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组织的评估2010年4月受科技部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科技部评估,并获得好评。评估专家对实验室的评估意见如下: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开展应用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气象局领导、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和我院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11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准组建。实验室定位: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管部门为中国气象局。实验室以中国气象局强风暴重点实验室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数值预报研究中心为基础组建,定位于应  相似文献   

3.
2011年,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推进实验室改革发展,编写完成“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化改革方案”并上报中国气象局。在灾害天气遥感监测、数值模式研发、灾害天气结构和机理研究等基础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预期的进展。积极推进第3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加强实验室业务系统数据支持平台和青藏高原、暴雨观测外场试验基地建设,雷达监测等方面的成果进一步得到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组织的建设期验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8月29日正式接受科技部组织的建设期验收.验收会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张峰主持,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符淙斌院士任验收专家组组长.两年来实验室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健全了领导班子、确定了关键岗位、成立了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及顾问专家组,完成了实验室人员队伍和机构建设;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定;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书中的基本科研能力建设任务,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5.
消息与动态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雅罗2005年11月访问气科院大气成分中心;美国马里兰大学气象系的张大林教授被邀请任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外主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上海市气象局局院合作签字仪式;局、院、青海省领导参观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届学术年会.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灾害天气监测理论和方法、灾害天气的结构与形成机理,以及数值天气预报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科研成果的业务应用转化得到进一步加强。1灾害天气雷达监测理论和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灾害天气监测理论和方法、灾害天气的结构与形成机理,以及数值天气预报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科研成果的业务应用转化得到进一步加强。1灾害天气雷达监测理论和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3月22日正式进入建设阶段.实验室主任为气科院院长张人禾研究员,常务副主任为从海外招聘的王东海博士,数值预报研究中心主任陈德辉和灾害天气研究所所长刘黎平担任实验室副主任.为加强实验室与海外气象界的合作,聘请了美国马里兰大学气象系的张大林教授任实验室海外主任.目前全室有固定人员31人,流动人员(包括在读硕士、博士、博士后)58人以及全职客座人员8人已全部到位.  相似文献   

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3月22日正式进入建设阶段。实验室主任为气科院院长张人禾研究员,常务副主任为从海外招聘的王东海博士,数值预报研究中心主任陈德辉和灾害天气研究所所长刘黎平担任实验室副主任。为加强实验室与海外气象界的合作,聘请了美国马里兰大学气象系的张大林教授任实验室海外主任。目前全室有固定人员31人,流动人员(包括在读硕士、博士、博士后)58人以及全职客座人员8人已全部到位。  相似文献   

10.
应澳大利亚海洋气象学会和美国气象学会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吴秋霞,于2009年2月初参加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9届南半球气象和海洋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11.
合作与交流     
2011年10月12—14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的“世界气象组织世界天气研究计划季风强降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出组织发起“华南季风降水野外科学试验”国际研究计划的建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人禾院长介绍了该计划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相控阵技术在天气雷达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志强  刘黎平 《高原气象》2011,30(4):1102-1107
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灾害天气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南京第14研究所联合研制的S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采用宽波束发射多波束接收,从而很大程度上缩短了雷达扫描周期,但是由于相控阵天气雷达其波束宽度与增益不是定值,而是随着仰角发生变化,同时相控阵天气雷达采用了脉冲压缩技术,因此需要对Probert-Jones提出的经典...  相似文献   

13.
倪允琪 《气象》2007,33(10):3-8,I000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广东、湖北、安徽与上海三省一市分别组建华南、华中、江淮以及长三角中尺度观测与应用试验基地,作者以华南基地为例详细介绍了中尺度基地(或中尺度天气业务平台)的实施情况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构成了试验性的中尺度天气业务平台,在华南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分别组建华中、江淮以及长三角三大试验基地,探索提高中尺度灾害天气监测、预报与预警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倪允琪 《气象》2007,33(10):3-8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广东、湖北、安徽与上海三省一市分别组建华南、华中、江淮以及长三角中尺度观测与应用试验基地,作者以华南基地为例详细介绍了中尺度基地(或中尺度天气业务平台)的实施情况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构成了试验性的中尺度天气业务平台,在华南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分别组建华中、江淮以及长三角三大试验基地,探索提高中尺度灾害天气监测、预报与预警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1会议概况 应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协会(AOGS: Asia Oceania Geosciences Society)Society)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海光参加了由AOGS主办的AOGS 2009科学大会(AOGS 6th Annual Meeting)。  相似文献   

16.
新一代数值预报系统GRAPES研究进展   总被引:41,自引:15,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自2000年起, 先后在科技部“973”重大基础项目“我国重大天气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和“十五”重点攻关项目“中国气象数值预报系统技术创新研究”支持下, 主持承担了中国气象局新一代全球/区域多尺度通用同化与数值预报系统GRAPES (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 的研究开发, 围绕着资料同化、模式动力框架、物理过程、大型软件工程等核心技术开展了自主创新研究, 取得了非静力中尺度模式、三维变分资料同化、标准化、模块化、并行化模式程序软件等方面的突出成果, 部分成果已在业务上得到了应用, 显示了良好的技术性能和业务发展潜力。GRAPES系统是完全依靠中国科学家的力量自主研究发展的、先进的新一代数值预报系统。该文简要介绍GRAPES的研究内容、主要研究进展和初步应用, 以及未来发展的初步计划。  相似文献   

17.
2004年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改革和科研取得双丰收的一年。在巩固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成果,推进业务型科研单位的建立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在强风暴实验室和数值预报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和申报的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评审。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灾害天气精细数值预报及短期气候集合预测研究"获得科技部批准,正式启动.我院数值预报研究中心作为项目具体承担单位,在过去的一年里,在中国气象局、科技部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领导下,在项目各课题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项目顺利启动并全面开展,取得了一系列的阶段成果.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973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航空装备研究所、天津大学、凌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军某航空部队开发的机载下投式探空飞机已正式试飞,并在6km、7km和8km3个不同高度试投放机载下投式探空仪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0.
2006年5月22日,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广东省气象局联合建立的“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中尺度观测与应用试验基地”揭牌仪式在广东省气象雷达站隆重举行。中国气象局张文建副局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人禾院长、广东省气象局林献民副局长共同为华南中尺度观测与应用试验基地揭牌,并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