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喷锚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开挖边壁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喷锚支护技术的定义及其对基坑边壁加固的原理,土层锚杆和挂网喷射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提出了喷锚技护技术与钻孔灌注桩,锚拉桩和槽钢张拉结合的技术措施,解决了大深度,陡坡角,高荷载基边壁加固中难题。提出了稳妥而有效的降水措施,为在含水量高的淤泥和淤泥土中进行施工提供了可能性。最后,从技术上,经济上分析了该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吴顺川  姜春林  王金安 《岩土力学》2007,28(6):1192-1196
锚固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加固技术手段,而喷射混凝土与锚固工程往往是共存的,合理的喷层厚度及锚固参数十分重要。按照弹性力学中的薄板弯曲理论,从喷层与锚杆的相互作用分析出发,认为钢筋网在喷射混凝土断面上呈S形分布是最合理的布置方式。结合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差分FLAC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喷射混凝土技术在失稳加筋土挡土墙加固中的力学机制和应用效果,认为喷射混凝土可使锚杆间的墙体表面自由变形得到有效抑制、墙趾浅表面塑性区减少、锚杆预应力损失降低、加固效果得以改善;并对喷层厚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合理的混凝土厚度应考虑其具备柔中有刚、刚柔并举的力学属性,所得结论对锚喷加固工程中喷层厚度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建 《江苏地质》1999,23(3):180-183
通过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江镇河泵闸基坑围护与地基加固工程的施工,全面介绍了三重管高压旋喷的加固机理、选用设备、喷射机具、施工工艺、过程控制以及施工问题与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4.
喷射混凝土与受喷层之间的粘结强度对工程支护和结构加固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岗山水电站大坝深部基础处理工程中,成功采用若干措施,保障喷射混凝土粘结强度。文章介绍这些措施,并总结喷射混凝土的试验、检测及现场控制经验。  相似文献   

5.
基坑锚喷是汇锚杆、锚索、钢筋网,格栅、注浆及喷射混凝土的一项新技术。经三明大厦等工程实践验证,它具有安全可靠、成本低,工期短,无污染,噪音小,操作简易等优点,它是地下及洞室工程围护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
以同-三高速公路青岛小珠山路堑滑坡治理工程为实例,分析滑坡的成因及稳定性计算,通过削坡、压力分散型锚索、拉力型预应力锚索、挂网喷射混凝土和加强挂网喷射混凝土等加固措施在该滑坡治理中的成功综合应用.为高速公路建设中复杂场地大型路堑滑坡综合治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龙王嘴边坡系坡高达70 m、坡角达70 °的高陡岩质边坡。分析了宜-秭公路石峡段龙王嘴高边坡变形的地质条件,在定量评价龙王嘴高边坡稳定性的基础上,进行了该高边坡的施工图加固设计。根据其特点将350 m长的坡段分为A,B,C三个区,分别采取预应力锚索与锚杆加固、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和喷射混凝土支护等措施,实践证明,工程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陈红军  蒋伟祥 《江苏地质》2007,31(4):338-343
通过喷锚支护结构的应力分布、土体的变形、锚杆轴力、喷射混凝土的变形等随基坑开挖过程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基坑喷锚支护的工作机理的实质,通过有限元法求解,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并采集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
郑志文  杨吉 《广东地质》2002,17(3):55-62
采用旋喷桩、钢管桩、垂直注浆钢管和管锚挂网喷射注浆加固的组合围护模式,因地制宜地解决了复杂场区基坑设计与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重点和难点问题。探讨和分析了广州沙面复杂场区某一基坑的围护设计与施工的成功实例,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质量是影响预应力锚索(杆)框架结构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影响着边坡加固的效果,高边坡框架现浇混凝土施工受现场条件限制,存在离析、振捣不到位、跑浆、胀模、劳动力成本偏高等问题,干法喷射混凝土可有效解决以上难题。本文结合甘肃小厂坝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二期)预应力锚杆框架施工的成功经验,对干法喷射混凝土施工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皖南山区高路堑边坡的综合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本健  章学义 《安徽地质》2002,12(4):248-251
主要介绍皖南山区采用浆砌片石护坡、支撑渗沟、喷射混凝土锚杆、浆砌片石护面墙等方法联合加固公路深路堑边坡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2.
应用有限元模拟分析的方法,以云南昆明某典型深基坑地层条件为基础,对基坑长边"空间效应"两种不同加固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表明:①采用基坑中部一段二次加固方案,当二次加固范围大于0.54 l(l为基坑侧壁长度)时,基坑侧壁水平位移不再增加;②采用基坑中部两段二次加固方案,当二次加固范围大于0.18 l时,基坑侧壁水平位移不再增加;③基坑中部两段二次加固方案在经济和加固效果上优于一段二次加固方案。研究成果对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桥梁桩基检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邰立荣 《安徽地质》2005,15(2):149-152
沿江高速公路某大桥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工程施工后经检测发现个别桩基存在承载力不足和桩身某些部位胶结差等质量问题。经综合分析,找出产生桩基工程质量事故原因和桩身缺陷具体部位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加固桩体、胶结不良部位和高压喷射法清除桩底沉渣及时回灌混凝土等处理方法。对加固后的桩再进行低应变动测法、静载荷试验法等方法检测,结果显示加固后的桩基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刘志春  王梦恕 《岩土力学》2015,36(Z2):281-288
隧道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科学评价一直是隧道工程界难以回避又备受困扰的技术难题之一,掌握工程因素对地下水资源流失量及水位变化的影响规律是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以350 km/h高速铁路双线隧道V级围岩“半包”防水复合式衬砌为计算原型,通过隧道瞬态渗流模型分析了地下水资源流失量及水位变化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一步研究了工程因素中水位埋深、施工方法、施工时间、喷射混凝土厚度、喷射混凝土抗渗性能、喷射混凝土开裂渗漏、地层注浆加固方式、地层注浆加固范围、注浆体抗渗性能及隔断墙对地下水资源流失量及水位变化的影响规律。根据工程因素的影响规律,探讨了施工期及运营期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控制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6,(5)
钓鱼台水库是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防洪、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小(1)型水库,是库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水利支撑,随着水库运行时间久远,出现坝体裂缝和渗漏等安全隐患,针对影响水库安全运行中存在问题对坝体进行除险加固,通过对聚合物水泥砂浆、坝前挂网喷射混凝土和坝体固结灌浆三种加固防渗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可知,采取坝前挂网喷射混凝土防渗加固方案,能从根据解决水库渗漏及裂缝问题,使水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长远持久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陈炜  马云 《云南地质》2006,25(2):222-226
易门瓷厂高墙地砖厂主体车间建于残积土地基上,约三分之二的基坑地基土天然强度低,压缩性高。加固处理,通过基坑原位测试,对加固处理前、后的地基土容许承载力进行对比,检查残积土软地基加固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颜万才  沈明岗 《江苏地质》1997,21(4):239-243
通过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南锚碇基坑岩石地基加固施工的实践,叙述该基坑岩石地基加固处理的设计要求,以及岩石锚杆,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18.
锚喷支护是全世界普通采用的一种地下工程施工技术,但由于在存在喷射混凝土粉尘大,回弹多和喷层质量不稳定等主要问题,多年来同内外都在研究发展潮湿和湿喷混凝土技术与装备,本文主要介绍了-1.国内外锚喷支护技术概况,国外潮湿和湿喷设备及其所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发展,硅粉喷射混凝土和外加剂的开发应用,喷射机具的配套完善。2.风动湿喷设备的技术关键,防粘附转子的研究,组合型塑胶软体出料弯头的  相似文献   

19.
黄生根  张义  霍昊  陈常青 《岩土力学》2023,(S1):533-538
在软土地区,基坑底隆起带动格构柱向上变形,对混凝土支撑产生顶托从而产生附加弯矩,而目前基坑设计中往往不考虑格构柱竖向变形产生的次应力,且针对该类问题进行的研究也很少,缺乏对格构柱变形机制及其影响的认识。明确格构柱变形影响机制,有助于提高对基坑空间支护体系共同作用变形的认识,为设计与施工中的格构柱变形控制提供理论依据。结合杭州文一西路明挖隧道深基坑工程监测数据,以及通过改变模型的土层分布、坑底加固范围、支护结构深度、立柱桩深度与桩径等模型变量,分析了现场监测与模型变量对格构柱变形的影响机制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土层分布对格构柱的影响较显著,基坑底土层越软弱,对格构柱变形的影响越大。(2)增加立柱桩入土深度与桩径,可有效减小格构柱变形。(3)坑底加固可以减小格构柱变形,但加固深度存在一临界深度。(4)地连墙深度对格构柱向上隆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粉喷法的施工机械由深层喷射搅拌机和粉体喷射机两大部分组成;在施工中需保证设计加固料的喷射量连续均匀地输送到土体中,保证加固料与原位土的均匀搅拌及一定搅拌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