)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2)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3)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4)矿产资源的代陆均衡;(5)矿产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6)矿产资源资产评估;()7)矿产资源开发对瓣影响,同时对研究的努力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东平县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历史、资源保有现状、勘查开发及矿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一步探讨了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问题。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分布不均匀性,决定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限的。如果不合理开发利用,必然会造成矿产资源衰竭和矿山生态环境恶化,使矿产资源与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加剧。  相似文献   

18.
以矿产系统勘查为目的,提出了"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新理念,根据矿产勘查不同阶段、不同比例尺的任务要求,划分出成矿区(带)、矿区(带)、矿田、矿床和矿体5类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前三者统称为区域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以滇西北地区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相关矿产预测评价为例,在"三联式"成矿预测理论指导下,较系统地开展了区域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的理论探索与方法实践。研究认为,在区域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中的关键问题是致矿地质异常解析、成矿多样性及其与地质多样性的关联分析、成矿谱系建立以及多目标矿产(矿床)定量预测评价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刘莹莹  王振华  于洋 《吉林地质》2007,26(3):91-94,97
本文剖析了矿产勘查发展的历史以及全球的资源形势及矿业市场格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矿产资源勘查的新形势,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自然重砂测量是矿产勘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充分提取自然重砂测量数据所蕴涵的矿化信息,发挥其在矿产资源调查中的作用是一个现实问题。重矿物的被剥蚀、再沉积是自然重砂异常形成的重要过程。在充分考虑自然降水的汇集路径的前提下,以汇水区域边界确定范围是对自然重砂异常客观的解释。区域成矿模式研究、地球化学和人工重砂资料对自然重砂测量数据应用是重要的补充。笔者通过蔚县地区1∶20万自然重砂测量数据的分析,对其中有关全面认识异常、合理确定异常、勘查方法的综合应用、软件平台的使用及在矿产开发程度较高地区寻找未知资源的途径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和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